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結案榜文中,沒有提及莫家老夫人的罪過,而是將一切罪責都推到了萬福寺附屬的庵堂身上。
判那庵堂留人不查,致使邪尼入庵,蠱惑玉華公主,致其儀態失常,精神瘋癲,做出殺人辱屍之驚世駭俗之舉。
桂花園戲子小桃紅貪慕莫家富貴,妄圖毀了莫家嫡孫的名聲,玉華公主爲了唯一的兒子,情有可原,特將其圈禁在公主府內的佛堂,死生不得出去半步。
庵堂住持留人不查,捉拿下獄,並查封庵堂,庵內道姑遣往他處尼庵立身。
榜文中特別提及了青州軍,稱尹莫幽破案有功,賞銀千兩,青州軍入京受封將士百人在案發後被京兆府衙役圍在客棧中當成嫌犯,名聲受損,朝中特地每人發銀五十兩,以示撫慰。
嫌疑洗清了,還得了五十兩銀子,青州軍的將士們喜出望外,夜裡練完格鬥解散後,衆人累癱在校場上,有人吆喝:“走走走,趕緊回去睡覺。”
“不回,回去也睡不着。”有人擺手。
“爲啥?”
“今兒突然得了五十兩銀子,正琢磨着怎麼花呢!”
“嘿!瞧你那點出息!”那人罵了聲,一腳踹了過去,頓時一陣笑聲傳來,被踹的人伸手抓了那腳尖就地一滾,兩人就在校場開始摔跤,剛剛靜下來的校場,就又傳來笑聲。
罵歸罵,但五十兩銀子對窮苦人家出身的青州軍將士來說是一筆巨財,沒人不激動。
沒多久,大家便討論了起如何用這銀子來。
李大壯道:“軍中有吃有穿,俺拿着銀子沒啥用處,只是等什麼時候,陛下的封賞下來,隨着李將軍回鄉祭祖時,捎給家裡,俺娘得了這麼多銀子,不定有多歡喜。”
“你們李家村的風水好,竟然出了李將軍這樣靈秀聰明的大人物,連帶你們也都雞犬升天,服役期間,還能回家一遭。”有人眼紅地羨慕。
更多的將士,家都是京城遠處的窮鄉僻壤,可無論離家遠還是近,沒有軍令,即便過門也是不得入的。
青州軍中也有專門的信使,每半年可往北方送信一回,可是路途遙遠,路上變數又多,即便能捎到這裡,也沒有辦法挨個將信送到家中。
大多都是直接交給當地的州縣,由府衙縣衙派公差發下。
衙門裡的公差大多懶得做這些事,許多寄託隱隱親情的信便放在庫房角落裡,被老鼠咬爛了也未必送出,若隨信還捎有財物,大多都被人順手給貪了。
因此在軍中,歷來只有往家中寄信的,卻沒有往家中寄銀兩的。
保家衛國的英雄們參了軍,十年不回家也是常有的,家中親人十年不知死活的,也都比比皆是。
“那就攢着唄,咱們是水軍,青州那地方把烏暘國徹底給打敗了,早晚要下江打仗,到了江上沿着江水到的地方就多了。”
這話給衆人畫了一個好大的餅子充飢!
打仗必然死人,徹底打敗烏暘國,此處人馬還不知有多少能留得命歸家,
攢的銀兩更不知有多少能送回家中,若這一腔熱血灑在海上,真不知命丟得家人知不知。
氣氛頓時沉了下來,眼看要因銀子而士氣低迷,李鐵書從懷裡掏出銀子來掂了掂,笑道:“還是自個兒攢着,日後娶媳婦!”
說話間,他偷偷踢了腳燕青,燕青自然一點就透,但提起娶媳婦,他便自嘲地笑了笑:
“我這腳跛了,想來也不好娶媳婦,雙親——也不在了,家裡只有冷淡的同族叔伯、嫡出的兄嫂,我稀罕那兩個小侄兒,等日後回來,送他們進學堂讀書去。”
李鐵書、李大壯都與他相處久了,知道些他家裡的情況,他家裡資產被兄嫂佔盡,雖然做了朝廷的二等侍衛,卻毫無根基,如同被兄嫂攆出府般,想不到,他跛腳後萬念俱灰,心裡竟還記掛着那兩個小侄兒。
李鐵書伸手拍了他的肩膀,沒有多言,只道:“常言說,莫欺少年窮,誰說腳跛的不能當將軍?”
“我想寄回家裡,給我娘醫病,可——”這時,又有一少年開口,神色掩飾不住的苦愁。
衆人聽得燕青的話剛剛纔淡忘了些寄信難的憂慮,沒想到他說了兩句話就又轉了回來。
李鐵書皺了皺眉頭,這回他是真沒轍了。
尹莫幽在點將臺上坐着,聽聞此言就利落地跳了下來,大步走向那少年跟前,問:“你娘得了何病?”
那少年一見尹莫幽過來,忙要起身行禮,尹莫幽伸手按着他的肩膀,要他坐下,自己則隨意地盤膝坐到了他對面:“此乃歇息時間,你不必拘禮。”
那少年聽得咧咧嘴,露出白牙齒想笑一個,卻想起病重的老孃,笑不出來,可看看面前盤腿坐着、素來冷麪冷言的尹莫幽,不敢放肆。
這矛盾糾結之態,讓他只覺屁股被針扎着一般,想站起來又只能聽命坐着,垂首低聲道:
“回李將軍,我娘腿腳不便,癱在牀上好些年了,一到下雨天兒腿腳就疼得厲害,我去青州時,是衝着丞相府的賞銀,三十兩銀子留給他們度日,家裡常常缺錢少米,我下邊還有弟弟妹妹,也不知道他們的日子是如何過的。”
這五十兩銀子,足夠家裡用上幾年,爲孃親買米抓藥,爲妹妹買布縫衣,可就是寄不回去。
他這一從軍出來,不知還能不能回得去,就算以後打仗能保住性命,也不知何年何月能回家,回家時家人爹孃可還在?
他的話聽得身邊的人都唏噓不已。
這些人大多都是因爲家窮纔來參軍的,軍中有吃有穿,不必與家人爭口糧,若活着回去能領些遣散銀兩,便是戰死了也有撫卹銀。
可軍隊的撫卹銀兩被貪污的事都不是秘密,若是自己有朝一日戰死疆場,拿命換來的撫卹銀兩未必能發到家中,若是爹孃死了,有可能只一張草蓆捲住葬身,連買口薄棺的銀錢都沒有。
尹莫幽聽後沉默了一會兒,轉頭看向柏然。
“你來這裡之前是經商的,我現在有條賺錢的路子,你想不
想讓家裡人做?”尹莫幽問。
“什麼路子?”柏然一聽銀子,眼神忽然發亮,“說說看。”他歷來知道主子身處險地,悉心籌謀,銀子總是多多益善。
“朝中雖然各地都設有驛站,但多用於戰時軍報及各州縣奏摺的傳遞,從來不管百姓的家書;你能否說服家人開辦一家給普通人送貨物的郵局,與錢莊票號一樣,於各州縣設郵莊,聘些郵差,來往於各地送信送物?”
平常人送信,富貴家族有奴僕,可差遣奴僕送信,家貧之人卻只能靠親戚朋友順路捎帶,十分不便,且沒有個定準與職責約束,故而家書之珍貴可抵萬金。
但尹莫幽提議辦郵莊,不報太大希望,此事成與不成不在於廖幕城的財力,而在於朝廷的態度。
“主意倒是挺新鮮,可惜朝中未必能允;
朝中的驛站傳遞有專門的官道,軍報及要緊的奏摺可八百里加急;民間若辦郵莊,雖色可走此道,自養車馬、僱傭人手,但若有謀逆之人藉助郵莊之便利,傳遞對朝廷不利的私信,因此恐難允許。”柏然笑道,他目光一亮,此事雖不可行,這主意倒是不錯,若能謀成,等於掌控了明月國的南北通途。
“那鏢局做此事嗎?”尹莫幽又問,“你懂得的江湖事多。”
柏然笑道:“鏢局押的是鏢,從銀錢財物到江湖密寶,走一趟鏢,賺的都是大筆錢財,有哪個鏢局會山高水遠的走一趟,只爲送一封家書,賺那幾個銅子兒?”
“若是南方青州軍的鏢呢?”尹莫幽問,見柏然挑了挑眉頭,她便接着道,“家書可不送,但家中有人醫病可不能等,我願僱鏢替軍中將士,送銀錢到家中,鏢銀由我來出,你可有可靠的鏢局幫着走一趟?”
柏然怔住,青州軍的兵們也愣了。
她出鏢銀,那不就是自掏俸銀?
“信得過的鏢局自然是有的,不過將軍的那點兒俸銀恐怕不夠。”柏然笑道,眸中深意暗藏,他都看不透此女到底是什麼性子了,明明那麼冷清得不近人情,怎麼對部下如此地設身處地。
“不夠還有朝廷給的賞銀。”
“額——那將軍以後只怕連娶老婆的本兒都折騰完了!”柏然笑着揶揄道。
哪知道尹莫幽豪爽地笑道:“大丈夫何患無妻!圖謀本將軍錢財之女,不娶也罷!”
衆人聽得一愣,來不及反應。
柏然聽尹莫幽竟然有此豪氣胸襟,不由道聲:“好!將軍既然愛兵如子,那末將就領命去辦了。”
“速速去辦!”尹莫幽吩咐。
柏然領命,眼看這事兒就這麼被他們倆三言兩語給說定了,方纔那說家中老孃有疾的少年急了。
“將軍,這怎麼行?”
“就是呀!將軍還沒娶妻。”
“就是!我們怎能如此用盡將軍的俸銀和賞銀?”
不曾去休息的將士聽見尹莫幽的決定,頓時都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