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南門月球基地曝光

瓊州島,南門航天的發射指揮中心。

徐申學看着大屏幕上的多個空間站以及玉兔號星際飛船傳回來的高清畫面,都是忍不住激動起來。

玉兔號星際飛船的這一次航行,其歷史意義乃至現實意義都是極爲重要的。

這是未來月球基地計劃的重要一環!

一旁的南門航天的首席科學家鄧飛躍教授,正在爲徐申學以及包永言還有其他幾個航天機構的來賓介紹着:“

“玉兔號星際飛船,是我們整個月球基地計劃裡的重要一環,這個星際飛船的核心理念就是重複使用!”

“畢竟想要實現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常態化交通往來,就不可能每次都從地球地面上發射一枚巨大的火箭,然後搭載着飛船跑一個來回,用完就扔掉了!”

“這樣耗資太大了,大型火箭以及飛船,月球着陸器和上升器等設備的成本將會非常高昂!”

“所以我們在考慮月球基地計劃的時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儘可能的採用重複使用模式,不管是火箭還是飛船,乃是月球着陸器以及上升器都要進行重複使用!”

“爲了降低技術難度,爲了降低成本,我們把這一個漫長的運輸過程進行了拆解。”

“完整的航程拆分爲:地面到地球空間站的地球航段、地球空間站到月球空間站的地月星際航段、月球空間站到月球表面的月球航段。”

“從地球到空間站之間的地球航段裡,這方面沒有任何問題,我們的五號火箭以及六號火箭都能滿足需求,未來的七號以及八號火箭也是基於重複使用爲核心的!”

“使用重複火箭以及航天飛機,我們可以方便且低成本的向太空的半馬人座空間站輸送大量的各類設備、物資以及燃料!”

“同時也能飛船或航天飛機從空間站裡回收人員或未來的其他物資!”

“整個過程的成本能夠得到有效控制!”

“在地球空間站到月球空間站的地月星際航段裡,我們需要一種可以重複使用的星際飛船,用於兩個空間站之間的常態化低成本運輸任務,而這就是我們的玉兔號星際飛船的核心作用了!”

“這是一種可以從空間站上直接補充燃料,長時間在星際中進行航行的星際飛船!”

“此外,在月球空間站和月球表面之間的月球航段裡,我們也需要一種重複多次使用的運輸工具,這也就是月球運輸器項目,項目代號爲‘鵲橋’。”

“鵲橋飛船,是一種可以從空間站裡直接補充燃料,用來往返月球航段的飛行器,我們是把傳統的登月設備裡的着陸器和上升器結合起來,然後做成了重複使用模式。”

“因爲技術難度大,同時爲了降低技術和安全風險,因此我們第一階段搞的其實做的鵲橋飛船比較小,上行有效載荷目前是五十公斤。”

聽着鄧飛躍的一番話,徐申學微微點頭!

這一連串的計劃,其實目的很簡單:省錢!

從地球表面到月球表面,這一個運輸路線裡,南門航天的核心思路就是儘可能的使用重複運輸工具。

重複使用才能大幅度降低整個月球基地計劃的高昂成本!

畢竟這個過程裡最大的成本,其實就是這些運輸工具的成本……也就是火箭,星際飛船這些成本,至於燃料成本的佔比,這個很低的……倒是把燃料運輸到太空中的成本並不低,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目前的人類技術還做不到直接從太空或月球上直接獲得化學燃料。

南門航天正在探索從月球上直接製備化學燃料,即氧和氫的技術,但是難度並不小。

而現階段的話,只能從地球上把燃料運輸過去再補充!

要改變目前的複雜燃料補充麻煩,也許就要等到可控核聚變技術獲得突破,並且能夠小型化,能夠搭載在飛船上後纔有可能了。

而可控核聚變技術,目前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星海能源科技已經有了底層的理論以及材料支撐,目前已經開始前期的技術準備階段,想要搞出來雖然還需要時間,但是至少已經看到了希望!

真說起來,其實‘月球基地項目’也是爲了‘可控核聚變項目’而準備的配套項目……

如果不是爲了從月球上開採可控核聚變所需要的氦三燃料,南門航天和國內的航天機構,是不會這麼匆匆忙忙的搞什麼月球基地計劃的。

月球基地計劃耗資極爲龐大,調動的科研以及社會資源也非常龐大……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回報,是不會這麼搞的。

科研項目和商業項目,這兩者的區別極大!

正是因爲可控核聚變計劃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未來需要大量的氦三……這才推動了月球基地計劃的大規模展開!

所以,南門航天的月球基地計劃,也不僅僅是他們自己參與,實際上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主要的出資方。

徐申學和鄧飛躍等人說話的時候,指揮中心裡的大屏幕上的玉兔號星際飛船,其主發動機已經啓動,經過了變軌和姿態調整後,開始從朝着月球飛去。

這個過程從大屏幕上來看,其實很無聊。

如果不是指揮中心裡的人,偶爾會通報一些數據信息,那麼整個過程就會顯得孤寂而無聊。

但是這個看似無聊的過程被地球上的諸多望遠鏡等觀測設備觀測到後,則是引來了大量的議論。

南門航天自己都還沒有對外公佈消息呢,就已經有國外的航天機構對外發布消息,他們已經觀測到了南門航天的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在朝着月球飛去

而南門航天也沒有讓人等太久,很快就對外發布了玉兔號星際飛前往月球的相關消息。

“這是一次實驗星際飛船的重要實驗,旨在驗證星際飛船的長期飛行能力!”

“按照預定計劃,玉兔號星際飛船將會在三天後抵達月球環月軌道,並和天狼星月球無人空間站進行對接試驗!”

“完成試驗後,玉兔號星際飛船將會按照預定計劃再一次起航返回半馬人座空間站!”

南門航天對外透露的消息並不算多,只是對外例行公事的公佈消息。

具體的實驗內容,玉兔號星際飛船上搭載的貨物類型也沒有進行公佈。

不是說想要故意瞞着,隱藏技術之類的,純粹是任務性質沒法說……還是那句話,總不能對外界宣佈,我要去月球開採氦三吧。

如果詳細公佈實驗內容以及載荷的時候,業內人士很容易就能夠從實驗內容和載荷類型裡得到一些線索……

普通登月探測可以理解,但是你南門航天往月球低軌道扔一堆衛星幹啥?而且還往月球表面扔上去一批地面設備用來幹嘛?

是不是在月球上發現外星人?

你不會是真的要搞什麼月球基地吧?

南門航天搞的月球基地計劃過於龐大,這已經超出了常規的科研探索的需求了。

錢多的沒地方花啊?

當然,外界其實也高估了南門航天的一系列月球基地計劃的耗資……他們是以自己的技術實力以及運行模式來預估成本。

但是南門航天不是啊,人家是一家商業航天公司……成本其實很低的。

它是一家把低軌道發射成本,從傳統航天發射一萬多美元每公斤的成本,直接拉低到每公斤一千多美元,現在甚至奔着幾百美元每公斤成本去的商業航天公司。

火箭以及各種航天設備裡,甚至都大規模採用常規工業化零配件……

別人家的一些火箭、衛星、飛船、空間站的定製零配件動不動好幾萬美元一個,甚至幾十萬美元一個。

但是南門航天的零配件成本要更低,因爲它產量大,能夠攤薄更多的成本。

這裡頭在航天芯片領域裡體現的非常明顯。

很多航天機構採用的一些芯片,動不動幾十萬元甚至幾百萬元一片……這個成本怎麼來的?

可不是因爲航天業的芯片技術多牛逼,工藝多苛刻最後導致的成本高昂,實際上純粹是產量低,導致的平均成本高……

簡單例子,智雲微電子那邊的對外代工報價,十二納米工藝節點的單次流片費用就得五千萬左右。

而後續生產的成本其實沒多少,每片代工費用大概就三萬五千元……

這一片硅晶圓哪怕是用來生產APO4600的GPU核心,也能生產大概七十片,每一枚GPU的代工成本大概在五六百塊。

這意味着,如果你專門設計一種航天專用的芯片,只生產一百枚的話,生產成本可以忽略,晶圓廠都能直接送你兩張十二寸的硅晶圓,流片階段就給你生產完了……最後只收你五千萬的流片費!

五千萬的流片費用,除以一百枚的產量,最後每一枚的成本可就是五十萬了。

如果它最終產量只有一枚芯片的話,單枚芯片的製造成本就得五千萬!

這就是一些特殊領域裡所謂的專業芯片價格極其高昂的核心原因,不是它技術多牛逼,而是它產量太低!

而南門航天的做法則是,一部分芯片直接找現成的工業級芯片進行代替……撐死了再給它弄點特殊封裝,或者使用的時候在外層採取保護層。

還有一部分芯片外頭沒有現成的,那麼也需要進行專門設計和生產。

比如大量的低軌道衛星上的主芯片,就是專門設計並生產的,但是這種芯片因爲產量足夠多,所以成本攤薄也非常不錯,價格也很便宜。

同時南門航天還玩標準化,零配件通用化。

具體在芯片領域也是如此,更喜歡通用芯片,能夠在多個領域裡都使用,進而擴大使用量,降低單枚成本。絕大部分工業產品,只有大規模的量產纔是攤薄成本的最佳方式!

不管是對外採購,還是自己研發生產,南門航天都是奔着大規模量產去的……就連火箭這東西都講究量產。

其他航天機構,一年也就發射幾枚火箭,而南門航天公司一年發射上百次火箭,這成本差距可是天差地別的。

所以,南門航天的很多發射任務以及航天活動,其成本是遠超外界預期的。

月球基地計劃也同樣如此!

當然,這種成本的降低,也是有侷限的,主要是在火箭、探測器、衛星領域。

而具體到玉兔號星際飛船,這東西其實也很貴……畢竟只有一艘,談不上什麼量產化。

造價高昂的玉兔號星際飛船,在飛船發動機的推動下完成了變軌並加速,掙脫了地球的引力限制,最後朝着月球飛了過去。

一天後,經過了長途跋涉的玉兔號星際飛船開始啓動發動機進行減速!

減速成功後在環月軌道上進行環繞,隨後開持續變軌和調整姿態,開始和天狼星無人空間站進行對接。

這種無人對接技術,南門航天已經掌握的非常成熟了,所以對接順利而快速,一次嘗試就獲得了成功。

對接成功後,天狼星無人空間站內的機械臂系統以及玉兔號星際飛船上的機械臂,開始協同合作並對貨物進行轉移。

整個貨物轉移的過程,都是由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系統自行操控,不需要人工參與,也沒辦法參與!

整個貨物轉移的畫面,還持續通過通訊衛星傳輸到了地球的控制中心,並讓徐申學他們所看到。

щщщ .ttκΛ n .C〇

月球上的信號能夠迅速而高質量的傳輸回地球,這裡頭也少不了智雲衛星的衛星通訊網絡的支持!

智雲衛星可不止有大量的地軌道通訊衛星,還有大量的高軌道通訊衛星。

之前爲了給月球基地計劃提供通訊支持,智雲衛星已經提前發射了一枚高軌道重型通訊中繼衛星,同時還往月球軌道上發射了一枚重型通訊中繼衛星。

由此形成了地月雙中繼衛星系統。

此外,智雲衛星還在去年年底,繼續向月球發射了兩批次,一共大小十多枚的衛星。

因此目前,其實智雲衛星都已經在月球上擁有了一套多個大型衛星以及十多個小型衛星組成的基本衛星網絡。

這個月球衛星網絡不僅僅能夠協助提供地月通訊,還能夠爲在月球上的登陸以及探測等諸多活動,提供全方位的定位信號、通訊信號,同時這些衛星也順帶擁有簡單的探測功能,能夠對月球表面進行各種探測,以收集更多的信息。

簡單上來說,智雲衛星是把自家在地球上的衛星系統,弄了一套簡略版的搬到了月球上……再通過雙中繼衛星系統,把地球上的衛星網絡和月球上的衛星網絡進行組網。

這也是南門航天在前期的月球基地計劃裡非常順利,能夠展開大量無人自動化探測活動的重要原因。

沒有這一套的地月衛星網絡的通訊以及定位和探測支持,月球上的鵲橋飛船自身的性能再好,也沒辦法做到精確的降落以及發射。

正所謂想要富先修路,想要探索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第一步就是要搞一個完善的衛星網絡。

這方面,智雲衛星做的還是非常出色的……畢竟智雲衛星本身就運營着地球上規模最大的衛星網絡。

現在智雲衛星在地球太空上,運營着超過六千枚衛星……遠遠超過其他各國的衛星總和。

雖然絕大部分衛星都是小不點的微型衛星,但是那也是衛星啊!

這些智雲衛星們,已經廣泛爲全球各地的企業客戶以及個人客戶,提供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

同時也準備在今年八月份發佈的智雲S20手機裡,也將會提供衛星通訊服務……包括免費的救援通訊服務以及付費的衛星通訊服務。

當然,這種衛星通訊服務的數據量都是非常小的,只能發一些文字信息而已,不可能真的連接通訊衛星然後上網看個短視頻的,甚至就連衛星通話都做不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因爲使用的是智雲衛星的低軌道衛星網絡,所以是支持雙向衛星通訊的!

也就是說,不僅僅可以發信息,還可以收信息!

當然,受限於手機的信號功率低,必須在開闊無遮擋的情況下使用,不然很容易信號丟失,信號傳輸的速度也比較慢。

真正要實現高速的衛星互聯網接入服務,還需要使用專門的智雲衛星的天線……

智雲衛星在過去多年裡,依託南門航天的廉價重複火箭,往天上發射了各種各樣亂七八糟的衛星,組成了中高軌道通訊衛星,低軌道通訊衛星聯合起來的地球衛星通訊網絡。

這一套地球衛星網絡,再加上雙軌道中繼衛星,月球通訊衛星網最終才實現了高速率的信號傳輸,能夠讓徐申學在地球地面上也能夠看到高清的畫面。

雖然這個畫面有點延遲……地球和月球距離太遠了,哪怕電磁波信號以光速前進,但是也會有兩三秒的通訊延遲。

通過帶着兩三秒延遲的畫面,徐申學等人看到了機械臂搬運物資的過程,還有後續的轉運太空機器人的過程。

玉兔號星際飛船除了攜帶燃料,科研設備外,還爲天狼星無人空間站帶着了兩臺太空修護機器人。

這種太空機器人是南門航天聯合智雲集團聯合研發,搞出來的專門用於維護太空中的空間站,飛船等飛行器的設備……可以很好的代替人類宇航員完成各類航天器的日常維護任務,必要時候也可以用來進行自動化的緊急故障維修。

同時還可以輔助進行其他的一些太空行走任務。

基本上,人類宇航員能夠乾的,它們也能幹,甚至幹得更好,更精準!

日常可以自動化運行,必要時候也可以採用遙控模式來運行。

南門航天在自家的半馬人座空間站、天狼星無人空間站上都大量採用了這種太空機器人,用來進行各種太空作業,效果非常好。

當太空機器人也轉移完畢後,玉兔號星際飛船上搭載的貨物也都轉移完畢。

接下來,自動化系統把儲存在天狼星無人空間站上的一百多萬公斤的月球土壤。礦物等標本也轉移到了玉兔號星際飛船上。

這個時候,玉兔號星際飛船的任務已經進入了後半段。

一天後,玉兔號星際飛船和天狼星無人空間站順利分離,隨後再一次啓動發動機朝着地球返回,並順利在一天後成功抵達地球軌道,並和半馬人座空間站進行了對接。

對接成功後把月球土壤礦物標本進行了轉移。

到這裡,玉兔號星際飛船的首次地月飛行試驗已經獲得了圓滿的成功!

當天晚上七點半新聞,也是正式對外通報了該消息!

並且首次對外披露了玉兔號星際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了超過一百公斤的月球土壤、礦物標本。

這個消息一出,關注航天業的人都震驚了……

昔日用克來算的月球土壤標本,你南門航天帶回來一百多公斤?

很多外國人,甚至國內的人看了都迷糊,南門航天不是玩火箭的嗎?怎麼技術變得這麼牛逼了,搞登月都這麼成功?

然後就有人去搜集南門航天的一系列發射任務的公開消息……其實南門航天在月球基地計劃裡並沒有進行太多的隱瞞,也瞞不住:火箭和飛船,空間站,月球衛星這些東西都在太空裡,別說專業航天觀測設備了,普通人弄個好點的太空望遠鏡都能看到。

所有,有心人仔細收集相關信息的話,其實還真能蒐集出來不少南門航天的一系列的登月活動。

然後一統計就愣住了:這規模還挺大的啊!

除了這個很受關注的玉兔號星際飛船外,南門航天在過去一年裡,已經圍繞着登月計劃,不聲不響執行了十多次的六號重型火箭的發射活動。

送過去了一座天狼星無人空間站,一個大型月球軌道中繼衛星,一個大型的地球通訊中繼衛星,十多個月球中小型衛星,一艘鵲橋飛船以及十多種月面無人設備,包括多種專門爲了月球表面而設計的施工機器人,月面自動探索車。

這個時候,外人甚至還不知道南門航天已經利用這些前期運抵的月面無人設備,在月球表面臨時弄過來小型的無人基地出來。

玉兔號成功返航後,業內人士一開始只是覺得這個玉兔號星際飛船有點牛逼,吃瓜網友們湊個熱鬧,看看一些所謂的專家或業內人士吹牛逼。

但是……有專業人士通過分析論證說是南門航天的對月發射活動有點頻繁,而且按照六號火箭的強大運載能力來看,應該也不止明面上的這點載荷啊,應該有至少十幾噸的載荷的!

剩下的十多噸載荷哪裡去了?

有人就懷疑,南門航天可能向月球表面投放了這些載荷,搞了大規模的無人登月探測活動。

這個時候,也有其他國家的航天機構閒得蛋疼……竟然調動了太空望遠鏡對着月球表面進行搜索。

在這種太空望遠鏡的仔細搜索之下,還真讓他們發現了月球表面上南門航天的小型自動化基地。

這個發現被公佈出來後,直接全球輿論就炸了!

靠,你徐申學還真搞月球基地啊?

你來真的?

但是你爲啥要現在搞月球基地?

現在技術有限,成本如此高昂就搞月球基地,就算是你徐申學有錢也不能這麼玩吧。

難不成你徐申學在月球上發現外星人了?

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134.第134章 站着進去躺着出來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192.第192章 新的征程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312.第312章 海藍做的還是車嗎?機器人吧!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155.第155章 第一款國產SOC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76.第76章 C級名額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第500章 青春版虛擬機和副總裁之爭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364章 黑科技:家政機器人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349章 海藍汽車出海策略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66.第66章 融資談判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399章 無題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369章 5G標準之爭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第203章 自主PC項目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第45章 智雲C1樣機143.第143章 S10項目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460章 間諜故事進行中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
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62章 開放生態以及C1 Pro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134.第134章 站着進去躺着出來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192.第192章 新的征程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312.第312章 海藍做的還是車嗎?機器人吧!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100.第100章 手遊撈金戰略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第511章 固態電池流言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96.第96章 ARM永久授權155.第155章 第一款國產SOC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76.第76章 C級名額160.第160章 國產光刻機的曙光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第500章 青春版虛擬機和副總裁之爭294.第294章 制裁和衝突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第364章 黑科技:家政機器人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314.第314章 白龍航天飛機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第342章 天價藥的價格談判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349章 海藍汽車出海策略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66.第66章 融資談判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399章 無題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369章 5G標準之爭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第203章 自主PC項目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168.第168章 路演和座談會第45章 智雲C1樣機143.第143章 S10項目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第47章 第一的名頭他要定了第460章 間諜故事進行中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第368章 機器人發佈籌備第228章 賣數據線的搞光刻機光源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453章 智雲供應鏈:保你不虧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508章 虛擬遊戲爆發115.第115章 S9發佈會(一)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157.第157章 國產CPU以及AI芯片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第51章 李秘書的邀請279.第279章 他們急了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