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一座工廠一座城

八月二十六日,智雲集團總部裡,徐申學再一次召開大S7系列手機的相關會議,重點討論了後續的市場營銷調整以及生產供應鏈調整。

“如今第一批上市的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了,諸位做的都不錯,沒有出什麼差錯!”

“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心是圍繞着第一批上市地區的後續市場營銷和供貨工作,同時展開第二批上市地區的鋪貨以及市場營銷工作!”

徐申學指着前方的大屏幕裡顯示的世界地圖銷售示意圖道:“第二批上市地區裡,雖然都是發展中國家,但是也依舊非常重要,尤其是東盟以及南美,西亞等地區,這些都是未來重要的的市場增長空間,雖然現在的銷量還不高,但是未來可期!”

前方的世界銷售地圖上,詳細顯示了智雲集團旗下手機業務在各國的銷售情況。

此時季成河也開口道:“第二批上市的會有四十個國家或地區,主要是南美,東盟,西亞以及非洲地區國家,也包括部分中小經濟不發達的歐洲國家!”

“經過這兩批上市後,我們的S17手機將會覆蓋我們的主要市場,佔比大概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剩下的百分之五的市場地區,大多有一些比較麻煩的事情,後續我們還需要一些時間來協調,以完成當地的市場上市工作,但是影響不了大局。”

“畢竟我們的主要市場,還是集中在國內,歐盟以及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以及東盟少數幾個國家的市場,很多中小落後國家的市場銷量太小,幾乎沒有什麼實際影響!”

徐申學擡頭看着前方的銷售世界地圖,自然很清楚季成河爲什麼會這麼說。

這和智雲S系列手機的銷售情況是有極大關係的。

毫無疑問,智雲集團的最大市場就是國內市場,最近這些年國內高速的經濟發展,快速增加的民衆收入水平,再加上龐大的人口基礎,這給智雲手機帶來了龐大的市場增量空間。

當然,這也和智雲手機在國內銷售,價格相對來說比在國外更便宜的緣故……雖然MAX系列很貴,但是還有大量的標準版啊,同時還有相對實惠一些的A系列以及SX系列,最後還有C系列。

智雲手機的價格覆蓋是三千多到一萬多,可以滿足不同人羣需求的。

智雲手機在國內的去年銷量達到了一億三千萬臺呢,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不僅僅是因爲智雲手機足夠優秀,還因爲國內的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

同時國人對智雲的崇拜和支持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人們就樂意支持智雲這樣的國內企業,覺得購買智雲手機,就是支持國內的高科技產業創新……這一點,其實和韓國那邊是有點類似的。

韓國人盲目支持四星。

而華夏人,大部分有能力的支持清一色支持智雲手機。

這也是智雲手機在國內銷量如此大,並且主要銷售的竟然還是不便宜的S系列手機的緣故。

這是多方面綜合下來的結果,其他企業幾乎無法複製。

智雲手機的第二大市場就是歐洲市場了,智雲集團的手機在歐洲市場裡非常強勢的,銷量能夠達到八千萬臺左右。

尤其是在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等相對高收入的歐洲國家裡,智雲手機幾乎佔據當地過半的手機市場份額,尤其是S系列賣的相當好,同時S系列裡的MAX系列主要也是在這些發達國家裡銷售。

除了這兩大市場外,第三大市場是日本。

別看日本小,但是人口不少,同時經濟發達,民衆收入高,這個國家就給智雲集團貢獻了一千多萬臺的銷量。

然後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國家,基本都是幾百萬臺的銷量……值得注意的是,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銷量裡,也包含了一部分在美國的銷量。

根據部分第三方統計機構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就至少有超過四十萬臺智雲S系列手機通過合法或不合法的途徑進入美國市場。

這個數據真假不好說,但是數量龐大的智雲手機被私人帶入,或者是被非法團伙走私進入美國,這是個事實。

同時包括墨西哥的拉丁美洲市場裡,比如巴西,智利等國家,這些國家智雲手機也有一定的銷量,當然,數量都不多。

主要是智雲手機裡的S系列手機價格過於昂貴,而這些國家的收入水平又不太行,因此整體銷量比例相對比較低。

智雲手機在拉丁美洲地區的市場份額,大概也就七八個百分點,其中S系列的比例並不高。

這種情況也包括東盟地區市場,西亞以及非洲市場……在這些地方里的智雲S系列手機,都是屬於名氣大,但是銷量不大的典型……智雲S系列手機價格昂貴,但是當地的收入水平又不行!

太窮,買不起智雲S系列手機!

比如印度這種市場裡,別看有十幾億人,智能手機銷量也有一點三億臺上下,但是智雲S系列手機在當地銷量很一般,今年上半年算是賣得好的了,一共也才兩百多臺,全年下來估計也就五百多萬。

這年頭的智雲S系列手機,全球市場裡的平均銷售均價達到一千零幾美元呢……而在大部分市場統計分析裡,把六百美元,大概也就四千塊以上就已經定位爲高端手機了。

而智雲S系列手機,卻是屬於超高端手機……

反倒是去庫存,專供部分海外市場的SX系列以及SXL系列手機在印度市場賣的還算可以……

基於部分海外市場的經濟水平,爲了增加銷量,同時也是爲了去庫存,提升毛利率,擴大市場份額,搶佔二手智雲旗艦機市場等因素。

智雲集團在之前推出了SX系列之後,又正式推出了SXL系列手機。

如今的SX以及SXL系列手機,其實就是早些年S系列旗艦機的復活版,一個是四點七寸屏幕,一個是五點五寸屏幕。

比如S16XL,今年三月份推向市場,使用的是S13手機的一體化鋁合金機身,N年前技術的五點五寸LCD視網模屏幕。

傳統的按壓指紋模塊,使用的芯片是十二納米工藝,和S16系列手機相同的S703芯片。

基本上,外觀方面就是S13手機的復活版,有些細節變化,但是不大,而硬件上除了一個SOC比較嚇人外,其他的都是採用了幾年前的老產品,以控制硬件成本,其售價在國內是3599元以及4199元兩個版本。

此外還有同時推出的S15X,這款是四點七寸版本,芯片用的也是S703,也是一體化鋁合金機身,其他硬件也是老產品……但是因爲其SOC的緣故,其性能其實相當出色,而售價入門級只需要3299元以及3899元兩個版本。

S16X以及S16XL,其實就是智雲集團用來取代已經停產的S15標準版以及Pro,並且融合了S12/S13早期的鋁合金機身風格。

屬於典型的去庫存,同時代替老款S系列旗艦機搶佔3000-4000價位的手機。

這款手機,主要面向國內市場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市場……比如很多人想要購買智雲S系列手機,但是新機型買不起的情況下,很多人就會嘗試購買二手機。

這種情況下,智雲集團就給這些想要購買二手機的消費者們一個選擇:別買各種問題的二手貨了,來買我這官方庫存貨吧,只需要三千多,便宜的很啊!

同時也是給很多海外國家的民衆們,一個購買相對便宜的智雲S系列手機的渠道……新機型他們買不起,而老款機型的話……智雲集團爲了維持旗艦機的品牌價值,往往會選擇停產老款的旗艦機入門機型。

哪怕是在銷售的老款機型往往也是高配機型,價格會維持在四千大幾甚至五六千的水準。

比如去年的S16系列手機,S16標準版的入門款,也就是5199款已經被直接停產了,只剩下S16標準版的128GB版本,價格依舊要五千多呢。

更早一代的S15系列只有S15 MAX依舊還在銷售,至於S15標準版以及Pro已經被停產了!

換句話說,現在其實已經找不到S系列旗艦機的按壓指紋在售機型了。

整個S系列旗艦機的在售機型,已經是清一色的3D人臉識別機型。

S系列旗艦機要保持品牌格調,要維持價格體系,最便宜的老款S16機型都要四千八。

但是,低於四千八的市場需求卻是存在的。

之前智雲集團的戰略是通過A系列手機來補充四千多元的價位,又通過C系列手機來補充三千多元的價位……但是並不是很理想。

A系列手機一年比一年慘,今年推出的屏下光電指紋加水滴屏的A16機型,但是效果不行.

開始熱鬧了一些,但是很快就沒人搭理了……怎麼說呢,消費者們覺得沒有3D人臉識別的A系列手機不是智雲旗艦機……既然不是智雲旗艦機了,自然也就不值這個價了,能出得起四千多的消費者,往往加幾百塊購買S系列手機去了。

只剩下一部分對劉海實在討厭,但又喜歡智雲系統的人才夠購買A系列手機。

同時A系列的水滴屏一看上去就跟威酷以及其他手機高度類似……這裡頭有什麼問題?

和其他國產手機太像,這本身就是個問題!

因此任憑智雲集團怎麼努力,但是A16發佈上市後,銷量一開始還勉強可以,後面就光速雪崩,今年估計一千五百萬的銷量都保不住。

C系列也差不多,比如在線上的話這款機型基本賣不動,主要銷量是來自於國內線下市場以及海外市場。

國內的線下市場主要糊弄那些不懂手機的大叔大媽們這些知識敏感羣體買個智雲LOGO。

市場調查發現,最近兩年裡,購買C系列手機的新用戶裡,年輕的用戶比例越來越低,甚至已經低於百分之十五了。

可見現在的年輕人,對C系列手機有多麼不待見!

很多年輕人寧願買個二手的智雲S系列,也不願意購買C系列手機。

倒是在國外市場還行,但是在海外市場裡,C系列主要是走運營商合約機渠道,傳統零售市場也不行,老尷尬了。

面對A系列死活扶不起來,C系列銷量又逐年下滑,逐步失去年輕用戶的尷尬。

智雲集團就在SX系列裡埋頭鑽研了……先是把SX系列來了個屏幕擴大,把四點三寸擴大到四點七寸,推出S15X以及今年春天發佈的S16X。

隨後又弄出來了一個五點五寸的S15XL,今年春天發佈的S16XL。

同時這些手機,因爲也是S系列開頭,如S16X,S16XL……所以人們也習慣把這些手機說成是S系列的一部分。

就連智雲集團自己統計S系列銷量的時候,都是把SX機型以及SXL機型給一起算進去的。

這個戰略,成功讓整個S系列手機的銷量持續小幅度上漲,並彌補了A系列以及C系列銷量下跌所帶來的困境,整體維持住了智雲手機三億臺手機左右的總銷量。

如果沒有這個SX以及SXL戰略的話,估計今年智雲手機的總銷量都得跌破三億臺了……S系列旗艦機的受限於各國經濟水平,價格因素上不去。

同時A系列以及C系列不斷被其他手機,比如小藍MAX系列,四星蓋樂世系列,水果手機蠶食市場……然後還被自家S系列老款的二手市場擠佔市場份額,導致銷量逐年下滑。

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放大屏幕後的SX以及SXL頂上來,智雲手機的銷量是不可能維持住三億臺的。

這已經不是S系列旗艦機好不好的問題,S17手機足夠牛逼啊,足夠驚豔啊,但是能賣出去多少智雲集團內部,外頭的分析師基本都心裡有個數……這和S系列旗艦機好不好沒關係,而是高端市場容量就這麼多的問題。

高端市場容量就這麼大,S17手機吹上天,也就只能賣這麼多……除非降價銷售。

但是智雲集團寧願賣不出去也不願意降價!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家手機廠商,會比智雲集團更加在乎自家旗艦機的價格體系了,爲了維持價格體系,死活不講價,等到賣不出去的時候,寧願停產也不願意降價促銷。

而SX以及SXL系列,剛好就頂上來,有效的補充了A系列以及C系列的銷量下滑,預計今年這兩款機型的銷量,有望達到三千萬臺左右,再加上S系列旗艦機裡的S15MAX,S16系列,S17系列,然後加上A系列以及C系列的銷量。

整個智雲手機在今年的銷量,依舊有望維持在三億臺。

如果S17系列手機的市場表現良好,尤其是作爲出貨主力的S16標準版在採用OLED屏幕,採用靈動膠囊後能夠提振銷量的話,那麼甚至有望達到三億一千萬臺左右的銷量。

而外界對智雲手機今年的銷量預測,不同分析機構也是普遍認爲在三億臺到三億兩千萬臺之間。

而不管是三億臺,還是三億兩千萬臺……毫無疑問,智雲集團將會繼續維持世界智能手機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並且大幅度領先四星以及威酷電子的銷量。

至於水果,他們今年估計一億五千萬臺的銷量都保不住,和智雲的差距就更大了。

而更後頭的華威,大米,OV等廠商,普遍在一億臺左右,再往後的二三線手機廠商則是幾千萬臺銷量。

這也是智雲集團讓同行們很絕望的地方……它不僅僅賣的多,而且還是賣的最貴的,銷售均價遠遠超過其他手機廠商。

這是手機市場裡讓外行人很迷惑的一點,那就是手機市場裡呈現兩頭大,中間細的局面。

中低端市場銷量極大……但是中端銷量低,然後到了高端領域,反而銷量又起來了。

智雲集團和水果這兩家,再加上一個四星的蓋樂世系列,這三家加在一起,愣是把高端手機的市場做到了四億多的銷量,佔據了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百分之三十二左右。

智能手機行業,和其他製造行業都不太一樣,並不是金字塔結構,也不是丁字形結構,反而是兩頭大中間細的結構。

而在這種特殊的市場結構裡,智雲集團毫無疑問是拿到了最大的好處,幾乎佔據了大部分的高端市場份額。

這樣的高端市場份額,帶來的可不僅僅是銷量數字那麼簡單,還要龐大的營收以及毛利潤。

有分析機構發佈統計分析報告稱,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裡,智雲集團一家就獨佔了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利潤,然後水果那邊也搶佔了大約二十五個百分點的利潤。

剩下的十多個點的利潤,則是四星電子、威酷電子又各自拿走了好幾個點,最後剩下的個位數利潤,纔是華威、OV、大米等一大堆手機廠商瓜分。

實際上很多二三線的手機廠商是虧損的,根本就沒有利潤。

同樣的,這些情況也是智雲集團高度重視手機業務,尤其是重視今年S17系列手機,同時也比較重視今年春天發佈的S16X,S16XL這兩款機型的緣故。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乃至明年,都是要靠這個S系列拉動,維持整個手機業務的營收以及利潤了。

至於A系列和C系列,智雲集團內部經過多年掙扎後都沒有起色,現在已經不指望太多了……就這麼繼續賣着吧,能賣多少是多少。

徐申學和季成河等高管們,商討了一番第二批上市的情況,敲定了在部分地區,尤其是東盟地區以及南美地區的銷售策略。

緊接着和顧之明等供應鏈的高管們也聊了聊供應鏈的問題。

智雲集團的供應鏈在顧之明等人的掌控下,問題不大。

作爲全球技術最先進,也是最高效的供應鏈體系,智雲集團的供應鏈管理模式基本上就是目前地球上大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樣板!

其他企業的所謂供應鏈,不外乎就是搞個物流管理系統,然後採購,發貨之類的。

但是智雲集團的供應鏈是非常複雜的。

遍佈全球各地的銷售點、倉庫、運輸車輛、飛機以及生產工廠,都有着大量的各類傳感器,每時每刻都有大量數據上傳到這個供應鏈網絡裡,然後直接通過智雲衛星的衛星通訊連接全球。

這能夠讓智雲集團精準的掌控全球範圍內的銷售、運輸以及生產情況,其產能可以精確到每個小時的產能。

所以具體體現到智雲集團在零部件的採購,代工合同的簽發的時候,也會要求供貨商嚴格控制供貨時間……不能早,也不能晚。

因爲早了,貨運飛機還沒來,你早供貨也運不走。

你晚了的話,貨運飛機就得等你,然後下游的一連串工廠都得等你,那損失可大了去。

因此在智雲集團的供應鏈做生意,壓力也相當大,除了技術方面要求嚴苛以外,也和智雲集團對供應鏈的管理非常嚴苛有關係。

爲了給智雲集團供貨,很多供應商都是重視無比,遇到生產旺季的時候,往往都是公司高管,甚至公司老總親自坐鎮生產一線……要不然,一旦延誤供貨輕則違反合同需要支持天價賠償,嚴重甚至會被踢出供應鏈,那損失可大了去。

同時當地的一些地方,往往也會優先保障這些智雲供應鏈企業的正常運轉,從供電供水,再到協助招工等等……

別看這些供應商在整個智雲供應鏈體系裡,興許只是個做小零部件的,不太起眼,但實際上一個個都是正兒八經的高科技製造業,產值龐大,僱傭員工也多,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人的規模。

哪怕是放在一些二三線城市裡,那基本都是當地的一流製造業了。

如果是在中小城市,基本都是當地的龍頭高科技企業,影響力也很大的。

這種企業,一般也都是各地方最喜歡來投資的企業……高科技企業說出去都有面子,而且創造的就業崗位也多,同時產值還特別高,貢獻的稅收也多。

因此智雲供應鏈裡的各企業們,在生產旺季的時候也能夠得到外部的大力支持。

比如安城那邊的威酷實業,一家威酷實業的產值,就佔據了當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GDP,出口額佔據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威酷實業還爲當地提供了大比例的直接稅收,此外更重要的是,三十多萬的員工數量啊……這些員工可都是要消費的。

光是這些員工的消費,就直接大幅度的提振當地第三產業的高速發展……進而帶動更多的就業,增加當地人的收入水平。

現在的安城是天天大興土木,城市一天比一天漂亮……因爲有錢就可以搞基建了啊。

然後威酷實業帶來的外部資金多了,三十多萬人的消費提升的第三產業,也進一步刺激了整個消費市場,進而就形成了一個很好的良性循環。

這樣的威酷實業安城生產基地,因爲規模龐大,員工數量也多,再加上還是開放式的工業區……太大了,也沒辦法全部封鎖起來,所以內部的各種生活、商業設施,甚至連學校,醫院這些都有。

以至於有人說,這地方就是一座工廠一座城。

所以,現在安城每年的頭等大事,就是保障威酷實業的正常生產……而說實話,如果沒有當地的大力協調,其實威酷實業也不可能維持三十多萬人的超級生產基地的運轉!

光是所需要的工人就不是那麼好招收的……不是三百,三千,而是三十多萬人,每年的正常離職以及入職的流動員工都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然後其他各方面的事務也一大堆,當地如果不深度參與並協調的話,光靠企業是不可能自己搞定的……人太多了。

所以,威酷實業和當地也是屬於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情況。

威酷實業在安城的情況,算是屬於特例……全國基本找不到第二個例子了。

然而,威酷實業的安城生產基地,也只是龐大的智雲供應鏈裡的一部分而已……安城生產基地這樣規模的生產基地,威酷實業在莞城以及深城都有,只是現在深城的基地規模略小一些,而莞城基地的規模還在持續擴大,只是有些分散,並沒有和安城基地一樣過於集中。

此外威酷實業在國內各地,還有十多個規模小一些,幾萬人不等的生產基地。

這樣的威酷實業,又僅僅是智雲集團旗下的三大代工廠之一。

除了威酷實業外,還有比亞迪以及立訊也是智雲集團的主要代工廠,而後兩者的代工規模也很大的。

三大代工廠,也只是成品組裝以及部分零部件製造的代工廠而已……然後還有各種零部件的供應商呢。

一臺手機上千個零部件,供應商很多的,尤其是智雲集團這種直接深入到原材料的供應鏈體系,對供應商的掌控非常深入民衆供應商自然也就更多了。

然後,智雲手機的生產、運輸、銷售供應鏈,又只是智雲龐大供應鏈的一部分而已!

智雲集團除了手機,還有其他智能終端產品、機器人產品、外設產品,部分零配件產品以及非常重要的半導體產品,每一樣都是需要供應鏈維持的。

由此可見,智雲集團的供應鏈規模有多龐大,爲了維持這個龐大的供應鏈運轉,都迫使智雲集團搞衛星公司、搞自家航運公司、搞陸運公司,甚至還專門研發了一個高度智能化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並應用了部分人工智能的技術。

而正是因爲有這樣龐大而專業,且高度智能化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徐申學他們才能夠在辦公室裡輕易而舉的討論月產三千萬臺的S17手機產能!

敲定這一場市場營銷以及供應鏈的會議後,徐申學也算是放下心來,隨後開始了自己的新一輪視察之旅,準備親自走訪各供應鏈生產基地,實地瞭解看看各核心產品的生產情況。

除了手機業務的生產情況要重點盯着外,機器人那邊的擴產情況他也想要去看一看。

畢竟手機業務是智雲集團的現在,但是機器人業務,卻是智雲集團的未來!

徐申學以及其他集團高層,都是相當重視這個機器人業務的!

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375章 且聽鷹鳴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548章 腦機接口仿生手第456章 春節家宴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15章 小藍大升級S2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258.第258章 瘋狂三億以及藍牙耳機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88.第88章 上大招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417章 虛擬設備的曙光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312.第312章 海藍做的還是車嗎?機器人吧!第339章 意外的抗癌藥物BDF103243.第243章 新瓶裝舊酒的智雲要完蛋了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第428章 AI眼鏡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225章 天價AI芯片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302.第302章 全球幹架的銀河安保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
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第498章 高級副總裁的野心!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263.第263章 比腦子智雲誰都不怕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375章 且聽鷹鳴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548章 腦機接口仿生手第456章 春節家宴第377章 英特爾的擔憂第15章 小藍大升級S2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258.第258章 瘋狂三億以及藍牙耳機325.第325章 智雲有多重要?88.第88章 上大招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417章 虛擬設備的曙光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132.第132章 破壞行業的智雲科技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249.第249章 智云爲什麼能獲得成功?(萬字大章求訂閱)第557章 人工智能的基礎:萬億瓦時電量!312.第312章 海藍做的還是車嗎?機器人吧!第339章 意外的抗癌藥物BDF103243.第243章 新瓶裝舊酒的智雲要完蛋了278.第278章 生機勃勃的年代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第37章 孿生兄弟威酷小藍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343章 到底是救命藥,還是奪命藥?第370章 嚇傻人的機器人發佈會第473章 活生生的非人類:徐申學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第372章 X1試驗戰鬥機收費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81章 年出貨量四億多臺設備的智雲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519章 大浪潮和生死危機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107.第107章 瘋狂的智雲科技第428章 AI眼鏡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207章 3D手遊黑暗西遊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第477章 出差共乘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64章 憂心忡忡的友商140.第140章 商務本上市計劃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第225章 天價AI芯片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302.第302章 全球幹架的銀河安保第468章 這不是他們想要的‘全球化’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256.第256章 南門商業空間站計劃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第540章 愛她,就給她買一臺智雲機器人154.第154章 智雲平替:小藍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