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轎跑量產計劃以及火箭發射(68K二合一)

包永言先一邊打開駕駛座的車門,一邊道:“徐董,你看我們的車內設計,整體走的還是一種簡約中帶着科幻屬性的感覺!”

說着,徐申學上了駕駛座,包永言也走到另外一側上了副駕駛,並繼續道:“爲了第一眼就體現高科技屬性,我們在最顯眼的駕駛儀器表位置以及中控位置上,都配置了大尺寸的觸控屏幕。”

“尤其是中控臺上的觸控屏幕尺寸足夠大,足足有十六寸,此外在後排也有一個十一寸的屏幕!”

“儀器表上的小觸控屏,可以顯示所有駕駛數據,包括時速,燈光,電量等!”

“中控的觸控屏幕則是作爲導航以及倒車影像以及多媒體顯示器所用!”

“我們內置了集團的高德地圖作爲導航軟件,同時車機裡內置了4G通訊基帶並搭配了流量卡,可以實時更新導航數據並進行導航!”

“同時這個聯網功能也能夠上傳大量的駕駛數據,用以後續的輔助駕駛訓練!”

“我們還效仿了平板,手機,在車機系統裡內置了音樂以及視頻播放軟件,同樣採用了集團裡的內容供應商!”

“車機還可以和我們的智雲手機進行基於藍牙網絡的互聯,實現接打電話,音樂播放,視頻播放等功能!”

“車機功能是我們的重點所在,主要是爲了和其他傳統油車拉開第一感官差距的一部分!”

徐申學倒是笑了笑:“你們這是把電視搬上了車啊,不過這樣也好,總要弄點不一樣的東西!”

包永言自己也笑了:“可不僅僅是電視呢,我們還打算弄個小冰箱呢,只是現在的電池成本太大,把電器搬上車的話會影響續航,也算是有得有失吧,不過我們把冰箱搬上去後,用戶也選擇關閉不使用,用來節省電量!”

“當然,在軟件部分裡,我們的重點不在這些大屏幕,而在於輔助駕駛系統。”

“我們和智雲那邊的無人車團隊一起研發了輔助駕駛系統,通過激光雷達感應器,毫米波雷達,高清攝像頭感應周邊環境數據,通過專門研發的算法進行建立實時的地形結構,並使用AI系統對移動或靜止物體進行識別,最終實現一系列的輔助駕駛!”

說着的時候,包永言露出一副自得表情道:“因爲採用了智能研究院裡的AI技術,我們的輔助駕駛AI進行了大數據深度學習訓練之後,所表現出來的無人駕駛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驚人的程度!”

“尤其是對靜止物體的識別上,我們的AI系統要遠遠超過其他廠商,而針對靜止物體的識別也非常重要,比如可以準確識別馬路上的各種固定物體,廣告牌裡的人或車輛圖片等諸多情況,避免車輛在進行輔助駕駛的時候,因爲識別錯誤而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

“我們在之前進行測試的時候,車輛完全可以做到自主行駛,不需要人工干預就完成啓動,行駛,停車等一系列操作,哪怕是在一些比較複雜的道路上也一樣如此。”

不過說完,包永言的語調就低了下來:“只不過這樣的成本會非常昂貴,現在的激光雷達以及毫米波雷達都太貴了!”

徐申學對技術細節並不太清楚,但是他卻是知道自家智能研究院裡的AI系統的巨大作用。

只要有足夠多的數據進行訓練,同時對AI模型進行引導,後續這個AI模型就能夠越來越‘聰明’。

“AI技術在無人車領域上的應用,也是研究院裡無人車項目的核心重點,如今先行應用到輔助駕駛上也算是先行試驗,也能夠收集到更多的駕駛數據了用於後續的模型訓練。”

“而成本問題的話,現在硬件成本貴一些也無妨,反正我們現在只做高端車型,可以支撐這個高昂的成本!”

“再者,你要相信國產供應鏈的實力,只要有這個需求,那麼不用多久什麼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就能夠把價格拉下來了,我的柳河投資那邊已經進行了佈局,投資收購了不少企業,專門搞這個,不過現階段的話,視覺方案還是一個比較物廉價美的方案,智雲科技之前戰略投資了一家海外公司Mobileye,他們家的視覺輔助駕駛方案很不錯,我覺得很有市場前景。”

徐申學道:“不過現在的AI還是處於初級階段,延伸發展的駕駛AI也還存在着一些技術問題,因此你們在應用的時候要進行限制,不能在這個時候直接上馬純無人駕駛,那樣的不可預知風險太大,我們要穩一點,不能邁步太快了。”

包永言道:“這個我們也考慮到了,所以我們的駕駛AI是在無人駕駛的基礎上進行了閹割,我們的AI輔助駕駛系統能夠獨立處理一些基礎的駕駛任務,比如車道保持和自動跟車,還有更簡單的自動泊車等功能,不過依舊需要駕駛員隨時觀察,並接管汽車。”

“不過即便如此,這一套系統對硬件的性能要求也不小,尤其是對算力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們是委託了智雲半導體那邊專門開發了用於車機系統的芯片。”

“而這種芯片目前成本還是比較貴的,不僅僅是因爲採用三十二納米工藝,更是因爲爲了獲得車規級的技術標準,封裝技術要求也相當高。”

“此外現在的激光雷達以及毫米波雷達的成本也非常高!”

“整套系統做下來,光是硬件成本本就非常高昂,而這還不算駕駛AI的研發以及訓練成本。”

“這對後續的市場推廣恐怕會有有一定的影響!”

徐申學道:“前期東西剛做起來自然成本高一些,等到後續技術成熟,產量也大了,供應鏈成熟之後成本自然就降低了,這些東西不用太擔心!”

“價格,市場這些東西,暫時不需要考慮太多,你們要做的就是把技術搞起來,反正這車前期主要做的也是高端車型,一些成本也能支撐的起來。”

包永言道:“這倒是,我們這款車的各方面成本都挺大的,要是推向市場的話,哪怕是低配版都得六七十萬以上了,如果想要大續航,高級輔助駕駛版本的話,恐怕就要上百萬去了!”

徐申學笑道:“你要相信有錢人比你想象的多,只要東西做出來足夠好,一百萬的車我也能給你賣出去!”

“前提是車要足夠好,反正能弄的先進技術,不管有用沒用,成本貴還是便宜,只要能用的都先弄上去,我們第一波打的就是品牌,給世人一點小小的震撼,然後再根據情況來進行簡配,然後搞個走量車型賺錢!”

“不過硬件上還是要足夠,動力,續航這些不能差了!”

包永言道:“徐董放心,我們的主要硬件系統做的其實都很不錯,電動車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拋開輔助駕駛這一塊,核心的三大件就是電機,電池,電控。”

“電機系統的技術含量相對低一些,我們收購了一家國內電機廠商,也弄了一些國外的相應電機技術專利,隨後研發出來了定製的電機。”

“電控系統的話,這個比較關鍵,是整輛車的綜合管理系統,需要管理整輛車的能量分配,並控制各子部件運轉,細分下來還有能量管理系統、能量回收系統、電機控制系統,轉向控制系統以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等等,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綜合系統,而我們的智行輔助駕駛系統,就是寄託在這一套電控系統之上的!”

“這一部分電控系統是我們招募了大量的工程師進行自主研發,目前這輛樣車上搭載的第一版的測試版。”

“而電池系統的話,主要是集成大量的鋰電池包,管理充電、放電,並對電池包進行安全設計,確保鋰電池的安全性。”

“這一塊其實難度不小,主要是鋰電池比較危險,而我們的電動車又需要做到大功率放電或充電,因此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爲了解決電池快速充電的問題,我們也借鑑了部分智雲科技的快充技術,並針對性進行了改進,以適配我們的電池包。”

“在安全預防上,我們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實際上電池包乃至車輛的相當多一部分重量和體積,都是用在了安全預防上,以確保遭到撞擊的時候最大可能的保護電池安全不起火,就算是起火了也要進行火勢控制,避免燒的太快,給車內人員一定的逃生時間的!”

徐申學自然清楚鋰電池的危險性!

智雲手機以及其他智能終端產品,之所以遲遲不採用快速充電技術,就是因爲目前智雲科技方面沒能找到絕對安全的快充技術,之前研發的快充技術看似很不錯,充電速度也足夠快,然而依舊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在部分特定情況下會導致電池起火,並且頻繁使用的話會導致電池鼓包,使用壽命降低。

而這些缺陷,對於追求極限的智雲科技而言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智雲科技的快充技術老早就搞出來了,但是一直都沒用上,而是繼續進行研發進行技術迭代。

相對於手機,電動車的鋰電池面臨着更大的危險源,更嚴重的後果,因此這一塊上徐申學其實更加重視。

“電池安全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說了,一定要做到極致,寧願捨棄一部分續航性能也要確保安全!”

包永言道:“這也是我們使用技術更加成熟,安全性也高一些的磷酸鐵鋰的緣故,三元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更高,可以帶來更大的續航,但是我們在這方面的電池技術還是有所欠缺,無法確保極致的安全性。”

“我們在進行自燃模擬測試的時候,三元鋰電池的佔比大幅度超過了磷酸鐵鋰。”

“此外,磷酸鐵鋰電池的的成本也要更低一些,有利於我們控制整車成本。”

“即便是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差一些,但是我們在樣車裡依舊達到了三百五十公里的續航!”

徐申學在包永言的陪同下,上車進行了查看,甚至還在外頭的公司內的試驗場地簡單開了一圈,感覺還挺不錯的,電控技術做的好,採用舒適模式下,起步比較平穩,沒有那些廉價電動車啓動的時候,人均彈射起步,坐個車都能把人坐吐。

隨後由專業的測試車手進行了專業的測試,而實際測試跑出來的起步速度,百公里起步是四點五秒,這對於一款車輛外觀主打顏值,並沒有太過考慮極限車速的常規轎跑而言,這已經算很不錯了。

這些常規測試其實也沒啥看頭,真正有看到的是車手鬆開了方向盤,雖然車輛在‘智行輔助駕駛系統‘的控制下,車輛開始無人駕駛,測試了自動跟車,巡航,車道保持,泊車等一系列功能。

這玩意在十多年後不稀奇,但是在當下這還是正兒八經的高科技,更別說智雲科技搞的輔助駕駛,其實和早期出現的一大票輔助駕駛不一樣,它要聰明的多!

這玩意本質上,實際是一個駕駛AI!

甚至不進行性能限制,不進行嚴格控制的話,哪怕是現在的‘智行’AI,也能夠對車輛進行自主控制,根本不需要什麼人類操作……當然,安全性無法保障就是了。

因爲無人車相對比機器狗,無人機其實要更復雜,難度其實也更高。

爲了避免自家的無人車上路後,搖身一變就變成了馬路殺手,所以智雲科技方面可不提供純無人駕駛方案,只給了輔助駕駛方案。

按照智雲科技內部的無人駕駛級別頂級,這是屬於L2級別,至於智雲科技的無人車團隊的目標,初步是L4級別,而最終目的是L5級別。

即完全自動駕駛,全程都不需要人爲介入……這也是智雲科技爲了未來的智能城市所準備的無人交通解決方案。

不過即便是L2級別,那也足夠驚人了!

而且之所以定義在L2級別,也是爲了避免法律風險……

無人駕駛的話,就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法律問題,那就是自動駕駛狀態下,出現了事故,責任是屬於駕駛員,還是屬於廠商?

一旦你宣傳自己的駕駛技術是屬於真正的無人駕駛,比如L4的話,好了,責任大概率就得屬於廠商的了。

所以爲了避免法律風險,海藍科技未來把這玩意推向市場的時候,是絕對不會說是什麼無人駕駛,自動駕駛之類的詞彙的,而是會說“自動輔助駕駛”之類的詞彙,重點在於輔助。

然後出了事故就和廠商沒啥關係了,我這只是輔助駕駛系統,誰讓你駕駛員沒有及時接管車輛啊!

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不然的話車企得被告死,分分鐘面臨一大堆的天價賠償最後破產,並且會嚴重影響企業聲譽,車輛品牌價值。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車企明明技術已經挺不錯了,但是一個個都是隻敢標稱L2++++,絕對不會說自己的是什麼自動駕駛。

這就是出於規避法律風險。

————

看了一圈原型樣車後,徐申學對這玩意還是充滿了信心的:“既然車子搞得差不多了,也可以適當的進行宣傳造勢了進行發佈了,美國那邊的特斯拉都已經快要量產了ModelS了,我們也不能落後太多!”

包永言道:“我們也一直在關注特斯拉的動向,他們的第一款車型是跑車,儘管車很不錯,但是成本太高,量產一輛是虧一輛,而這款ModelS是屬於他們的量產車型,根據他們公佈的一些情況來看,性能相當優秀!”

“但是我們在智能駕駛領域有絕對優勢,據我所知,他們的車型並沒有智能駕駛,只是純粹的電動車而已。”

徐申學道:“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先用智能駕駛定下品牌基調!”

徐申學隨後和包永言又商討了一番車輛的首發宣佈以及後續的量產發售事宜。

按照計劃,原型車爲代表的車型,只是作爲一種超高端車型的的標杆,走概念車路線……這玩意成本太高了,不管是電池還是激光雷達又或者是毫米波雷達,在現階段都是屬於非常昂貴的東西。

如果按照原型車這樣全部滿配的話,再加上研發成本,生產成本等,售價低於一百萬那就得虧本。

所以真正的量產車型,其實是需要簡配車型,尤其是在輔助駕駛上,激光雷達雖然也用,但是隻能選配少一點,然後以視覺輔助駕駛爲主。

智雲科技之前已經戰略投資了一家海外的視覺算法公司,其視覺算法很不錯,然後再融合自家的駕駛AI,搞起來的純視覺駕駛方案其實已經很不錯了,更何況還搭配了激光雷達爲輔。

雙管齊下,以確保安全。

電池上,也可以走低中高三種檔次的搭配方案。

最終覈算下來,其標準版,再加上興能源補貼後大概能夠把售價拉低到五十萬元。

這個價格雖然依舊屬於非常昂貴的車型,但是海藍汽車爲這個價格弄上去了一大堆高附加值的東西。

用包永言的話來說,光是世界上第一個商用的自動輔助駕駛的名頭,就值得最少二十萬!

海藍科技的純電轎跑,是支撐的起來這個價格的!

當然,即便如此也不奢望太多的銷量,新東西要想獲得大衆的認可,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海藍科技的前期策略,就是重點宣傳自動輔助駕駛,爭取直接把傳統油車拉開車距,主打高科技屬性。

發佈會預計在四月份舉行,然後開始接受預定,至於量產,那得九月份以後了,而且只能是小規模量產,真正的大規模量產估計得要到明年了。

在這個時間裡,其實海藍汽車這邊還需要趁着量產開啓之前,進行細節上的繼續打磨。

但是在開啓了發佈會後,先弄出來幾十臺當樣車,用來進行宣傳,順帶在徐申學的婚禮上作爲展示用車打廣告還是問題不大的。

在海藍汽車這裡得到了滿意的答案,敲定了發佈會的時間後,徐申學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海藍汽車。

對於近期海藍汽車方面的工作,徐申學還是相當滿意的,能夠迅速扭轉之前管理層帶來的負面影響,然後迅速進行技術推進,也沒有吝嗇資金進行企業的收購,併購以及基礎設施的投資。

然後這麼快拿出來一款樣車出來,可見包永言率領的團隊還是讓人放心的。

離開了海藍汽車後,徐申學接下來的幾天也忙着婚禮的事,拍攝婚紗照,對婚禮進行一些協調安排。

哪怕是儘量低調了,但是婚禮需要顧慮的東西太多,因此很多事情也需要徐申學親自來決定。

而隨着春季發佈會過去後,爲了給衆多客人留下充足的時間,徐申學也開始提前寄送婚禮請柬了。

擬定邀請的重要客人大概有一千多人,其中相當多一部分都是海外客人,主要是一些富豪以及大企業的管理層。

安排這些賓客的住宿以及交通乃至安保都是個麻煩事。

不過很多事情也不需要徐申學親自處理就是了,他除了在拍攝婚紗照的時候親力親爲,其他時候基本就是聽個報告,然後做出決定就行了。

簡單忙了一陣後,徐申學得到了瓊州島那邊的南門航天公司的回報,說是他們準備在下週進行一次全尺寸火箭發射測試。

不是之前的那種小尺寸模型的測試飛行,而是搭載了自主研發的火箭發動機的測試,如果起飛以及上升階段順利的話,那麼還會接着進行回收試驗。

之前的時候,南門航天已經進行了十多次的小尺寸火箭的試驗,以驗證發動機以及收回技術,其中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

最爲顯著的成果就是,在半個月前他們使用了一枚小尺寸試驗火箭進行了測試,成功升空然後完成了回收。

這一次要進行的,則是真正的大型火箭的試驗:南天門5型火箭的首次試飛以及回收試驗。

南門航天的真正考驗來了。

不管這一次試驗是成功還是會失敗,徐申學都選擇了前往瓊州島,去現場給研發人員打氣,並給他們吃定心丸:別怕炸火箭,老子有的是錢,你們放心着搞!

等徐申學抵達之後,負責整個重複火箭項目的總工程師鄧飛躍是忐忑不安的很!

哪怕是他們在之前的小火箭模型上已經進行了先後十幾次的測試,而且除了開始的時候經常失敗外,後續的五六次其實都已經獲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成功,最後三次更是起飛到收回都獲得了成功。

驗證了發動機的可靠性以及收回技術。

但是小尺寸的火箭模型重複使用試驗,哪能和眼前的這個大傢伙相提並論的!

整體的技術難度都不在一個層面上!

這玩意光是直徑就達到了三點六米呢,發動機就有七個之多。

雖然只是測試,但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實驗數據,這一次的南天門5號火箭依舊是採用二級火箭設計,一切順利的話除了驗證起飛,一級火箭的回收之外,還會同步試驗驗證一二級火箭分離技術,二級火箭空中啓動,遙控等技術,以及釋放試驗專用的衛星。

這是一個綜合性的試驗!

回收技術的驗證,只是其中一部分試驗內容而已

這種的大型綜合試驗其實和常規的火箭商業發射都區別不大了,可是非常昂貴的,一次發射得好幾個億呢。

哪怕徐申學已經一再表示:不怕你炸!

但要是真炸了,幾個億打水漂了,誰知道徐老闆會不會後悔乃至發飆啊!

徐申學多少也看出來了現場人員的緊張,爲此也頗爲無語……我自己都預估到這一次試驗會失敗,也有心理準備,爲什麼你們還是這個表情!

就算炸了只要能收集到相關數據,發現了問題,那都是值得的!

但是南門航天的人非要如此,徐申學也懶得說了,安心看着就是了!

在徐申學的注視下,三月二十二日,一個風和麗日的日子裡,南門航天旗下的可收回商業火箭南天門5號,正式在瓊州島南門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隨着南天門火箭的七臺發動機順利點火,並推動着這枚大火箭直衝雲霄,在場的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站立起來!

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321.第321章 直播中的發佈會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41章 催婚和相親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27章 新品牌智雲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5章 時不待我第5章 時不待我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50章 萬億美元身家的徐申學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537章 四星半導體的尷尬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第30章 捲起來的挖人大戰第221章 最無恥的商業競爭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492章 Yun VW發佈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335.第335章 AI蜂羣無人機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37章 王華回國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339章 意外的抗癌藥物BDF103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第39章 融資計劃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87.第87章 局外人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69.第69章 爆炸預售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16章 十倍利潤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87.第87章 局外人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97.第97章 賣遍全球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300.第300章 樸素的商業競爭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第565章 清北講座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
123.第123章 S9的全球爆火321.第321章 直播中的發佈會103.第103章 沙灘和海浪第362章 超級大屎山:智雲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第457章 企業反腐和泄密177.第177章 兩手方案第466章 自動去醫院的海藍汽車!第41章 催婚和相親第65章 渠道商搶產能第27章 新品牌智雲159.第159章 仙女山控股第19章 我成大佬了?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第216章 衝擊一億五千萬臺手機銷量第465章 乘風而起衝擊全球十大車企第5章 時不待我第5章 時不待我第491章 全新虛擬時代的到來!第566章 乞丐版虛擬設備的巨大震撼!286.第286章 震驚全球的海上回收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50章 萬億美元身家的徐申學第555章 王林徒的年終大考!第537章 四星半導體的尷尬第50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價193.第193章 讓人尷尬的手機殼第30章 捲起來的挖人大戰第221章 最無恥的商業競爭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474章 銀河製藥登頂第492章 Yun VW發佈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第203章 自主PC項目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335.第335章 AI蜂羣無人機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437章 王華回國2.第2章 高頻機海戰術第339章 意外的抗癌藥物BDF103第28章 繼續碰瓷大品牌第386章 顯卡的瘋狂漲價第480章 智雲高管的全球吹捧之旅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第39章 融資計劃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236章 傻眼的一羣汽車廠商262.第262章 你追我趕第359章 震撼首飛以及 載人無人機計劃86.第86章 出口轉內銷第32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36章 供應鏈以及現金流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第461章 當家教的智雲機器人180.第180章 收購圓晶廠87.第87章 局外人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第558章 壟斷全球輔助駕駛市場338.第338章 高端之路69.第69章 爆炸預售91.第91章 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第462章 豐田的危機感第16章 十倍利潤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13.第113章 七月十六日87.第87章 局外人318.第318章 智雲要放大衛星?第4章 謀劃智能機第35章 上跳下竄的智雲科技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97.第97章 賣遍全球第404章 重複試驗和財團模式第214章 噁心人的A11手機292.第292章 國產X86芯片發佈第412章 顛覆傳統的S17 MAX162.第162章 沙灘上的城堡第206章 S11 Pro發佈會上的照片300.第300章 樸素的商業競爭第565章 清北講座第376章 人造超級科學家計劃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第354章 歐美的破防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242.第242章 12旗艦發佈會:智能家居AI第567章 虛擬產業鏈的爆炸式增長第463章 徐申學和馬斯克的會面122.第122章 一個能打的對手都沒有第565章 清北講座201.第201章 歲月靜好301.第301章 印度市場307.第307章 財團協議以及退市啓動第483章 八月新機,橫掃全場第215章 卷着卷着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90.第90章 未來旗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