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

回到深城後的徐申學,並沒能清閒下來,反而是比以往更忙了,以至於連陪伴家人的時間都不多。

一邊是常溫超導材料的諸多事項需要安排,這事的保密級別非常高,很多事情都不好放給屬下高管去決策,而是需要徐申學親自來進行協調處理,確保MMK34材料的信息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但同時又開始密集推進各項工作。

另外一邊,則是S17手機的發佈會還有三天就要正式開啓了,S17系列手機的重要性不用再多說了,作爲智雲集團,甚至整個智雲系的核心產品,一年營收兩千多億美元的超級單品,再怎麼強調都不爲過。

徐申學必須把大量的精力用在這上面,親自盯着安排各種事務,包括生產供應鏈、銷售體系、各國的市場營銷等工作。

除了上述兩大事項外,還有其他重要事務也需要徐申學親自處理。

如人工智能機器人業務的持續開拓,該項業務乃是未來幾年裡智雲集團的核心增速業務,未來三五年裡,智雲集團的營收能不能再上一個大臺階,從現在的四千多億美元繼續往上突破到五千億,六千億美元,很大程度上就要看這個人工智能業務能不能順利展開了。

海藍汽車的新款海藍MEV上市後獲得重大反響,如今海藍汽車那邊正在用盡全力擴充產能,包括國內供應鏈的產能提升,國內第四家組裝廠的投資選擇以及海外泰國、巴西、印尼以及西班牙歐洲工廠的建設問題,這些投資也是影響重大,直接關乎海藍汽車什麼時候能夠衝擊兩百萬輛產銷量的關鍵。

南門航天那邊正在配合國內航天機構組建國家級太空實驗室,也就是國家空間站,近期該項目即將發射第二個核心實驗艙,同樣是六十噸的大傢伙,此外也已經即將開始進入宇航員入住空間站的關鍵階段,天空空間站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後續徐申學的商業空間站,甚至未來的太空計劃,徐申學也是密切關注着這事的進度。

然後本來只是徐申學實業版圖裡屬於比較邊緣,核心作用是用來蒐集數據訓練人工智能,順帶給自己賺點零花錢的益海科技,最近也是麻煩事一堆。

主要是益海科技旗下的跳動視頻,繼續橫掃全球各國互聯網市場,長期穩居智雲APP商城、水果APP商城以及谷狗APP商城,這世界上三大主流APP分發渠道里的第一……不是一個兩個國家裡的第一,而是在大幾十個國家裡都長期穩居第一的下載量。

但同時也面臨着諸多的問題,比如上面的諸多內容不符合部分國家的法律要求,還有老生常談的數據安全,個人隱私等諸多亂七八糟的內容,爲此跳動視頻已經在多個國家被封禁,並在部分國家裡也面臨着封禁下架的風險。

對此,徐申學的態度和處理態度就是,儘可能的符合各國法律,但是原則性問題絕不讓步。

所以現在益海科技那邊也是麻煩事一堆,很多涉及到海外市場的事情也需要徐申學來親自決策。

旗下諸多企業的事情太多,又是集中爆發,搞個徐申學近期就比較忙,一天到晚都在處理各種事情。

而需要他親自處理的這些事情,哪怕是很多在徐申學看來只是小事情的事項,其實放在外頭也是屬於大事了。

比如很多投資項目,幾億美元的一些項目在徐申學看來只是小項目,他甚至都不會太關注,往往報告掃一眼,沒有原則性問題後就直接批准了。

但是這些看似只有幾億美元的項目,對於部分子公司而言,那就是他們的核心項目了,而對於很多地方,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國家而言,幾億美元的投資項目也不是屬於什麼小項目了。

這種情況徐申學也清楚,所以他也儘可能的慎重一些,考慮的更清楚一些……他不能因爲自己看不這幾億美元,然後就什麼都不看就直接批准,然後讓人隨便折騰,或者說直接不看就否決斷絕一堆羣人的前途。

需要徐申學處理的事情,每一件的背後,往往都關係着大量人的生計。

這種情況下,其實徐申學自己的壓力也挺大的。

不過好在柳河投資方面的精英人才也足夠多,能夠協助他處理旗下衆多子公司的事務。

柳河投資,這家公司在國內的普通人眼裡,其實並不顯眼,因爲它不是什麼上市公司,也不是什麼經營實體,更沒有什麼產品,因此普通人是很少會聽見這家公司的名字的。

但是真正瞭解智雲集團以及徐申學名下其他諸多企業的人,就會知道柳河投資的重要性。

因爲這個柳河投資,其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龐然大物。

要怎麼形容它呢?

全球市值第一高的智雲集團,其實只是它的一家子公司……

全球銷量第三,營收第四的智能終端企業威酷電子,也只是它的一家子公司。

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威酷實業,是它的一家子公司。

全球最大的未上市互聯網企業,國內互聯網企業裡營收排名第一,擁有跳動視頻這種全球拳頭產品的益海科技,是它的一家子公司。

全球的智能電動車龍頭企業海藍汽車,還是它的子公司。

還有其他諸多亂七八糟的企業,比如算是國內首家公益性的非盈利互聯網企業‘快跑科技’,旗下的快跑出行網約車板塊和快跑外賣業務板塊。

快跑出行,幾乎壟斷了國內網約車百分之九十的業務,但是國內業務部分卻是常年處於微盈利狀態……整個網約車業務的盈利全靠海外業務……快跑科技的網約車業務在海外市場也挺好的,在東盟,南美市場都發展的很不錯。

快跑外賣,由多家外賣企業整合而來,國內業務部分同樣屬於微盈利狀態,海外業務剛開始擴展。

徐申學當年就很明確的要求過,這兩大業務板塊在國內部分只能維持微盈利狀態,想要賺錢的話,可以依靠其他業務或海外業務……儘可能的讓利於網約車司機、小商家、外賣員等羣體。

只要能夠把業務做起來,有了流量後,完全可以依靠其他業務部分,比如廣告業務來賺錢,犯不着搶外賣員錢這種缺德的事

徐申學從一開始沒打算過讓快跑科技賺錢,他搞這家公司,純粹是出於社會責任問題,爲的是提供數千萬計的就業……讓失業的人們有一條退路。

本來有良好工作的人們,失業了後可以去開個網約車,勉強維持房貸不斷供,一家老小的生活費不斷絕,幫助他們度過艱難時期……所以,其實快跑出行並不鼓勵職業網約車司機,而是更鼓勵臨時性,過渡期的網約車司機……也就是新手去跑,單子會更多,價格更好。

如果是職業網約車司機,就會調整算法,限制其接單數量以及月收入……要做職業網約車司機也行,但就是一份普通工作而已,收入還沒人家新手司機高……

外賣業務,則是讓那些剛進入社會,沒有學歷也沒有特殊技能的年輕人們能夠獲得一份低門檻的臨時性工作,同樣更傾向於新手,而不是職業外賣員。

早些年其他諸多資本也想要進入這兩個行業和徐申學玩競爭,徐申學直接一年幾百億的燒,把那些想要來剝削底層血汗錢的資本家們,骨頭渣子都給燒成灰了……

老子是世界首富,有的是錢,可以持續鉅額虧損十年八年,你行嗎?

玩了幾年的燒錢大戰後,當年嘗試進入這兩個市場的資本家們,基本都被燒成灰了……而且徐申學他燒錢燒贏了後甚至都不會去收購對方的投資失敗的企業,讓對方連半點挽回損失的機會都沒有,直接原地破產了事,很噁心的。

就當快跑科技統一甚至可以說壟斷了國內網約車以及外賣市場的時候,人們一開始還擔心徐申學會直接漲價撈錢,很多網約車司機以及外賣員們、小商家們一度非常擔心。

但是沒有想到,快跑科技一直不賺錢……甚至快跑科技今年年初還直接宣佈,正式轉型爲非營利性企業,並且永遠都不分紅,不上市。

這兩大業務板塊,都被徐申學直接玩成了公益項目……而且還是那種我不賺錢,也不準別人來賺錢的那種公益項目。

簡而言之,徐申學在這兩大業務板塊裡的態度就是:你進來一起做慈善,微盈利的話,很歡迎……大家一起回報社會嘛,多多益善,

但是你要是敢進來想要靠着先燒錢搶市場,然後漲價撈錢那一套,我就會配合你一直燒錢,燒贏了也不收購,直接讓你的投資血本無歸,半個子都撈不回來……把你直接燒成灰!

但是這樣深入接觸到人們生活,甚至成爲人們生活一部分的快跑科技,只是柳河投資旗下一家不太起眼的公司。

柳河投資還持有大量各類高科技企業的股份,互聯網公司,消費電子行業,智能電動車供應鏈行業等等。

這是徐申學用來掌控旗下諸多業務板塊的一個核心母公司。

這就是爲什麼徐申學手底下的經濟研究、投資部門,還有人事部門這三大核心部門都是在柳河投資的緣故。

柳河投資,其實才是徐申學手中的最核心的企業。

其內的員工,也都是最頂級的各種精英人才。

尤其是董經辦這種核心部門,裡頭的顧問以及助理們,那可都是真正意義上的頂級人才,協同徐申學處理各種事務……某種程度上直接參與了旗下各企業的戰略規劃。

柳河投資的董經辦這個平臺,甚至都已經涉及到了宏觀經濟部分了。

對於那些在經濟、歷史、工商業等領域耕耘多年的頂級精英們而言,錢什麼的人家不缺,人家就想縱橫風雲。

試想一下,自己一份報告上去,直接影響某個行業的興衰,甚至影響了某個海外中小國家的經濟走向……這種工作,頂級學者也忍不住吞口水啊!

也正是因爲有這些人的協助,徐申學才能夠處理旗下諸多公司的事務……要不然累死他也處理不完。

又是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徐申學看看時間,都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了,這才啓程回家,回到家和林雅嫺一起吃飯後,也沒有休息,而是繼續拿着個平板看報告。

一直看到晚上十一點多才睡下。

第二天八點多的時候,又出現在辦公室裡工作了。

處理了一大堆日常事務後,徐申學看到了一份來自仙女山控股的報告。

說是國內的一家航天發動機企業找上門來,想要在部分材料領域裡進行合作。

對方看中了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材料研究院在部分金屬材料領域上的研發能力,想要委託開發若干新型的航空材料,用於商業航空發動機上,未來爲國產的大飛機進行配套用。

徐申學看到這報告後,想起了國內的商用大飛機的項目,雖然他的業務板塊裡並沒有飛機制造業的部分。

但是材料這個東西嘛,各行各業都能用得上,仙女山控股爲了搞半導體設備以及耗材,在部分材料領域裡的研發實力非常強悍,尤其是王斌耀教授率領的材料研究院,實力很強悍的。

對方找上門來也是情理之中。

當即批覆答應合作。

搞航空發動機不太行,跨行太嚴重了,但是單純進行材料配套的話,問題還是不大的。

希望雙方的合作早日出現成果,然後做出來性能優秀的商用航空發動機吧。

處理了這份報告後,徐申學又簡單和顧之明以及供應鏈的其他高管們開了個供應鏈的小會議,集中商討S17的供應鏈問題。

目前的S17手機正處於全力量產的狀態,供應鏈已經提速到了巔峰狀態,代工S17手機的三家代工廠,加起來月產量超過三千萬臺。

也只有這樣龐大的產能,才能夠維持S17手機上市後的前期搶購浪潮。

每年S系列手機發布上市後,都會迎來搶購的狂潮……倒不是追求潮流這些,而是很多人都等着這個時間節點換手機。

看似這些潛在的客戶,在人羣裡比例很低,但是基數大啊……全球七十多億人口呢,一百個人裡有一個這麼想,那就是七千萬人口。

而手機是屬於消耗品,使用壽命也就在三四年左右,部分經濟條件良好的人甚至在一兩年……甚至年年都更換新機的用戶數量不在少數。

再加上智雲S系列手機的品牌號召力……全球第一高端手機品牌,無數中上收入羣體更換手機的首選手機品牌。

這樣的情況下,最近幾年每一代智雲S系列手機發布上市後,儘管會有各種批評,什麼價格貴啊,沒有創新啊,各種毛病……但是該買的還是會買!

不管你怎麼說,智雲S系列手機,依舊是全球第一大高端手機品牌,無數人購買手機的首選。

這樣一來,也就導致了S系列手機每年發佈上市後,都會迎來一波集中的搶購浪潮,短短几個月內就會賣出去上億臺手。

這也是智雲集團的有意爲之……就是想要把用戶的購買力第一時間給消耗掉,避免用戶轉移到其他品牌,尤其是水果以及四星蓋樂世系列上。

而隨着智雲集團即將發佈S17手機,科技圈裡也是各種智雲手機的新聞頻繁,很多高科技行業的公司老總,高管們陸續出現在深城。

當這些人開始密集出現在深城的時候,也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非正式全球高科技峰會開啓了。

智雲集團上下忙着最後的S17手機發布的時候,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忙這個S17手機的事。

於泰和就沒有關注S17手機的事務,現在的他還沉浸在暴富的喜悅之中。

回到廣城的於泰和,並沒有第一時間就投入到工作中,反正MMK34材料已經研發出來了,後續的都是按部就班的各種測試工作,然後開始琢磨着如何進行工業化量產。

說實話,這些工作已經和於泰和本人關係不是很大了……這些工作並不算是他的核心研究部分,於泰和本人是搞材料研發的,利用人工智能探索各種材料組合然後看看能不能弄點新東西出來。

至於已經弄出來的MMK34材料,自然會由其他領域的材料學專家去處理。

所以這兩天,於泰和也沒怎麼上班,而是去看房子了……

柳河投資的董經辦裡專門有個助理對接他,帶着他去看了七八套別墅。

於泰和一開始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很快也就沒有什麼心理障礙了。

這別墅對於他於泰和而言,是屬於昂貴無比的奢侈品,但是對於徐申學這個大老闆而言,那就是隨時準備一大堆,用來獎勵員工的獎品……

沒錯,董經辦的助理們帶他去看的這些別墅,其實都是徐申學用名下的部分企業提前購買,然後用來安置公司高管,核心科學家的房產……可不是徐申學自己打算住的。

當然,大部分只給使用權,直接送的還是比較少的。

而於泰和這種就是屬於直接送的,甚至連稅費之類的都不用他自己承擔,只要看上了,董經辦這邊就會幫他辦好所有手續,負責所有費用,他直接拿着房本入住就行。

不管於泰和是走狗屎運,還是苦心積慮搞出來的MMK34材料,反正他都做出來了MMK34材料。

只要做出來了,徐申學就會認可他的成績,然後讓他一夜暴富!

看房的時候,於泰和看着眼前的這棟大型別墅,只不過他不是很滿意,這院子不夠大……

要是之前看到這種價格上億的別墅豪宅,他會很興奮,甚至坍塌,但是這兩天他已經看了七八套類似的別墅了,便宜的都要七八千萬,貴的一兩個億,看多了就麻木了。

而他最想要的還是那種大有大院子,可以種菜的別墅!

旁邊的董經辦助理看於泰和還是不滿意,當即道:“於博士,公司旗下在附近的房產不多,要不去看一看新開發的商業項目,都可以的!”

徐申學手底下的公司,雖然會囤積一些別墅,大平層之類的豪仔用來安置公司高管、核心科學家,但是也不會在一個地方囤積太多啊。

而於泰和的要求又比較特殊,非要有個大院子可以種菜,這現有的房產都無法滿足他的要求,所以只能去看其他商業項目了。

於泰和道:“行,那就去看!”

很快,董經辦的助理打了幾個電話後,就帶着於泰和坐上了一輛海藍SLC大型豪華轎車,隨後前往一個別墅樓盤。

到了項目所在地後,這輛落地價得兩百萬左右的海藍SLC進入項目的售樓中心後,車還沒停穩呢,裡頭就已經一羣人小步快走出來迎接了。

董經辦的助理先下車,然後提於博士打開了車門。

此時,候着的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上前:“鄙人王濤,歡迎康助理以及這位貴客,不知貴客……!”

董經辦的康助理直接打斷他的話道:“王總都準備好了吧,我們時間比較緊,直接帶去看就行了,不用客氣的!”

這王濤聽罷當即道:“都準備好了,我們這邊還有三套頂級樓王,都符合一系列要求,現在就可以帶着兩位去看。請兩位貴客跟我來!”

隨後,康助理稍微讓步,讓於泰和先行一步。

於泰和看着這康助理和王總的交流,多少是有些奇怪的。

康助理這幾天裡,天天陪着他看樓呢,說話也客氣的很,所以也不覺得這個康助理有多強勢。

但是今天,面對王總這種地產公司的高管竟然如此強勢。

當即,一羣人就上了車,直接去看樓了。

這場面,讓一旁的地產公司的員工們看了都忍不住震驚,但是卻什麼都不敢說……

要知道,前頭的這個王總,可不是什麼職業經理人,而是他們整個地產公司的大股東,實際老闆,身家幾十個億呢。

就在二十分鐘前,這個大老闆匆匆忙忙的親自殺到了公司項目的售樓部,然後親自帶着人進行各種準備。

二十分鐘後,就出現了這一幕……一家開發別墅樓盤的房地產公司大老闆,竟然親自當售樓員,開着一輛觀光車帶着客人去看樓。

今天來看樓的這羣人,到底什麼來頭啊?

他們這些普通人員工自然不清楚,只有王總自己知道,這來人到底有多強勢!

或者說,來的人其實一般般,關鍵都是人家背後代表的地方不簡單……他接到電話的時候,說是有徐董的董經辦的人過來看樓。

徐董是誰?

沒有特殊形容的話,全國人都知道,那基本就是特指徐申學了。

徐申學手底下的董經辦,普通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在富豪階層,大企業管理層羣體裡基本都知道,那是柳河投資的董經辦,徐申學手底下的核心機構。

柳河投資的董經辦找上門來說要買樓……這種情況下,別說來買房了,白送王總都願意。

如果能夠和董經辦搭上線,如果能有機會在徐申學面前混個眼熟,一套別墅送出去完全沒問題。

可惜,他想要送也是送不出去的……人家不會要的。

送是別指望了,但是搞好關係,回頭爭取再弄點業務往來還是有可能的。

他也知道董經辦那邊會不定時購置高端房產,同時超高端房產市場其實很小的,這種事自然瞞不過他這個業內人士,只不過他在整個房地產裡也只能算小角色,還沒資格找到董經辦的關係。

所以,不說別的,這一次僅僅是把董經辦這個大客戶拉住了,以後賣多點房子也是好的啊,畢竟他王某人也開發超高端住宅。

如果能夠打進去董經辦的市場,賣給徐董幾套別墅,他王某人以後在飯局上,也能大着膽子說一句,我和徐董那也是有業務往來的,那些同行們,供應商們不都得高看他一眼啊……這年頭,能夠和徐申學旗下企業做生意的公司,那多了去……畢竟涉及一大堆供應鏈呢。

但是和徐申學有直接比較私底下生意往來的,那可可沒幾個。

王濤想什麼,康助理以及於泰和自然不知道,坐在觀光車上一路前進。

王濤這個老闆一邊開車還一邊介紹着。

於泰和也是一邊聽一邊看,整體的環境還是很不錯的,他比較喜歡。

而等到了第一套別墅的時候,王大老闆直接介紹起來情況,還特地介紹了別墅附帶的大量花園面積!

於泰和一看這面積龐大的花園……對上頭的花花草草觀賞植物直接視而不見,而是琢磨着這麼大的地方能讓父母種什麼菜。

這地方夠大了!

隨後又看了另外兩套,其他方面都差不多,唯獨這花園面積要小一些。

所以於泰和最後又回到了第一套別墅前:“康助理,就它了!”

康助理聽罷面露微笑,然後道:“行,於博士喜歡的話,那就這套了!”

此時王老闆走出來道:“感謝兩位選擇我們,價格上一定優惠,我給直接打八折!”

康助理卻是微微擺手:“打折就不用了,直接參考上一套賣掉的別墅的價格吧,該多少是多少!”

董經辦又不差這點經費,犯不着平白無故欠下一個人情……一旦欠下了,這人情可不是他欠下的,而是代表整個董經辦,甚至代表徐申學欠下的。

爲了幾千萬的差價欠下人情,完全沒必要。

所以,該多少是多少!

王濤雖然有些失望,但是沒關係,這有了第一次,後頭就有第二次嘛,別墅這東西他手頭上一大堆。

市中心的核心地段裡,他也在開發一個大平層戶型的小區,回頭還可以繼續合作嘛!

合作多幾次,總能慢慢混好關係搭上線的。

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293.第293章 美禁售:火車要撞山了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492章 Yun VW發佈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399章 無題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24.第124章 C2發佈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166.第166章 未婚夫婦看房記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第10章 立身之本第225章 天價AI芯片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375章 且聽鷹鳴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第381章 抱團出海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
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217章 當我徐申學好糊弄啊?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80.第280章 發佈顯卡以及收購英偉達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293.第293章 美禁售:火車要撞山了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492章 Yun VW發佈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第17章 瘋狂的人才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399章 無題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24.第124章 C2發佈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第471章 機器狗和旅行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8章 電商渠道的機會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166.第166章 未婚夫婦看房記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第46章 開機以及交互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181.第181章 生不逢時的S103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08章 彙報和經濟調整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第10章 立身之本第225章 天價AI芯片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第358章 內部競爭和六號重型火箭首飛第560章 黃金時代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第234章 海藍汽車發佈重新定義汽車第502章 讓機器人成爲家庭的一份子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218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單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第414章 世界一流的底氣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375章 且聽鷹鳴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第381章 抱團出海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