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解密重影,頭疼醫腳(月票加更)
萬同志伸出舌頭,方言看到舌胖,苔微黃而潤。
兩隻手切脈後,發現脈弦細帶滑。
隨後方言一邊寫醫案,一邊在腦子裡快速的思考起來。
首先,萬同志的主要症狀是走路稍快時出現重影,走得越快越嚴重。
其他症狀包括噯氣、便秘,舌象爲舌胖,苔微黃而潤,脈象弦細帶滑。
此外,他之前有鏈黴素注射史,雖然是隔了一個月,但是但是導致過短暫的耳鳴和步態不穩,後來纔出現重影問題。
方言考慮,這可能與藥物副作用有關。
鏈黴素是一種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其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耳毒性:鏈黴素可損害內耳的聽覺和平衡功能,萬同志的走路搖搖晃晃就是和這個副作用有關。
其表現爲耳鳴、聽力下降,嚴重時可導致耳聾。
他之前也說過去注射後,出現了耳鳴的情況。
此外還有副作用是眩暈、平衡失調。
患者會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眼球震顫等症狀,影響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力,導致行走不穩。
這就對上號了。
那麼重影呢?
方言回憶了一下。
鏈黴素主要經腎臟排泄,所以也可對腎臟造成損害。
輕者可出現蛋白尿、管型尿,嚴重時可導致腎功能衰竭。
鏈黴素還可引起神經肌肉接頭處的阻滯,導致肌肉無力、呼吸抑制等症狀。
鏈黴素也可引起多種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發熱、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情況,可導致呼吸困難、血壓下降、昏迷等,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還可能出現面部麻木、針刺感等周圍神經炎的症狀。
但是在西醫檢查,他神經方面是正常的,並且他後來症狀消失。
是過了一個月後出現的重影。
但西醫檢查未發現異常,所以方言需要從中醫學的角度分析。
中醫裡重影,如果和患者大腦沒關係,那麼就與肝、腎有關。
因爲肝主目,腎主耳。
萬同志的症狀與運動相關,走路快時加重,所以這可能涉及氣血運行的問題。
脈弦細帶滑提示肝鬱或痰溼,舌胖苔黃潤爲溼熱或痰溼內蘊。
他說過,他還有噯氣便秘的情況……噯氣和便秘可能與脾胃有關,脾胃失調可能導致氣機不暢,痰溼內生。
結合脈象弦細帶滑,就是肝鬱脾虛,痰溼阻滯的情況。
鏈黴素的副作用,雖然不會直接損傷視神經,但是在中醫中也應該被視爲外邪或藥毒損傷。
這樣會導致體內溼熱或痰濁內生,進而影響經絡,尤其是與眼睛相關的經絡,所以導致重影。
此外其實還該考慮到下他鼻子的情況,他可是長期患鼻竇炎的,鼻子是肺的孔竅,長期患有副鼻竇炎,是因爲外界的風熱邪氣侵襲人體,體內又有痰濁蘊積。
本來肺氣就已經不能正常宣發了,再加上治療方法不當,邪氣沒有去除,正氣卻又受到損傷,於是就導致清陽之氣不能舒展,精神和精氣不能收斂……
“方大夫,怎麼樣?”看到方言停頓時間有些長,萬同志忍不住對着方言問道。
方言被打斷了思考,倒是也沒說什麼,主要問題他已經想清楚了,定了定神,對着萬同志說道:
“是這樣的萬同志您這個情況,經過我判斷,應該是肝鬱脾虛,痰溼阻絡,清陽不升導致的。”
萬同志張了張嘴,有些尷尬的問道:
“額……能用我能聽懂的方式嗎?”
“就像是之前他們那種……”說完他指了指身後幾個人,意思就是讓方言用之前那種方式來解釋。
方言撓撓頭。
看個病還得考自己語文?
不過他略微思索後還是講道:
“萬同志,您這個情況啊,就像咱機器零件被溼氣糊住了,氣血油路不太通暢。您之前打的那個消炎藥也就是鏈黴素,雖然治好了您的鼻竇炎,但像機油裡摻了水,暫時影響了身體平衡系統,後來溼氣痰濁沒排乾淨,堆積在經絡裡……” “我這麼說明白吧?”方言頓了頓問道。
這下萬同志眼神清晰多了,點點頭:
“明白!您繼續!”
方言說道:
“您脾胃功能弱,好比爐竈火力不足,食物消化不完全,產生積食脹氣,也就是您噯氣便秘。”
“接着溼痰順着經絡往上躥,走到眼睛附近時,就像給玻璃蒙了層霧氣,您平時走得慢還能看清,一快走,這人體氣血需求加大,溼痰跟着亂竄,眼前就出現重影了。”
萬同志和其他人恍然,他對着方言問道:
“噢!原來是這樣……那應該怎麼弄呢?”
方言頓了頓,整理下思緒,然後才說道:
“我的中醫治療想法是疏肝健脾,化痰祛溼,通絡明目,現在調理要分三步走:第一疏肝理氣,相當於給生鏽的齒輪上潤滑油;第二健脾祛溼,好比給爐竈添柴火除潮氣;第三通經活絡,像疏通堵塞的水管。”
萬同志聽到後連連點頭。
就連方言身後的諸位,思考後發現方言這個思路應該是對的。
只不過就是形容的太簡單了,當然這是外行人能聽懂的程度已經夠了。
方言這時候已經開始寫起了藥方來。
他在處方單上寫到:
柴胡6g: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白朮12g、茯苓15g:健脾益氣,利水滲溼。
半夏9g、陳皮6g:燥溼化痰,理氣和中。
天麻9g、鉤藤12g(後下):平肝熄風,通絡止眩。
石菖蒲9g、鬱金9g:化痰開竅,活血通絡。
決明子12g、菊花6g:清肝明目,緩解重影。
枳實6g、厚朴6g:行氣導滯,改善便秘。
寫完之後,他爲了讓那邊拿藥的人明白他的想法,還寫了:
本方以柴胡疏肝解鬱,白朮、茯苓健運脾胃以絕痰溼之源;半夏、陳皮化痰降濁;天麻、鉤藤通絡止眩;決明子、菊花清肝明目,針對重影主症;枳實、厚朴調理氣機,改善便秘。
全方標本兼顧,契合萬同志肝鬱脾虛、痰溼阻絡的核心病機。
寫完之後,方言還對着萬同志叮囑:
“萬同志,我們用中藥調理的同時,您要注意少吃油膩肥甘厚味,多喝薏米粥祛溼,工作時經常活動關節,就像定期給機器除鏽保養。”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久坐傷脾,適度運動促進氣機通暢。”
“工作間隙按摩太沖、足三裡穴,疏肝健脾,穴位在這裡……”
說完方言就在自己身上給萬同志比劃起來了。
一看全在腳上,萬同志一邊學一邊說道:
“中醫真神奇啊,我這眼睛上有問題,按腳上,和西醫完全不一樣。”
方言說道:
“中醫經絡相當於機牀的液壓油路系統,太沖穴足背肝經相當於調節液壓流量的控制閥,足三裡小腿胃經相當於油泵壓力調節裝置。”
“按壓太沖穴相當於遠程調整肝經油路的流量閥,刺激足三裡如同重啓油泵脾胃運化。這種遠端調試比直接修理鏡頭(指了指眼部)更有效,因爲油路通暢後,整個機牀的液壓也就是咱們氣血自然就平穩了。”
聽到這話,周圍幾人恍然大悟。
這時候一旁的錢主席總結道:
“其實一句話,中醫是把人看成一個整體,西醫是看局部。”
方言豎起大拇指:
“對!”
PS:票又多了一百,所以更完這章還欠大家16000字。
下午還有加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