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

一月份過去後,智雲集團正式對外公佈了去年Q4以及去年一整年的財報。

這份財報也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廣泛關注,不僅僅投資們關注,還有諸多高科技從業人員、經濟學者們關注,甚至就連很多普通人,尤其是國內的普通人也關注。

因爲某種程度上來說,智雲集團的財報一定程度上反應了諸多行業的整體情況,這對很多人研究某個行業,甚至研究一些經濟都是有極大的參考價值的。

畢竟,這可是年營收七千多億美元,利潤超過兩千億美元的龐然大物的財報!

而具體到部分行業裡更是影響龐大,如智能終端行業,先進半導體行業,人工智能行業,機器人以及虛擬產業等。

智雲集團發佈財報後,其中的智能終端業務裡的智能終端銷量和去年持平,雖然營收和利潤都略有增長,但是依舊可以看的出來智能終端整體市場的頹勢……強如智雲集團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其智能終端業務也沒有了大幅度增長,可見當下智能終端市場的容量已經到頂,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了。

有意思的是,智雲集團自家的財報發佈後,先不說影響智雲集團的股價,倒是其他智能終端廠商的股價紛紛下跌!

很簡單的道理,智雲都這樣了,其他智能終端廠商的日子自然就更不好過了……

智能終端市場已經失去了高速增長的可能性,而投資者們自然是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要麼做長期價值投資等分紅或股份回購,要麼拋售股票尋求新的新興市場……這自然也就影響了衆多智能終端廠商以及連帶的智能終端供應鏈企業的股價!

從智雲集團的財報裡,看出來了智能終端行業的頹勢,但是同樣也能看出來一些新興行業的巨大潛力!

如機器人市場,智雲集團在財報裡透露,其智能機器人以及附屬業務的營收已經達到了七百多億美元,毛利潤達到一百多億美元。

作爲一個新發展起來的市場,這個營收規模是非常嚇人的,按照這麼個趨勢下去,很多分析機構認爲,全球範圍內的機器人市場還將會繼續高速增長,三年內有望達到兩千億美元的規模。

雖然這個市場不可避免會被智雲集團吃掉絕大部分,但是依舊會留下部分低端市場,工業市場以及特殊市場的份額給其他創業公司。

尤其是目前智雲集團方面的機器人業務,把重心都放在了家庭機器人上,對傳統的工業機器人雖然也有投入,但是並不算大,主要是目前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太小,利潤低!

工業機器人和家庭機器人的區別,在智雲集團看來,就類似工程車輛和家庭車輛的區別,這兩者的市場容量差距太大了!

對於智雲集團這種巨無霸企業而言,他們是更加傾向於研發,製造市場容量更大的普遍性消費級工業產品,如手機,家庭機器人乃至到普通人用的虛擬設備。又或者是直接制定一個行業的準則,直接開闢一整個新賽道,再壟斷式的出售各類核心零配件,如算力芯片。

而對於常規的工業設備領域其實興趣一般般……因爲工業設備的有限市場撐不起來智雲集團如此龐大的體量。

超大規模的產銷量、超高的毛利率,這纔是智雲集團做核心產品的追求……

但是智雲集團暫時看不上的這些‘小體量、低利潤’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則是給了其他從事機器人業務的企業生存空間。

最近一年來,已經有很多公司陸續向市場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比如各種各樣的機械臂,小型的無人運輸車之類的……雖然他們的機器人無法做到智雲機器人那麼聰明,但是在工業領域從事一些簡單重複的工作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只要價格足夠便宜,性價比高了,很多客戶也是遠遠選擇的。

你說智雲的工業機器人……誰都知道他們的工業機器人好,但是智雲的工業機器人也貴啊,普通企業用不起啊。

此外還有其他領域,比如特種機器人領域……因爲市場比較小衆,而且要求比較特殊,偏門,智雲集團也是不做這些領域的機器人的,這同樣給了很多公司創業的生存空間。

最後則是國防領域的機器人……比如典型的多足機器人武器平臺,或者說機器狗,隨便怎麼稱呼,智雲的多足機器人是好,地球人都知道……

但是你總不能讓一大堆國家直接用智雲的多足機器人吧,先不說這東西也挺貴的,關鍵的是這些是民用產品,人家就沒有內置戰場上所需求的各種大模型,而且也不開放數據接口,你都沒辦法拿着智雲的多足機器人去訓練自己的軍用大模型。

國內的國防領域的機器人,也是智雲集團這邊出技術,然後合作開發的,大數據模型都是專門訓練的,和民用機器人是兩碼事。

再者,智雲的機器人會聯網的啊……智雲敢賣,你都不敢用好吧。

所以這國防機器人領域也是一大市場,很多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歐洲等國家都在研發自己的國防領域的機器人……只不過要想做的性能好,短時間內免不了還是要購買智雲集團的PX芯片!

至於讓他們自己研發一款中大型人工智能終端通用芯片,這可太難了……高通,英特人,AMD至今都沒有搞出來呢。

智雲集團的PX芯片,這東西可不是尋常的GPU,而是專門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終端通用算力芯片,其技術門檻是非常高的,並不比APO顯卡容易做。

機器人產業目前正在蓬勃發展,智雲集團吃下了大頭,但是也留給了大量的市場給其他企業。

外界的分析師們,對機器人產業還是非常好看的,過去一年裡全球範圍內的很多機器人領域的創業公司,都獲得了大量的投資。

一個創業公司,如果能夠拿出來不錯的機器人算法,那麼分分鐘就能夠獲得少則幾千萬美元,多則上億美元的風投呢,一大票投資基金願意陪着這個創業公司賭一把!

所以現在的機器人產業是非常紅火的,成爲了過去幾年裡最爲火熱的投資領域,大量的資金都涌入其中。

不過,他們想要做出來類似智雲機器人這樣的頂級機器人,短時間內是別指望了……核心的底層人工智能技術達不到的。

除了機器人產業非常受到關注,在智雲發佈財報後,引起了新一輪的重點關注外。

虛擬產業也是成爲了人們關注的新焦點!

智雲集團發佈的財報裡,虛擬設備業務的營收是四百多億美元,利潤虧損六十多億美元。

但是表現出來的巨大市場潛力,確實讓無數高科技公司看了眼紅!

這才一年啊,一年就做出來了四百多億美元的市場,假以時日豈不是也是幾千億美元級別的大市場?

而且這虛擬產業裡的虛擬設備,技術難度整體來說,比機器人要低一些,畢竟技術的難點在於萬向跑步機和搭配的機械臂靠背座椅。

但是單純搞個VR頭盔加主機,再加個鍵盤鼠標或搖桿操控的話,問題其實不是很大……尤其是智雲集團還把核心的智雲虛擬物理擬真引擎以及一大堆的開發軟件都給免費公開了,誰都可以用。

這意味着軟件領域裡不成問題了……因爲任何一家公司其實都可以利用智雲虛擬物理擬真引擎,然後去搭建他們的虛擬世界。

威酷電子,四星,水果,谷狗,臉書,華威,大米等一票企業都在搞VR虛擬設備,預計今年開始,就陸續會有公司發佈他們的VR虛擬設備產品。

這意味着虛擬設備市場將會進入一個更加繁榮,更加普及的時代!

而虛擬產業除了虛擬設備外,還有衍生的虛擬內容產業,這是各大互聯網企業在過去一年裡,力爭進軍的新行業。

不管是頂級的互聯網大廠,還是一些二三線的互聯網企業,乃至一些專門的遊戲公司甚至是一些小型的創業公司,基本有點野心的都在搞虛擬內容產業了。

可以預見的未來是,隨着虛擬設備的存量持續增加,未來虛擬內容產業將會成爲一個新的移動互聯網產業。

並且虛擬內容產業目前的核心載體是虛擬遊戲,而虛擬遊戲的吸金能力可太強了……可以說這年頭玩得起虛擬遊戲的人,都不差錢,也不會吝嗇花錢。

哪怕是去虛擬體驗館裡玩虛擬遊戲的人,也捨得充值幾千萬把塊……一兩百塊一個小時的虛擬體驗館的上網費用都出了,也不差那幾百幾千塊的遊戲充值了。

虛擬世界世界裡大量的超高淨值的虛擬遊戲用戶,讓無數互聯網企業,遊戲公司看了都吞口水,一個個都挽起袖子大搞特搞,準備在虛擬遊戲裡撈錢呢。

此外,虛擬內容產業裡還催生了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虛擬內容……也就是顏色內容。

智雲集團的虛擬設備是面向全球市場的,而很多國家裡的顏色內容是合法的,智雲集團的虛擬軟件APP審覈以及管理上,也是按照當地國家的法律標準來進行,當地國家准許顏色內容的話,那麼也就可以上架了。

於是乎,在美國,歐洲等不少國家裡就出現了顏色虛擬內容……這就給很多人帶來了非常新奇的體驗,至少視覺體驗非常不錯!

這可比直接看3D直觀多了!

當然,國區裡的虛擬世界用戶是欣賞不到外網的這種超高擬真度,而且遠超現實的虛擬顏色內容的。

智雲集團的虛擬內容管理上是分大區管理,國區的用戶是沒辦法去海外大區玩遊戲或瀏覽內容的。

當然,要是有本事直接用虛擬設備直接連接外網,然後註冊外網的用戶ID,再上外網的話,其實也行……

這種事屬於一個人有能力繞過去,說明你的知識水平以及認知水平已經足夠了,外頭的各種內容也影響不了這個人的認知了,基本上沒人管他的!

但是如果繞不過去,老老實實的在國內的虛擬世界裡待着,外邊的世界各種風險內容太多,對這人來說還不適合!

尤其是三觀未定的青少年,還是不要接觸外頭的那些妖魔鬼怪了,容易被帶歪扭曲三觀!

虛擬內容行業,是過去一年裡互聯網行業裡的創業最爲火爆的行業,也是非常受到投資人以及從業人員和普通人的關注。

只不過今年智雲發佈財報的時候,並沒有把虛擬內容產業的營收數據等單列出來,而是包括在軟件以及互聯網業務板塊裡一起進行計算。

所以人們也很難根據財報進行分析!

但是很多第三方的分析機構,根據各種數據進行彙總統計分析後,認爲全球範圍內的虛擬內容產業市場規模,在過去一年裡已經達到了六十億美元的規模……這是建立在只有數十萬臺虛擬設備存量上的。

那麼未來一年虛擬設備的存量達到兩百萬臺呢?三百萬臺呢?再過幾年五百萬,一千萬臺虛擬設備容量呢?

虛擬內容產業豈不是要成爲數百億美元市場的規模?

這個市場規模可不小了,比早期的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大多了。

而這也是諸多互聯網公司奮力進軍虛擬內容產業,哪怕是現在虧成狗也要咬牙堅持做的核心原因……虛擬內容市場的潛力太大了。

這代表着未來,不管如何都不能輕易放棄的!

畢竟現在都有人說,虛擬互聯網已經代表了互聯網的新發展方向,未來的互聯網就是虛擬互聯網!

互聯網將會從早期的電腦互聯網,發展到移動互聯網,再發展到虛擬互聯網!

智雲集團的財報裡,除了體現智能終端,機器人以及虛擬產業外,還體現了算力芯片……

智雲集團對外公佈,19年裡,全年對外銷售各類算力芯片,主要以APO顯卡,PX芯片,EYQ芯片爲主的營收達到一千一百億美元……而這個數據,是已經去掉了智雲集團自用的各種算力芯片。

包括虛擬設備以及機器人業務上使用的APO顯卡、ZY芯片、EYQ芯片都是沒有統計在內……這部分數據被列入了虛擬設備業務營收以及機器人業務營收裡。

如果算上這部分,其實數據還要更大!

智能終端,虛擬設備,智能機器人,算力芯片,再加上各類常規半導體芯片,包括手機SOC,CPU,儲存內心,閃存芯片等,再加上其他軟件以及互聯網服務,智雲計算業務,配件以及零配件業務,還有金融投資銀行業務,智雲衛星業務,智雲航空業務,還有其他輔助駕駛家屬方案供應等其他諸多亂七八糟的業務。

由此一起造就了智雲集團七千七百多億美元的鉅額營收,兩千億美元的龐大利潤!

智雲集團的財報被公佈後,又迎來了股價的上漲!

投資者們第一時間就拉高了股價……畢竟兩千億美元的利潤太誇張了,按照二十倍市盈率來算,智雲集團的市值都得四萬億美元纔算‘合理’。

當然,智雲集團的市盈率,極少達到過二十倍這麼高的程度,在面向全球投資者,尤其是全球機構類投資者的港股上,智雲集團的市盈率長期穩定在十七八倍左右,有波動,但是基本都在這個數據裡徘徊,只有在重大利好消息的時候,纔會短暫的突破到二十倍的市盈率。

但是哪怕是按照十八倍市盈率來計算,智雲集團的總市值也能達到三萬六千億美元……這是很多全球投資機構給出來的一個比較中位數的認可。

所以智雲集團發佈財報後,智雲集團在港股的市值從之前的三萬四千五百多億美元,一夜之間飆漲到了三萬六千億美元。

僅僅是一天時間,就增長了一千五百億美元的市值……光是這一天增長的市值,就已經超過了99%的上市企業的市值。

大部分很出名,耳熟能詳的大企業,他們的總市值都還沒有一千五百億美元呢。

但是人家智雲集團,一天就漲了一千五百億美元的市值……可見其體量之大。

而在國內的A股市值,其實還要更高……換算成爲美元的話,智雲集團在國內A股的總市值,都能到三萬八千億美元了。

A股的市值比港股的市值高,這也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除了兩地上市普遍性外,這也和國內的股市上,缺乏足夠分量,足夠穩健的重量級藍籌股有關係。 而智雲集團,就是唯一一個能夠獲得幾乎所有投資者信任的企業!

大量的投資機構以及還有一大票穩健型個人投資者,他們一個個都把智雲集團的股票當成了超級藍籌股,充當壓艙石……有事沒事就喜歡買點智雲的股票放着。

對於投資機構而言,這種能夠容納他們巨量資金的超級大盤,全國,不,全球也就這麼一家……你幾百億資金投下去,也就冒個泡而已,想要套現幾百億的話也沒啥問題,甚至都導致不了股價的大幅度波動。

同時這個超級大盤的投資回報還不低……國內剛上市的時候,國內市值是三萬四五千億左右,現在大半年過去了,已經漲到三萬八千億了,已經漲了百分之十左右了。

不到一年時間裡就有百分之十的投資回報……這對於那些擁有巨量資金的投資機構而言可是非常難得的。

一萬翻十倍到十萬,這對於投資而言其實也沒多難,賭對一次就行了。

一個億翻一倍到兩個億,這難度一下子就上來了,對於絕大部分投資經理而言已經是無法完成的任務了,能夠做到的那都是頂級投資人。

如果是一百個億漲十個百分點……這已經是超級難度了。

再把這個資金量翻倍上漲到五百億,一千億的話,那已經是地獄難度了。

因爲資金量太大,操作起來非常的困難,比如購買股票,別說一千億了,一百億砸下去拉昇股價都非常容易,漲停板什麼的輕輕鬆鬆!

但是後續想要趁着高位套現,把錢真正的拿到手裡,那可就太難了……因爲這麼龐大的體量,散戶都不夠你收割的,只能收割其他投資機構的肉。

然而投資機構的肉哪有這麼好收割啊!

其他大型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又不是大傻子,稍微眯着眼看一眼就知道你想要幹啥了!

全都是業內頂級精英,你想要高位套現離場,你稍微有點動作,他跑的比你還快……誰收割誰還不一定呢。

所以,對於資金量龐大的投資機構而言,小盤子其實很不友好……資金還沒有砸進去多少呢,就已經好幾個漲停板呢。進去的資金還沒有跑出來一小半呢,就已經跌了好幾個跌停板了。

但是,智雲集團這種超級大盤股,那可就不一樣了!

按照目前市值來算,智雲集團擁有二十六萬六千多億的龐大市值,國內A股公開發行的流通股價值兩萬六千六百多億!

在兩萬六千多億的龐大盤子裡,區區幾百億想要單獨大幅度拉昇股價都不可能,撐死了讓你搞一個點的波動,等你資金量耗完了,說不準好不容易拉昇的這一個點也就掉回去了。

國內除了幾家實力極爲強悍,背景特殊的投資機構外,其他投資機構都不具備單獨對智雲的股價進行大幅度拉昇或砸盤的實力……沒啥特殊理由,就是因爲他們沒那麼多錢。

所以智雲集團的股票,其實很穩的!

因爲衆人的信任以及本身的穩定性,也導致國內原本很多人本來是不買股票的,但是現在智雲集團在國內上市了,他們也都喜歡有閒錢了就去買點智雲集團的股票,就當利率高一些的定期存款了。

畢竟對於個人而言,購買智雲集團的股票,大錢賺不到,但是賺點小錢還是可以的……

而且虧損也不容易。

智雲集團的波動小啊,就算有波動虧損了,其實也虧不了幾個錢!

就像這一次智雲集團公佈財報後,大漲四個多點,當天全球範圍內的財經新聞媒都在報道……什麼智雲集團一夜暴漲一千五百億美元之類的標題看着很嚇人。

但實際智雲集團的市值一天漲一千五百億美元的市值,但實際上漲幅才那麼四點多而已,而且過後等市場熱度下來了,說不準後續還會再跌回去一些……

智雲集團的股票,在國內上市除了第一天外,後續就沒有出現過漲停或跌停。

日常時候,一兩個點的波動就已經算是很大的波動了,都能引來金融投資行業裡的重點關注了。

而三四個點的波動就已經是屬於非常劇烈的波動了,都能上全球財經新聞頭條了……就比如這一次智雲發佈財報後,股市在當天大漲四個點,瞬間就成爲了全球財經新聞頭條!

這樣的智雲集團的股票,個人想要靠購買智雲集團的股票發家致富,那是不可能的,波動比例太小了,但是進行長期性的穩健性投資的話,跑贏通貨膨脹那麼問題不大,運氣好的年份,在跑贏通貨膨脹之餘還能小賺一筆!

怎麼說呢,長期投資智雲股票,比存定期風險大一些,收益也大一些!

但是不管怎麼說,都比個人自己購買其他股票或基金的風險小多了,適合沒那麼貪心,只想要跑贏通貨膨脹的個人投資者。

不適合賭性比較大,想要一夜暴富,玩投機的股民,他們適合購買其他類型的股票,畢竟能夠有漲停板……當然,也有可能迎來跌停板!

智雲集團公佈了財報,股價迎來了難得的比較大幅度的上漲。

順帶也影響了不少上市公司的股價……大漲的有,跌的也有,其影響是波及了衆多行業的上市公司的。

而智雲集團內部對外部的股市風雲則是不太關注,財報已經公佈出去,讓投資者們自行決策即可。

對於智雲集團而言,現在的重要任務是快馬加鞭的推動更多先進半導體的產能建設!

一月下旬的集團高層會議裡,徐申學親自拍板,臨時增加今年以及明年的半導體以及超導領域這兩個核心基礎領域的投資。

額外追加三百億美元的投資,用於開工建設第二座三納米工藝的半導體工廠,力爭在後年獲得兩座三納米工藝的工廠,獲得八萬片的三納米工藝產能。

額外再追加五十億美元投資,用於擴充現有的兩家3D先進封裝工藝的產能。

同時追加一百二十億美元的投資,準備在通城再新建一座大規模的第二代3D封裝工藝工廠。

光是三項的追加投資,總額就達到了四百七十億美元,分成三年投資,預計今年新增投資兩百七十億美元,明年一百五十億美元,後年新增五十億美元。

這個數字可不是個數目了,哪怕是對於智雲集團而言也是屬於大錢了,

畢竟這不是說半導體領域的資本支出總額就這麼多,而是屬於追加的一部分……原本計劃的一年四五百億美元的半導體領域資本支出還在呢。

今年,智雲集團在半導體領域裡的資本支出預算,達到了驚人的七百億美元……這個數字能夠嚇到一片人。

如此龐大的資本支出,也不單純是爲了建設先進的五納米和三納米工藝,也包括成熟的七納米工藝產能擴建……第二代七納米工藝的需求量非常大,現在還遠遠不夠用,智雲微電子還在持續擴張產能。

成熟的10-14納米工藝的技術升級,這涉及到了部分工廠進行升級改造,主要是把很多主打十四納米工藝的工廠,升級到第二代十二納米工藝。

第二代十二納米工藝,已經成爲了目前智雲微電子的主打先進工藝,大量的自用芯片以及對外代工的芯片都是採用這一工藝的,此外智雲微電子還在十二納米工藝節點裡開發量一些特殊工藝,應用滿足不同行業的芯片需求,比如各類車規芯片的需求。

十四納米工藝節點裡的第二代十二納米工藝技術,預期未來很多年裡都依舊會有很多的訂單。

所以10-14納米工藝的節點裡,雖然不再繼續擴充產能,但是持續進行了技術升級,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此外智雲微電子,甚至都還在開發更好的成熟工藝,去年正式向市場推出了新型的二十二納米工藝節點……這是傳統二十八納米工藝的升級版,實際上依舊採用DUV浸潤式光刻機單次曝光,製造成本沒有上漲太多,但是芯片性能則是提升了不少。

所以稱之爲等效二十二納米工藝。

這一工藝,也非常適合車規級,智能家居以及很多領域上的芯片需求,乃是傳統二十八納米工藝芯片的一個升級方向。

至於更落後的四十五納米工藝,智雲集團也有新推出的所謂四十納米工藝。

而五十五納米工藝以上,智雲微電子已經已經停止了技術研發,就是小改進而已,夠用就行了。

除了邏輯芯片的產擴充,升級改造外,還有兩個耗資大頭……內存芯片以及閃存芯片!

這兩塊業務其實投資成本也不低!

閃存領域,目前在推動高層數,尤其是一百五十層的3D NAND閃存的產能擴充。

3DNAND閃存領域裡,智雲微電子的技術是屬於全球第一的水準,當然,價格也是最貴的!

目前智雲集團的一百五十層的先進3DNAND閃存,主要是供應集團各類智能終端,如S系列手機,筆記本,平板,智能手錶等各類終端,同時虛擬設備,機器人也採用。

同時這種頂級閃存芯片,也會做成企業級閃存供應企業客戶……企業級閃存這一塊的市場也非常大。

益海科技這些大型互聯網企業,每年都要採購大量的智雲企業級閃存,用來擴充他們的儲存數據的容量。

光是國內的互聯網企業的企業級閃存市場,其需求量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然後國外的很多互聯網企業也會採購。

畢竟智雲的企業級閃存,那可是世界頂級技術,性價比也很不錯,是企業組建高速儲存陣列的第一選擇。

實際上在閃存這一塊上,智雲的企業級閃存,要比消費級閃存的名頭更大,很多服務器工程師們搭建儲存服務器時候的最愛:不僅僅性能好而且穩定!

此外,智雲還會把這種頂級閃存做成智雲牌的固態硬盤對外零售,少數固態硬盤廠商也會採購這些先進閃存芯片,做成他們的高端旗艦固態產品用於零售。

但是不管是智雲牌還是其他固態硬盤廠商的這種頂級3D NAND芯片的固態硬盤,價格都很貴,普通人組裝或升級電腦的時候,都不會去考慮用這種固態硬盤…毫無性價比可言。

此外也對一些大企業客戶供應這種頂級閃存芯片……如水果就採購了這種頂級的3D NAND不少用在他們的手機上。

還有一些PC廠商也會採購使用用在他們的旗艦電腦上。

這些先進的3D NAND芯片,也是一種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也是需要用EUV光刻機生產的,其工廠投資也是非常大的。

儲存芯片領域的另外一個大類是內存芯片……這同樣是吞噬大量投資資金的大戶。

內存芯片領域,智雲微電子正在大幅度擴充10C,即第三代十納米級別工藝的產能,這種用EUV光刻機生產的頂級內存芯片,已經是世界上最頂級的內存芯片了,成本高,售價也貴,屬於目前比較賺錢的內存了,大量智能終端以及電腦都用上了。

同時還在大規模擴充高寬帶內存的產能,也就是APO顯卡上使用的HBM2/3內存。

這種內存技術其實就是垂直堆迭DRAM芯片,以實現更大的帶寬。

這是目前最先進的內存技術,同時也是支撐智雲集團生產一系列算力卡的主要零部件……一張APO顯卡里,實際成本最高的就是HBM2/3內存了,大概能夠佔據三分之二的實際成本。

智雲微電子,正在大量擴充HBM2/3顯存的產能,以滿足算力芯片的巨大需求!

邏輯芯片、閃存芯片、內存芯片,再加上一個2.5D/3D封裝工藝……這四大領域裡的先進工藝的產能擴充以及持續推動下一階段工藝的發展都是非常耗錢的,動不動就是大幾十億美元,甚至兩三百億美元的鉅額投資!

如果還想要加快建設力度,那麼花錢就更多了。

這也是今年智雲集團,在半導體領域的資本支出,預算達到了七百億美元原因!

沒辦法,想要搞先進工藝的產能擴充,還要在技術上和產能上都領先對手,就是這麼的花錢!

半導體制造產業,一向來都是重資本投資,沒錢可玩不轉!

智雲j集團這邊,內部追加了半導體領域的投資的同時,還在加速超導量子計算機的發展,爭取早日量產第六代超導量子計算機!

而這方面,也非常的花錢!

光是搞第六代超導量子計算機,工業量產所需要的各種頂級設備的研發經費,對於其他企業而言,就是個天文數字!

超導量子計算機領域,不僅僅是重資本投資,而且還是技術門檻非常高的投資,單純有錢都玩不轉,還得有技術!

畢竟其他地方,可沒設備讓你用……都得自己苦哈哈的研發製造設備呢。

而承擔這個苦哈哈任務的,就是仙女山控股了……除了仙女山控股,其實世界上也找不到第二家企業有這個技術水準了。

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504章 劃時代的固態電池第17章 瘋狂的人才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第435章 智海園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553章 兒時智雲夢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第49章 市場調研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48章 籌備發佈會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第45章 智雲C1樣機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241.第241章 美國製裁來了(萬字大章)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39章 融資計劃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第49章 市場調研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第424章 制裁:百分百汽車關稅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42章 李秘書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第492章 Yun VW發佈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
第60章 華夏第一款智能手機第525章 席婉清的煩惱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512章 聯合發佈會288.第288章 抱着智雲大腿等起飛第230章 一款產品一個概念一種生活第204章 高通的危機第504章 劃時代的固態電池第17章 瘋狂的人才163.第163章 S10的瘋狂以及C3上市第61章 雙向視頻通話第24章 靈活的底線第443章 智雲嚴選,值得信賴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第435章 智海園第18章 驚人的研發速度94.第94章 讓人驚豔的C2 Pro327.第327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機第455章 賣坦克的銀河安保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34章 爲了五百萬獎金拼了第451章 韓國訪談節目第396章 你敢用我就敢賣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14章 小而美的小藍手機269.第269章 歷史首款百萬國產豪車:海藍SEV發佈68.第68章 我讓你們財富自由第551章 倒吸牙膏的智雲集團第40章 他們沒得選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185.第185章 智雲空間第553章 兒時智雲夢第352章 海藍汽車陷入負面輿論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第49章 市場調研252.第252章 智雲超算以及自研PC第561章 巨大的經濟引擎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第347章 半導體產業會議第532章 比砸錢智雲就沒怕過誰第48章 籌備發佈會188.第188章 國人的驕傲:智雲第478章 智能終端的未來!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260.第260章 海藍電動車量產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187.第187章 三千億美元第458章 全新子品牌:新雲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400章 海藍特斯拉戰略合作85.第85章 豐收時刻(第十三更)第45章 智雲C1樣機第382章 君臨天下:萬億美元市值第235章 瘋狂的海藍SEC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241.第241章 美國製裁來了(萬字大章)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29章 入駐新辦公室310.第310章 28納米自主可控281.第281章 智雲入職日第219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第425章 制裁報復第39章 融資計劃337.第337章 別無選擇第419章 此子非人也第49章 市場調研第438章 機場裡的會議第424章 制裁:百分百汽車關稅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貴賤299.第299章 S14預購上市以及智能無人貨運車第542章 谷狗的困境和合作第52章 合作軟件廠商305.第305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實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431章 拿錢砸人的智雲89.第89章 進軍移動和電信市場129.第129章 爲夢想而窒息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第42章 李秘書第423章 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企業第413章 印度也要罰款智雲第470章 蟻蜂無人機系統83.第83章 供應鏈安全(第十一更)第492章 Yun VW發佈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第446章 來自威酷電子的壓力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