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

第333章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

時間來到16年一月份,智能手機領域的激烈競爭也算是初步告一段落了。

各大手機廠商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掀起了一番殘酷無比的競爭,爲了爭奪市場可以說打的頭破血流。

這個過程裡有人歡喜有人愁。

而過去半年裡,手機市場最大的贏家自然是智雲集團。

靠着一款劃時代的S15MAX,智雲的S系列手機再一次拔高了頂級旗艦機的技術水平,其獨特的3D人臉識別成爲了最近半年,甚至是最近兩三年裡最爲火熱的技術創新,無數人進行熱議。

不管消費者喜不喜歡這個3D人臉識別技術,這東西的技術含量是真的超級高,哪怕是智雲黑,都得先說一句‘3D人臉識別技術雖然技術先進’,然後才能跟着來一個‘但是’。

放在當下,這技術可以說是妥妥的黑科技,很吸引眼球的。

而依靠3D人臉識別技術的獨特性,再加上爲了搭載3D人臉識別而做出的妥協,搞出來的劉海屏幕具有極高的外觀辨識度。

這就迎合了不少人的喜好。

有些是爲了3D人臉識別技術的而購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真的有很多人純粹是爲了這個劉海屏的高辨識度而購買的。

拿上它,身邊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你用的上萬塊的手機,牌面拉滿!

這些都導致了S15MAX的銷量遠超衆人的預期。

不僅僅是外界對這款手機的銷量預期,一開始有所低估,就連智雲集團內部對這款手機的暢銷一開始都預估不足。

自從八月中旬正式發佈並上市銷售開始,包括S15MAX在內的S15系列手機陸續登陸全球超過一百三十個國家或地區的市場。

截止到十二月三十日,在過去的四個半月時間裡,整個S15系列瘋狂出貨超過一億四千萬臺,銷量極其誇張。

前面幾個月裡一直都是供不應求,等到進入十二月份中旬後S15系列的銷量才逐步減緩。

但是放緩銷量的也只是S15以及S15Pro而已,其核心型號,也就是S15MAX的銷則是繼續維持在了比較高的出貨水平。

這一億四千萬臺S15系列的出貨量裡,S15MAX就佔據了百分之五十一,出貨量超過七千萬臺,打破了智雲集團單型號手機的出貨記錄。

一月三日,智雲集團正式對外公佈了S15系列手機的出貨量數據,進而引來了全球範圍的熱議……這其實也是爲了打廣告,進行一波宣傳,然後刺激S15系列,尤其是S15MAX手機的持續熱銷。

想要把手機賣的更多,不是手機做的好就行的,還需要始終維持比較高的熱度,刺激那些還沒有購買的潛在消費羣體下決心購買。

S15MAX四個半月七千萬臺銷量,這個成績震驚了無數人……這麼死貴的手機竟然在幾個月裡還能賣出去七千萬臺,這簡直瘋了。

很多人甚至都無法理解,爲什麼能夠賣的這麼多。

“是這個世界瘋了?還是我瘋了?”

“這麼貴的手機,竟然能賣出去這麼多?這是假的吧!”

“全世界都是有錢人,只有我是窮光蛋!”

“現在的人都這麼有錢嗎?起步價八千塊的手機都捨得買?”

“是我低估了人們的收入,還是我高估了我的錢包?”

“看了眼S15MAX,再看看我的銀行卡餘額,我就明白,終究還是錯付了!”

當然,也有人瘋狂罵智雲,陰陽怪氣甚至破口大罵的,總之什麼樣的人都有。

而這種情況,可不是說國內的評價,而是發生在大部分國家裡……當然,美國不算,智雲的智能終端產品去年就退出美國市場裡,今年的S15同樣也沒有在美國市場裡銷售。

都沒在美國地區銷售,當地的消費者自然罵無可罵……就算罵,也是罵美國國內封鎖了智雲,害得他們需要高價買水貨的S15MAX。

沒錯,其實現在的美國消費者依舊能夠購買到智雲手機,包括最新的S15MAX。

極少數直接跑到墨西哥,加拿大這兩個領國去購買,或者是其他國家購買。

當然大多數還是購買走私進來的水果手機。

智雲集團的手機是屬於全球範圍的全網通,什麼運營商的卡都能用,同時在墨西哥發售的版本里,還有所謂的國際版以及國際免稅版……實際上國際版就是針對美幾家運營商的特殊版。

而免稅版則是雖然在墨西哥賣,但是都是在免稅店裡,然後你購買了手機後進入美國,你自己交稅去。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方面只是緊追智雲的智能終端在美國銷售,但是可從來沒有禁止美國人在國外購買智雲手機帶回去使用,也沒法禁止……人家美國人在國外買個手機回去,你還能攔着不成。

自然是人家愛買啥就買啥,大不了入關的時候交稅就是了。

當然,也有一些非法分子不會乖乖交稅,大批量購入國際免稅版後,會直接走私進去,節省一筆稅費。

走私進去後,再加價出售。

這樣價格自然非常昂貴,剛開始的時候,美國的水貨市場裡,一臺32GB版本的S15MAX,得兩千多美元呢,哪怕是美中產羣體,買起來也得非常心痛。

現在便宜了一些,但是也要一千多美元,貴的很。

很多美國人對此很不滿……憑什麼隔壁墨西哥人都能用上便宜的S15MAX,我們就他媽要當冤大頭,用上翻倍價格的S15MAX啊?

就這樣靠着走私的水貨市場,然後就有統計分析機構得出來了一個讓很多人很尷尬的事實。

沒有在美國市場正式上市的S15系列手機,竟然堂而皇之的進入了手機銷售榜,雖然排名不咋地,但是出貨量依舊達到了七八十萬臺……

而所有都知道,這些S15MAX手機,基本都是走私進來。

如果加上一個同樣走私進來的S14手機,那麼今年智雲手機在美國的出貨量,大概能夠達到一百五十萬臺!

這簡直他媽瘋了。

很多墨西哥的非法武裝分子,現在都改行走私智雲手機了……用潛艇運輸,用小飛機運輸,或者乾脆陸地挖地道!

一臺手機就是好幾百美元的利潤,而手機又是小體積的東西,非常容易攜帶。

而有些小打小鬧的人,乾脆在口岸人肉攜帶,一次哪怕帶個幾臺手機進去,那都是幾百美元的利潤,很好賺的。

整體利潤很不錯,而風險可比運非法藥品要小很多了……畢竟運輸銷售非法藥品,人家老美的禁毒司法人員可不會慣着你,步槍直接就拉出來了,運輸人員的人身風險極大。

但是走私個手機而已……性質就沒那麼嚴重了,只要不是太犯傻,那麼抓住也就抓住了,不會有太大的性命危險。

至於走私進去了能不能賣得出去。

事實證明,美國的部分消費者,還是很偏愛智雲的……

基本上只要不是水果的死忠用戶,那麼他們的最佳選擇就是智雲S系列手機了,其次纔是四星的蓋樂世系列,至於其他品牌的旗艦機,那都上不來臺面。

人家美國消費者也不傻的,不是財團喂他們吃什麼屎就吃什麼屎的。

甚至很多有錢人,甚至一些社會名流們都拿着一臺S15MAX呢。

當然,依靠走私水果賣一百多萬臺手機,這對於龐大的智雲集團而言不算什麼,智雲集團都懶得在乎這些。

而水果這個競爭對手對此也懶得搭理。

當下的美國手機市場還是很大的,今年第四季度的銷量達到了接近四千萬臺呢,其中水果自然是吃下了大頭,其次則是取代了智雲生態位的四星,再過來則是LG以及被聯翔收購後的摩托羅拉,最後還有個沒死絕的HTC。

然後國內的手機廠商,除了一個收購摩托羅拉,藉着摩托羅拉牌子的聯翔外,其他手機廠商都陸續遭到了重大打擊,市場佔有率非常慘淡。

去年智雲手機被迫退出美國市場引起了轟動,但實際上還有幾家國產手機廠商也受到了打擊。

去年,可以說是國產手機,包括其他智能終端大規模退出美國市場的年份。

不過雖然智能終端不能賣了,不過美國市場依舊是智雲集團的一大重要市場……說起來也很扯淡,但事實就是如此。

因爲如今美國市場上銷售的各類手機,相當多都是採用智雲半導體旗下 W系列芯片。

包括四星,LG,摩托羅拉以及HTC在內……他們今年的旗艦機清一色的W806芯片。

然後美國市場銷售的大量其他智能終端,以及PC產品、家電等也有着大量來自智雲集團旗下的各類芯片。

從移動端芯片,再到PC芯片,內存顆粒,閃存顆粒,多着呢。

然後大量美國企業採用,甚至可以說沒有代替品的企業級高速閃存陣列,表面上看供貨商是美國企業……但實際上這家供貨商是智雲半導體旗下的子公司,從方案到閃存顆粒,清一色的智雲造!

再過來還有車規級芯片……福特也好,通用也罷,乃至特斯拉,他們旗下車輛採用的輔助駕駛功能所需要的車規級算法芯片,清一色的智雲造。

這地球上,暫時就沒有可以取代智雲旗下EYEQ系列芯片的產品。

還有則是普通人接觸不到,但是各大高科技企業非常重視的AI領域,所用的一系列APO系列顯卡和英偉達顯卡,同樣是智雲旗下。

而上述產品,在美的銷量可以說相當大,並且在15年的時候還出現了增幅。

美國市場,至今都能爲智雲集團提供兩百多億美元的直接或間接營收……說起來也挺搞笑的。

你以爲美國那些企業不想封禁啊……他們想啊,但是他們做不到啊!

封鎖了智雲的很多半導體產品,他們連代替品都找不到!

再說了,徐申學一向來玩的是你狠我就比你更狠,從不手軟!

你封殺我智能終端,我就把水果踢出去。

你搞我半導體,我就把英特爾,高通之類的美半導體企業也一股腦踢出去……

如果你玩更黑的,我也有更黑的,你敢朝着我發射子彈,我就敢往你家裡扔火箭彈!

誰怕誰啊!

如此情況下,其實對方也有顧忌,不會輕易進一步擴大敵對範圍。

商業競爭嘛,一向來都是如此的簡單而樸素!

至少在徐申學的眼裡是這樣的。

不過在有些人眼裡就不是這樣了,覺得規矩大於一切,怕這又怕那,人家封鎖你智雲,你智雲就得反思啊,改進啊,然後哀求啊!

你怎麼能人家封鎖你一下,你就讓人家家裡扔火箭彈呢……這不體面啊,這很危險啊,會引發各種更大規模的對抗啊!

但是徐申學認爲,對於美財團,其他手段都沒啥用,尤其是是在規則內玩,你怎麼可能在他建立的規則裡玩,那不找死嘛!

你需要跳出他建立的規則外玩,比如直接往他家裡扔個火箭彈,那效果就不一樣了。

當對方有了顧忌,才能老老實實的坐下來,然後一起商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新規則,然後在這個新規則下大家一起玩。

目前,智雲集團和對方,就是在這個新規則下玩,前年雙方約定的臨時口頭約定,依舊有效。

至於這個臨時協議還能持續多久,這個還要看後續大環境的變化!

而在這之前,美國市場依舊是智雲集團的重要市場,一年兩百多億美元的營收呢。

‘智雲美國’依舊堂而皇之的設立在硅谷,只不過規模小了很多。

目前智雲集團在美國方面的分公司,也就是智雲美國是一家很純粹的銷售以及售後技術支持公司,沒有任何的生產體系。

而技術規模的話,也對比前幾年小了很多,目前規格的智雲技術研發中心,加起來也才一千多人而已,這兩千多人的研發中心主要也是爲了給智雲的一些半導體產品做本地化適配,同時給各大企業客戶提供技術支持的。

整個智雲集團的美國分公司,如今員工只有五千多人,基本都是行政以及銷售以及技術支持人員,這還是包括了英偉達以及其他一些子公司在內。

對比之前巔峰時期的一萬多人,已經下降了很多。

而核心的研發機構已經全部撤銷,連英偉達的遊戲顯卡業務的研發項目組,都已經轉移到了國內以及歐洲去了。

如此情況下,哪怕智雲集團遭到美國的全面制裁,並禁止智雲集團在美國的任何運營,那麼損失也不會太大,更不會有什麼核心資產,技術泄露的風險。

美國市場對於智雲集團是比較特殊的,營收依舊大,但是面臨着隨時進一步被制裁升級的風險。

因此智雲集團的態度就是:能賺多少是多少!

當然,這隻侷限於一些企業級服務,半導體產品。

至於智能終端,這個領域雙方都已經撕破臉皮,然後進行了對等制裁,沒辦法改變了。

智雲手機也只能賣點走私貨,其數量極爲有限,不值一提,對龐大的智雲集團沒啥影響。

但是,S15系列在幾個月裡,在美國都能賣出去大幾十萬臺的水貨,這依舊可以證明智雲S15系列手機,尤其是S15MAX的強大吸引力。

在美國都如此,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就更不用說。

國內市場裡,過去四個半月智雲的S15系列,出貨了超過六千萬臺,而在歐盟市場裡則是出貨超過四千萬臺,其他日本,印度,俄羅斯,東盟,南美,西亞等諸多市場裡也出貨量不小。

其中的S15MAX更是廣受爭議!

也不全是好評,其實批評聲音也不少……主要是價格貴,劉海屏難看這兩個方向。

但是,這依舊無法掩蓋S15MAX的龐大銷量!

然後等智雲公佈了S15系列的銷量後,很多人都沉默了,甚至懷疑人生了。

這不應該啊!

這破玩意,怎麼還那麼多人購買呢?

然後……又引起了一番輿論上的狂潮,衆多媒體們瘋狂報道智雲S15MAX的龐大出貨量,這讓更多的人對這款手機有了好奇,有了期待。

然後換機的時候,手頭寬鬆的話就會考慮入手一臺S15MAX,好歹要見識見識吹的神乎其技的3D人臉識別啊。

而這一用啊,就離不開了。

3D人臉識別搭配擡起喚醒,這組合起來後的使用便捷性是非常好的,一開始3D人臉識別還存在着戴口罩,眼鏡有可能出現無法識別的情況。

但是在十月份的時候,智雲集團推送了系統更新,優化了3D人臉識別的算法,增加了口罩模式以及眼鏡模式,使得人們哪怕在佩戴口罩和眼鏡的情況下,都能準確解鎖手機。

不管是在手機解鎖場景裡,還是在手機支付場景,又或者是代替作爲各類APP的密碼使用,3D人臉識別也都表現出來了極致的安全性。

遠超傳統指紋識別的安全性。

這一點,從各家支付廠商,包括各家銀行紛紛升級APP,支持智雲的3D人臉識別功能就能看的出來,這東西的安全性是沒的說的。

而且用戶也不用擔心3D人臉識別數據被盜用,因爲這個3D人臉數據是儲存在手機本地裡的安全核心裡,並經過本地安全核心的隨機加密。

這種安全數據,甚至都不會上傳到智雲的數據中心服務器了……哪怕上傳之前需要經過本地隨機加密。

但是智雲連上傳都不上傳,直接儲存在本地。

這些爲的都是提升安全性,降低用戶的反感,同時全面禁止任何APP廠商調用安全數據。

安全性,這是智雲手機重點打造的一個宣傳口號!

爲此,智雲集團都已經公開拒絕了多國司法機關的調查了。

之前十二月份的時候,就有英國的司法部門調查惡性謀殺案件的時候,發現有一名自殺的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是智雲S11手機,但是沒有密碼,指紋模式也已經失效,他們司法機構打不開!

就發文智雲集團,要求智雲集團配合他們爲該手機進行解鎖……智雲直接拒絕!

爲此還引來了不小的輿論風波。

當然了,面對各國的官方機構,智雲還是比較委婉的,說的是我們也無能爲力……密碼數據都是儲存在本地,並且經過了隨機加密的,我們自己也解不開的。

如果你有需要,有明確法律許可文件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來個刷機……給你一臺還原後的新手機。

但是想要直接獲得原機主的個人數據,很抱歉,我也無能爲力……

而這不是第一次有司法機構找智雲進行解密,但是智雲的態度每一次都是如此……無能爲力。

至於是真的無能爲力,還是假的無能爲力,那只有智雲自己的核心工程師才知道了……反正智雲對外宣傳的是不行,至於信不信,那是外人的事。

當然,智雲這邊沒有解決方案的話,還是會有有些第三方破解公司,他們有的也能夠解開一些老款的智雲手機,基本都是使用沒有被發現的一些安全漏洞。

最後,英國的司法機構就找了一家數據公司進行破解,成功獲得了這臺S11的個人數據……只不過消息公佈後,智雲隔天就面向全球智雲手機用戶,緊急推送了安全更新……又堵死了這個‘新發現’的安全漏洞。

對於安全性,智雲集團是很認真的。

這是建立智雲手機暢銷全球的基礎之一,消費者購買你的旗艦機,要都不是一方面,而是所有!

安全性也不例外!

而智雲方面宣傳3D人臉識別是當下最爲先進,最爲安全的解鎖方式,比指紋解鎖強至少五十倍!

——————

當S15MAX持續在全球暢銷,收割着全球消費者的錢包時,智雲集團也在十二月份順勢發佈了全新一代的PC產品。

主打的依舊是超薄商務本系列,包括YunBook13、14、15這三大系列,此外還發布了迷你主機以及一體化主機。

而上述的PC產品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全部採用了最新一代,採用十四納米工藝的CPU。

即威智科技在十一月份剛發佈的WZ5000/U系列,而智雲集團的PC產品,則是首發搭載了這一系列的芯片。

這一系列的芯片強不強?

看它的十四納米工藝就知道了。

這是全球範圍內,第二家採用十四納米工藝的CPU芯片,並且只比第一的英特爾推遲了不到一年時間。

同時英特爾的年初推出的酷睿五代,其實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爲老構架的影響,同時只有移動端的CPU,所以名聲不顯,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還有個酷睿五代。

這也是英特爾在今年下半年又迅速推出酷睿第六代的緣故,這個酷睿第六代有桌面版和移動版,覆蓋入門級和中端還有高端,乃是英特爾主打的核心產品。

英特爾的酷睿第六代推向市場後,AMD和威智科技方面的CPU業務都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這年頭的英特爾還是非常強悍的,屬於一家獨大,15年的CPU市場份額裡,包括桌面版和移動端,還有服務器市場在內,英特爾一家獨攬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市場份額。

AMD方面則是佔據了大概百分之二十的市場份額,而智雲集團旗下的威智科技,則是隻佔據了百分之十左右的市場份額。

面對英特爾的酷睿第六代,AMD和威智科技紛紛推出自家的新一代CPU計劃。

AMD那邊比較特殊一些,他們的新CPU部分型號採用臺積電的十六納米工藝進行代工,而部分高端型號則是採用智雲的十四納米工藝代工,以儘可能的降低成本,然後拼性價比。

智雲旗下的威智科技,則是順利在十月份後拿到了少數智雲微電子的十四納米工藝產能,並利用這部分產能生產WZ5000/U系列芯片。

尤其是W5000U系列芯片,該系列芯片可是預計搭載在智雲商務筆記本上的,承載着智雲集團的PC業務營收重任,因此獲得了相當比較多的產能。

至於臺式機使用的WZ5000系列CPU,其實只有少數生產,前期主要供應銷量比較低的智雲迷你主機以及一體化電腦這兩個系列,不過這兩個系列的銷量本來就不高,因此對CPU的需求量不大。

而對外供貨的話,目前的產能還無法做到,預計要二月份後才能夠大規模的向外界,主要是合作的PC廠商,如聯翔,同方電腦,神州,華碩等電腦廠商供貨。

此外也會開始同步放出銷售桌面版。

WZ5000/U系列CPU,作爲威智科技打造的基於十四納米工藝新一代CPU,在硬件層面而言可以說相當出色,並不會比英特爾的六代酷睿差不多少。

尤其是WZ5000U系列這些移動端CPU,爲了供應自家的重要PC業務,也就是超薄商務本系列,對性能的要求可以說相當高。

畢竟智雲的筆記本,一向來走的都是高端路線,直接對標水果的筆記本,各方面都是要做到極限的。

去年推出的15代筆記本,受限於WZ4000U的性能要落後英特爾的CPU一些,因此智雲這一代的筆記本,性能多少上輸了水果一些,只能被迫採用升級運行內存,提升屏幕等其他方式來抵消這個差距,但是這樣也導致了成本更高,毛利潤有所下降。

而今年,智雲的PC業務部門,是給威智科技那邊下了死命令,新一代的CPU必須要性能最頂級,哪怕是不能超過英特爾的酷睿六代移動版的性能,也要能齊平。

要不然的話,他們的PC事業部也不用混了……直接裁撤算了

智雲的智能終端產品,一向來都是業內最頂級的產品,哪怕不能領先核心競爭對手,但是至少也能維持持平。

至於落後競爭對手……也就只有在PC領域裡出現了。

這讓智雲集團裡的PC業務部門很不爽。

咋地,我們PC業務部門就是後孃養的,就要做拖後腿的那個啊?

受到了PC業務部門的強勢壓力後,威智科技的研發部門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調集了大量精兵干將,設計了新的芯片構架,然後做出來了WZ5000/U系列芯片。

其中的WZ5000U性能極爲強悍。

如WZ5050U芯片,擁有四個主頻達到2.8GHZ的CPU核心,而最大主頻可以達到3.6GHZ,同時還擁有8MB的三級緩存,支持最新,也是目前最頂級的LPDDR3 2133MHZ的運行內存。

這款移動端期間芯片,完全是奔着對標酷睿最新的旗艦I7移動版去的。

而搭載這款芯片的YunBook15 Pro,則是搭載了16GB的標配LPDDR3-2133MHZ運行內存,搭載了512GB的第四代江城儲存3D閃存顆粒。

同時還提供1TB或2TB固態硬盤的選配。

此外該筆記本除了CPU內置的集顯外,還提供獨立顯卡,而且不是普通電腦裡比較常見的英偉達的獨顯,而是智雲半導體GPU事業部裡的APO獨立顯卡,同樣是今年剛推出,針對移動端的高端低壓版顯卡APO4700U顯卡。

這款顯卡暫時不對外銷售,只供應智雲PC業務部門

智雲半導體的APO獨立顯卡,如今也是支持英偉達的諸多遊戲生態的,當然,這不重要,APO顯卡從來不以遊戲支持性能著稱,儘管它也很強!

APO顯卡在短短兩年裡成爲了獨立顯卡行業裡的超級新星,靠的是其獨特的專業性,除了老生常態的可以用來訓練AI外,APO顯卡還是目前全球範圍裡最好用的專業卡,用來進行處理圖像極爲好用。

不管是用來剪輯視頻,還是用來渲染視頻,又或者搞各種大型的設計軟件,APO顯卡都能輕鬆應對,並且還功耗比較低!

這也是APO顯卡從孃胎裡帶出來的主要特性,功耗低!

爲什麼各大企業都喜歡用APO顯卡訓練AI啊,除了性能強悍外,也是因爲其功耗控制的非常好,同樣算力下耗電量對比英偉達顯卡要更少,如此就帶來了更低的算力成本。

同樣的,這一優勢也可以利用到筆記本上。

筆記本上寸土寸金,電池容量是有限的,散熱設計也是比較麻煩的。

智雲筆記本的十四寸以及十五寸的Pro版本又要搭載獨顯,以滿足視頻剪輯,大型設計軟件等生產工具的算力需求,同時這個獨顯的功耗還不能太高,不然散熱壓不住,電池也不耐用。

需要具備專業算力卡的能力,還需要低功耗,這不就是APO顯卡嘛!

這種情況下,智雲半導體的GPU事業部門,基於APO獨立顯卡,專門開發了一款低壓版的APO顯卡,即APO3700U,此外還有一個前者的殘血版APO3600U,供應給14寸Pro版使用。

從CPU到GPU,再到運行內存和閃存,今年的智雲筆記本,在配置上再一次做到了極限。

16款的YunBook 14/15 Pro可以說,作爲生產力工具除了貴沒有缺點。

當然,在主打便攜,輕薄,顏值的YunBook13/14又不一樣了,爲了獲得超高的續航,其搭載的CPU,主要是WZ5010U/WZ5020U,這兩款芯片的性能自然沒法比高端芯片對比,但是它們功耗特別低啊。

尤其是YunBook13,能夠做到十三個小時的無線網絡瀏覽續航呢,這是個讓一大堆超薄筆記本望塵莫及的數據!

在十二月份的時候,智雲集團把多款YunBook推向市場,再一次掀起了商務筆記本領域的戰爭,力爭明年的PC銷量衝擊三千萬臺。

在這個PC整體銷量疲軟,已經進入存量的時代裡,很多廠商的PC業務都已經沒有大規模增長了,也只有智雲集團這樣的企業,纔在磨拳搽掌試圖衝擊更高的銷量。

只不過能不能做到,這就得一年後再來看了。

畢竟高端商務本領域裡,水果和智雲的競爭極爲激烈,然後四星,戴爾等企業也涉足其中,整體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

同時PC領域裡,智雲的PC產品也沒有獨特的系統,生態這些優勢,只能比拼硬件折騰起來比較麻煩,毛利率也低一些。

不過智雲說的毛利率低,那是和自家的其他智能終端比……放到整個PC行業裡,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比水果的PC業務毛利率差一些,但是遠超其他廠商。

智雲的產品被無數人噴太貴,那都是有理由的,它家的智能終端產品,那是真的貴啊!

十二月份推出PC產品,等到一月份的時候公佈S15系列手機銷量,等到了一月中旬的時候,智雲集團又公佈了年報,全年手機銷量達到三億兩千萬臺,其中的核心產品,S系列年銷量達到了兩億四千萬臺。

再加上PC業務回升,年出貨達到了兩千五百萬臺。

藍牙耳機出貨量繼續上漲,達到了一千五百萬臺。

平板電腦則是受到平板電腦大環境影響,有所下跌,但是跌幅不大。

智能手錶業務則是穩重有升,漲幅不大。

上述幾種核心的智能終端業務,爲智雲集團提供了豐厚的營收和利潤。

再加上外銷半導體業務持續發展,如W系列SOC出貨量增加,車規級芯片出貨量增加,內存以及閃存業務也有所增長,還有比較重要的顯卡業務的增長,主要是APO系列顯卡。

最後還有一個增長幅度比較大的互聯網以及軟件業務,主要是APP商城。

上述諸多業務,一共爲智雲集團提供了三千六百多億美元的營收,超過了外界去年年中預估的三千五百億。

而淨利潤則是達到了五百八十億美元,重新成爲了全球最賺錢的企業,這個數據同樣超過外界去年年中時候的預估。

這個消息再一次引爆了輿論,把人們的目光吸引到智雲集團身上來。

市值第一,盈利第一。

營收排名則是從去年的第七位上漲到第六位,如今還排在智雲前頭的,除了一家比較特殊的沃爾碼外,其他的都是石油企業。

其誇張的營收規模以及強悍的盈利能力,引來了無數人的關注和熱議。

以至於讓很多人都無法相信這個事實。

不是說智雲被美國給打壓了嗎?

不是說被制裁了嗎?

甚至都被迫從美股退市,然後轉移到小池塘港股上市了嗎?

咋還越來越強悍了?

按照這麼下去,智雲集團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突破萬億美元的市值了。

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155.第155章 第一款國產SOC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85章 智雲的派系之爭第221章 最無恥的商業競爭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316.第316章 世界最大的手機SOC廠商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第357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飽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357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飽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289.第289章 車子太大,歐洲太小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第224章 AI模型限制出口315.第315章 尊法守紀的海外智雲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76.第76章 C級名額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第454章 萬物皆可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33章 危機第548章 腦機接口仿生手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184.第184章 YunPad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302.第302章 全球幹架的銀河安保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16章 十倍利潤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258.第258章 瘋狂三億以及藍牙耳機第12章 年輕人的手機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第57章 發佈會啓動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21章 產能不足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563章 旅行和無人出租車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56章 空中飛人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233章 舉世震驚的火箭回收成功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106.第106章 平板 手錶 耳機
149.第149章 S10發佈會(一)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528章 多海國際購物平臺第409章 真正的龐然大物柳河投資第449章 爆火的智雲機器人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268.第268章 玩產業鏈的徐申學155.第155章 第一款國產SOC第25章 三品牌戰略第485章 智雲的派系之爭第221章 最無恥的商業競爭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316.第316章 世界最大的手機SOC廠商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388章 買房買車相親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44章 智能樣機試驗成功第521章 智雲超導材料工廠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第493章 如果有奇蹟,這就是奇蹟!第357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飽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357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飽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520章 複雜的全球汽車市場第67章 82億估值融資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第529章 火爆的虛擬設備289.第289章 車子太大,歐洲太小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第224章 AI模型限制出口315.第315章 尊法守紀的海外智雲第487章 體驗虛擬設備第539章 徐微微的婚事第405章 最高級別的保密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433章 是個人都能搞人工智能了第526章 席婉清的夢境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535章 可控核聚變計劃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170.第170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76.第76章 C級名額173.第173章 威酷小藍生態鏈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176.第176章 SOC芯片危機第421章 朱儁能的間諜生涯第454章 萬物皆可105.第105章 超薄商務本計劃第33章 危機第548章 腦機接口仿生手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184.第184章 YunPad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264.第264章 從不給第三次機會302.第302章 全球幹架的銀河安保第237章 五天三百億以及S12樣機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330.第330章 全球最好的老闆178.第178章 必須獨一無二第501章 王林徒的歐洲視察之旅第16章 十倍利潤第486章 智雲兩地上市和EUV光刻機量產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第554章 申建元參觀智雲總部第538章 半導體五年戰略規劃304.第304章 先進智能無人機作戰系統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43章 辦公室的秘書們295.第295章 S14量產以及對等制裁258.第258章 瘋狂三億以及藍牙耳機第12章 年輕人的手機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第57章 發佈會啓動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259.第259章 自研盤古電腦以及X86計劃第21章 產能不足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563章 旅行和無人出租車174.第174章 視察海藍汽車244.第244章 跨國企業第56章 空中飛人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233章 舉世震驚的火箭回收成功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106.第106章 平板 手錶 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