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

S14正式發佈,並在官網以及少數幾家重要的線上平臺合作商裡放開了預購通道後,各首發地區裡的消費者們紛紛在官網或當地的主流購物平臺裡進行全款預購。

和國內的其他手機廠商發售的時候,基本專注國內市場,智雲的產品進行發佈銷售的時候,是直接面向全球市場,第一批上市的國家就超過三十多個。

這預購平臺也是非常多,除了智雲在各國的官網之外,基本上在各國當地主流的購物平臺都會進行合作進行預購。

各種線上預購渠道其實非常多……當然,也不全都是智雲的官方全款預購,很多其實是購物平臺自己搞的。

同時各線上平臺裡的數據也不可能都給你公佈出來,尤其是佔據了不小比例的智雲官網上的商城渠道,因此外界也很難準確判斷出來S14發佈後的預購成績。

然而雖然整體數據雖然不知道,但是依舊通過部分渠道看出來S14手機放開預購之後的強勢成績。

以目前國內最大的網絡購物平臺地貓爲例,在八月份的手機銷量榜單裡,S14標準版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強勢成爲了排行榜第一,而S14 Pro則是在一天內直接爬到了榜單第四。

這地貓裡的智雲旗艦店,乃是智雲旗下自營的銷售渠道,和官網商城一樣採取的是全款預購制度,消費者是真金白銀支出了全款的,只是發貨要到全球統一上市再發貨。

當天晚上十二點,放開預購僅僅是僅僅是十多分鐘不到的時間裡,地貓裡的智雲手機旗艦店就宣告S14全款預購現貨手機全部售罄,總銷量達到一百萬部,然後被迫停止了全款預購入口……訂單太多了,而地貓旗艦店這邊的產能分配是有限的,不可能說你接到了上千萬臺訂單都會給你優先供給的。

就這麼一百萬臺分配到的全款預購產能額度,賣光就沒了……

智雲的S14前期產能,那都是各渠道商依靠往年的成績,今年承諾的各種扶持力度來分配的,如前期的三千萬臺產能,各運營商渠道就要分走至少七八百萬臺的產能,然後各各國線下渠道也要分配走一千多萬的產能,留給線上渠道的其實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產能,大概就一千萬臺左右。

而這說的可是全球線上市場……如果國內線上渠道分配到的也只有四百萬臺。

但是國內的線上渠道可多了,又不是隻有地貓一家。

細分到地貓旗艦店這邊,前期的配貨也就只有一百萬臺而已……

畢竟除了地貓旗艦店外,國內線上平臺還有智雲的官網旗艦店,京西旗艦店以及唯品,易購等平臺呢。

不可能讓伱一家地貓旗艦店敞開了賣的!

前期就定下了一百萬臺的預購訂單,搶完爲止。

但是十幾分鍾一百萬臺預購訂單,那也是相當的驚人。

這還是地貓,如果智雲官網旗艦店的話,那麼更加誇張……因爲這是官網旗艦店,智雲這邊能夠自行控制嗎,還能夠給你來個排隊發貨!

反正你有錢,能夠忍受漫長的發貨時間,你就全款預購,當然了,不想要了也可以隨時取消訂單退款。

然後眼看各平臺上的現貨預購被清空了後,一大堆的人就跑到了智雲官網上去下這種非現貨的預購訂單,至於什麼時候發貨,就要看你來的有多早,來得早的可能前幾天就發貨了,來得晚的,那就得一個月甚至兩個月以後發貨了。

這是國內部分,而在國外的話,則是比較多樣化,不過也是類似的路子,要麼搞線上渠道的現貨限量預購,嗯,這個模式其實就是線上搶購,只不過把搶購提前了三天而已。

要麼官網搞非現貨預購,排隊發貨,這個隨便你下單。

總之儘可能的拿下更多的預購訂單!

智雲的產品銷售渠道,是比較複雜的,各種各樣的方式都有……畢竟這是一家面向全球市場的巨頭企業,各種各樣的渠道合作商特別多,既有官網渠道,也有官方自營網絡平臺渠道,還有運營商渠道,還有如威酷貿易這種戰略級渠道商的渠道

其中威酷貿易這家公司,在普通人眼裡沒啥名氣,但實際上卻是智雲以及威酷這兩家公司非常重要的渠道商。

不僅僅在國內如此,在海外也如此。

因爲威酷貿易在海外衆多地區都有着銷售渠道,尤其是在歐洲、東盟以及南美地區的佈局非常深入,擁有成熟完善的銷售渠道以及一大堆當地的渠道合作商。

如今不少國內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想要出海的時候,往往也會傾向於尋找威酷貿易進行合作,藉助威酷貿易的渠道向海外進行鋪貨。

手機想要進行海外上市銷售,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尤其是對於國內一些不太成熟,新崛起的智能終端廠商而言。

東西不是說你做出來,性能好,價格低就能賣出去的,你得有銷售渠道的,同時還要對當地的情況有着豐富的瞭解,做好法律方面的準備,同時還要進行各種文化風俗上的一些規避,要不然你連上市銷售的許可都不知道該怎麼申請……

對於華威,聯翔,衆興這些本來就有着大量海外業務,對海外市場熟悉的大企業而言還好,然而對於衆多新崛起的手機企業而言就非常麻煩了。

很多時候都是興沖沖的跑過去,結果連人家門在哪都找不到。

這個時候,如果找威酷貿易合作的話,那麼就簡單多了,威酷貿易針對合作商的出海行動,能夠提供全方位的輔助,包括法律建議,營銷建議,公關建議等。

去年,不算自家的智雲以及威酷手機,其他品牌,包括TCL,OP,大米,酷派以及一大堆二三線品牌的手機,經過威酷實業出口就超過了八千萬臺。

這也是相當誇張的!

不是什麼品牌都是智雲,在海外已經有着強烈的號召力,哪怕在家裡待着,都有一大堆渠道商,運營商自己跑上門來尋求合作。

對於這些二三線品牌或者新崛起的手機品牌而言,他們在海外基本沒有什麼知名度,也很難第一時間打開銷量,威酷實業在這些企業的海外出口過程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威酷實業……那也僅僅只是智雲的一個重要渠道商而已,智雲在全球各地的渠道商可多了,光是運營商渠道就有一百多家……

4G時代正在全球進行推廣和普及,運營商們的補貼以及扶持力度也非常大,爲搶奪4G用戶,只要不是有什麼特殊情況,運營商們一般都會選擇和智雲合作。

包括今年的S14手機,在相當多部分國家的首發上市,都是通過運營商渠道的,運營商的合約機在智雲的手機銷售裡,依舊佔據了不小的比例。

主要是很多國家裡的手機銷售基本都把持在運營商手中,常規手機銷售的比例比較小。

S14手機在全球各首發國家裡進行了規模龐大的官網全款預購活動,同時還有部分渠道商,代理商們自己搞的預購、搶購活動。

整個預購規模極其龐大,並且因爲渠道太多,預購方式也不是統一的全款預購,有些渠道商玩的是全款預購,有的是小額定金,還有的乾脆不賣排隊訂單,只賣庫存,把預購變成搶購。

很多渠道商也不會及時向智雲方面通報相關的消息,所以就連智雲自己,也不知道這三天裡到底有多少預購銷量。

這也是智雲集團沒有公佈全渠道預購數據的緣故。

因爲數據失真,貿然公佈這種數據很容易引來導致投資者判斷失誤,引來麻煩……智雲是一家上市公司,所有數據的發佈都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不是自己隨便吹或者隱瞞數據都可以的。

所以智雲方面乾脆不公佈全渠道,只公佈了智雲旗下官網以及自營平臺的全款預購數據。

三天,全球三十多個首發國家裡,智雲旗下官方商城裡現貨以及排隊訂單以及部分自營網購平臺旗艦店裡的全款現貨預購訂單,一共達到了三千二百六十萬臺,官網非現貨排隊訂單,最晚的發貨時間都排隊到了十月份。

二十五日,週一,早上,智雲在全球各地的官網上用了數十種語言公佈了官網渠道的預購成績。

截止二十五日零點,全球範圍首發國家,三天全款現貨以及非現貨預購訂單,達到了三千二百六十萬臺。

並且將會在今天開始全球同步發貨,最早今天上午就會有消費者收到他們的手機。

該消息一經公佈,給本來就已經熱度非常高的S14再添加了一把火!

三千多萬臺啊……而且這只是正式發售之前的全款預購啊,按照這麼個銷量,按照智雲手機一向來的高昂價格,尤其是高配手機的銷量比例比較高,導致銷售均價也比較高。

外界有機構分析,僅僅是通過前期三天的S14手機全款預購,智雲就瘋狂入賬至少三百億美金,直接秒殺一大堆各種世界五百強企業的全年營收。

放眼全球,沒有什麼企業能夠比智雲更賺錢了。

哪怕是智雲的主要競爭對手水果來了,在這個成績面前都得甘拜下風!

智雲放出官網預購成績的同時,國內也在上午九點,正式迎來了S14手機上市銷售。

早早就排隊在各線下旗艦店外的消費者,第一時間排隊涌入手機店,然後選購智雲S14手機……當然了,這裡頭有多少人是黃牛,那就不得而知了。

哪怕是智云爲了扼制黃牛,保障線下消費者的權益,在線下渠道里採取了一人最多限購兩臺的方式,也無法阻擋黃牛們的熱情。

反正在手機店外頭,蹲着大量的黃牛收購智雲S14手機!

全新沒有拆封,激活的S14手機標準版,現場加價兩百塊收購,而其他版本有的還更高一些。

只不過沒人搭理他們就是了,因爲能夠第一時間購買到S14手機的,往往都是提前一天來排隊的……不是真愛粉,就是本身就是黃牛,或者黃牛僱傭的買手。

不然,誰會在這裡熬通宵排隊啊……

其實爲了扼制黃牛,智雲方面內部有人一度建議過強制現場拆封激活的模式,只不過被法務部門給否決了。

人家消費者花了錢買了手機,這手機就是他的個人物品了,人家愛拆就拆,不拆就不拆……至於激活與否也是看人家心情,萬一人家買來送人的,你非得讓人拆封激活,那不神經病嘛!

再者,線上平臺購買智雲手機,又不用拆封激活,你線下購買就要強制拆封和激活,沒這道理啊!

這是歧視!

智雲要是搞線下渠道強制拆封和激活的話,在國內倒是沒啥事,但是跑到國外去這麼搞,容易迎來集體訴訟,然後喜迎天價罰單!

但是你要是來個海外和國內市場區分,那也不好,容易被人抓鞭子,說你歧視國內消費者。

所以徐申學乾脆眼睛一閉,不管什麼黃牛了,愛咋地就咋地吧!

反正每年都因爲前期產能受限導致全球缺貨,再怎麼弄也變不出來更多的S14手機滿足前期市場的。

年年被罵耍猴,飢餓營銷,徐申學表示都習慣了……臉皮厚,不怕你罵!

正當全球各地的智雲消費者,黃牛們爲了S14的正式上市開賣而瘋狂的時候,徐申學倒是沒有時刻關注着手機的銷售情況。

反而是跑到了威酷實業裡的深城生產基地裡視察生產情況。

因爲不用盯着他都能猜到,國內市場頂多一天,庫存就得賣光,哪怕渠道商想要限量供應,想要延長几天銷售,保持熱度都不行,智雲不允許。

這是爲了避免渠道商囤貨,造成人爲的市場緊缺,更是爲了避免渠道商自己變成黃牛。

每個渠道商裡得到的配額有多少,然後激活了多少智雲方面都是有相應數據的,一旦激活率達不到預期,就會引來智雲方面的審查,一旦發現故意囤貨,或者加價賣,輕者罰款,減少後續配額,嚴重就會取消渠道商資格。

這智雲手機本來就缺貨嚴重了,渠道商還玩囤貨加價這一套,那消費者就更不滿了。

至於市面上的那些普通黃牛,那影響不了大局,不像是大渠道商手裡有着幾萬臺甚至幾十萬臺,上百萬臺的配貨量。

至於你說真的賣不出去……開什麼國際玩笑,你要這麼說,隔壁的狗都知道你撒謊了。

當然,即便如此,每年還是有不少渠道商會鋌而走險,選擇自己當黃牛,賺取更多的利潤,對此智雲方面也是有着衆多的審查,打擊措施,每年都能抓出來不少。國內的庫存,頂多一天,部分偏遠地區可能兩三天,但是不可能再多了。

國外市場也差不多,大部分市場裡的庫存兩三天就會賣光,哪怕是韓國這樣的銷量不是太好的市場也堅持不了多久……一週左右庫存就會售罄。

如今徐申學要關注的不是銷量有多少,而是產能有多少。

如今影響S14手機銷量的,並不是市場熱度,人們的購買熱情,而是產能。

威酷實業深城基地裡,威酷實業的總經理安大宇陪着徐申學在廠區裡轉悠着,同時給徐申學介紹目前的產能情況:“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是智雲手機事業部的第八產線。”

“該產線是最早完成S14手機量產的產線,月產能能夠達到五十萬臺,主要生產S14的16GB型號!”

“該型號作爲我們的入門級型號,銷量也是最多的,因此我們投入的產能也比較多!”

“第八產線,從七月中旬開始,就已經進入了二十四小時三班倒的全力量產模式,採取人休息,機器不休息的方式,除了必要的設備檢修時間外,產線已經連續運轉了四十三天,產能在我們的諸多產線里名列前茅!”

安大宇指着前方的工廠裡的生產線道:“同時爲了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良率,降低生產成本,我們在新一代的S14生產線上,進一步擴大了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整體的生產效率對比上一代產線,有了至少百分之二十五的提升,良率的提升達到了百分之六十!”

“儘管設備投入成本比較大,但是相對於生產效率的提升,同時因爲良率的提升帶來的整體成本的下降還是值得的!”

徐申學看着前方的巨大車間,這個車間是實施精密工序的車間,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只有一兩百人而已,並且相當多都是操控設備的技術人員,單純的低技術普通工人是很少的。

安大宇繼續道:“前方是我們的無人車間,採用全面自動化生產,只需要十多名工程師在外部進行監控,調整就能夠完成生產!”

“我們的設備研發裡還採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術,讓設備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動運行。”

安大宇帶着徐申學繼續上前,然後通過一面大玻璃窗看到裡頭的無人車間。

無人車間裡各種設備井然有序,沒有任何人在裡頭,設備全部自動運行,並且生產速度極快。

徐申學道:“智能化製造,這是非常重要的領域,你們在這方面做的很好。”

人工智能在生產領域裡的作用是巨大的,機器嘛,只要有電,不出故障就能一直運行下去,並且效率極高。

但是想要搞智能化生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大量技術支撐,傳統的智能化生產只能應對一些高度統一的生產過程,採用固定的程序來執行。

程序人員往往需要設定海量的參數,讓程序挨個進行對比,然後做出判斷再進行執行。

但是智能化生產,則是要更靈活,通過前期的填喂數據進行大規模訓練後,讓模型具備自主識別能力,然後就可以進行大量的非常規的生產過程。

此時,安大宇指責車間裡的衆多自主運行的無人車道:“這是我們和智雲智能研究院合作研發的一款無人貨運車,全程可以自主運行,系統可以根據生產過程進行靈活調整,相對比以往的有人貨運車輛更加節省成本,效率更高,事故率也更低!”

隨着安大宇的指示,徐申學也看到了車間裡有着不少的無人車在運行。

這個無人車並不大,長度目測只有兩米多的樣子,體型低矮,頂部就是一個放置貨盤的支撐架。

看起來其貌不揚,就是一個扁長的長方體,然後加了四個輪子,和傳統意義上的有人駕駛的車輛區別極大。

此時,這些無人貨車正在頻繁在車間裡通行,往來各個工序之間,咋一看似乎還挺混亂的,生怕它們都會碰撞在一起,但是仔細看,卻是能發現它們井然有序。

徐申學還看到,多輛無人車從不同道路前進,在經過一個路口的時候速度絲毫不減,並且彷佛下一秒就要撞在一起。

然而實際上,這幾輛車卻是安全交錯通過,並且兩車通過路口的間隔時間,非常短暫,第一輛車剛通過路口,第二輛車也從另外一個方向通過了路口,兩車相距只有區區兩米。

全程沒有剎車降速,維持着高速高效的運行。

這讓徐申學看了都非常有興趣。

這纔是他想要看到的無人車啊!

“這個無人車很不錯啊,是車內的AI進行控制的?”

安大宇道:“對技術的詳細情況我也不太明白,但是聽項目組的人說,這是車載AI和車間控制系統一起進行控制的。”

說着,安大宇轉身朝着一個年輕人道:“李工,過來說說你的這個智能貨運車系統!”

很快,邊上一個年輕人就快步走了過來:“徐董,安總,我們的這個智雲貨運車系統,是得到了智雲智能研究所的技術支持,參考了他們的汽車無人車項目組的一些技術方案,同時也融合了我們自己的一些技術方案!”

“我們採取的是車間智能控制系統和車載AI系統相互結合的方式,大概,有些類似徐董您之前提到過的智能城市交通系統。”

“通過車載搭載的各類感應器,車載AI,對車輛進行最基本的控制以及應急控制,同時在車間裡搭配大量的傳感器,車間智能控制系統根據這些傳感器的數據以及無人車上傳的感應器數據,還有各工序的生產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分析,然後對無人車下達指令並調整整個無人車系統的運行。”

他也是知道眼前的這兩個集團高管都是不懂什麼技術的,所以儘可能的用簡單易懂的話來形容。

徐申學聽罷後道:“這麼看來,的確和智能城市交通系統有些相似了,這挺不錯的啊!”

“這一套東西應該還能進行擴展應用吧?”

徐申學稍微想了想後道:“在物流企業裡的倉儲中心應該應用比較廣泛,除了倉儲中心外,港口似乎也可以用一用!”

李工道:“徐董高見,我們的這套智能無人貨運系統,其實一開始就是爲了公司的倉儲中心而研發的,在這智能生產車間裡的應用,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應用,是搭配高度智能化生產使用的,在這之前我們的這套系統,已經在公司的幾個倉儲中心進行了應用,至於港口的話,這個倒是和我們跨行比較大,我們暫時還沒有涉足!”

徐申學笑着鼓勵道:“港口這一塊也可以搞一搞啊,這一套系統我感覺在港口裡應該也挺好用的!”

然後徐申學又繼續對着衆人道:“沒想到,這半年時間沒過來,你們還給了我一個不小的驚喜啊,挺好的,繼續努力!”

智能化製造是未來,在這方面徐申學也是比較看重的,而目前徐申學旗下的諸多企業裡,承擔智能化製造板塊的,就是威酷實業了。

當然,光靠威酷實業自己也幹不了,還得需要智雲集團的智能研究所提供AI方面的技術支持。

之前徐申學幾次來看,也沒看到什麼明顯的成果,一些所謂的自動化生產,看起來似乎很高大上,也是屬於無人車間,但是哪怕徐申學這個文科生,都知道這些東西只是傳統制造領域,和智能製造屁關係都沒有。

如果只是單純無人生產車間的話,都不用什麼AI,哪怕只是單純依靠機械化設計都能夠做到。

幾十年前的諸多產品的生產線其實都能做到機械化自動生產,不需要人工干預,比如以前的燈泡,六七十年代就能全面自動化,人工只需要檢修設備,投料,然後裝箱!

而燈泡的玻璃燒製再到其他諸多工序,全都是設備自動完成。

但是,這樣的機械化自動化生產,並不是徐申學想要的。

那都是幾十年前的老技術了,要來幹啥,現在的自動化生產都是玩電氣化生產,也就是用電腦進行各種控制了。

而徐申學要的則是更進一步的智能化製造:在工業生產過程裡大規模的,深入的應用AI技術,以做到生產效率更高,生產過程更安全,生產成本更低,生產精度更高。

不僅僅是應用在流水線生產上,徐申學更期待這些智能化製造應用在一些特殊的,危險,高度重複的生產過程裡。

徐申學想要的智能製造,並不是爲了讓設備取代人類工人,哪怕實際過程裡會導致一定這樣的結果,但這並不是徐申學追求的目的,那只是一個附加產物,甚至是徐申學在現階段裡儘可能避免的一個附加產物。

讓AI控制的機械設備,做到以往人類工人做不到的事情!

這纔是徐申學所追求的的智能化製造!

如此,才能夠支撐徐申學未來更加龐大的計劃藍圖,走向星空……

畢竟,你不可能讓人類穿着宇航服,揹着氧氣瓶,然後跑到太空港口裡造飛船,表演一個八級電工在太空裡電焊飛船不是……

光是想一想這種場景徐申學都覺得頭皮發麻,這種事還得讓機器來幹,人類導致需要坐在控制室裡控制機器就好。

所以對智能化製造這事,徐申學還是比較看重的,現在看起來似乎只是比較新鮮,成本極爲高昂,只能用於少數特定領域的。

但是徐申學有預感,在十年後,二十年後智能化製造將會成爲自己向科技更高峰攀登的必備條件。

當然,以上說的是未來。

至於現在……

徐申學在後續幾個組裝車間裡,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產線工人!

生產線上,密集坐着大量穿着工衣的年輕人,男的,女的,大部分都很年輕,二十來歲左右,其中徐申學還看到了估計只有十七八歲的年輕人。

大量工人埋頭在生產線上工作着,爲全球的消費者組裝智雲S14手機。

光是一個車間裡,徐申學簡單估算了一下就有數百人。

當下的手機制造行業,乃至整個電子消費行業裡依舊是非常奠定的勞動密集行業,不僅僅對技術要求高,需要大量的設備,更需要海量,具備一定文化基礎,綜合素質比較高的產業工人。

徐申學又連續走了其他幾個車間,不僅僅看了第八產線,還看了隔壁生產S14 Pro的第九產線。

整個威酷實業深城基地裡,一共有着十三條S14手機產線,設計月產能達到五百萬臺。

而這還不是威酷實業深城基地的全部,在這個生產基地裡,還有着C系列手機的生產線,威酷手機旗下小藍手機的生產線,而此外還有其他幾種智能終端的生產線。

這是一個覆蓋智雲,威酷兩大企業,旗下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錶,藍牙耳機等各類智能終端的龐大生產基地。

整個基地的工人數量超過三十萬人!

整個生產基地,就如同一座城市一樣,規模極其龐大,而在生產基地裡還有着醫院,學校,超市以及其他各類配套設施。

這樣的綜合生產基地,威酷實業有三個,深城生產基地,莞城生產基地,安城生產基地!

而對於智雲集團以及威酷電子而言,威酷實業也只是他們的其中一家代工廠而已,同樣爲智雲集團以及威酷電子提供代工組裝生產的還有比亞迪,立訊以及富士康。

四大代工廠一起,預計在今年爲智雲以及威酷電子生產超過五億臺智能手機,四千萬檯筆記本,五千萬臺平板電腦以及三千萬臺的藍牙耳機以及其他生態各類智能終端!

而四大代工廠,那也只是這條產業鏈上的綜合性組裝代工廠而已,實際上在整個智雲/威酷供應鏈上,還有上千家各種各樣的工廠,其中不乏數千人,數萬人的大工廠。

智雲/威酷旗下的整個產業鏈規模是極其龐大的。

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第3章 野望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191.第191章 A計劃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312.第312章 海藍做的還是車嗎?機器人吧!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246.第246章 狂歡之夜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403章 超級黑科技:常溫超導面世第20章 線下渠道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303.第303章 吃相太難看,手段太野蠻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57章 發佈會啓動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489章 黑科技虛擬設備震撼來襲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第339章 意外的抗癌藥物BDF103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437章 王華回國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第403章 超級黑科技:常溫超導面世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
第31章 來自3G通信行業的惡意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第509章 虛擬遊戲裡的少爺小姐們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99.第99章 3G大戰來了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95.第95章 威酷電子的山寨機基因第213章 秋季發佈會和國產雙核首發277.第277章 全面屏和十八納米第3章 野望第212章 我大哥智雲天下第一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366章 智雲第一代通用型機器人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387章 趙興生歸家191.第191章 A計劃第510章 眼高於頂的智雲人第513章 LSP的夢想:擬真機器人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13.第13章 顏值即正義312.第312章 海藍做的還是車嗎?機器人吧!第384章 商用量子計算機計劃第238章 一點五億銷量第59章 發佈會奇蹟降臨人間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361章 威酷電子啓動上市計劃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329.第329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兩家第356章 S16發佈以及四星電池門爆發第518章 七納米產能困局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第568章 玉兔號星際飛船正式起航147.第147章 裝逼專用Yun Book第391章 海藍海外建廠計劃148.第148章 S10發佈前夕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246.第246章 狂歡之夜274.第274章 歡迎來看大煙花第482章 樂子哥陳多林的發佈會之旅第403章 超級黑科技:常溫超導面世第20章 線下渠道第524章 世界前五的天才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167.第167章 公佈上市計劃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303.第303章 吃相太難看,手段太野蠻第495章 全球虛擬直播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250.第250章 海藍SEC開啓交付(萬字大章)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395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266.第266章 互聯網行業的爸爸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57章 發佈會啓動138.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489章 黑科技虛擬設備震撼來襲153.第153章 老闆們都用智雲第447章 智能電動車的浪潮以及混亂297.第297章 S14,奇蹟出現了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205章 給世界的禮物‘S11pro’發佈70.第70章 轟動全網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291.第291章 體量過於龐大,啥都要搞的智雲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第339章 意外的抗癌藥物BDF103第472章 蜂羣在非洲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367章 五百億收入的商城第437章 王華回國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第503章 三萬億美元和固態電池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第403章 超級黑科技:常溫超導面世272.第272章 發佈會:不走尋常路的智雲第536章 上月球開採氦三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398章 全球跨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