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AI眼鏡

時間來到九月下旬的時候,智能手機行業裡也迎來了競爭最爲激烈的一段時間。

自從八月份中旬智雲集團推出S17手機後,接下來的時間裡陸續有其他廠商發佈手機。

智雲集團的主要競爭對手水果公司,他們在九月中旬發佈了水果X以及水果8以及8P

水果8沒啥新意,老機型升級而已,和之前智雲集團裡的S16標準版和S16Pro是同一概念的產物,繼續使用LCD屏幕,正面按壓指紋。

但是這個水果X確實使用了諸多新技術,包括3D人臉識別,OLED屏幕,雙攝像頭。

而且他們還對旗下的語音助手進行了升級,接入了人工智能……當然了,他們不會對外公佈,他們使用的人工智能技術,是智雲集團上半年開元的生成式AI的開源模型。

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個水果X還是很不錯的,尤其是接入的人工智能技術,讓整個手機的使用更加的智能化,有點類似S17的意思。

該機型的發佈,在美國市場本地引起了追捧……沒辦法,美國那邊的消費者已經對類似智雲S15MAX,S16MAX以及現在的S17系列的這種3D人臉識別的手機望眼欲穿兩年多了,但是買不到啊!

現在水果終於爭氣了一把,搞出來了類似的手機,他們自然會心動購買。

而在其他市場,比如歐洲等地區的市場,這個水果X也讓諸多水果手機的老用戶很有興趣。

這款手機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但是光靠一個水果X,可撐不起來目前的水果公司的股價……畢竟這玩意也不便宜,64GB的起步價也要八千呢。

還有一個更大尺寸版本的水果X MAX,該機型的售價更是上萬起步。

對標的是智雲S系列裡的MAX機型以及MAX Pro機型。

如此昂貴的手機,儘管銷量很不錯,但是能夠有幾千萬臺銷量就已經頂天了。

剩下的銷量還是需要價格更低的水果8以及8P來支撐的,但是很不幸,這兩個機型遭到了來自S17標準版以及S17pro版本的嚴重擠壓。

不僅僅遭到消費者的批評,衆多分析師們也不看好!

認爲今年的水果的入門級機型戰略存在巨大的失誤,會導致水果手機總銷量的繼續下滑。

分析師們很不客氣的再一次調低了今年水果手機的銷量預估,有一家華爾街的分析機構,把水果手機的今年銷量預估,從一億四千五百萬臺調低到了一億三千萬臺。

所以……就出現了很有趣的一幕,水果推出來了水果X以及水果X Max,在美國市場賣爆了,在其他市場也賣的不錯,然而水果8以及8P確實遇冷。

最後反饋到資本市場上,水果公司的股價再一次迎來了下跌,市值連五千億美元都快要穩不住了。

當然,水果再慘,人家也是智能終端領域裡的老二,在部分領域裡甚至超越了智雲位居第一。

比如他們的商務筆記本的銷量,就常年穩壓智雲集團的商務筆記本一頭……任憑智雲集團的PC業務部門怎麼掙扎,都擺脫不了世界老二的名頭。

而作爲世界老三的四星,還要更慘一些……各種智能終端產品,都是被智雲集團和水果公司壓制的死死的,看不到半點翻身的希望。

今年四星的蓋樂世系列,銷量一如既往的拉胯,想要達到三千萬臺銷量的戰略目標,依舊遙遙無期……

受到去年電池爆炸的惡劣負面影響,嚴重衝擊了今年四星手機的銷量。

比如在華夏市場裡超級暴跌,市場份額已經只剩下個位數了,並且還在持續血崩,估計等到明年的話,華夏市場裡就沒四星什麼事了。

其他市場裡也或多或少受到了衝擊。

具體反映到其旗艦機型蓋樂世系列裡就是如此。

年初他們發佈的S8手機,銷量平平。

等到秋天後,他們在八月底發佈了新一代的Noto S8……但是也沒能引起市場的火爆。

怎麼說呢,這款手機就缺乏必要的亮點!

智雲和水果今年秋天發佈的新手機,都在玩3D人臉識別,儘管技術差異比較大,外觀也有區別,但是好歹還算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讓人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是高端貨色。

而四星的蓋樂世系列呢,讓人看不到科技前沿技術,看不到太大的亮點。

其最大的亮點,應當是其無邊框的曲面屏設計,但是也就只有這個了。

其他的基本沒有什麼亮點。

指紋解鎖雖然採用了虹膜解鎖方案,但是實踐證明這個解鎖方式不靠譜,根本無法代替3D人臉識別技術,實用性甚至還不如按壓指紋技術呢。

此外它還採用了後置指紋解鎖方案,但是又把後置指紋放在了比較靠上的位置,用起來不太方便。

然後其他硬件上,內存和閃存芯片不用說,這是四星的強項,他們自己就是搞這些東西的,用的自然也是自家的頂級產品。

但是在SOC領域上,則是落後了。

智雲的S17系列,水果的X系列用的都是最新的十納米工藝生產的芯片。

但是四星的新手機,用的卻是高通驍龍830芯片,是基於四星的第二代十四納米工藝技術製造……其技術水準,大概也就和智雲集團裡的十二納米工藝相當。

這性能差距可不小!

同時也和市面上的其他手機品牌的旗艦級使用芯片類似!

高通的驍龍830芯片,是他們今年主推的高端旗艦芯片,其性能和定位,和智雲半導體旗下的W907芯片類似。

這兩款芯片,廣泛使用在智雲以及水果以外的其他手機廠商。

如威酷電子的小藍MAX系列,使用的是W907芯片,大米的全面屏幕旗艦以及新一代的大米數字系列,使用的也是W907芯片,然後OV,衆興等等一些手機廠商的部分新旗艦也使用這款芯片。

而四星的蓋樂世系列,LG的新旗艦,還有其他一些國內外廠商的一些高端型號使用的是高通驍龍830芯片。

這意味着大衆化……很多消費者一看,芯片都一樣,別人家的手機才兩三千,你的要五六千……瘋了吧你!

一定程度上,這也是四星的蓋樂世系列始終銷量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在覈心的零部件SOC上同質化了。

同樣,這也是智雲集團明明有了S系列的SOC,但是這個SOC系列的芯片從來不對外銷售,反而還專門設計開發了W系列芯片對外銷售的緣故。

要的就是讓自家的手機擁有獨一無二的芯片。

現在的手機SOC市場上,智雲S系列獨領風騷,水果的A系列緊追。

但是後頭的高通驍龍系列以及智雲半導體外銷的W系列,則是要稍微落後一代了。

比如高通今年主推的驍龍830,這其實是一款採用四星第二代十四納米工藝生產的芯片,技術特徵類似智雲的十二納米工藝。

本來高通還有基於十納米工藝的驍龍835芯片,但問題是芯片雖然設計出來了,卻找不到代工廠給它代工啊。

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智雲微電子和臺積電擁有十納米工藝。

臺積電的十納米工藝產能暫時比較少,目前產能被水果霸佔了,大半年內都別指望有產能提供給高通。

智雲微電子的十納米工藝先不說產能問題,就算產能充足高通也不可能把芯片給智雲微電子代工啊。

更何況,智雲微電子自身的十納米工藝產能也是緊巴巴的。

目前智雲微電子的十納米工藝產能,只有月產五萬片左右,絕大部分產能都用來生產S803芯片,少部分產能則是用來生產集團自用的EYQ4以及國防通用終端算力平臺GF1芯片。

S803芯片不用再提,S17系列手機的核心零配件,需求量極大。

EYQ4系列通用終端算力芯片,主要用於集團自家的機器人業務、兄弟企業海藍汽車的汽車業務、同時也作爲兄弟企業大疆科技的AI低空無人機裡的綜合算力芯片使用,還有其他一些項目也或多或少會用到,整體需求量也很大的。

至於GF1芯片,這個是智雲集團旗下智雲半導體,專門爲了國防領域而設計的高性能終端通用算力芯片,單枚芯片的算力就達到了120TOPS,性能極爲強悍的同時搭配高規格的封裝,滿足條件極爲苛刻的各種極端工作環境。

該芯片,初步計劃是用於正在研發的一系列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一些移動武器終端,可以用於機器狗、AI蜂羣無人機。

同時也可以多枚芯片組成一個芯片陣列,用於AI戰鬥機、轟炸機、無人艦艇、無人作戰車輛等大型裝備使用。

這種芯片是屬於通用算力芯片,基本上需要使用人工智能的智能終端都可以使用,也不僅僅是國防領域,一些特殊行業,比如航天領域裡也可以使用。

智雲集團旗下的智雲通訊衛星,商業空間站計劃就準備使用這款芯片。

這款芯片,也是第一種專門爲了國防領域、特殊環境而設計,製造的專業芯片,技術含量非常高的……不僅僅設計的技術含量高,芯片光刻、芯片封裝技術含量也同樣非常高。

全球範圍內,能夠設計出來這種專業芯片的企業,只有智雲半導體。

而能夠生產這種芯片的企業,除了智雲微電子外,臺積電其實也行……只有這兩家目前有等效十納米工藝的芯片呢。

不過十納米工藝的芯片,對於這些國防領域的人工智能設備而言,算力還是差了一些……哪怕智雲集團的人工智能技術非常彪悍,專門爲移動終端而研發底層人工智能核心算法已經非常高效,對算力的需求大幅度降低了,但十納米工藝的芯片多少還是差了一些。

所以GF1的實際應用不會太大,更多的還是用在諸多項目的前期測試,說白了,該芯片和十納米工藝本身是屬於過度工藝一樣,都是屬於過度芯片。

爲什麼過渡產品還專門設計並生產啊,因爲這種專業芯片總得先設計嘗試一番,積累一些經驗,然後才能夠進行修改吧。

十納米工藝雖然也挺貴的,但是比七納米工藝便宜太多了……不用十納米工藝來進行測試,回頭用七納米工藝測試更虧。

真正後續大規模使用的國防通用算力芯片,其實是還在設計當中的GF2芯片!

等到GF2芯片設計完成,並生產後,一大票保密級別非常高的人工智能項目,才談得上進行最後的設計定型,並考慮量產。

等效十納米工藝和等效七納米工藝之間,別看數字差不多大小,但是實際性能差距非常大。

智雲微電子的等效十納米工藝,晶體管密度是五千多萬每平方毫米,其實也沒比十四納米工藝、十二納米工藝多多少,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形狀晶體管密度都能做到四千多萬呢。

智雲微電子的等效十納米工藝,依舊是十四納米工藝的延伸,都是建立雙重曝光這一核心技術上的。

智雲微電子在這一工藝的技術提升,更多的還是體現在低功耗控制、通過改變晶體管形狀等領域,進而獲得芯片的性能提升。

從籠統一些的技術角度來看,智雲集團的十四納米工藝、十二納米工藝、十納米工藝都是屬於同一個技術節點的工藝。

當然,彼此間的性能差距還是很大的。

等效十納米工藝的芯片,可比第一代的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性能強多了,只是成本也更貴,性價比不咋地。

但是……智雲微電子已經完成技術驗證的等效七納米工藝可就不一樣了,這個工藝可是實打實的較大幅度的縮小了芯片內晶體管的半金屬尺寸,同時再加上智雲微電子之前積累的諸多技術,比如更加優秀的晶體管形狀佈局等,低功耗控制技術等。

最終,把這種工藝的晶體管密度一口氣提升到了一億個每平方毫米。

晶體管密度直接翻倍呢……哪怕其他方面沒有太大改變,光靠着這個晶體管密度的增加,也能夠帶來巨大的性能提升。

更何況智雲微電子的工程師又不傻,自然也會用上其他諸多的先進技術,進一步提升該工藝的性能。

也正是因爲這種差距,纔會讓智雲集團把等效十納米工藝作爲過渡工藝,進而把核心放在了等效七納米工藝之上。

迄今爲止,智雲微電子也只投資建設了一座等效十納米工藝的芯片工廠,然而在建的等效七納米工藝的工廠確實已經有三座之多,設計產能就達到了月產十三萬片,總投資預計達到三百多億美元。

此外規劃的先進芯片工廠,大部分也是採用EUV光刻機,生產等效七納米甚至五納米芯片的工廠,這部分投資金額更大,最少也是五百億美元起步。

之所以要這麼多的產能,那是因爲智雲集團準備把下一代的各種芯片,都用等效七納米了,包括手機SOC,電腦CPU,消費級GPU,服務器算力芯片,終端算力芯片等。

到時候對芯片產能的需求是巨大的。

智雲集團,前幾年押注十四納米工藝,投入巨資擴充十四納米工藝的產能,前後投入了數百億美元之巨。

而現在則是押注等效七納米/五納米工藝,同樣準備投入巨資,從工藝研發,工廠建設整個計劃,前後兩期預計耗資將會達到上千億美元。

看這龐大的投資金額就會知道,爲什麼很多半導體制造廠商停止了先進工藝的競爭了……耗資太大了,根本就頂不住了。

然而,隨着競爭對手的減少,很多芯片設計廠商也迎來了麻煩,那就是找不到適合的代工廠了。

尤其是高通,AMD這些不上不下的廠商……目前搶不到臺積電的十納米工藝產能,而智雲微電子這邊也願意放開代工,但是就算他們下單最早也要明年了,而明年的話,估計四星那邊的十納米工藝也搞得差不多了。

今年,他們就只能忍受繼續使用四星或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或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

十納米工藝,沒他們的份,如此也就影響到了這些芯片廠商們的芯片性能,無法緊跟水果,智雲這樣的競爭對手。

同樣又進一步影響了採用他們芯片的智能終端廠商的產品性能。

一環扣一環下來,影響是巨大的。

這也是半導體行業直接影響諸多產業鏈的典型情況。

——————

九月份的智能手機市場裡,各大廠商各顯神通陸續發佈旗艦手機,智雲、水果、四星之外,威酷電子也在九月初發布了小藍9Max,採用W907芯片,屏下光電指紋,OLED屏幕。

這款機型上市後也賣的挺不錯的,主要是價格相對便宜!

其入門級型號的國內售價是三千六起步,高配型號是四千多,整體價格要比水果和智雲以及四星蓋樂世的機型便宜不少。

延續了小藍MAX系列,繼續走價格偏低的高端機型的策略……畢竟品牌不如人,只能這麼玩性價比了。

但是走薄利多銷的路子也能賺不少。

國內外的其他手機廠商,也陸續在九月份發佈一些新手機,其手機各有優劣!

能夠在過去幾年裡的殘酷手機市場競爭裡活下來,做到銷量幾千萬臺的手機廠商多少都是有一些自己的護城河的,各方面的綜合實力還是很能打的。

各大廠商紛紛發佈新手機,讓九月份的智能手機市場熱鬧的很,銷量也非常高。

不過風頭最大的依舊是智雲集團的S系列手機!

進入十月份,爲了玩一波營銷,搶奪全球各國的新聞頭條,智雲集團正式公佈了今年第三季度的手機銷量數據。

七月、八月、九月這三個月裡,智雲集團一共銷售了超過一億一千萬臺手機,再創歷史同期新高。

每年的第三季度,都是智雲集團的手機出貨量最大的時期。

這一時期裡,舊款機型會較大幅度的降價促進銷量。

同時新發布的S系列機型會備貨,然後一口氣賣出去。

同時後續的九月份也會迎來搶購浪潮。

諸多方面結合起來,就導致了智雲集團每年的第三季度裡,其手機銷量往往能夠佔據全年銷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而今年你也不例外!

第三季度超過一億一千萬臺手機的龐大銷量,讓諸多友商們看了都沉默……這個數據甚至比去年還高了幾百萬臺呢。

而且今年智雲集團的手機均價比往年可是高了不少,這意味着智雲集團的手機業務營收以及利潤,還會進一步上漲。

一方面是S系列裡的MAX以及MAX Pro系列的銷量佔比小幅度提升,拉昇了S系列的均價。

另外一方面也和智雲集團今年開始發力SX以及SXL系列,用來取代持續走低的C系列,進而較大幅度的提升了手機均價……

很多分析師們已經可以預見,今年的智雲集團的手機業務,其營收和利潤,對比去年恐怕還會增加不少。

今年大家預測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會對比去年有所降低,然而市場總量有所降低了,但是智雲手機的銷量確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因爲均價的提升而增加營收。

這人比人,氣死人了!

不過外界的這些反應,並沒有影響到智雲集團內部各項事業部門的持續推進。

十月初,徐申學又看到了一款很不錯的新產品。

智雲集團旗下穿戴智能設備事業部門最近折騰出來的一款新玩意,AI眼鏡。

智雲集團的穿戴設備事業部門,一開始只有智能手錶,後續也把藍牙耳機項目劃分到穿戴設備裡進行統一管理,後續也開發了AR眼鏡項目,VR眼鏡項目。

不過這兩個眼鏡項目都談不上成功,AR項目不太靠譜,搞出來沒啥用,以至於甚至都沒有推出商業化項目……商業化會虧本的東西,搞出來也沒啥用啊!

而VR眼鏡項目,這個其實是虛擬設備項目組裡的子項目“頭戴顯示器”裡的前期商業化應用,說是穿戴設備呢,但是更像是一個比較純粹的顯示設備,很少人會帶着出門的……這後頭還有線纜連接一個小主機呢。

總之在AR以及VR領域裡,智雲集團的嘗試並不算成功。

後續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尤其是去年的時候集團內部的超大型生成式AI,也就是Yun AI技術逐漸成熟後,再加上在VR以及AR眼鏡領域裡所積累的顯示、操控領域的技術基礎。

穿戴設備事業部就開啓了全新的AI眼鏡項目……這一次不玩什麼虛擬不虛擬的了,就只搞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擴展現實,也就是XR眼鏡。

說白了就是在以前的智能鏡的硬件基礎上,接入Yun AI,主要功能就是用來翻譯,識別物品、導航等一些應用。

最直接的使用場景就是翻譯了,通過麥克風蒐集用戶或者對方的語音,然後進行翻譯,再把結果通過文字投送到顯示

這樣的項目,可比以前的什麼都要搞的AR眼鏡,甚至還要進行本地計算的VR眼鏡容易多了。

如此歷經了一年多時間後,穿戴設備事業部門也終於拿出了原型機。

徐申學對這些新東西一向來都很有興趣的,聽聞AI眼鏡已經做出來後,他就特地跑過去看了。

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417章 虛擬設備的曙光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33章 危機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70.第70章 轟動全網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第6章 徐家79.第79章 啓動大規模研發(第七更加更)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203章 自主PC項目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第399章 無題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第456章 春節家宴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27章 新品牌智雲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435章 智海園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285.第285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125.第125章 首日八十萬臺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76.第76章 C級名額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125.第125章 首日八十萬臺第489章 黑科技虛擬設備震撼來襲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第454章 萬物皆可240.第240章 世紀婚禮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243.第243章 新瓶裝舊酒的智雲要完蛋了
第507章 內陸城市的第一家虛擬體驗館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第417章 虛擬設備的曙光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33章 危機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186.第186章 萬衆期待151.第151章 S10發佈會(三)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220章 瘋狂而不體面的智雲第454章 萬物皆可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70.第70章 轟動全網142.第142章 Yun OS30系統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402章 於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學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第6章 徐家79.第79章 啓動大規模研發(第七更加更)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93.第93章 C2工程樣機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203章 自主PC項目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第399章 無題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570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182.第182章 人生快事第456章 春節家宴328.第328章 7500億美元市值和全面屏時代第27章 新品牌智雲254.第254章 老闆就是霸氣第435章 智海園331.第331章 銀河生命ARE78項目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285.第285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66.第66章 融資談判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102.第102章 鋁合金機身突破第494章 全球的虛擬瘋狂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125.第125章 首日八十萬臺265.第265章 新旗艦S13會議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76.第76章 C級名額109.第109章 旗艦機樣機定型第222章 就算是破爛那也是世界第二255.第255章 南天門六號重型火箭和空間站計劃121.第121章 小藍髮布上市第210章 大哥,要挺住(6K)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389章 掀翻傳統車企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23章 手機行業的殘酷282.第282章 王華在加州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420章 間諜在行動!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393章 爲廣告而生的南門航天73.第73章 排隊搶購(求首訂)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125.第125章 首日八十萬臺第489章 黑科技虛擬設備震撼來襲253.第253章 智雲股價波動第454章 萬物皆可240.第240章 世紀婚禮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92.第92章 未來的競爭對手們243.第243章 新瓶裝舊酒的智雲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