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行業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乃是最重要的行業與之一,其發展直接影響到了電子產業的發展。
尤其是對於各類便攜設備而言。
從早期的隨身聽,模擬時代的手提電話,老古董筆記本電腦等各類電子設備,再到功能機時代的手機,MP3,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電池就已經是屬於非常核心的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響到了產品的續航以及性能表現。
便攜設備嘛,電池不行基本就抓瞎了。
而到了智能終端時代後,電池的重要性再一次上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藍牙耳機,智能手錶,AI眼鏡,超博筆記本等各類設備都嚴重依賴鋰電池的性能。
之前智雲集團採用的是鈷酸鋰電池,這也是絕大部分手機或其他便攜電子產品所使用的電池類型。
這種電池的的特別能量密度比較高,老早的時候就輕輕鬆鬆可以達到一百七八十瓦時每公斤的能量密度,而大品牌,技術先進一些的鈷酸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基本可以達到兩百多瓦時每公斤。
不過這種鈷酸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高,但是缺點也一大堆,比如充放電能力差,電流過大很容易導致電池發熱,而且電池的熱失控溫度也非常差,大概一百五十度左右就會爆炸起火。
這也是智雲集團的電子產品在早期的時候,在快充領域上非常謹慎的緣故:鈷酸鋰電池瞎搞,人家真起炸給你看……就和四星手機一樣。
當然,大部分手機廠商也不傻,人家也知道這東西很危險,所以電池充放電管理,熱控管理技術是非常完善的。
類似四星在便攜設備的鈷酸鋰電池領域裡玩的那麼奔放的企業還是極少的……不對,過去十年裡也就它一家。
電池以及電池應用廠商,在使用鈷酸鋰電池的時候,其中最大的特徵就是在電流輸出以及輸入電壓上保持了極大的剋制……手機電池的輸出輸入電壓很低的!
此外鈷酸鋰電池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貴……鈷這種材料的價格在當下,大概是鋰材料的六倍左右,鈷酸鋰電池可比三元鋰電池貴多了。
而這種高昂的成本對於電池使用量極大的電動車或其他產品而言,是無法承受的。
可以說鈷酸鋰電池這東西,除了能量密度外,其他方面都不咋滴,不安全,充電速度也不行,電池循環壽命也一般般,還死貴的!
但是,能量密度大這一個優點,足以掩蓋其諸多缺陷。
再加上便攜設備的使用環境,可比電動車的使用環境寬鬆多了,所以鈷酸鋰電池也就成爲大部分便攜電池產品的電池。
之前的智雲集團也不例外,旗下的便攜產品採用的電池幾乎清一色的鈷酸鋰電池,而且還是最頂級的鈷酸鋰電池,之前的時候能量密度都玩到兩百多瓦時每公斤了。
不過前年的時候,在海藍汽車發佈第一代半固態電池沒多久,智雲集團旗下的各類便攜電子產品,其使用的電池產品已經全面轉向了半固態電池了。
海藍汽車旗下研發出來的半固體電池,作爲一種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之間的過渡產品,其能量密度輕輕鬆鬆可以達到三百五十瓦時每公斤,比鈷酸鋰電池還要更高,也比常規液態三元鋰電池更高。
並且半固態電池安全性也更好,電池循環壽命更長,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半固態電池的雖然成本比三元鋰電池更貴,但是和鈷酸鋰電池則是差不多。
性能大幅度上漲,成本則是沒有什麼變化,這是智雲集團旗下的各類智能終端設備全面轉向半固態電池的核心原因。
並且隨着海藍汽車旗下海藍電池,適合用於便攜設備的電池電芯的產能逐步提升,今年也開始供應威酷電子。
並且也通過持股寧代電池的,開始逐步對外出售用於智能終端的半固體電池的電芯,如今也有其他廠商的高端手機逐步使用半固態電池了。
順帶一提,海藍電池在過去兩年裡,已經成爲了智雲集團的新御用電池核心供應商!
當然,海藍電池只供應核心的電芯部分,其他的電池成品的零部件,主要是核心的電控部分比如核心電池管理芯片,還是人家智雲自研的。
前年開始,智雲手機利用半固態電池的續航優勢,開始在手機續航上大幅度領先競爭對手,只不過這個領先優勢並不會持續太久。
因爲今年開始。寧代電池開始大規模向外界提供各種類型的半固態電池,汽車領域裡特斯拉已經率先用上了,其他的一些電動車廠商也會陸續跟進。
智能終端領域裡也開始大規模應用半固態電池了,水果預計今年秋季發佈的新手機,其電芯就是來自於寧代電池的半固態電池——水果手機的供應鏈隨着時間的過去,對華夏高科技企業的依賴程度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是在逐年提升,核心零部件裡的屏幕開始使用華星科技的屏幕、電池開始使用寧代電池的電芯、閃存以及儲存芯片則是大規模使用智雲儲存的芯片。
就連通訊基帶領域裡,水果其實也一直在和智雲集團進行談判接觸……高通在通訊基帶這一塊上吃死了水果,偏偏水果自研通訊基帶又不順利。
水果那邊掙扎多年後,終於是打算引入智雲的通訊基帶了,用來平衡高通在通訊基帶領域裡的強勢了。
除了水果採用寧代電池的半固態電池外,其他的一些廠商的高端型號智能終端設備,也在陸續開始採用來源於海藍電池的半固態電池技術生產的寧代半固態電池。
對此,寧代電池是常開了供應全球各類企業!
寧代電池是比較複雜的一個企業,它雖然是徐申學的控股企業,但是也有一大堆其他亂七八糟的股東。
一方面它和各大汽車廠商,智能終端廠商合作,也在自行研發三元鋰電池以及其他一些電池。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獲得了海藍電池的支持,獲得了來自海藍汽車的磷酸鐵鋰電池以及半固態電池的技術授權……儘管這兩種電池業務的大部分利潤,最後都會被海藍電池給拿走。
不過即便如此,也讓寧代電池成爲了當代最大的電池廠商,也是當下唯一能夠對第三方廠商提供半固態電池的廠商,受到的關注也是非常高的。
而海藍電池的話,則是相對特殊一些,屬於典型的徐氏財團內部供應鏈企業,其產品只供給海藍汽車以及相應的兄弟企業使用,從不對外出售電池產品。
海藍電池以及寧代電池,他們所生產的半固態電池都是屬於同一技術來源,不過寧代電池獲得的技術授權,只有第一代的半固態電池,技術上要相對差一些。
不過雖然大家今年都開始全面使用半固態電池了,然而各廠商在電池管理技術,整體功耗的控制,性能和續航之間的平衡等技術的差異,還是會導致各大廠商之間的手機的續航的巨大。
而在智能終端的電池管理技術上,電池安全技術上,智雲集團依舊是世界第一流的水準。
所以哪怕是同樣的電池電芯,同樣的電池容量,但是智雲手機的續航就是更好!
智雲手機能夠成爲全球頂級的高端手機品牌,多年裡壓得水果,四星蓋樂世系列以及國內一大票手機品牌翻不過身,可不是一個方面,兩個方面的壓制,而是全方位的壓制。
從手機SOC,內存芯片,閃存芯片,再到手機屏幕,攝像頭,手機電池,早期的指紋識別模塊,現在的3D人臉識別感應模塊,屏下光電感應模塊這些核心零部件,再到麥克風,喇叭,閃光燈,震動馬達,數據接口乃至到小小的一顆螺絲,全都是全球範圍內最頂級零配件產品。
其他手機品牌,撐死了也就在部分方面和智雲手機比肩,但是不可能在所有領域裡都和智雲手機比肩,哪怕是水果也不行。
彙集全球最頂級的各種零配件的智雲手機,威酷實業以及比亞迪等頂級代工廠商所帶來的高質量代工。
再搭配高度注重個人數據安全性,高度注重流暢性操作系統,然後還有擁有超過兩百萬個內容,並且在內容上監管非常嚴苛的智雲APP商城。
最終消費者拿到手的,就是一臺代表着當下人類最頂級技術的工業產品……別看一臺智雲手機才幾千塊,但實際上卻代表着人類當下多個領域裡的最頂級的技術。
其他手機廠商想要比肩,是不可能做到的,不說別的,光是一個S903芯片他們就拿不到!
而上述諸多頂級技術,彙集到消費者手中的時候,給消費者的體驗其實也沒有太誇張,無非就是手機性能更高一些,續航更好一些,信號好一些,屏幕色彩更好一些。
然後手機整體看起來更舒服,拿在手上的話,手感也更好一些,手機掉落的話更耐摔一些。
使用起來,震動反饋更靈動,更舒服一些。
直接播放音樂的話,音質更好一些。
和人講電話或者錄音的時候,收取的音質質量更好一些。然後拍攝照片,影片的時候,拍攝出來的影片或照片質量更好一些!
這些優勢如果都放開來的話,其實也沒有太值得說道的,各大手機廠商或多或少也會有自己的優勢所在,也能夠在部分領域裡和智雲手機比肩。
問題是,人家智雲手機把上述諸多優點集於一身!
全球最頂級的高端手機,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要製造這種頂級手機,對技術要求非常高的,甚至嚴格來講,比智雲的另外兩大核心產品,智能機器人以及虛擬設備更難!
機器人和虛擬設備,這東西的技術難點在於軟件部分的人工智能,但是硬件領域的話雖然技術也先進,但是谷狗、水果等大企業研究之後,覺得這硬件自己也能做……
問題是他們沒有可以操控這種硬件設備的人工智能,而機器人光有軀殼可沒卵用。
但是智雲手機,光是在硬件上就足以讓友商絕望!
就算能堆疊同樣性能的硬件,他們也不可能把成本控制的這麼低……
去年的時候,四星那邊拿到了S18系列手機後,曾經對S18標準版進行了詳細的拆解並進行成本估算……這個成本估算,是按照他們四星自己的蓋樂世系列評定方式來的,也就是說,假設四星自己來造這麼一臺和S18標準版手機一模一樣的蓋樂世手機需要多少錢。
結果讓他們非常難受……他們進行了成本預估後,發現自己來搞的話,拋開S903芯片這種芯片無法採購的問題,假設智雲願意賣的話,這手機的硬件成本竟然需要四千左右。
而衆所周知,智雲集團的手機業務是擁有非常高的毛利潤的,這S18標準版的硬件成本,撐死了也就三千塊,大概率還不到!
同樣的產品,成本分別是三千塊和四千塊,這就是智雲和四星的區別!
這成本控制,背後也是一大堆的各種技術呢,不說別的,光是一個供應鏈體系就足以讓四星高層皺眉了。
智雲的高效供應鏈,是全球公認最頂級,效率最高,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供應鏈!
海量的數據收集感應器直接深入到每一個供應商的生產線……智雲集團爲了搞這個供應鏈,都特地弄了一個大型的超算服務器進行海量的供應鏈數據處理,爲了維持全球範圍內的數據通訊暢通,智雲甚至都特地弄了個衛星運營子公司,建設了覆蓋全球的衛星通訊網絡!
還自建了智雲航空,擁有不少的自有貨運飛機,並且和一票航空公司達成了各種合作協議。
而這個供應鏈,雖然花錢不少,但是每年至少能夠爲智雲集團額外節省上百億美元的運營成本……上百億美元,這可不是小錢啊!
水果和四星一直都是想要效仿智雲,搞這種先進的頂級供應鏈,也一直在追趕,但是終歸是還有差距。
供應鏈上的差距是看不見的。
而電池領域的差距是能夠看得見的!
但是,好說好歹,今年大家都能用上半固體電池了,雖然有差距,但是也不會太大,至少能量密度上不會有什麼明顯的差距。
然而,就當大家以爲半固體電池會使用很久的時候,業內卻開始流傳,智雲集團要和海藍汽車聯合發佈固態電池了。
這讓很多業內人士震驚無比!
這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話,那麼海藍電池的研發速度就太快了,之前的半固態電池大家其實都還能理解,畢竟依舊是屬於液態電池的領域,很多電池廠商努力努力,也是能夠做出來能量密度更高的液態電池的,然後也稱之爲半固態電池不會有什麼問題。
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半固態電池是一種營銷概念……就和手機屏幕裡的視網膜屏幕一樣,爲了更好的賣貨,根據一些技術參數硬生生造出來的概念。
在海藍汽車推出半固態電池之前,業內其實很少說什麼半固態電池的,一般都是說什麼聚合物鋰電池之類的營銷概念。
海藍汽車先大規模採用半固態電池進行營銷後,尤其是智雲集團的機器人以及各類便攜產品也大規模採用半固態電池並作爲賣點進行大規模宣傳之後,半固態電池這個概念才火爆全球。
甚至還提出來所謂的半固態電池的技術標準,比如能量密度要達到三百公斤瓦時每公斤……實際上,之前很多電池廠商的一些先進鋰電池,也在搞採用液態電池和固態之間的混合產物,只不過他們搞出來的實驗產品能量密度沒那麼大,普遍在兩百多瓦時每公斤。
而按照海藍汽車和智雲集團提出來的三百五十瓦時每公斤的技術標準,他們的半固態電池都達不到技術標準……這也是讓人很憤怒乃至無語的事。
因爲這是海藍汽車以及智雲集團,屬於典型的依靠更先進的技術,更大的市場影響力,強行制定更符合他們自身利益技術標準,這讓其他電池廠商想要跟進就遇到了不少困難。
半固態電池,大家都還能理解,不就是能量密度高一些,加了點固態電解質的液態電池嘛,我們也在研發,而且也快出成果了,只是技術指標要稍微差一些。
但是固態電池是什麼鬼?
這東西完全和液態電池不一樣了啊。
全球範圍內,之前可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什麼電池廠商,在固態電池領域裡獲得技術突破的,大家都還在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呢,很多技術問題都還沒用技術,更別說商業化量產了。
小規模弄點樣品出來不是問題,但是要說商業化量產?
這不可能!
偏偏,目前流傳的消息確實還就是商業化量產,甚至都打算用在智雲集團的智能機器人上了。
這個消息,可太嚇人了。
臨近發佈會前夕,在智雲集團的例行記者會上,就有不少記者圍繞着聯合發佈會,固態電池進行了諸多提問。
但是爲了維持一定的神秘性,爲了讓發佈會獲得更大的關注以及期待。
智雲集團的新聞發言人對記者的提問打馬虎眼:不承認也不否認!
而這種態度,本身就說明了問題,那就是智雲集團和海藍電池肯定搞出來了固態電池,要不然的話智雲集團的新聞發言人就會直接否認了。
畢竟這種公開發言,可是要承擔後果的!
發佈會結束後,智雲集團的股價當天就上漲了好幾個百分點呢……這可是固態電池呢。
大家都不傻,都能想象到一旦固態電池應用到智雲集團旗下的各類終端產品上,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
續航肯定大幅度增加!
而對於手機等便攜設備以及機器人這些產品而言,續航其實非常重要性能之一。
尤其是對於機器人產品而言,續航已經成爲了智雲集團旗下智能機器人最大的痛點。
如果智雲集團能夠解決續航問題,那麼投資者們已經可以預見智雲機器人的機器人銷量大增的場面了。
如此情況下,必須增持股票,坐等大賺一筆!
於是乎,這新一代的旗艦機器人還沒發佈,固態電池也還沒發佈呢,甚至智雲集團自家都不是固態電池的研發、製造商,只是一個固態電池使用者,結果其股價卻上漲了不少!
這也更加證明了固態電池對各類便攜設備,電動車等產品的重要性!
並且也更讓人期待,如果海藍汽車上市的話,那場面得多轟動啊!
海藍汽車不僅僅手握全球最頂級,最先進,最智能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手握全球最頂級的半固態電池技術,如今更是有可能搞出來了固態電池技術。
這要是上市的話,股價還不得上天啊!
甚至很多投資人都認爲,海藍汽車如果上市的話,甚至有可能成爲第二個智雲集團,其市值可不是幾千億美元能夠打住的,奔着上萬億美元去都大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