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

海藍汽車發佈了二十多萬售價的海藍YEV,這給汽車市場帶來的震動遠遠大於徐申學在發佈會上鼓吹的什麼第三代超級快充技術。

大衆方面,針對海藍汽車的新款車型也是進行了針對性的會議討,而他們的態度也非常的悲觀。

“他們的海藍YEV,給我們帶來的威脅遠遠大於他們的部分新技術,比如第三代超級快充技術、第二代半固態電池!”

“這些新技術儘管很不錯,很有極大的領先優勢,但是這兩樣新技術並不能給他們的汽車銷量帶來太大的實際改變!”

“因爲海藍汽車在輔助駕駛、動力電池以及快充技術上本身就是領先全球的,哪怕是沒有推出這些更新一代的技術,他們也能夠利用現有的技術優勢獲得市場競爭優勢!”

“然而海藍YEV不一樣,這款車型從技術特徵來看,根據我們的分析其應用的很多技術都是他們的成熟技術了,不管是L3級別的輔助駕駛,還是半固態電池,這些相對比之前的海藍SLMC車型而言,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創新!”

“整輛車的其他部分很多用的也是他們的成熟構架,零配件,我們高度懷疑,他們的海藍YEV實際上只是現有海藍SLMC的減配版,只是外觀以及內飾上有所變化!”

“這意味着,海藍YEV的研發成本會非常低,研發成本低的話,攤薄到每輛車上的研發成本就會非常低,同時其採用的硬件,尤其是底盤,車架等零配件產品都是屬於成熟貨架產品,動力以及算力芯片雖然是新產品,但是也能夠和其他車型一起平攤研發費用,大量的產能能夠進一步拉低這些零配件產品的單價!”

“這就能夠讓海藍YEV的成本變得非常低,這也是他們的這款車,售價能夠做到補貼前二十八萬的原因!”

“要知道,這是一輛採用了諸多頂級技術,入門級版本的續航都能達到五百公里的車型,其技術成本是非常高的,至少換成我們來做這款車的話,成本都不止二十八萬。”

海藍YEV這款車目前只在國內上市銷售,其雙驅標準版補貼前售價二十八萬,在國內的絕大部分地方里享受國補以及地方補貼一共六萬的補貼後,二十二萬就能夠拿下來。

二十二萬,這個價格是讓大衆以及其他各大汽車廠商看了都心驚膽戰的價格!

因爲這個價格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各大汽車廠商的主流B級車型的市場份額了。

如果是其他車企推出來什麼二十二萬的智能電動車車型,他們還沒什麼感覺……然而問題是,推出這款車的是海藍汽車啊!

翻遍過去幾十年汽車界歷史裡,海藍汽車都堪稱是BUG一樣的汽車廠商,根本不走尋常路徑……這從海藍汽車自我宣傳的一些術語就能夠看的出來。

海藍汽車,其實從來都沒有宣傳過自己製造的汽車……他們一直都是自我標榜是一家智能電動車企業,而不是什麼傳統汽車企業。

他們甚至都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傳統制造業,而是一家高科技企業。

其產品玩的不是汽車,而是一種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交通終端……

看看這話,典型的那些玩高科技,玩互聯網的那羣人的話術,明明是汽車卻偏偏喜歡使用各種術語,包裝成爲所謂的高科技產品。

還別說,海藍汽車的高層絕大部分都是從智雲集團,威酷電子調過來的,此外還和智雲集團旗下原有的自動駕駛技術業務進行了合併,進而讓這家企業從一開始就刻上了濃郁的高科技屬性。

海藍汽車裡,真正汽車行業出身的高管其實沒幾個!

海藍汽車,其實並沒有使用研發、製造傳統汽車的方式去研發、製造智能電動車…早期他們嘗試過這麼做,結果效果不好,導致當年的徐申學對海藍汽車的早期高層進行了大清洗。

現在的海藍汽車,其實是用做智能終端的方式去做智能電動車的……人家就沒把旗下產品當成汽車來說,而是當成了四個輪子的智能手機去做。

如此也就導致了海藍汽車的獨特性,首先是高度注重技術研發,喜歡玩各種新奇的新技術,其次則是研發投入特別大,週期特別短。

在銷售以及宣傳等領域,則是純粹的智能終端廠商,甚至帶着互聯網廠商的基因,高度注重線上宣傳,品牌建設,水軍到處出沒。

喜歡緊抓某一個技術優勢,然後玩命吹,營造出來海藍汽車的高科技品牌特性。

這些玩法,都是和傳統汽車廠商有巨大差異的。

而這麼做的海藍汽車,效果也是極好,做出來的海藍汽車,好不好用,尤其是實用性先不去說,但是一個個都是高科技感滿滿的。

哪怕是隻有二十多萬的海藍YEV,其外觀以及內飾設計都是充滿了海藍汽車一貫以來的高科技感。

各種體現科技感,但實際上沒啥用,甚至很不好用的亂七八糟的小功能一大堆……

但是這些結合起來之後,就給了人們新奇感啊……讓人一看海藍汽車就覺得很高大上,很有科技感。

彷彿,未來的汽車就應該是這樣的!

用某個國內汽車廠商的老總,私底下的話來說就是:海藍汽車那羣人啊,不僅僅做高科技牛逼,吹起牛逼來更牛逼……

但是人們就吃這一套!

於是乎,海藍汽車在第一年裡推出海藍SEC就火爆了全球,後續每年推出一款車就火爆一款車,就連海藍SLC這種大型豪華轎車竟然都能讓他們硬生生的做起來了。

當玩了好幾年的高端市場,把品牌做起來後,海藍汽車又大手筆殺入中型車市場,推出來了海藍SLMC以及去年推向市場的海藍MEV,這兩款售價三十多萬的車型瞬間引爆了市場。

徹底把海藍汽車推向了年百萬輛的汽車巨頭的地位!

這樣的海藍汽車,現在又推出來了二十多萬售價的海藍YEV,其市場威脅程度豈能忽視?

海藍汽車可不是其他那些搞智能電動車的汽車廠商啊,這兩者之間天差地別呢。

在這之前,汽車行業也不是沒有二十多萬的新能源車,國內廠商的比亞迪、海外廠商的豐田,本田以及其他海外廠商也陸續推出來了主打二十多萬價位的新能源車型,以插混以及混動爲主,也有一些純電車型。

但是實際上都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

相對於高端市場的火爆以及低端市場的火爆,二十多萬這個中端市場確實顯得有些落寞!

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呈現了一種比較兩極端的分化情況。

海藍汽車爲代表,再加上一個特斯拉以及寶馬,他們的車型主打高端市場,售價三十多萬起步,這個裡頭海藍汽車是絕對的巨頭,佔據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場份額,再過來則是特斯拉。

而高端之下,大規模出貨的並不是二十多萬的車型,反而是補貼後價格在二十萬以下的的低端車型。

這一市場以網約車、微型車爲主。

而這一領域裡,是比亞迪、廣汽、北汽等國內汽車廠商自主品牌的天下,其總銷量非常大的。

二十多萬的新能源車型也有,但是賣的都不太行,而且以混合動力或插混車型爲主……純電車型的基本沒戲。

花二十多萬買其他品牌的純電車型,不如再加幾萬上到三十多萬購買海藍SLMC呢。

不過還是有很多消費者對純電車型顧慮比較大,想要體驗純電的一些體驗又想要燃油車型的一些特性,所以這部分消費者就會選擇購買比亞的插混車型。

當然,價格方面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二十萬的插混車型和三十多萬的海藍SLMC,價格差距還是挺大的。

上述這種新能源汽車市場裡,呈現了高端以及低端兩頭大,但是中端市場卻是銷量寥寥無幾的局面。

而現在,海藍YEV打破了這種局面!

補貼後二十二萬的價格,再加上海藍汽車的高端豪華品牌加成,然後徐申學旗下旗下天生就自帶的高科技屬性,這些都讓海藍YEV車型自從發佈上市後,就獲得了大量消費者的高度關注。

————————

海藍YEV發佈後正式放開全國預購後,僅僅是用了一天時間就獲得了超過五萬輛的訂單。

海藍汽車的預購訂單,可是需要消費者拿出來真金白銀的支付定金,並且定金不可退回的,基本上都可以視爲標準訂單了。

這還不算,海藍汽車同步在全國的各城市的海藍汽車旗艦店也開放了線下試駕以及預購。

線下各旗艦店裡接到的預購訂單也不少。

一週後,海藍汽車爲了持續製造市場熱度,對外正式公佈了海藍YEV的預購訂單:發佈後一週,總訂單已經達到了十三萬輛!

這個消息正式公佈出去後,讓很多業內人士看了這個數字都忍不住沉默了!

這個海藍汽車,比預料中的還要更加誇張,竟然又做出來了一個爆款車!

這纔多久,就一週時間而已。

而且還只是國內市場……這款車型目前還沒有在海外地區上市銷售呢,結果一週時間國內市場就積累了十三萬輛的訂單。

要知道,國內市場上的絕大部分車型,一年也賣不了十三萬輛!

國內汽車市場裡,差不多有六百多款車型,年銷量超過十三萬輛的大概只有五十款車型。

而海藍YEV只用了一週時間就做到了別人一年的銷量……儘管這只是預購訂單,後續還需要時間來交付,但是擴大到一整個銷售年的話(十二個月),只計算國內市場銷量的話,很有可能銷量能夠突破五十萬輛!

而年銷量五十萬輛是什麼概念?

汽車市場裡能夠進入前三!

這款車型,大概率能夠讓海藍汽車旗下的車型,首次進入全國的汽車銷售榜的前三之列!

在這之前,也就是去年的時候,海藍汽車旗下賣的最好的是海藍SLMC,全球銷量達到了六十多萬輛,然而這個銷量是全球銷量,這款車在東盟以及歐洲等地方的市場也賣的很好的。

具體到國內市場的話,銷量大概大概在三十八萬輛左右,位列國內市場汽車年銷量榜單的第五位。

國內銷量三十八萬輛,並不是因爲這款車在國內的潛力不行,而是人們的錢包不行……

海藍汽車在國內,其品牌定位已經大幅度取代了傳統的寶馬,奧迪,奔馳的地位,成爲高端車型的代表車型。

怎麼說呢,這年頭開個寶馬出門,絕對沒有開個海藍汽車出門有面子……

寶馬奔馳奧迪這些車型,保有量特別大,二手車也多,人們已經見怪不怪了!

很多人覺得看你開個寶馬,還有可能認爲你是購買的二手車,強行裝逼呢。

但是海藍汽車,這車的保有量可不多,而且二手車也很少的,路上跑的基本都是一手車。

買寶馬奔馳奧迪不一定能夠證明你的實力,但是買海藍汽車,絕對能證明你的實力……

再加上高科技屬性加持,拉風的外觀,海藍汽車在街頭上回頭率很高的。

尤其是雙門雙座的海藍SEC跑車,這東西已經成爲了很多年輕二代們,創一代們的玩車首選。

雙手抱着妹子‘開’海藍SEC,可比單手開法拉利有意思多了,海藍汽車的高端車型可是有L4自動駕駛的,完全可以解放車主的雙手,然後車主的雙手愛幹嘛幹嘛去……很多二代們以及年輕一些的創一代們,就是奔着這一點購買海藍汽車的。

海藍汽車的品牌足夠高端,也擁有足夠的號召力,唯一限制它銷量的因素就是消費者錢包有限……

這也是海藍汽車推出二十多萬價位的海藍YEV的重要原因。

靠着高端價位的海藍SLMC等車型,是不可能讓海藍汽車的銷量持續向上突破到好幾百萬輛的。

能夠做到一百多萬輛,撐死了兩百萬輛就已經到極限了……就這樣,基本也需要把寶馬和奔馳奧迪等傳統豪華汽車品牌的市場份額給咬下來一大部分了。

想要繼續向上突破的話難度極大,人家寶馬、奔馳、奧迪也是有自己的傳統優勢以及基本盤市場的,不是你車好就能搶過去的。

這導致了海藍汽車想要在高端市場裡繼續大幅度向上突破難度太大。

海藍汽車爲了獲得更大的銷量,選擇了進軍二十多萬價位的中端市場。

而海藍YEV的首周預購數量顯然是達到了海藍汽車高層的預期的。

————————

一週後,海藍汽車的YEV車型也正式開啓了交付。

海藍汽車還搞了一個規模挺大的首輛海藍YEV交付儀式,同時線下的各旗艦店裡也開始了同步的交付儀式。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旗艦店都是海藍汽車的自營旗艦店!

海藍汽車採取的並不是傳統的汽車經銷商的銷售模式,而是選擇自營銷售模式。

海藍汽車早期是選擇在全國的主要城市裡設立旗艦店,線上預購模式賣車,後來則是逐步把線下旗艦店從一二線城市向三線,四線城市進行延伸。

迄今爲止,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建立了五百家旗艦店,清一色的自營旗艦店。

海藍汽車爲了維持價格統一透明體系、維修保養體系,堅決採用自營模式,從來都沒有搞傳統的經銷商銷售體系。

爲此,也是付出了不小的資金代價建立這套自營的銷售體系的……這麼多年旗艦店搞起來也是很耗費資金的,但是海藍汽車有錢啊,不差這點!

而這也讓海藍汽車獲得了完全自主可控的銷售以及售後服務體系,並且把更多的利潤都抓在手中。

其中最爲核心的就是全國統一售價,售後服務價格全部透明……直接官網標價,該多少就是多少。

每一輛的海藍汽車的銷售,都需要從官網訂車系統裡下單,線下的旗艦店,只是提供試駕體驗,訂車的話需要消費者從官網下單。

這意味着海藍汽車的價格在銷售端是完全透明的,不存在任何的價格差問題。

這避免了消費者的顧慮:擔心買貴了吃虧!

不像是其他汽車廠商那樣,採用經銷商銷售體系,這導致了消費終端裡的價格不透明……雖然會有指導價,但是這個指導價基本沒啥用,不同4S店的價格,甚至同一家4S店裡不同銷售員給的價格都不一樣的……這就給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購車麻煩。

哪怕是選中了某款車型後,依舊需要在不同的4S裡,不同銷售員裡進行反覆比價。

而海藍汽車的價格完全透明……甚至你都不需要去線下的店鋪,也不用聯繫任何的銷售員,自己在官網上就能直接下單,然後到附近的線下旗艦店裡交付尾款提車就行了。

這種購車模式,讓不少的消費者覺得輕鬆省事。

不用費盡心思和銷售員砍價,砍完下單後,都還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買虧,當了冤大頭……

看中就直接下單,簡單省事!

————

隨着第一輛海藍YEV正式交付,也正式拉開了今年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新一輪火爆。

而一些分析師們,也紛紛調高了今年海藍汽車的預估銷量。

上半年的時候,很多分析師們認爲海藍汽車的今年全球銷量應該在一百三十萬輛左右。

但是現在,分析師們確實紛紛認爲,海藍汽車的今年全球銷量,有望達到一百八十萬輛。

其中一部分的銷量提升,是受到了泰國工廠以及巴西工廠的陸續投產影響,泰國工廠以及巴西工廠在今年陸續投產,能夠讓海藍汽車的海外銷量,再提升大概十萬輛左右。

而其他的銷量提升,主要是體現在海藍YEV上了!

這款海藍YEV車型的銷量太誇張,哪怕今年只剩下八個月了,然而分析師們認爲依舊有望達到五十萬輛的銷量。

這不僅僅是國內銷量,還有海外銷量,畢竟按照海藍汽車的全球市場策略,這款車在後續幾個月裡必然會陸續登陸其他海外市場,比如東盟以及歐洲市場。國內以及海外市場一起,未來的八個月裡搞個五十萬銷量的可能性很大。

儘管很多分析師們認爲,這款海藍YEV車型一定程度上會衝擊海藍汽車旗下的海藍SLMC車型的銷量,但是一加一減之後,保守估計都能夠爲海藍汽車帶來額外的四十萬輛的銷量。

如此,最終分析師們認爲,今年海藍汽車的銷量有望達到一百八十萬輛!

這些第三方的分析師們給出來的預測數據,讓不少汽車業內的人看了都皺眉……

汽車市場可是個存量市場,最近兩年全球銷量大體上市比較穩定的,也就是七八千萬輛左右。

其中的幾個主要汽車銷售市場,如華夏兩千多萬,美國一千七百萬輛左右,歐洲大概一千五百萬輛,日本五百萬輛,印度四百多萬輛,巴西兩百五十萬輛,加拿大兩百萬輛左右。

全球的主要汽車市場上的銷量整體是比較穩定的,會有波動,但是不會有大幅度上漲或下跌的情況。

如此情況下,海藍汽車的銷量大幅度上漲,就意味着肯定有其他汽車廠商的銷量大幅度下跌。

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寶馬,奧迪、奔馳,凱迪拉克,雷克薩斯,沃爾沃等一些傳統的豪華汽車品牌了……它們的市場正在被海藍汽車大量蠶食,尤其是在華夏市場裡更是遭到了生存危機。

同時隨着海藍YEV的推向市場,也讓大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現代等傳統燃油車品牌的B級別,大概售價在二十萬到三十萬之間的這個市場份額會被吞噬一部分。

至於國內的自主汽車品牌……有一定影響,但是不大……因爲現在的國內自主汽車品牌裡,除了海藍自身外,其他的國產品牌基本都在低端市場裡混,很少有二十多萬的車型還能獲得不錯銷量的。

————

果然,和外界預測的一樣,海藍汽車前腳剛公佈了一週內獲得十三萬輛的預購銷量,沒幾天就在泰國那邊開了新車型發佈會,宣佈旗下的新車型海藍YEV將會在泰國工廠投產,並投放到泰國以及東盟等地市場。

這款售價更便宜的海藍YEV,相對比之前在當地推出的海藍SLMC,更符合東盟地區市場的消費者的購買力,也受到了當地消費者的極大歡迎。

同時,海藍汽車也宣佈,旗下的海藍YEV車型,正在在全球各國裡展開上市準備工作,預期在未來的三個月內陸續登陸全球各地主要的汽車市場,包括歐盟市場以及日本,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洲等主要市場。

此外,必須值得說明的是,這裡頭沒有提及印度市場!

其實海藍汽車也在印度銷售,不過因爲印度爲了保護他們的汽車工業,汽車關稅一直都是非常高,超過四萬美元的汽車關稅達到百分之百,非常之誇張。

因爲通過常規的進口方式向印度銷售汽車,難度非常大。

不管是海藍汽車,還是寶馬等傳統豪華汽車品牌,在印度的銷量都非常慘淡!

寶馬在當地的銷量,一年才一萬多輛,海藍汽車也沒好到哪裡去,去年在印度一共銷售了一萬兩千輛。

海藍汽車在當地,是屬於典型的豪華汽車品牌,能夠買得起的人,都是有錢人。

至於爲了當地的市場而跑過去建廠,這種事是不可能的了。

不說海藍汽車了,就連特斯拉都不願意跑過去當冤大頭。

印度最近兩年其實也在嘗試發展智能電動車,幾次邀請海藍汽車去當地設廠,但是都被徐申學給否決了……如果只是常規的市場換就業,徐申學也願意和當地的財團們一起分享利潤,只要自己能夠賺大頭,把核心技術也留在國內,徐申學在智能電動車領域裡其實很樂意和其他國家的財團一起合作。

然而問題是,印度那邊的吃相太難看。

徐申學用屁股想都知道,一旦自己跑過去投資,後續對方肯定逐層加碼,不斷要求提升國產化比例,迫使海藍汽車不斷的把核心零配件技術,尤其是電池的製造也搬過去……你以爲搬過去就完事了?

不是的,等你搬過去了,把當地的產業鏈給做好之後,人家一腳就把你給踢走了,而且還是低價強買強賣之類的讓人很噁心的招數。

要是正常市場競爭,打不過去最後撤出市場,那麼無話可說,技不如人……但問題是人家不和你玩正常競爭啊,而是通過各種噁心人的手段逼你走人。

之前的通用就被坑的不要不要,最後黯然離場……

人家通用背靠老美財團,都被坑的損失慘重,最後割肉離場,徐申學自詡也沒比老美那邊的財團牛逼多少,所以自然也不會跑過去挨宰。

就現在這樣玩純進口模式,能賣多少是多少,

無獨有偶,特斯拉也被印度那邊拉攏,但是馬斯克又不傻,人家也是個聰明人,二話不說就給拒絕了。

然後也和海藍汽車一樣,和對方拉拉扯扯,試圖讓對方降低智能電動車的進口關稅。

只不過印度也是態度堅決的很,死活不願意降低關稅!

海藍汽車和特斯拉這兩家典型企業不過來,他們就去忽悠,不,去拉攏其他汽車廠商……我那麼大一塊肥肉擺在面前,就不信沒人上鉤,只要上鉤一個就狠狠的收割!

不過徐申學早有預防,最下游的汽車廠商去不去他管不着,反正這些汽車廠商也只是個組裝廠而已,在智能電動車領域裡都沒啥自己的核心零配件技術,。

如今智能電動車產業鏈的一些核心零配件企業,如寧代電池、海藍汽車旗下的激光雷達、電機企業,智雲半導體的算力芯片等企業都是他名下的一些控股或者有戰略投資。

他說不出海,那就是不出海!

其他的核心零配件企業,只要徐申學能夠影響到的,徐申學也不准許他們隨便出海。

沒有他的許可就隨便敢搞核心產業鏈出海,給海藍汽車在海外製造競爭對手,影響他在整個智能電動車產業鏈的全球佈局,別怪他徐申學不講情面。

不把他們折騰到破產,他的徐字倒過來寫!

諸多情況影響下,印度這個市場是比較特殊的,對於海藍汽車的銷量貢獻不說等於零,但是也沒有多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其他國家的市場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關稅,不過沒有印度那邊那麼誇張,而海藍汽車依靠強悍的品牌號召力以及高科技屬性,還是能夠賣出去一些的。

這裡賣個幾千幾萬輛,那邊賣個幾千幾萬的,最後累積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了。

尤其是東盟市場、歐洲市場還有巴西市場,這三個市場是海藍汽車的主要海外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個市場裡的海藍汽車都擁有一定的關稅優惠,這是因爲海藍汽車在上述三個地區都有投資建廠,各自給予了海藍汽車一定的低關稅進口額度。

比如巴西市場,汽車關稅是百分之二十,但是海藍汽車在當地投資建廠,作爲回報之一,海藍汽車可以在三年內一共向巴西出口二十萬輛汽車,這二十萬輛汽車可以獲得百分之十的關稅減免,實際關稅就只有百分之十了。

東盟地區裡也是類似,泰國都有着海藍進口車的關稅豁免,此外印尼那邊雖然關稅很高,但是因爲雙方的投資談判,對方也答應了給一定的進口車關稅豁免。

歐盟那邊的話,關稅只有百分之十。

然後挪威比較特殊,這個國家裡的電動車關稅很低,他們正在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關稅直接爲零,之前海藍汽車採用磷酸鐵鋰電池,在寒冷環境下使用續航衰減比較嚴重,但是自從去年推出了半固態電池後,在嚴寒環境下續航性能卓越,因此海藍汽車在當地的銷量迅速暴漲。

小小的挪威一國,成爲了海藍汽車在歐洲地區裡的最大銷量國。

上述三大區域,都是屬於比較典型的市場換就業的路線,海藍汽車通過在當地投資建組裝廠,進而獲得了進入其中的門票。

至於其他的國家市場,就是走純粹的進口模式了,關稅該是多少就多少。

——————

進入五月份後,徐申學前往了海藍汽車,和包永言等海藍汽車的高管團隊進行了一場會議。

會議的主要內容還是針對未來的市場變化進行準備。

“我們預測,今年的市場還會有極大的增幅,而影響我們產能的主要因素還是產能!”

“目前我們的產能已經做到了極限,後續要擴充產能的話,就要等到下半年的國內川城工廠的全面投產以及巴西工廠第一期投產了!”

“預計等到年底的時候,我們的全球產能能夠達到兩百萬輛,以滿足全球各地市場的需求!”

“而明年,我們在巴西工廠的第二期產能以及墨西哥工廠都會投產,這將會爲我們再增加二十萬輛的海外產能!”

“國內部分,我們的總部深城第三期工廠,江城第二期工廠,京城第二期工廠也將會陸續投產,再爲我們增加四十萬輛的產能!”

“到明年,我們的產能將會進一步提升到兩百六十萬輛。”

“等到後年,我們的產能將會進一步迎來上漲,我們的在西班牙以及匈牙利以及印尼的這三家海外工廠預計也會投產,將會爲我們帶來三十萬輛的海外產能。”

再加上規劃中的國內滬城工廠第二期,深城工程第四期,這兩大核心工廠的產能擴充,將會爲我們帶來額外的四十萬輛的產能。”

“屆時,我們的全球總產能就能提升到三百三十萬輛,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夠躋身全球前十大車企之列!”

“不過,單純的產能擴充其實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現在就啓動擴產計劃,最多一年半年就能夠再帶來至少一百萬輛的產能,但是銷量可能無法跟上!”

“我們的產能,是根據對全球各地市場的銷量預期進行規劃的,按照我們市場部門的分析,兩年後達到三百三十萬輛的產能已經存在比較大的產能利用率不足的風險了!”

“畢竟我們是走中高端市場的,市場容量比較有限,不可能和那些主要走低端市場的車企一樣短時間內大規模擴充產能!”

“我聽說比亞迪那邊,中期規劃產能並不比我們小,相對比我們,他們的產能擴充還要更加激進一些,但是他們走的是低端路線,銷量增速非常明顯,並且市場潛力巨大,產能大一些也能夠充分消化,而我們不一樣!”

“我們現在做的產能規劃,還是建立在海藍YEV這款二十多萬的車型能夠在全球持續爆火,同時明年預計推出,預計補貼後售價二十五萬起步的中端SUV車型也能夠帶來充足銷量的前提下的!”

“如果這兩款未來的主力走量車型達不到銷量預期的話,那麼我們正在規劃的產能就會有比較大產能利用率不足的情況出現,進一步拉低我們的毛利率了。”

徐申學聽到這裡,微微點頭:“謹慎一些是好的,汽車市場比較特殊,不能盲目來!”

說道這裡,徐申學想了想後道:“下一階段你們的主要任務還是要降低成本,要做好補貼大幅度退步後的準備!”

“目前國內針對新能源車的高額補貼,是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早期新能源市場規模小,還需要高額補貼來扶持發展,但是現在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起勢了,這高額補貼必然是會逐步退坡的。”

“爲了避免補貼退坡後,車輛售價擡高而影響銷量,這成本控制就必須放在心上!”

“二十二萬的海藍YEV,和二十八萬的海藍YEV可是截然不同的,你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徐申學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之前接到了上頭的諮詢……人家問他,現在的智能電動車發展的怎麼樣了,能不能自力更生啊,如果沒有了補貼後還能不能和國外的汽車巨頭競爭並取勝了?

同時也委婉的提出,現在的國產新能源汽車銷量太大了,一天比一天多,這補貼力度太大的話,一時半會還頂得住,但是按照這麼個趨勢下去,得到明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幾百萬輛的話,繼續這麼補貼下去就比較吃力……畢竟家大業大的,要用錢的地方多了去,也不能只顧着智能電動車行業啊!

當時的徐申學考慮了良久後,給予了肯定的答覆:智能電動車經過多年的培育,已經可以自力更生了!

同時他還給於了承諾,爲了配合補貼退坡,等到明年的時候,他旗下的生產鋰電池所需的鋰、鈷等稀有或貴金屬的礦業聯盟也將會啓動降價措施,以減輕國內各智能電動車商的成本壓力。

電動車的很大一部分成本都是電池成本,而電池成本里鋰等材料成本又是大頭,因爲原材料的直接降價,將會極大程度的壓低電動車的的成本。

同時,也可以趁着這個降價機會,打壓一些鋰礦資源國家想要利用鋰礦資源大發橫財的不良企圖。

最近有些鋰礦資源國家,看見電動車發展起來了,就想要從中吃一大口,還想要搞鋰歐佩克……想的真美!

全球最大的鋰材料供應商,鋰材料使用商都是他徐申學手底下的企業,你讓他自己限制自己,這怎麼可能嘛!

目前除了極少數高層人士外,可沒有人知道徐申學旗下的十多家不同名目的礦務企業,目前控制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鋰礦產能,還掌控了部分動力電池所需要的稀有材料,貴金屬的產能。

他手底下的這些礦務企業看似彼此競爭,但實際上都是在徐申學的掌控之內。

而等到明年,他手底下的這些礦物企業,將會掀起一番所謂的價格戰,自導自演把鋰材料的價格降下來。

然後趁着鋰材料價格暴跌的時候,趁機繼續抄底,拿下其他鋰礦進行大規模開發,並且注重國內以及非洲等地區的鋰礦資源開發,現在的鋰礦資源來源比較依賴於澳洲以及南美地區,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不過徐申學旗下的安東礦業在非洲投資的超大型鋰礦開發項目,目前已經進入了投產階段,正在逐步提升產能。

這可是個年產五十萬噸的超級項目,比整個澳洲的鋰礦產能還要高!

爲了確保這個超級鋰礦的順利開發,銀河安保在當地駐紮了超過五百名的安保人員,各種裝甲車以及無人機等裝備一應俱全,惹毛了他們都能夠當地換個軍閥頭子!

當然,當地的軍閥頭子也沒那麼傻……能夠從中分潤少部分利潤已經能活得很滋潤了,沒必要得罪這些國際礦業巨頭!

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呢!

這年頭,挖礦可比搞高科技的心狠手辣多了……

在非洲佈局礦務市場的安東礦務,雖然在外界沒啥名聲,但是當地軍閥要是忽視它,覺得安東礦務只是個普通的外資企業,那可是要吃大虧的!

普通企業,哪有膽子跑到非洲這破地方,尤其是專門去那些戰亂,不穩定的地區裡開發礦產啊……

人家安東礦物去開礦,可是帶着一大票銀河安保的啊!

——————

徐申學並不指望依靠鋰礦資源賺錢,他要的是控制住鋰材料的價格。

而要控制價格,那麼龐大的產能就非常必須了。

爲了控制鋰礦材料的價格,他旗下的企業還在大力研發鋰材料以及其他電池內的貴金屬回收呢,而且技術做的相當不錯。

等到未來,甚至有望通過廢舊鋰電池的回收工作,再加上國內的鋰礦開發,就能夠獲得足夠多的鋰材料用於新的動力電池的生產……形成一個穩定的內循環。

到時候,就讓那些鋰礦資源國見鬼去,省的現在一樣三天兩頭就噁心他!

還鋰歐佩克……大白天的做什麼夢啊!

——————

聽到徐申學的話後,包永言也是道:“我前幾天也去參加了新能源汽車的座談會,也察覺到了上頭有這個意向,我樂觀估計,明年就會逐步降低補貼,同時也不排除部分地區會在今年下半年就取消地方補貼!”

“對此,我們也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我們的半固態電池已經技術成熟,目前正在通過大規模的量產銷售來逐步降低成本,按照我們的預測,等到年底的時候,我們的半固態電池成本有望降低百分之十五左右。”

“同時我們在智駕系統部分的成本也在持續下降,尤其是出貨量主力的L3級別的輔助駕駛,之前的研發成本正在快速攤薄,而硬件成本也在逐步下降,尤其是激光雷達以及算力芯片這兩個領域i的成本下降趨勢是比較明顯的。”

“我們有信心等到明年的時候,把我們的主力車型,也就是海藍SLMC以及海藍YEV,分別把成本下降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的水平!”

“這種程度的成本下降,已經足以覆蓋補貼退坡後的差價部分了,甚至如果明年只是少了地方補貼,國補還在的話,我們甚至還能夠進一步提升毛利率!”

徐申學道:“你們有這個準備就好!”

不僅僅海藍汽車這邊收到了風聲,其實國內的其他一些電動車廠商也或多或少收到了補貼即將退坡的風聲,現在一個個也都是在準備着積極降低成本,避免明天補貼大幅度退坡後導致的車輛價格上漲,進而影響銷量。

但是不管如何,國內的智能電動車產業都已經是起來了,後續要做的就是乘風而起,大殺四方!

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24章 靈活的底線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15章 小藍大升級S2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351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378章 僞裝成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45章 智雲C1樣機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10章 立身之本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33章 危機316.第316章 世界最大的手機SOC廠商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74.第74章 售罄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9章 市場調研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第33章 危機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10章 立身之本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479章 腦機接口和文化輸出廣告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196.第196章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225章 天價AI芯片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
第442章 恐怖的AI6000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247.第247章 智雲史上最拉跨的產品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24章 靈活的底線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75.第75章 有錢人真變態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15章 小藍大升級S2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351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378章 僞裝成輔助駕駛的自動駕駛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45章 智雲C1樣機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10章 立身之本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33章 危機316.第316章 世界最大的手機SOC廠商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172.第172章 H20手機以及內存閃存佈局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74.第74章 售罄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363章 短視頻全球戰略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第346章 智雲的文化輸出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第49章 市場調研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164.第164章 不講武德的四星第401章 市場換利益第33章 危機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10章 立身之本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第430章 趙立全考察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479章 腦機接口和文化輸出廣告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196.第196章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225章 天價AI芯片81.第81章 智雲半導體(第九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