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

徐申學返回智雲集團總部園區,也召集了幾個集團高管進行了一次小範圍的會議,討論了一番5G技術標準的事情。

“目前我們在5G領域的專利佈局上還是有一些欠缺的,需要進一步聯合更多的廠商施行共進退的模式,這樣才能夠推行我們的技術標準!”

“不過即便如此,難度也會非常大,歐洲那邊已經確定支持西門子的技術標準,美國那邊則是以高通的標準爲首,而我們這邊則是我們爲首。”

“如今是三方混戰,各方各有優劣,但是從事實考慮,我們也好,他們也罷,不可能甩開對方單獨搞一套,畢竟採用統一的5G標準,是我們各方的共同訴求,也是我們和他們坐下來進行談判的主要原因!”

“信道編碼的長碼方面,我們主推的是國內的Polar code方案,但是這一標準在海外支持比較少,主要是我們公司以及其他幾家國內廠商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專利佈局,海外廠商自然不會同意使用。”

“反過來也是一樣,四星和高通等廠商主推的LDPC編碼方案上,他們擁有更多的專利,而我們在這一領域專利積累比較少,如果採用了LDPC編碼方案的話,那麼我們可能會付出一定的額外專利費用。”

“短碼方面則是三方混戰,各方面的技術差異不大,同時我們也彙集了足夠多的廠商支持,因此在短碼方面我們的優勢比較大!”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就是長碼使用LDPC標準,短碼使用Polar標準,這也是諸多廠商樂於看見的結果!”

“現在的問題在於,各方專利的持有數量不一樣,需要進行專利交換,而目前的專利交換談判並不順利。”

徐申學道:“繼續談着,我就一個要求,不管使用什麼標準,我們都不會哪怕出一毛錢的專利費!”

所謂的標準之爭,說的簡單直白一些,其實就是專利費之爭!

智雲集團爲首的一票中方企業,不願意給四星,高通爲首的西方企業繳納專利費……當然,西方廠商也不願意給智雲集團爲首的華夏企業繳納專利費。

所以,這一次5G標準之爭,是不可能出現任何一家獨大,一家標準成爲全球標準的……因爲對方根本不會搭理。

想要光靠一個所謂的技術標準就躺着收錢,夢裡都沒這麼好的事。

非要強行搞,那麼就會出現各玩各的情況,也就是搞出來兩個5G標準,但是這實際上也不太可能。

因爲這兩個5G標準裡,雙方都有進行專利佈局。

比如高通和四星主推LDPC標準,他們在這一技術標準裡是專利衆多,但是智雲集團在LDPC方案領域裡只是專利少一些,並不是說沒有專利。

甚至智雲集團擁有的LDPC標準的專利裡,不少還是核心專利,想要扔下智雲自己搞PDLC標準,智雲說卡你就卡你……

反過來也成立!

這意味着,雙方其實都無法扔下對方搞單獨的一套5G標準,專利問題會非常的麻煩。

如果說搞兩個5G標準,同時又彼此交叉互換專利的話……這是純粹多此一舉,還不如提前進行專利交換,然後搞同一個5G標準呢。

5G技術標準非常複雜,涉及兩萬多個專利,已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際上誰也無法扔下誰。

這也是爲什麼各大廠商會坐下來進行談判,試圖達成統一標準的緣故……因爲都沒辦法單獨搞。

針對5G標準的複雜性,徐申學的指示就是,甭管用什麼標準,反正專利費是一毛都不打算出。

在不給專利費的基礎上,如果還能收點專利費那就更好了……當然,對方也不傻就是了。

所以雙方的談判還在繼續,所以外界也看到了,儘管有不少的廠商前頭試圖發起5G標準會議,然後進行談判,但是都被智雲集團所推遲的緣故。

專利交換都沒談好,利益分配都沒搞好,高通,四星他們就想拉着一羣海外廠商開會投票,擅自推動LDPC方案?哪有這麼好事。

他們敢瞎搞,智雲就敢用LDPC方案的核心專利卡死對方!

所以,智雲推遲會議,各方面捏着鼻子也認了,等着智雲和高通以及四星,西門子等企業繼續談判。

什麼時候談判成功了,什麼時候就可以開會投票了……在這之前,扔下智雲集團爲首的一大票華夏廠商搞投票強推LDPC方案沒有絲毫意義。

尤其是智雲集團,哪怕人家不用專利卡你,但是它作爲5G技術標準委員會的核心成員,沒有智雲集團參與的所謂技術標準,那就不是全球標準……

每年全球出貨十五億臺智能手機裡,這些智能手機裡有一半都是搭載的智雲集團旗下的SOC,這些SOC裡都附帶了智雲集團自研的B系列通訊基帶。

也就是說,全球每年銷售的一半手機裡,採用的都是智雲集團旗下半導體子公司的通訊基帶。

智雲不點頭,玩個毛線的5G!

當然,高通和四星等幾家海外廠商也可以這麼說……沒有他們點頭,這5G搞不起來的。

這是七八家通訊行業的巨頭企業的利益之爭,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核心不外乎專利費而已。

對於5G標準,徐申學的態度很明確,慢慢談着,反正不給專利費……如果談不妥就拖着。

反正現在的4G也挺好用的,智雲賣4G手機和賣5G手機,都一樣賺錢……不影響的。

而對於用戶而言,影響上網速度的關鍵不在於4G或5G,而是在於運營商的骨幹網絡的數據吞吐量……那是光纖骨幹網的事,和無線通訊技術標準有一定關係,但不大。

流量資費也是在於運營商的投資規模、運營成本,和無線技術標準同樣關係不大……甚至新的技術標準導致的新的大規模投資,流量成本還會更貴呢。

此外國內的4G建設也纔剛起步沒有多久,龐大的投資下去還沒收回成本呢,現在就談5G還太早了。

至於什麼物聯網之類的,其實4G也挺好用的,甚至3G也不是不行……海藍汽車最早搞搞汽車聯網的時候,內置的可是現在看起來老掉牙的3G通訊基帶,但是上傳/下載數據一樣好用的很。

甚至3G/4G的信號還更好一些……5G的優勢在於低延遲和高速率,但是通訊距離是短板,距離遠了很容易就丟失信號了……

這也是爲什麼到了5G時代後,到處都是5G基站,投資大幅度增加的緣故,因爲5G信號通訊距離短,覆蓋面積狹小,需要更多的基站來完成覆蓋。

所以5G這東西,不用着急,過幾年,等國內這邊的4G投資回收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再來慢慢搞這個5G就行了。

——————

相對於推動5G而言,徐申學更重視的還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各項應用,這纔是能真正改變人們生活,同時帶來產業升級的大殺器。

十二月初,徐申學再一次參加了人工智能技術會議,在會議上進行了一番簡單的演講,圍繞着人工智能領域大談特談,鼓吹人工智能技術的各種優勢。

而作爲人工智能技術的具體載體,比如海藍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機器人技術,智能終端設備上的語音助手技術等,都是被徐申學拿出來重點提及。

同時,徐申學還提及了人工智能技術的一些底層技術,比如神經網絡數據大模型等,首次向公衆揭露了智雲集團的人工智能技術的一些底層技術原理,並宣佈將會對若干數據模型進行開源,扶持海外內各廠商進軍人工智能領域。

對若干數據模型進行開源,這是智雲集團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主要是爲了推動整個AI領域的發展……然後賣芯片!

畢竟智雲集團的一大核心業務,就是半導體業務!

而今年,智雲集團已經推出一系列的基於十四納米工藝AI領域的芯片,並且在一月份的時候還會再推出若干基於12納米技術的AI芯片。

今年初智雲推出了基於第一代十四納米工藝的APO4000顯卡,而明年一月則是會推出基於十二納米工藝的APO4500顯卡。

同時還伴隨有遊戲領域的英偉達品牌的X顯卡,也會在近期推出基於十四納米工藝的X3顯卡,該顯卡除了作爲遊戲高端顯卡外,其實也是可以作爲低端的AI訓練顯卡使用的,不少中小廠商,小型研究機構就是用這個顯卡進行AI訓練的。

然後智雲集團旗下的英偉達品牌,還有一個PX機載算力平臺,可以用於自動駕駛或機器人等領域,今年八月份剛推出基於十四納米工藝的PX算力平臺。

爲了推動這些AI領域的芯片銷量,智雲集團纔會選擇對若干的算法進行開源……當然,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開源模型,而且主要也集中在人機交互領域,圖片識別等初級領域。

屬於人們比較容易接觸,互聯網廠商容易搞的領域。

至於真正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尤其是一些核心算法的,那都是智雲集團壓箱底的技術,不可能開源的。

通過對若干AI算法的開源,推動扶持整個AI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AI芯片的銷量,這是智雲集團的佈局。

主要是這幾年來,智雲集團在AI芯片領域的銷量是持續增加,並且已經建立了巨大的技術優勢,這個時候自然是希望有更大的廠商參與其中,然後賣出去更多的芯片。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我們在AI訓練芯片領域,包括APO系列顯卡,X系列顯卡在內的營收將會突破八十億美元,該領域將會成爲我們集團新的重要營收增長點,並且該領域的利潤極高,預計毛利率將會達到五十億美元以上,這大幅度拉高了集團的整體淨利潤!”

“機載算力芯片領域上,我們的PX算力平臺正在逐漸擴充市場,在自動駕駛領域裡發展的很好,很多國內外客戶都已經採用了我們的PX平臺來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同時我們明年一月份,將會在APO品牌下,發佈一款新的機載算力芯片,主打低功耗的APL系列,用於中小型機器人或其他智能化設備。”

“通過雙品牌,雙系列的運營,來覆蓋更廣泛的市場,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智雲集團高級副總裁,智雲半導體有限公司總經理付正陽,如此對徐申學描繪了AI芯片領域的前景:“這一次通過部分算法的開源,持續推動海外內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整個AI芯片業務板塊,有望在明年突破一百三十億美元以上!”

“由此成爲集團半導體業務裡增長速度最快,利潤最高的業務。”

徐申學一邊看着報告一邊道:“這挺好的,整體決策做的不錯,繼續這麼下去,記住,我們不僅僅是人工智能技術,更是提供人工智能底層技術!”

“不過要真正的大幅度推動AI技術的發展,回頭還得下個猛藥!”

徐申學琢磨了一番後,想到了集團里正在研發的生成式AI……常規的人工智能雖然很重要,也是屬於核心技術,但是人們的感受還是不夠強烈。

徐申學準備在明年,給大量的企業,尤其是普通人弄一個強烈的AI技術,也就是生成式AI,也就是各種生成文字/圖片的AI。

這些東西,其實在智雲集團內部裡早就有了,智雲集團在智能終端部署的自動美顏,自動修圖,圖像識別,標記等一系列基於圖片的技術,其實嚴格來講都是屬於這一套技術。

不過智雲集團之前對此也不算太關注,畢竟智雲集團也不是搞互聯網的,而是搞硬件爲主,所以對生成式AI沒太大興趣,所以也沒有投入太大的資源去搞。

但是既然要推動整個AI賽道的發展,刺激芯片的銷量,那麼這一方面還是可以多做一做文章。

想到這裡,當天下午徐申學就去了智能研究院那邊,看了看他們生成式AI的發展情況。

簡單嘗試體驗了一番後,感覺比之前老版本的生成式AI好用了。

“這東西不錯,既然搞出來了也別藏着掖着,明年找個適合的時間發佈出去吧,讓普通人也體驗一番AI技術,看看能不能把AI芯片市場給拉起來!”

AI時代,最昂貴的成本是什麼?

不是模型本身的開發,單純幾百幾千個工程師的薪水其實花不了多少錢……真正的成本大頭在於算力。

訓練一個大模型需要的算力可是非常龐大的,需要好幾萬張甚至幾十萬張APO顯卡組成的超級服務器來進行訓練。

大模型訓練好之後,如果要用於公衆服務,爲大量用戶提供服務,那麼還需要龐大的運營算力……這背後也是得一大堆的APO顯卡組成的超級服務器。

而算力需要硬件成本,APO顯卡可不便宜,好幾萬一張呢,除了硬件成本還需要電力成本,維持服務器的運行,散熱等等都得花錢。

所以在這年頭搞AI其實很花錢的。

這也是智雲集團明明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搞出來了性能比較不錯的生成式AI,但是始終都沒有投入商用的緣故……這種生成式AI大模型,別說訓練了,光是後續運營所需要的算力成本都非常昂貴。

哪怕是對用戶收費,也難以維持!

但是現在,隨着技術的持續進步,雖然這種生成式AI搞起來成本還是很高,不過多少已經有了商用的價值。

再說了,自己不搞,可以讓其他高科技公司搞嘛!

智雲自己,賣個APO顯卡就好了……

所以,徐申學決定明年把這個生成式AI投向市場打個樣,引起市場轟動後再來一波生成式AI開源……嘖嘖,到時候那些搞生成式AI的企業會不會賺錢不好說,但是智雲集團的APO顯卡肯定要是賣爆!

挖金子哪有賣鏟子賺得多啊!

————

正當徐申學琢磨着搞生成式AI開源,然後賣AI芯片的時候,智雲集團關於機器人的市場營銷還在繼續,並且隨着時間的過去持續推高熱度。

一直到了十二月中旬,智雲集團冬季發佈會召開前夕,關於機器人領域的各種討論也達到了巔峰。

發佈會舉行當天,已經被各種消息反覆轟炸宣傳的人們,開始關注起來智雲集團的冬季發佈會。

他們倒是要看看,智雲集團是不是真的拿出來了劃時代的黑科技機器人,還是說只是徒有其表吹牛逼。

很顯然,智雲集團的市場營銷部門,敢把牛逼吹的這麼大,掀起來全球範圍的大討論,自然是有底氣的。

發佈會當天晚上,徐申學和一羣集團高管抵達發佈會現場,而一起來的還有一輛集裝箱車輛!

於是乎,在大量現場媒體的攝像頭裡,就出現了這麼一幕,當徐申學走下自己的車輛後,來到了這輛集裝箱車廂面前。

等工作人員打開了集裝箱的門,放下了連接地面的滑道後,就看見了車廂裡先是有多個輪式機器人走了下來。

然後是八個雙足機器人也走了下來。

八個輪式機器人以及八個雙足機器人,就這麼從車廂裡下來,然後齊齊在徐申學身後列隊。

把場面,把當場的一羣人都給嚇傻了……

此時徐申學面帶微笑,對着一大羣媒體的攝像機道:“歡迎來到全新的機器人時代!”

僅僅是幾分鐘,就有自媒體第一時間報道了相關新聞,其標題非常誇張:徐申學和他的機器人軍團!

而在網絡上看直播的網友們看到這一幕,更是被嚇傻了,這機器人是認真的?

看起來很酷的樣子啊。

“這是樣子貨,還是真的?”

“看樣子就像是樣子貨啊,就和之前智雲發佈的機器人一樣,咋一看是也很炫酷,但是也就只能倒個水而已,基本沒啥用!”

“機器人外觀怎麼樣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做什麼?”

此時,發佈會現場裡,徐申學繼續道:“走,我們一起到發佈會現場吧!”

說着,徐申學擡腳沿着通道往會場裡面去,而他身後的八個輪式機器人以及八個雙足機器人也排隊跟上。

通道外,數百個媒體記者看到這一幕都跟瘋了一樣,不斷的拍照,有些心急的更是大喊着試圖進行採訪。

“徐董,這些機器人是自主運行的嗎,還是遙控的?”

“徐董,這些機器人是用來做什麼的?”

不過這個時候,徐申學顯然不會去回答什麼記者的問題,這一幕本來就是屬於發佈會的一部分,讓機器人直接從集裝車廂裡走出來,然後跟着徐申學步入會場,給人一種視覺震撼,方便後續的宣傳。

徐申學帶着一羣機器人,一直來到發佈會的會場,登上了舞臺上後,這纔開始道:“歡迎大家來到我們智雲集團的冬季發佈會現場!”

“大家應該對我身後的機器人們都非常有興趣,沒錯,正如大家所見,這正是我們智雲所研發的通用機器人YunBotot!”

“一款代表了當代人類最高科技成就的偉大產品!”

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271.第271章 全球科技峰會一樣的智雲發佈會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225章 天價AI芯片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3章 野望第380章 希羅克達上市第231章 電動車樣車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98.第98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雲APP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第12章 年輕人的手機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369章 5G標準之爭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42章 李秘書88.第88章 上大招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275.第275章 不統計,不公佈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49章 市場調研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183.第183章 信託和未婚妻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371章 機器人發佈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460章 間諜故事進行中第349章 海藍汽車出海策略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6章 徐家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26章 人傻錢多速來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437章 王華回國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第54章 林家小姐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
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第379章 火種計劃以及希羅克達上市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271.第271章 全球科技峰會一樣的智雲發佈會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第225章 天價AI芯片第448章 AI眼鏡引發的風口爆發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319.第319章 看個發佈會而已,咋就成網絡蝗蟲了?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第522章 全球過半算力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3章 野望第380章 希羅克達上市第231章 電動車樣車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98.第98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雲APP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第12章 年輕人的手機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第505章 公佈國內上市計劃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309.第309章 再創歷史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369章 5G標準之爭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42章 李秘書88.第88章 上大招第209章 全網轟動以及定價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275.第275章 不統計,不公佈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49章 市場調研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第345章 有良心,但不多127.第127章 指紋識別的曙光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183.第183章 信託和未婚妻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第348章 世界首富開黑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190.第190章 首款國產雙核芯片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371章 機器人發佈會: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460章 間諜故事進行中第349章 海藍汽車出海策略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311.第311章 未來的萬億美元市場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6章 徐家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第469章 全新的核心支柱產業:智能機器人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26章 人傻錢多速來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211章 挖角頂級芯片專家樑鬆(68K)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145.第145章 春季發佈會第437章 王華回國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第54章 林家小姐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