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
智雲集團高層出現人事變動,並且還是影響了至關重要的智能終端事業部,這個消息不僅僅集團內部裡也導致了一定的影響,甚至在外界也引來了一定的影響。
畢竟智雲集團的規模太大,影響力也足夠大,而智能終端事業部又是智雲集團裡最爲核心的事業部。
整個事業部能夠爲智雲集團提供超過三千億美元的營收,並帶來了八九百億美元的利潤。
爲整個智雲集團貢獻了超過一半的營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利潤。
可以說,智能終端就是智雲集團裡的現金奶牛,同時也是智雲集團其他衆多業務的火車頭,帶動着其他衆多業務一起前進。
比如軟件以及互聯網事業部,其負責人雖然也是智雲高級副總裁,但是影響力就沒那麼大……因爲該事業部的很大一部分業務都是依託在智能終端領域上的,這也是分管軟件以及互聯網事業部的肖敏才如此注重虛擬業務,試圖打造一個整整的虛擬世界的緣故。
爲的就是提升軟件以及互聯網事業部更大的影響力,證明這個事業部門不需要依靠智能終端業務也能獲得很好。
同樣的,智能終端事業部的強勢,也影響了智雲半導體以及智雲微電子這兩家子公司的存在感。
儘管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家核心子公司是智雲集團的根基所在,問題是他們的很大一部分營收,依舊需要智能終端業務來帶動啊!
沒有各類智能終端的龐大出貨,尤其是S系列手機的每年兩億多臺的出貨量支撐着,智雲半導體以及智雲微電子的營收哪來的錢搞研發,搞投資啊!
這也是智雲半導體極端注重一系列算力芯片,尤其是APO/AI系列芯片,PX系列芯片,EYQ系列芯片,ZY系列芯片的原因,因爲算力芯片不需要依靠智能終端,面對人工智能市場就能獲得非常好的發展。
新業務裡的智能機器人以及虛擬設備,雖然前景都非常好,隨便一個都是未來大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市場的重大潛力產品……但是目前爲止,他們依舊只是潛力。
哪怕智能機器人在去年的時候,年出貨量已經達到百萬臺,而今年則是奔着兩百萬臺的出貨量,今年預期營收已經達到七百五十億美元,但是機器人業務的營收雖然大,然而利潤卻是並不高!
因爲機器人的製造成本是非常高的,而智雲集團這邊爲了儘快的擴大影響力,增加銷量,前期基本是採取了放棄利潤擴大產銷量的方式,這導致智雲集團賣機器人,其硬件毛利潤相對而言比較低。
軟件部分,也就是各種付費的高級功能收入,雖然也算多,但是這些高級功能的本質是人工智能,其訓練成本也非常高!
因爲硬件以及軟件的研發投入非常大,以至於整個機器人業務裡,賺來的錢又會投入到新產品的研發當中!
這導致了機器人業務看似營收大,毛利潤也有一些,但是淨利潤相當比較低!
當然了,其實所有人,哪怕是外人都知道,現在智雲集團在機器人業務裡是在憋大招……現在是不惜犧牲前期的利潤也要把市場做起來!
而隨着機器人產品的產銷量逐步擴大,其硬件利潤是會逐步提升的。
同樣隨着機器人的存量越來越多,軟件利潤也會越來越高。
而現在的話,根據智雲集團內部的計算,整個機器人業務板塊,包括硬件以及軟件部分,爲集團提供的淨利潤大概只有七八十億美元這個級別。
這個營收規模,這個淨利潤比如果是放在其他企業,那麼已經是頂級水準了。
但是在智雲集團裡,這個利潤比例卻是太低了。
賣七百億的智能終端,智雲至少能賺三百億
但是賣七百多億的機器人,智雲只能賺幾十億。
這就是差距!
不過智雲集團內部,一直都在致力於降低機器人的製造成本,試圖覆蓋更廣範圍的消費者羣體,同樣也在努力提升利潤比例,後續機器人業務的利潤會逐步提升的。
但是這需要時間!
至少就目前而言,看似不錯的機器人業務依舊遠遠無法取代智能終端業務的重要性!
而虛擬業務部門就更不用說了,縱然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引起了全球範圍的討論熱潮,虛擬設備供不應求,但是其高昂的價格依舊大幅度侷限了產銷量。
按照智雲集團內部的預估,今年的虛擬設備業務估計能爲集團帶來大約五百五十億美元左右的營收,但是利潤同樣很低,內部預估的是整個虛擬設備業務板塊,帶來的淨利潤估計也就只有幾十億美元的級別。
虛擬設備業務和機器人業務,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技術含量高,製造難度大,生產成本高,開發成本更高!
這種情況下,如果按照常規情況投向市場的話,那麼就會因爲成本極其高昂,導致售價高昂,最終銷量極低。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智雲集團是採取了先不賺錢,甚至倒貼錢的方式開拓市場,儘可能的壓縮產品售價,然後爭取更多的產銷量,進而通過產銷量的增加來攤薄研發,製造成本。
等到產銷量上來之後,再來考慮盈利的問題。
早期的機器人業務就是這樣,去年的時候,智雲集團在機器人業務裡還是持續虧損呢,但是今年就扭虧爲盈,能夠爲集團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淨利潤了。
而明年,還會更多。
再過幾年,機器人業務有望爲智雲集團每年提供數百億美元的龐大利潤。
如今的虛擬設備,也是走類似的路子……所以現在的虛擬設備也只是具備‘潛力’,甚至還需要智能終端業務板塊的利潤來養活!
更不要說集團裡的其他一大堆各種各樣的開發項目了,全都是需要智能終端事業部的龐大利潤來支撐的。
這就是智能終端事業部在智雲集團裡的重要性!
這也是徐申學如此重視智能終端事業部負責人更換一事的核心原因……智能終端事業部不容有失,所以在挑選新一任的智能終端事業部的掌舵人上,徐申學是非常謹慎的。
但同樣的,外部人,尤其是很多投資者們也非常關注智雲集團的這一輪高層人事變動!
畢竟大家都知道智能終端的營收以及利潤對智雲集團的重要性,稍微出現什麼變化都是會影響股價的。
而以前的謝建勇,大家都覺得他做的很不錯,信任他!
畢竟謝建勇,是跟着徐申學一起創業的老資格高管,並且已經用C1手機,S9手機等一系列的智能終端產品的成功證明了他自己。
外界對謝建勇的評價是‘徐申學的左臂右膀’!
如今他病重辭職,自然也會引起不少投資者們的擔心。
大家都知道徐申學很牛逼,在高科技領域裡的戰略眼光無人能出其左右,堪稱人類歷史上最近幾十年裡的第一人!
但是再牛逼的戰略家,他也需要一羣將軍來執行他的命令啊!
更不用說高科技領域這種特殊領域,總得有人能夠把徐申學的各種宏偉務必,各種嚇死人的黑科技戰略構想去腳踏實地的實現啊!
S9手機是徐申學提出來的沒錯,但是真正把這東西給做出來的可是謝建勇啊!
徐申學只是畫了個外觀,提出來了各種技術要求……然後是謝建勇帶着一羣禿頭,半禿頭,即將禿頭的工程師們日以繼夜的搞研發,最後才做出來的。
這就是外人眼中謝建勇的作用,稱他爲當代最出色的產品工程師!
當然,很多時候謝建勇自己不這麼認爲……有時候謝建勇回想過去,就忍不住會想:假如當時不是自己帶着研發團隊,而是其他人帶着智能手機的研發團隊,大概率也能夠做出來C1以及S9手機。
因爲,沒有人比他更加清楚,當年的徐申學在智能手機領域上提出來的各種技術要求,外觀,新的設計理念有多重要!
當年是徐申學讓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然後就莫名其妙的做出來了讓人驚豔無比的S9手機。
所以,哪怕是外面很多人,尤其是一些技術人員都把C1手機以及S9手機當成了是他的作品,但是謝建勇卻是從來不這麼認爲。
這兩款奠定智雲集團基礎的手機,從頭到尾都是徐申學雕刻的作品……而他謝建勇,只不過是徐申學手中的一個螺絲刀而已!
不過,這是謝建勇的想法……和外界的投資人以及很多技術人員的想法並不一樣。
很多投資人都在擔心,謝建勇辭職後,智雲集團的智能終端業務可能會迎來衰退……尤其是目前的智能終端市場已經達到了天花板,進入了一個存量市場,並且還是一個逐步下滑的存量市場。
去年裡,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再一次降低,有分析統計機構認爲,去年全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只有勉強十四億臺而已,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而今年,很多分析統計機構也認爲,今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還會進一步下滑,有可能連十四億臺都無法保住了。
如此大環境下,新任的智能終端事業部負責人,能否挑起大梁,在穩住營收和利潤的情況下,帶領智能終端事業部更進一步?
這是很多投資者的擔憂!
這種擔憂,甚至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智雲集團的股價,帶來了微小的跌幅。
而部分媒體,則是根據各種消息報道了智雲集團的這一輪高層人事變動,並且分析各種潛在的可能性,還討論了若干潛在的智能終端事業部負責人的候選人。
王林徒,同樣也是受到了衆多媒體的關注。
畢竟王林徒是智能終端事業部的老資格副總裁,同時還是智雲集團旗下新品牌新雲手機的負責人,過去大半年裡,新雲手機在國內外市場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以一個區區新品牌創造了大半年來一千多萬臺的銷量,及時填補了C系列手機衰落後的空白。
而面對內外的各種猜測和擔憂,徐申學也沒有拖太久,僅僅是三天後就敲定了新任智能終端事業部的負責人:王林徒。
王林徒在智能終端未來五年的發展報告裡,重點提及了智能穿戴設備以及智能家居的概念。
“在技術的持續發展下,我們有望在未來幾年裡突破技術壁壘,打造出來真正的眼鏡智能終端,不是現在的AI眼鏡,而是一種眼鏡模式的‘個人終端助理’。”
“同時我們將會在智能家居領域裡加大投入,讓智能家居真正的走入百姓家,以智能手機、眼鏡個人終端助理,家庭主機爲核心,方便、自由的連接各類家電傢俱,實現真正的智能化家居生活。”
“而在的核心業務上,我們將會爲手機注入更多的新變化,我們注意到折迭手機的發展,儘管目前的折迭屏幕還存在比較大的技術缺陷,距離我們要達到的技術標準還比較遠,但是技術再持續進步,我們完全有能力解決現在的技術問題,向世界推出頂級水準的折迭手機!”
“如果計劃成功,折迭手機將會爲我們的手機業務帶來新的增長點,儘管這個增長點不會太大,但是依舊可以作爲一種良好的補充!”
“同時在常規手機業務上,隨着創新困難,技術領先優勢逐步降低,我們將會加大在市場營銷領域的投入,同時進一步高端產品的銷量,以增加平均銷售單價和利潤!”
智雲手機現在面臨的對手是越來越多了,國外有水果和四星依舊是賊心不死心,在歐洲,東盟,南亞等衆多市場裡持續不斷的向智雲手機發起挑戰。
在國內,華威,大米,威酷電子,OV的高端機型,也是在不斷的向上衝擊,試圖蠶食智雲手機的傳統高端市場份額。
當然,這也是作爲市場老大的宿命……總會源源不斷的面臨着各種挑戰!
是個手機廠商,都把爭奪智雲手機的市場份額作爲自家公司的宏偉目標……
國外的水果,前幾年就非常貼心的推出了所謂的一鍵換機功能,可以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協助智雲手機用戶把個人資料轉移到水果手機上!
然後其他手機品牌也是有樣學樣陸續搞出來的了類似的功能。
總之……這些手機廠商,都在儘可能的降低智雲手機用戶,轉移到他們品牌的難度,不僅僅協助數據遷移,同時在很多操作習慣,甚至是系統界面設計上也會向智雲手機靠攏。
總之是,儘可能的讓智雲的手機用戶能夠方便的換用他們品牌的手機。
誰讓你智雲手機的用戶存量如此巨大啊!而且很多還是比較捨得花錢購買手機的羣體……這拉過來一個,那就是代表着自家多了一個高端機用戶。
就連隔壁的兄弟企業威酷電子,他們旗下的小藍MAX事業部,也是千方百計想着把智雲的手機用戶給拉過來,而他們也是拉人拉的最成功的一個手機廠商。
主要是他們的Lan OS系統,和Yun OS系統高度類似,智雲用戶過去很容易就習慣使用了,而且性價比對比C系列而言,也算非常高了。
智雲C系列以及A系列手機的用戶,如果要換其他品牌的手機選,相當多一部分都選擇了購買威酷電子的手機,尤其是小藍Max的手機……
過去幾年裡智雲C系列的衰落,A系列的長期不振……作爲相對應的則是小藍MAX的崛起,順帶還有華威以及OV的高端機型也吃了好大一口蛋糕。
就連大米也是在持續不斷的衝擊高端領域……只不過衝擊的不算成功而已。
這就是目前智雲手機所面臨的諸多問題之一。
王林徒想要扭轉這一局面,提出的方案就是搞折迭手機,同時加大S系列的營銷力度,注重於S系列裡的MAX系列,進一步提升銷量佔比,以提升整個S系列的銷量以及平均銷售單價。 同時利用A系列以及SX/SXL系列穩住三四千元這一價位,讓這兩種手機和各品牌去競爭,去廝殺,守住天花板,避免其他廠商的手機繼續向上衝擊,影響到S系列的銷量。
最後,則是利用新雲品牌來擴大中端市場份額,通過更多的銷量來拉低各類零部件的成本……不指望新雲品牌本身能賺多少錢,就指望這個新雲品牌通過出貨量來降低智雲手機的成本。
而在市場上,王林徒的建議是進一步開拓東盟以及印度還有南美等新興市場。
隨着世界經濟的發展,很多新興市場裡的民衆收入也在逐步提升,也能夠逐步買得起五千多元起步的S系列手機了。
這些新興市場,將會爲智雲手機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開拓新興市場,這是智雲集團長期在做的事情,不過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爲不管你廣告打的有多好,但是人家口袋裡沒錢,賣不起就是賣不起!
倒是國內市場的開拓比較容易……因爲國內的經濟水平增加的非常快速,民衆收入也在快速上漲,這意味着越來越多的人買得起五千多元的智雲手機。
同樣的,這其實也是其他國內手機廠商的中高端手機獲得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內的大量普通羣體更有錢了,買得起高端手機了。
時至今日,智雲手機在國內的銷量,已經達到了上億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國內的這些銷量裡,超高端手機,也就是售價一千美元以上的手機,其銷量佔比也很大,大概能夠有百分之五十。
國內的高端手機銷量增加了,經濟狀況更好,這裡頭其實也有智雲集團等一票高科技企業的功勞。
僅僅是智雲集團在國內的各類研發工程師就超過六十萬人,而這些工程師們的收入是非常高的。
比如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微電子,國內乃至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也養着一大票中高新員工。
晶圓廠裡工作的工程師們收入都是非常高的,普通員工都是過萬收入。
至於工程師們,其中位數年薪是五十多萬,資歷深,級別高的年收入動輒百萬以上,對比普通行業可是相當高了。
智雲微電子,僅僅是智雲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
智雲集團還有一票集團總部員工以及大量的子公司,這些一起創造了國內超過六十萬名的高收入羣體。
此外,智雲集團還有一大票的上下游關聯企業,如華星科技,德賽電池,前頂科技,仙女山控股的海灣科技等等。
這些企業可是創造極爲龐大的中高收入就業崗位,包括研發崗位,製造崗位,行政以及銷售崗位等等。
然後還有其他一大票高科技企業,如威酷電子,大米,華威,OV等等智能終端企業同樣也是拉着一大堆供應鏈企業一起前進呢。
WWW▪ TтkΛ n▪ ¢ ○
整個智能終端以及半導體制造業,可是帶來了海量的就業崗位以及稅收。
最後還要加上一個發展極爲迅速的智能電動車產業,光是海藍汽車一家,就擁有超過十萬名工程師,同時海藍汽車還是自己造汽車的,擁有大量的各種工程,其員工數量甚至都已經比肩智雲集團,達到了七十多萬人的規模。
就算是汽車工廠裡的普通工人,其收入相對於其他普通製造業而言,也算是不錯的。
其在深城總部工廠裡,普通工人的綜合收入多了不敢說,但是七八千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人家底薪就五千多了,再加個班拿個加班費,七八千輕輕鬆鬆,訂單多忙的時候過萬也很正常。
畢竟海藍汽車可是徐申學旗下的企業,而且還是智能電動車裡的龍頭企業,是牌面,營收高,利潤高,給員工的福利待遇也不錯。
再有智能機器人,虛擬設備,人工智能等新興行業帶動的產業鏈……這些可都是高技術,高溢價的行業,從業人員的收入普遍是比較高的。
最後也有互聯網行業的迅速發展,同樣帶來了大量的中高收入羣體。
最終這些彙集起來,就導致了一大批中高收入羣體。
而這些中高收入羣體,他們有錢也會花出去的啊……所以又會推動間接行業的發展,比如各類第三產業,包括金融,服務業;還包括各類傳統制造業。
這些高技術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帶來的好處遠遠不止該行業本身,還有一系列上下游產業,一大票看似沒啥關係的其他間接產業。
就連月薪三千的底層牛馬,也能夠從一個高科技迸發,新產業高速發展的大環境裡得到好處……至少,不用擔心失業不是!
時代的發展,終究會影響到每一個人!
而現在,隨着一大批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國內的經濟呈現高速增長,人們收入逐步上漲的良好環境,這反過來又導致了智雲集團在國內能賣出去更多的產品,獲得更高的營收和利潤。
這是智雲集團過去幾年裡,在國內市場獲得的營收逐步上漲的核心因素!
不是智雲產品變得更好了,而是國人更有錢了!
所以,國內市場都不是智能終端事業部方面所擔心的問題,國外市場纔是……王林徒的發展計劃裡,也重點注重新興市場的開發。
王林徒也不僅僅是有一系列想法,還有詳細的各種執行計劃。
這讓徐申學看來感覺很不錯……吹牛,誰不會啊。
大道理人人都懂,問題是怎麼做才能獲得成功。
王林徒向徐申學展現的就是他打算怎麼做……
最終,獲得徐申學認可的王林徒,正式出任智雲集團智能終端事業部總裁,同時晉升爲智雲集團高級副總裁。
因爲這事外界也算比較關注,甚至都到了影響股價的程度,智雲集團的公關部門還爲此召開了一場新聞發佈會,正式向外界介紹了智雲集團的新任智能終端事業部總裁王林徒。
爲了給予投資者們更大的信心,在新聞發佈會上也詳細列舉了王林徒過往的履歷。
國內一流大學畢業,早年加入智雲集團研發部門,後續多次帶領項目團隊獲得成功。
去年兼任新雲科技有限公司CEO,帶領團隊把新雲這個新品牌做到了半年一千多萬的銷量。
有資歷,有能力!
並且在新聞的發佈會上,王林徒也是對着記者們暢談了一番他對未來智能終端的發展。
這讓人看起來就覺得很靠譜,不少人甚至都想着,王林徒既然能夠把新雲這個新品牌都做起來,那麼掌管了整個智能終端事業部後,是否也會帶來這種新的變化,比如把S系列手機的銷量再往上提一提?
隨着新聞發佈會召開後,智雲集團的股價也穩定了下來,甚至對比之前還出現了小幅度的漲幅。
可見投資者們對王林徒還是比較認可的。
而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王林徒,上任後除了第一時間組建了折迭手機項目組外,沒幾天就開始開始了他的考察之類,而第一站就是前往歐洲,以體現自己,也是爲了體現智雲集團對歐洲市場的重視。
這一次出國考察市場,也是讓王林徒首次體會到了智雲集團高管的分量!
他的專機剛抵達歐洲機場,來迎接他的除了智雲歐洲的管理層外,還有當地的高級官員,當天晚上他和當地高級別官員會談的消息,就已經出現在了當地電視臺的新聞播報裡!
他出現在當地智雲旗艦店進行視察的時候,足足上百個記者扛着長槍大炮圍觀!
他和智雲當地的員工進行交談,握手的畫面,不用多久就成爲了當地社交媒體迅速傳播的畫面。
並且還附帶了他的簡短的講話:智雲集團以及徐董歷來高度重視和高度尊重歐洲市場,智雲集團將會一如既往的紮根於歐洲,爲歐洲民衆提供更好,更加本地化的產品以及服務,並且繼續致力於爲歐洲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王林徒面對記者採訪的時候,特地指出智雲在歐洲的僱員已經超過了八萬人,並且針對低收入羣體有着專門的就業扶持計劃,公司在歐洲僱傭了超過兩萬名單身母親。
並且針對年輕羣體也有着專門的就業扶持計劃,長期爲大學生羣體提供了超過一萬個臨時兼職崗位。
隨後,他在柏林主持了智雲柏林新研發中心的落成儀式,重申了智雲的歐洲本土化戰略,未來將會加大歐洲地區的研發中心數量以及崗位,招募更多的研發工程師!
同時智雲集團還準備啓動位於歐洲的第二家芯片工廠計劃,用於製造先進的儲存芯片,智雲德國子公司在德國一直都有內存芯片工廠,只不過生產的都是落後工藝的儲存芯片,產能也不大,主要供應給歐洲當地的企業。
現在,則是準備投資部分進行產能擴廠,不過還是落後工藝。
先進工藝這玩意,沒辦法,也不可能到海外建廠的……這有違智雲集團的半導體產業佈局,也違反了徐申學和美國財團達成的半導體限制口頭協議。
當年徐申學和對面可是說好了的,誰都不允許在外頭亂投資建先進工廠。
我們兩家打生打死就已經足夠亂的了,可不能培養第三個競爭對手。
能夠搞個落後工藝的儲存芯片工廠,那已經是智雲集團高層和當地財團多方利益交換之後的結果。
王林徒和每一個前往歐洲視察的智雲集團高管一樣,在公開場合裡都是在不斷地強調智雲在當地的本土化措施,就業貢獻。
目的只有一個:讓歐洲人認爲智雲不僅僅是華夏的智雲,更是歐洲的智雲!
因爲歐洲市場是智雲集團的第二大市場,同時歐洲那邊的財團,基本上也放棄了半導體以及智能終端還有人工智能這些領域的發展!
如此情況下,徐申學這邊多少要給對方分潤一些利益,同時也要多說點好話哄一鬨的。
總不能一邊賺錢人家歐洲人的錢,一邊各種嘲諷歐洲人不是!
王林徒現在做的事,就是代表徐申學不斷的重申對歐洲的重視,其實徐申學來說的話效果更好,問題是徐申學沒膽子出國啊……
就算徐申學有這膽子,歐洲當地的財團也不敢讓徐申學來啊……天知道老美那邊的財團會不會趁機動手!
要是徐申學在歐洲被老美財團旗下的安保公司,來一波被刺殺……到時候可就不好收場了。
所以,徐申學不敢去,人家歐洲的財團也不敢讓徐申學來!
因此,只能是讓王林徒等集團高管代勞了!
而這種事,也是讓首次成爲智雲集團高管的王林徒,興奮而激動!
怪不得集團裡那麼多副總裁們,各種想着辦法上位!
站在高級副總裁的位置,所看到的風景那是真的不一樣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