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
八月下旬,徐申學出現在了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材料研究院,本來這只是一場常規的視察,主要是爲了體現對材料學科的重視。
但是在見到了材料研究院的首席科學家王斌耀教授後,徐申學卻看到了一份不同尋常的報告。
王斌耀道:“我在研究碳化硅複合材料的時候,使用了一種新的理論方法,也使用了林教授提供的一些新型的數學工具,設計出來了一條全新的碳化硅複合材料的技術理論路線!”
“三個月前,我調用集團旗下的智海十六號算力中心,使用了科研輔助人工智能系統裡的新型複合材料大模型,對這種新型的碳化硅複合材料的技術路線進行了模擬。”
“十六號算力中心裡的LC-1超導量子計算機陣列非常適合模擬這種材料研究,最後系統模擬出來了一個比較特殊的技術路線。”
“隨後我覺得這個新的技術路線比較有意思,就讓工作人員進行了相應的實際試驗,然後我們得出來了一種性能特性非常特殊的材料!”
王斌耀說着的時候,直接遞過來了一份技術文件,徐申學翻開看了幾頁,直接看暈了頭……全都是看不懂的各種符號。
不過他也不是什麼糾結這些的人,他直接略過了一大堆他看不懂的專業術語,然後看到了僅有的幾行中文技術說明上。
“耐熱衝擊性非常好?可以達到每平方米兆瓦級熱負荷?”
“抗輻射性能非常好,可以有效抵抗高能中子的輻射?”
徐申學看到這個詞彙後,稍微想了想,一時半會的沒想到這東西能幹啥,自家的公司搞的是半導體、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以及智能汽車這些爲主,這種東西能用在自家公司的業務上嗎?
也許其抗輻射性能以及耐熱衝擊性比較好的話,可以用在航天器上?
但是這也不至於讓王斌耀教授特地拿出來給他看……王斌耀教授又不是什麼普通科學家。
他可是徐申學手底下僅有的三個SS級別科研名額的固定使用者之一,本身就是最頂級頂級的材料學領域的科學家,在使用了SS級別科研名額後,他在材料學領域的研究早已經超過了當代那些材料科學家的理解範疇,已經進入了很多人稱之爲的非人境界!
到現在,王斌耀教授都已經不發表任何公開論文了,其日常工作留下的片言隻語任何文件,全都是屬於最高級別的機密……人身安全等級比徐申學還高!
甚至在王斌耀教授生活、工作的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深城材料研究院總部,常年部署有反無人機系統,近距防空系統……這可不是徐申學派人搞的,而是相關安全機構託關係弄的。
而這些系統可不是爲了保護研究所本身,而是爲了保護王斌耀教授……怕有一天出現一堆無人機或者導彈對着王斌耀教授衝過來!
因爲他的很多科研成果實在太重要了,不僅僅是解決了大量半導體的材料問題,而且他搞出來的相當多新材料還用在了其他諸多高新技術領域。
比如擬定用在X1無人機項目上的中型發動機項目乃至X3無人機項目上的大型小涵道渦扇發動機項目,這兩種發動機都使用了他研發的多種新型材料。
X1無人戰鬥機準備在量產階段裡使用的先進中型發動機,因爲採用了大量先進材料的緣故,其性能已經比原設計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這大幅度提升了X1無人戰鬥機的各方面的飛行性能。
此外民用大飛機項目裡的民用大涵道渦扇發動機,也使用了他研發的諸多新材料,而這些新材料的性能,已經比國外同類發動機上使用的材料性能更強悍了。
之所以民用發動機還搞的不利索,現在都不是材料問題了,而是發動機設計領域的問題,那已經是其他合作機構的事了。
王斌耀教授,是一個非常高產,且成果極爲突出的頂級材料學家。
所以不管是徐申學這邊,還是相關安全機構都是高度重視他的人身安全。
這種處於年富力強階段,科研產出非常高,還在持續向上攀升,並且其研究成果是直接和諸多高科技應用領域掛鉤的頂級科學家,乃至國之重器,再怎麼重視保護都不爲過。
這種級別的科學家,可不會沒事拿一個普通材料跟他進行專門的報告!
王斌耀也是知道自家老闆是文科出身,雖然外界都在傳自家老闆在高科技領域裡是絕對的大佬……但是可從來沒人說過徐申學懂技術,一般說的都是他在高科技領域裡的未來眼光。
能夠看透未來!
這些事情外界的普通人都知道,他王斌耀自然也清楚,當即就簡單解釋了起來:“我們最近新開發的這種碳化硅材料非常的特殊,在常規應用領域的話,優勢還不算太突出,尤其是合成的成本過於高昂,但是它的這兩種特性則是可以用在可控核聚變上,作爲第一壁材料使用。”
“我之前也簡單瞭解了目前國內在可控核聚變領域裡採用的技術路線以及第一壁材料的相關情況,我可以很確定的說,我們新搞出來的這種新型碳化硅材料,比國內現有,乃至國外現有的可控核聚變第一壁材料更優秀,甚至是大幅度的超越了!”
徐申學聽到這,有些聽懂了:“你是說,你們研究院搞出來的這種碳化硅複合新材料,可以用在可控核聚變領域上?而且還挺不錯的那種?”
可控核聚變,這東西徐申學自然也聽說過,國外有在搞,國內也有類似的項目,但是目前來說還存在諸多的技術難題。
各國搞了幾十年了,但是可控核聚變的商業化,依舊遙遙無期!
具體的技術難題徐申學不太清楚,但是知道這是超級大難題,不是那麼容易搞出來的。
結果,王斌耀今天說他們搞出來了一種新材料,可以用在可控核聚變上……這有點超出徐申學的預期了。
這個時候王斌耀道:“徐董您說的沒錯,我們的這種材料的確可以用在可控核聚變上,而且效果會非常不錯,甚至進行後續繼續深入研發,改進的話,有很大的概率能夠達到商業化長期使用的程度!”
“而且我們的這種材料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能夠更好的收集高溫等離子體的能量,這有助於大幅度加大能量的輸出,最後實現輸出能量大幅度輸入能量,使得核聚變具備正向持續的可行性!”
“此外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裡的獨特技術優勢,也能夠在可控核聚變上發揮出來不小的優勢,尤其是在等離子約束上,我們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訓練,然後預測等離子體的不穩定態,提前預測,提前干預,避免等離子體撕裂,這樣的話,我們就能夠長時間控制等離子體的穩定性,避免核聚變反應中斷了!”
“之前我已經讓手底下的一個項目組設計開發了一個模型,並利用了智雲集團智能研究院的最新的底層核心算法,初步來看,現在的等離子預測干涉大模型是具備可行性的,我們還在進行訓練,但是前期訓練完成的大模型,已經能夠完成大概三百毫秒的等離子不穩定態的預測。”
“假以時日,隨着底層算法的持續優化,數據收集的增加,模型的訓練越來越完善,還有新一代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龐大算力支持,我們必然能夠預測更長的時間並進行干涉等離子體!”
“然後徐董,我們還有常溫超導材料,這種常溫超導材料,能夠讓我們在可控核聚變領域裡擁有巨大的技術優勢,利用常溫超導材料,我們可以實現超導磁體的量產,並突破巨大電流承載能力的技術難題!”
“而高溫點火技術的話,目前國內現有的技術已經相當不錯了!”
“其他一些關鍵子系統上,我們的不少新材料也能夠用上,並大幅度提升性能。”
這個時候,王斌耀對徐申學道:“徐董,我覺得,我們可以試着搞一搞這個可控核聚變了!”
“從一些主要的關鍵技術角度來看,儘管還存在諸多缺陷,還需要進行持續的技術攻關,但是從大方向來說,我們已經具備了研發製造一種長時間運行的可控核聚變裝置的可能性。”
聽到這些話後,徐申學都愣住了!
他都沒想到,自己過來一趟視察,竟然還能聽到這麼震驚的消息……王斌耀竟然告訴他:我們可以玩可控核聚變了!
這有點跨行了吧,甚至超綱了吧……
他徐申學是做半導體,做智能終端,做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一系列高科技設備,如機器人,虛擬設備這些東西的啊,頂多再加上一個航空航天,搞搞火箭,飛船,衛星,低空無人機,再搞個無人戰鬥機的人工智能之類的。
這現在突然跨行到搞可控核聚變,這跨行誇得有點大啊!
徐申學道:“你說真的?”
徐申學有點懷疑,眼前這小子搞科研有點飄了,然後說出來不切實際的東西。
可控核聚變這東西哪是這麼容易搞的啊,再說了,他們仙女山控股以及智雲集團那邊,也沒搞核聚變的相關人才以及經驗啊。 王耀斌教授則是很認真的道:“徐董,我認真的,相信我,我們有這個把握!”
“當然,光靠我們一家肯定是不成的,我們也需要其他一些研究機構和企業的配合,這種項目涉及的領域太多了,需要整個工業體系的配合!”
“就像是EUV光刻機項目爲核心的半導體設備產業鏈一樣,光靠我們仙女山控股自然是不行的,還需要數以千計的企業以及研究所和高校配合!”
“只要有了充分的配合,我認爲我們搞出來長時間運行的可控核聚變有極大的可性能,甚至到商業化應用階段也是大有可能!”
“這既然有了可能性,這不試一試,就太可惜了,徐董你說是吧……”
聽到這話,徐申學沉思了起來……能不能夠搞出來可控核聚變,徐申學也不知道,但是王斌耀教授既然這麼說,似乎還真有可能性。
而且就和王斌耀教授說的那樣,這既然有了可能性,不搞的話老感覺虧得慌!
這想着想着,又看了看王斌耀教授,然後問道:“你不是在搞材料嘛,怎麼最近對這個可控核聚變有興趣了,你深入研究過了?”
王斌耀道:“之前也沒想過,但是搞出來了這個新興的碳化硅複合材料後,就對可控核聚變有了興趣,研究了幾個月,又仔細摸排了我們集團的一些材料、工藝上的技術基礎,也詢問了一些研究機構的研發進度。”
“這纔有了最終的想法!”
徐申學道:“如果要搞的話,這錢少不了吧?有沒有個大概的數字?”
雖然徐申學給王斌耀教授的科研經費,一直說的都是不設上限,每年保底幾十億美元科研經費隨便花……但是也不可能真的說沒有上限。
王斌耀道:“具體研發投入以及建設經費我現在還不好說,但是也不會太誇張,我估計前期搞個科研實驗堆的話,能夠有個一千億左右就差不多了,畢竟很多關鍵材料以及技術,其實我們本來就已經有了,需要大規模投入的領域並不算多!”
“歐洲那邊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都搞了那麼多年了,耗資也就兩百多億美元,我們直接搞的話,各方面開支要低不少,畢竟我們是商業計劃,和那些科研性質的漫長計劃還是有極大區別的。”
“就跟商業航天和機構航天一樣,這兩者之間的差異極大!”
“所以,我估計着,前期搞個小規模的實驗堆,千億左右的投入也就差不多夠用了。”
而一旁的柳河投資董經辦的安室長聽到王斌耀那輕描淡寫的語氣……這一千億說的好像是一千塊一樣!
不愧自家老闆公司裡的兩大核心科學家之一,科研能力超一流水平,連可控核聚變這東西都敢搞,而且這花錢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強……動不動就上千億經費。
然後,他就看到了更震驚的一幕,只聽徐申學道:“搞個可控核聚變才一千億?這麼便宜?”
得,他安源這個柳河投資董經辦室長,年薪才三千多萬的打工人,已經無法理解自家老闆和王斌耀對金錢的概念了。
‘才’一千億……說的輕描淡寫。
要知道,現在海藍汽車那麼大一家智能電動車企業,全球電動車領域裡的龍頭老大,旗下員工幾十萬人的超級汽車企業,一年也就只賺大概這個數。
這眼前的一個老闆,一個科學家,都不拿錢當錢啊!
然後,他就看徐申學和王斌耀教授嘀咕起來了什麼可控核聚變的事。
這一聊,就聊了足足兩三個小時,王斌耀教授中途還給徐申學看了一大堆的技術文件和計劃書,看的出來,王斌耀對這個可控核聚變項目的野心,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是早有預謀啊!
而徐申學瞭解諸多技術情況後,確認了真有可能具備商業應用潛力的可控核聚變之後,就道:“這樣,明天你和我一起去京城開個會,看看能不能拉點支持,畢竟光靠我們自己也搞不來,還需大量高校、研究所和企業的支持!”
於是乎,第二天,徐申學和王斌耀教授乘坐着徐申學的專機一起飛往京城。
抵達京城後,一開始對面的人還以爲徐申學是日常過來閒扯,徐申學經常跑經常來閒聊,一會說什麼半導體,一會說什麼電動車,又說什麼低軌衛星網絡。
但是沒有想到徐申學還把手底下的寶貴科學家王斌耀給帶過來了……這可就不尋常了。
難不成又有什麼黑科技技術獲得了突破?所以他們也挺期待的。
然而,等到徐申學和王斌耀說,準備搞一個可控核聚變的科研實驗堆的時候,一個個都愣住了……啥情況,你徐申學要搞可控核聚變?
還有,你王斌耀教授不是搞材料的嘛,什麼時候搞核聚變去了?這搞材料的突然誇張搞核聚變,感覺有點不靠譜啊。
但是,隨着王斌耀教授拿出來一大堆的技術資料,尤其是新型的碳化硅複合材料,並且進行了詳細的技術說明後,對面的人就無法淡定了。
很快找來幾個專家也參與了會談。
這幾個專家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不相信,甚至帶着質疑的,你徐申學賺錢牛逼,戰略眼光好,而且特別有錢,投資一個可控核聚變不算啥……這一點他們認,但是可控核聚變就不是錢的事。
如果砸錢就能搞出來,我們早搞出來了。
還有王斌耀教授,我們也知道你是頂級的材料學家,開創了人工智能材料學,而且還研發了很多重量級的新材料,但是你一個搞材料的跑來搞可控核聚變,年輕人,勇氣可嘉,只是,可控核聚變這事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
但是……大半天后,這幾個技術專家就陸續變了表情。
然後其中一人忍不住擡頭看了看王斌耀:“你是怎麼做出來這個TP85碳化硅複合材料的,還有這TP85材料的技術路線和現有的不太一樣啊,你用了什麼新理論嗎?”
王斌耀教授笑而不答……技術說明上只有TP85材料的性能數據,但是合成TP85碳化硅複合材料的工藝方法,尤其是其中所用到的一些新理論,這可是絕密。
只有相關材料研究的科學家,並且通過資格審覈之後,纔有權限翻閱這些最高級別的科研資料。
TP85碳化硅複合材料的保密程度比可控核聚變項目本身高多了……
眼前的這幾個哪怕是可控核聚變領域裡的頂級專家,但是依舊沒資格知道!
他們只需要做到,有這麼一種材料就行了,這材料怎麼搞出來的,不需要知道!
而提問的那個專家也知道情急之下說錯話了,當即跳過話題。
兩天後,徐申學帶着王斌耀教授返回,而幾天後,一批可控核聚變領域的中青代技術骨幹也陸續抵達了深城,加入了仙女山控股和相關機構合資的子公司‘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仙女山控股主導,部分企業配合,數十所高校和研究所支持的‘星海可控核聚變科研實驗堆計劃’,正式啓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