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威酷電子上市

深城,威酷電子大廈。

這棟距離智雲集團總部只有四五公里直線距離的大樓,昔日還是智雲科技的總部所在。

但是自從智雲集團總部搬遷到了總部園區後,這棟大樓先是被威酷電子集團公司租用,隨後威酷電子又出資從智雲集團手中購買了這棟樓的產權,進而把這棟樓當成了自家的集團總部。

四十多層樓高的威酷電子大廈,也足以彰顯威酷電子集團的地位了……畢竟威酷電子不能和智雲集團這種龐然大物進行對比,它只是一家非常典型的設計、研發、營銷類智能終端企業,並且研發部分還比較小。

威酷電子和國內的大部分智能終端廠商一樣,都是利用國內的成熟供應鏈進行設計整合,然後交給代工廠進行生產,最後再進行銷售的企業,屬於非常典型的輕資產類企業。

當然,也不是說他們沒有什麼固定資產了,實際上威酷電子看似總部沒有什麼工廠之類的,然而實際上威酷電子通過投資、扶持供應鏈也持有不少的供應鏈企業的股份呢。

畢竟不管怎麼樣,威酷電子都是屬於世界範圍內,營收排名第四的智能終端廠商,甚至從銷量上來看,還是世界第三名,並且和四星的差距很小。

一年賣兩億多臺智能手機,同時涉足幾乎所有智能終端領域,從商務筆記本到平板電腦,智能手錶(兒童手錶爲主),運動手環,藍牙耳機,再到什麼電視機,熱水壺,掃地機,平衡車甚至無人機。

他們都有搞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威酷電子就是智雲集團裡的智能終端業務的低配版……不是說他們的東西賣的便宜,產品價格昂貴或便宜,並不能彰顯一個企業的實力……能夠把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做到低價格,進而橫掃市場,那也是高技術,很牛逼的。

看似高大上的芯片產業就是典型例子,就是利用極致的高技術,把技術含量頂級的芯片做到讓所有人都能消費得起的程度……等效七納米工藝的S903芯片,物料成本也只需要幾百塊而已;如果是二十八納米工藝這些成熟工藝的芯片,價格幾十塊就能買到手。

而六十五納米等更早期的成熟工藝,產銷量足夠龐大的話,一些體積小的芯片價格甚至能做到只有幾塊錢。

而芯片產品,那可是人類無數頂級技術彙集於一身的頂級產品,人類歷史上能夠做出來的精度最高的工業產品。

但是就這東西,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就能賣給你……

這種高技術以及低價並存的芯片產業格局,也是芯片產業門檻非常高昂,很少國家或企業能夠玩得轉,先進工藝製程時代裡只剩下少數幾個玩家的核心原因:太卷!

投資一百多億美元的芯片工廠,開發成本好幾億美元的芯片設計,最終制造出來的芯片只賣幾十美元…足以讓世界上的無數企業看一眼都得絕望!

所以單純的產品價格高低,並不能作爲衡量一家企業的實力的理由。

威酷電子之所以被稱之爲威酷電子智能終端業務的低配版,不是因爲它的產品賣的便宜,而是因爲它沒什麼自家的核心技術。

系統以及所有的零配件,全都是拿來主義……

所謂的研發,其實規模很小的,而且研發也是集中在智能終端的設計整合等表面的應用上。

說白了就是找市面上的各種零配件供應商,再把零配件組合到一起。

然而,儘管很多人都嫌棄威酷電子沒什麼自家的核心技術,但是人家依舊做到了世界第四大智能終端廠商的程度,手機銷量在全球範圍內排名前三。

今年的預計年營收能夠達到六百二十億美元,歸屬股東淨利提升不少,大約能夠有六十三億美元。

這個營收以及利潤,在國內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在國內的科技企業領域裡,營收能夠超過威酷電子的其實很少,首先是智雲集團,智雲集團是屬於斷崖式領先國內各企業,四千億美元營收別說在國內,在全球範圍內那也是龍頭老大呢;

再過來就是通訊領域以及智能終端領域兩頭開花的華威,同樣是受益於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在通訊領域裡很賺錢的,不過他們的智能終端業務做的比較差一些,但也是國內第三,世界第六的存在。

排名第三的就是威酷電子集團了。

威酷電子集團在世界五百強裡,排名第一百五十位左右,在國內諸多企業裡,營收能夠進入前三十!

而在國內的高科技類企業裡,威酷電子集團的營收規模在國內能進入前三之列……僅次於智雲、華威之後!

威酷電子,雖然看似只是個沒啥技術的設計組裝類企業,但是上規模很大,營收很大,整體很強勢的。

而在威酷電子後頭的,則是同時橫跨高科技領域以及汽車領域的海藍汽車,這家公司比較特殊一些……因爲他們做的是智能電動車,平日裡天天喊的都是什麼輔助駕駛,智能駕駛之類的高科技名詞,很多消費者購買他們家的汽車,也是衝着他們的高科技去的。

所以,有時候人們會把它當成高科技企業,同時又把它看成是汽車廠商……企業定位就有些矛盾。

這也是非傳統汽車廠商的諸多新勢力汽車廠商的特殊之處了。

海藍汽車的營收以及利潤也很不錯的,今年預計能夠有個五百八十多億美元的營收呢,儘管一些老車型,尤其是海藍SEC轎跑,海藍SEV大型SUV這兩款昔日的王牌車型銷量暴跌,不過海藍SLMC中型轎車以及海藍MEV中型SUV的成功,接過了承擔銷量以及營收的重任,此外今年海藍汽車還獲得了不菲的半固態電池的對外銷售收入……海藍汽車旗下的電池工廠,爲智雲集團供應了大量的半固態電池原電池,這部分的收入也是相當龐大的。

再過來,則是國內其他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一些大型高科技企業,比如智能終端領域裡的大米以及OV……這兩家公司在手機領域裡如今也是非常強勢的。

此外還有軟件以及互聯網領域裡的四大互聯網巨頭企業,如益海科技,騰訊這些公司。

以上這些高科技公司,基本上就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些高科技企業了。

還有一些普通人不太熟悉,但是也是極爲重要,在業內做的很不錯的高科技企業,比如消費電子產業鏈裡的很多供應鏈企業,他們其實都做的很不錯的。

比如屏幕領域裡的華星科技、京東方。

聲學組件裡的歌爾科技。

從事芯片設計以及各類半導體感應器業務的,核心產品有觸控IC,指紋識別模塊,屏下光電指紋識別模塊的簽訂科技等等。

然後還有被很多人認爲沒啥技術含量,但實際上技術含量不低的代工廠類企業,如比亞迪代工、威酷實業、立訊等……組織數萬甚至數十萬的人進行精密電子設備的超大規模代工生產,並且要把良率以及生產效率都控制在一個非常高的水準,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真說起來,技術含量也非常高的。

威酷實業別看它是個玩代工的,似乎就是個低端勞動力密集行業,但實際上他同時還是一個精密設備廠商,國內的很多手機生產所需要的組裝設備,都是他們設計的……每一代智雲集團或者威酷電子,又或者是其他客戶設計出來什麼新產品的時候,他們都需要針對該產品建立新生產線,而這些生產線往往還沒有現成的設備可用,需要設計新設備來生產。

同時威酷實業,也是國內玩智能化工廠的重要領軍者,國內第一家黑燈工廠就是他們搞出來的,在智能化生產領域裡,依靠智雲集團所提供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威酷實業的技術儲備是非常強悍的,實打實的全球頂級水準,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威酷實業的智能化工廠技術水平,已經能夠在過半工序裡淘汰工人……

只不過威酷實業的工廠都是在國內,而爲了保障就業等移速,威酷實業也沒辦法大規模應用這些智能化工廠而已……它要是敢用,威酷實業裡至少會裁員至少一百五十萬名以上的員工。

如果還推廣使用,把這些智能化生產線賣給國內其他勞動密集類廠商的話……那完蛋了,威酷實業能不能靠這些智能生產線賺錢不好說。

但是徐申學肯定是要被掛路燈的!

這鬼東西一旦被推廣使用,帶來的將會是數千萬人起步的巨大失業浪潮,而且失業的都還是低學歷,低收入的弱勢工人羣體。

搞出來這種事的話,別說徐申學只是地球首富了,哪怕是銀河系首富也得被掛路燈……

再者,做企業做到了徐申學這個程度,賺錢不賺錢的其實已經無所謂了,他追求的是一些更虛無縹緲的東西,其中的社會責任感是他比較重視的。

過去十年裡,在智雲集團這個老大的帶領下,國內衆多科技企業的管理層以及技術研發人員,歷盡諸多困難,在國外打生打死,這才從國外搶回來這麼多產業,搞出來這麼多看着比較靠譜的就業崗位……

這裡的每一個就業崗位,都蘊含了國內衆多人的心血,甚至有人爲此付出了血的代價……銀河安保和敵對財團手底下的安保企業三天兩頭打架,可不僅僅爲了保護徐申學的私人財富。

現在你讓他親手砸掉這幾千萬人的吃飯飯碗,那是不可能的,這違背了他現在做企業以及做人的基本底線。

從這些就會知道,徐申學這個人,現在多少變得有點理想主義。

所以,徐申學親自決斷,在國際市場競爭沒有出現劇烈變化之前,比如說國外產品的成本大幅度低於國內產品的情況;在國內沒有出現其他大量代替性產業以便吸納就業人口;電子代工等重複勞動密集行業沒有出現巨大的招工困難等情況下,不得使用這些智能化生產線……

研究、實驗維持技術進步可以,但是不能現在就大規模使用!

哪怕這些智能化工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也不能用!

不僅僅自己不用,而且也不對外供應,同時技術也要保密,避免泄露。

自己不用也不賣給國內的其他工廠,是爲了避免巨大的失業浪潮;不賣給國外,是避免國內廠商拿到這些設備後,反過來降低成本和國內企業進行競爭。

所以直接一刀切,誰都不給用!

所以外界的普通人,甚至業內人員也不知道,威酷實業那邊已經搞出來了技術非常先進,可以大規模廉價化使用的智能化生產技術。

並且這種智能化生產線不僅僅適用於消費電子行業,稍微變動一二也能夠適用於其他勞動密集行業,大幅度節省大量人力工序……威酷實業那邊的實驗工廠證明了,這一套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的智能化生產線能夠一口氣在現有先進技術的自動化生產線的基礎上,再砍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人數量。

後續再優化的話,甚至還能夠再砍掉幾個百分點的人員數量。

要是砍掉幾個百分點的工人數量,那麼是大好事!

但是一口氣砍掉百分之九十多的工人數量,可不是什麼好事了。

很多時候,也不是說技術先進的東西就一定是好的……尤其是會引起巨大變動的新技術,是需要極度慎重的。

——————

縱觀國內的這些高科技企業,相當多一部分都和徐申學有着關係,這也不是徐申學故意爲之,而是智能終端和半導體以及互聯網這三大領域是高度關聯的。

徐申學搞半導體爲核心的高科技產業,不可避免的就會這些產生聯繫。

不過徐申學一向來也不是什麼吃獨食的人,只要能夠掌控經營權,方便他使用科研系統的話,多餘的股份他一般也不會藏着捂着,而是會通過融資,戰略投資等方式向外界釋放。

最近幾年,智雲集團就多次定向增發了不少股票,引入了國內多家超大規模機構基金的投資!

智雲集團發展到現在,各機構類資金所持有的股票份額,加起來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二十點五,是除了徐申學個人外的第二大股東!

同時和徐申學有所關聯的一些供應鏈企業裡,也存在大量機構基金的蹤影,尤其是一些上市的供應鏈企業裡,機構資金基本上佔據了前五流通股股東。

如今,威酷電子的上市過程,也不會缺乏這些機構基金的蹤影。

在之前的上市戰略投資裡,威酷電子釋放了大量的股份給各方戰略投資機構,機構基金也積極參與其中。

此外供應鏈企業,上下游企業,乃至渠道商等,或多或少都參與了這一次的上市前的戰略投資中。

因爲是要在國內上市,因此威酷電子的上市流程很繁瑣而漫長,去年啓動上市計劃後,直到現在纔算是完成了諸多工作,即將進入最後的上市階段。

這個時候,徐申學也出現在了威酷電子集團總部,主持了威酷電子集團的上市計劃工作。

一共參與會議的不僅僅有威酷電子集團的管理層,還有各方戰略投資者的代表。

這一次的威酷電子上市,雖然不至於和當年智雲集團上市一樣,會掀起一股全球範圍內的資本盛宴的浪潮,但是其中也醞釀着巨大的利益並帶來巨大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威酷電子集團是在國內上市!

這個名頭,其實很重要!

因爲這將會是國內第一家在國內股市上市的超大型科技類企業!

世界一百五十強,國內三十強,國內高科技類前三的企業要上市,這注定會是一場國內資本的盛宴……嗯,是資本的盛宴,不是股民的盛宴。

畢竟普通股民賺錢與否,和威酷電子的財務表現沒啥關係……哪怕威酷電子的股票長期持續上漲,購買威酷電子的普通股民也得十個裡虧九個!

國內的普通股民虧錢,和股市以及企業的表現好壞實際上沒啥關係的……不管是熊市還是牛市,他們都是和人家機構資金玩賭博呢,不輸才見鬼了。

————

會議裡,徐申學聽到了威酷電子集團的CEO白啓文的的簡單報告:“根據我們之前和各方戰略投資者達成的協議,之前的戰略投資裡,我們一共通過增加融資,股份轉讓,交叉持股等方式,向戰略投資者們一共釋放了百分之二十的普通股份,新增了八十三家股東,主要是供應鏈以及銷售渠道的合作伙伴,還有部分機構基金。”

“通過這一次的戰略投資,我們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的供應鏈以及銷售渠道,同時保障了公司未來的健康穩定運營,還獲得了一定的現金流。”

“國內的上市工作將會由五家投行聯合負責,初步以一千八百億美元的估值,向二級市場放開百分之十五的流通股,預計募集資金兩百七十億美元。”

“申請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也都已經完成,之前我們也已經在國內舉辦了多場的路演,投資者們都非常熱情,同時國內的資金量也充足,我們有很大的信心認爲,這一次的資金募集不會遇到什麼困難,甚至有可能在正式上市後,我們的市值還會繼續上漲,有望突破兩千億美元大關!”

“這一切,將會在下個月初,也就是八天後見分曉!”

徐申學微微點頭:“我期待你們的上市成功!”

威酷電子集團在國內上市,這是徐申學的一個重要嘗試,他要看看國內資本市場的反應,能不能支撐的起來威酷電子集團以及未來海藍汽車、益海科技以及未來從智雲集團裡拆分出來的部分企業的上市。

如果這一次的嘗試成功的話,那麼未來他就會逐步推動旗下各企業在國內上市,一方面是爲了募集更多的資金,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和國內的普通投資者們一起分享企業發展的紅利。

如果這一次的嘗試不成功的話,那麼徐申學就要準備其他的一些備份方案了。

但是不管怎麼樣,他旗下的諸多企業總是需要陸續上市的……除了融資以及風向企業發展收益外,也因爲旗下大量公司裡的衆多管理層以及主要技術人員,都眼巴巴等着自家上市一夜暴富呢。

當年說公司沒啥錢,發展初期用期權代替高額薪資,挖來了一大票頂級人才,說什麼要員工和企業一起發展,一起暴富的……你總不能拖着一直不上市啊,那不欺負人嘛!

徐申學可不會做這種事。

再者了,徐申學要做的很多事都需要大量資金的,也需要公司上市後,通過出售或質押股份來進行套現。

機構方面期盼威酷電子集團做個表率,爲了方便威酷電子以及其他高科技公司在國內上市,他們甚至都特地修改了規則,准許國內企業同時在國內股市以及港股裡分別上市。

國內的大量資本吞着口水等着投資,普通股民也翹首以盼……誰都想投資威酷電子這種賺錢能力強悍的高科技類企業,而且還是國內第三強的高科技類企業。

內部公司管理層以及技術人員,甚至普通員工也天天期待着上市,等着一夜暴富;

一大票供應鏈以及銷售渠道商們也想要搭車發一筆,他們通過交叉持股,甚至給錢購買股份以及其他各種條件,這才獲得了威酷電子的部分股份,就等着威酷電子上市大賺一筆呢。

就連徐申學也想要趁機套現一部分資金,用於其他前沿領域的技術研發上。

所以,威酷電子集團的上市是多方所盼!

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192.第192章 新的征程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527章 複雜而特殊的董經辦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11章 小藍手機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196.第196章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79章 腦機接口和文化輸出廣告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241.第241章 美國製裁來了(萬字大章)316.第316章 世界最大的手機SOC廠商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66.第66章 融資談判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10章 立身之本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第344章 VR虛擬技術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141.第141章 智雲的極限堆料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315.第315章 尊法守紀的海外智雲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406章 奔赴廣城243.第243章 新瓶裝舊酒的智雲要完蛋了79.第79章 啓動大規模研發(第七更加更)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485章 智雲的派系之爭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76.第76章 C級名額第49章 市場調研
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392章 史上最大的空間站發射!!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192.第192章 新的征程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527章 複雜而特殊的董經辦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11章 小藍手機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196.第196章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79章 腦機接口和文化輸出廣告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241.第241章 美國製裁來了(萬字大章)316.第316章 世界最大的手機SOC廠商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66.第66章 融資談判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63章 專屬配色星沙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10章 立身之本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第344章 VR虛擬技術194.第194章 跨國企業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141.第141章 智雲的極限堆料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112.第112章 定價以及牌面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556章 兩千億美元的瘋狂利潤!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383章 一封郵件引起的轟動:量子計算機315.第315章 尊法守紀的海外智雲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549章 月球基地計劃啓動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406章 奔赴廣城243.第243章 新瓶裝舊酒的智雲要完蛋了79.第79章 啓動大規模研發(第七更加更)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485章 智雲的派系之爭第355章 無人機表演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76.第76章 C級名額第49章 市場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