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魚鑰司辰

第133章

魚鑰司辰 林思成笑了笑:“確實很面生,因爲兄弟是從長安來的。”

北方人? 女人眯着眼:“貴幹?”

“吃了塊軟片兒(買了一幅畫),有些拿不準,請掌眼(團伙中尋墓、鑑定的高手)給掌掌眼。當然,主要還是想請支鍋進進碼(買貨)……”

說着,林思成手一伸,顧明拉開皮箱,把卷軸遞了過去。

林思成順手解開,攤在茶臺上,姐姐倆齊齊的往前一湊。

就幾眼,弟弟嘴角一撇:南宋馬麟?

地方倒是對,就在杭州這一片。但這畫新成這樣,你怕不是來逗樂子的?

他剛要說話,卻被姐姐給瞪了回去。

女人瞅了瞅,又擡起頭:“兄弟怎麼找過來的?”

“蒙單幹跑街(掮客,專門收售生坑貨)的趙掌櫃指點,才尋到貴號!”

林思成又拱拱手,大拇指並一塊,又往上一翹:“他尊號上修下能,家中有位老祖宗,地上一座白仙(倒鬥五靈之一,專指還在世,輩份極高,手藝也極高的女性盜墓者)!”

弟弟徹底愣住,因爲他已經聽不懂了。

姐姐的眉頭皺了一下,又看了看茶杯。

趙修能是誰,她當然不知道,白仙老太太更不知道。

但桌上的茶杯陣,一句接一句的行話,以及手上的風水訣卻做不了假。

特別是那些眼花繚亂的手勢,連她都不會,勉強也就能認出一兩種。

但看相貌,太年輕了……

轉念間,她搖了搖頭:“兄弟找錯地方了!”

“是嗎?”林思成輕輕一笑,“倒是打擾了!”

而後一擺手,顧明手疾眼快,捲起畫軸,裝進皮箱。

林思成左右一掃:“能看看吧?”

女人點點頭:“當然!”

能看就好。

林思成起身,來到了貨架邊。大致一掃,手指一伸:“包!”

姐弟倆怔了一下。

定睛再看,他指的是一件青銅器。

造型像魚,魚頭上有個可以活動的卡扣,魚尾上還有個孔。

老闆也不知道是什麼物件,只知道是應該是漢代的東西,所以當時價格很高:三十萬。

但擺了五六年,一直無人問津,價格就一點一點的往下降,如今就賣七萬。

瞅了兩眼,姐姐點了一下頭,弟弟起身,找了個盒子。

但剛把青銅器從貨架上拿下來,林思成手又一指:“包!”

姐弟倆齊齊的轉過頭。

這次又成了玉,一塊巴掌大小,和田羊脂玉的“南山之壽”壽星玉璧。

同樣,來歷很不凡,老闆拿回來的時候,定價很高:六十萬。

但是太新,通體潤白,別說泌和鏽了,連點兒包漿都沒有,跟剛雕出來的一樣。

放了七年,一年差不多降十萬,現在就十萬出頭,卻依舊沒人問。

姐弟倆對視一眼,姐姐也起身,拿出一口盒子,又塞了幾塊海綿。

但玉璧還沒來及裝進去,林思成又一指:“再包!”

兩人再一看,這次又成一方漆盒: 同樣的,放好久了都沒人問。但不同樣的是,這東西既便一降再降,到現在價格依舊不低:八十五萬。

要問爲什麼這麼貴:宋皇陵中的物件……

看姐弟倆撲棱着眼睛,林思成笑了笑:“不賣?”

既然擺這兒,怎麼可能不賣?

女人點點頭:“賣!”

林思成點點頭:“賣就好!”

姐弟對視一眼,手腳麻利的打包。林思成抱着膀子,靜靜的看。看着看着,他突的一頓,眼睛眯了起來。

兩本線裝書,藍皮封面,上書四個繁體楷書:羣書治要。

厲害了? 在這樣的地方,竟然能碰到這樣的東西? 這是初唐時,魏徵、虞世南、褚亮、蕭德言等人奉太宗李世民之命,博採經、史、百家典籍中的經國要領和歷史實例,以史爲鑑的一部治國文獻。

全書共五十卷,約五十餘萬字,選材於儒家諸經、前五史和諸子百家,時間跨度從五帝時期一直到晉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按照經、史、子分類的政書。

如果做個比較,歷史價值遠高於明時的永樂大典和清朝的四庫全書。

但可惜,到宋末時已徹底消亡。好在唐時日本遣使,將此書抄回日本,一直保存在皇宮,到幕府時期又用活字印刷,得以繼續保存。

因爲是漢版,又是帝王屠龍術,所以流傳不廣,日本印的也不多。直到日本天明天皇(1780年)左右,時任大學頭(江戶幕府儒官最高職),朱子學派傳人林述齋(日本人)主持再刻,分贈諸藩主和各位親臣。

史稱“述齋”刻本。

時經學家、訓詁學家、金石學家阮元任兩廣總督,聞之購得兩本,於揚州刻印,史稱“阮元揚州”刻本。

時同期,蘇州書商林鶴年(字跋文)赴日採購紙張,偶得一套述齋版,帶回國後翻刻,史稱“林氏跋文”刻本。

但不管是哪一版,都刻的極少。直到1920年左右,上海廣益書局等曾僞作“宋版”“明齋”刊印仿古籍,一次性印了數萬本。

但可惜,過於生僻,別說普通愛好者,就連了解的收藏家都不多,屬於冷門藏品中的冷門藏品,全砸在了書局手裡,後散落民間。

直到2017年,安倍晉三二次訪華,帶了一套林述齋版的和刻本做爲國禮,這書才突然熱了起來。

而且價格一年比一年高:

2019年,保利拍賣,阮元揚州刻本三冊,成交價一百二十多萬。

2020年嘉德拍賣,林氏跋文刻本一冊,成交價七十二萬。但之後買家送到國家圖書館鑑定,結論爲民國廣益書局的機刻版。

退給嘉德後,次年以民國版上拍,仍舊拍了五萬。

再看這一版: 扉頁牌記:“寬政八丙辰歲二月昌平學林氏藏版”雙行楷書; 卷末刊記:“門人井上鶴洲/赤松滄洲校字”(林述齋弟子)。

而且每一冊的卷尾都有一方楷印:昌平阪。這是寬政八年林述齋刻本的原印。

再看紙:紙色泛黃,質地輕薄堅韌,簾紋細密。透過光,明顯能看到淡黃色的交叉網狀,與國內宣紙迥然不同。

這是日本江戶幕府時期的斐紙,既雁皮樹皮紙,自然與國內的不同。

再看刻本樣式:半葉十行二十字,四周雙邊,白口單魚尾,版心鐫“羣書治要”及卷次。

封面題簽爲靛藍染布貼籤,墨書“羣書治要”。

翻開再看內容,凡“民(李世民)”必諱爲“??????”,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唐抄本的避諱痕跡。

沒跑了,正兒八經的“日本林述齋和刻本”,安倍訪華,做爲國禮的就是這一版。

國內沒拍賣過,能拍多少不知道,但2019年東京中央拍品,只是一冊就拍了一千三百萬日元,約合人民幣六十萬元。

再看價格:總共一萬,等於一冊五千? 看了兩遍,確鑿無疑,林思成吹了吹書上面的灰,放到了茶臺上:“包了!”

姐弟倆又對視一眼:又是一件放了好幾年,問都沒人問的物件? 撈的是偏門,乾的是隨時都會吃牢飯的勾當,自然要慎之又慎。不可能你說兩句行話,擺一下龍門陣,我就真以爲你是同行。

就算是真同行,也就那麼回事。

不過這年輕人很懂規距,你說“來錯了地方”,那我也不糾纏。買兩件東西,留點交情總行吧? 當然行,問題是,整整花了一百萬出頭,挑的全是問都沒人問的東西? 林思成又遞來了卡,女人如夢初醒,拿出了刷卡機。

弟弟麻溜的取來一方盒子,把兩本書放了進去。

看着茶臺上的四方木盒,林思成的感覺極爲奇妙:東西的來歷肯定沒問題。哪怕是出土的,也絕對是四九年之前的熟坑貨。

但本是來找“徐謂禮文書”的,文書沒找到,倒先撿了三件漏? 包括那隻青銅魚:漢代青銅魚鎖。這玩意屬冷門藏品中的藏品中的冷門,全球館藏不超過二十件。

2019年鈕約佳士得拍了一件,成交價52萬美元。

包括那方玉璧:清代乾隆時期,民間玉作名匠,周顥的揚州工。

就數這件漏最大,拿回去就能脫手,林思成估計,少些也賣上百萬。

等於前後花了一百零四萬,光這一件就能回本,剩下的等於白撿。

漆盒不算,這是南宋時的朱漆戧金蓮瓣式奩(讀lian)。其實就是古代女人的化妝盒:上下三層,分別裝粉餅,胭脂,脣紙。

八十五萬的價格不低,但用的是南宋獨有的戧金工藝,與唐代的金銀平脫技藝異曲同工。林思成準備買回去之後研究之下,可以相互映證。

所以,真正的敲門磚就這一件。

當然,運氣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這家店裡的好東西是真的多。

因爲人家挖出來的真東西本來就多。

普通人想都想不到,主犯是市級考古機構的負責人。但在倒鬥行內卻是半公開。

要不然林思成敢報名號?

而這個團伙,直到2021年纔打掉。據謠傳,實在是宋氏皇陵快被挖空逑了,有人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暗暗感慨,女人遞來發票,弟弟把裝好東西的鋁合金囊匣交給顧明。

而後,姐弟倆把兩人送出了門。

都到了門口,林思成像是突然想了起來:“哦對,鑰匙……”

見姐弟倆一頭霧水,他比劃了一下:“就那隻魚鎖的鑰匙,一根銅棍,棍中間有個直角的勾!”

女人想了好久,終於想了起來,林思成說的是那件青銅魚。

一起拿來的銅器有好幾件,其中確實有一把像是鑰匙的東西,但誰也沒想過,和這件同魚是一套? 女人眯了眯眼睛:“那是什麼,就那樽魚!”

“漢代青銅魚鎖!”

女人驚了一下:“漢代?”

“漢代!”

回了一句,林思成又想了想,“同時帶回來的,應該還有一樽晷儀(天文儀)吧?”

女人的嘴脣囁動,一句“你怎麼知道”涌到了舌根下。

“你是不是想問:我怎麼知道?淮南子載:魚鑰司辰……本就是一套,所以,有魚必有司辰,也就是那樽晷儀!”

林思成笑了笑,“東西呢,還在不在?”

渾身一震,女人的瞳孔縮成了針尖……

(本章完)

第169章 總得要乾點什麼第15章 我可樂呢?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225章 口音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99章 仿作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41章 洞坑窯調整一下第79章 彙報一下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68章 全是運氣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61章 你要不要?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93章 道賀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96章 聲東擊西第66章 孽徒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99章 仿作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請假一天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72章 聽不懂?調整一下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17章 匪夷所思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189章 假在哪第21章 充數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請假一天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89章 大清內廷第34章 我不賣了第264章 陽謀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65章 搬家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144章 提個醒第241章 洞坑窯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32章 我這就滾!
第169章 總得要乾點什麼第15章 我可樂呢?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225章 口音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199章 仿作第232章 提前打個預防針第218章 不值一提第238章 窯址要不要?第241章 洞坑窯調整一下第79章 彙報一下第96章 聲東擊西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248章 遲看不如早看第20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68章 全是運氣第71章 沒辦法講道理第160章 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第209章 著書立言第61章 你要不要?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93章 道賀第111章 什麼都敢買?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70章 手怎麼就這麼穩第198章 你可以啊?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96章 聲東擊西第66章 孽徒第250章 你能不能教得了?第133章 魚鑰司辰第199章 仿作第170章 你也真捨得?(月票5000加更)第135章 眼光也就一般?請假一天第260章 林思成說有,那就有第145章 沒學會走,就想飛?(月票加更44)第36章 就是這麼不巧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2章 怎麼可能第172章 聽不懂?調整一下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179章 這還差不多第177章 見縫插針第182章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156章 五世襲爵,皆祔葬園第188章 水漲才能船高第244章 一拍即合第227章 這就是差距第51章 江湖救急第174章 批改論文第17章 匪夷所思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40章 思想再教育第146章 一份提綱第45章 增添一點信心第234章 空前絕後第125章 要保護好(月票加更99)第56章 誰說不能用測輻射的方法鑑定古董?第101章 能賣給誰?(加更:感謝書友的月票支持!)第236章 你給老子等着第189章 假在哪第21章 充數第269章 名字像,東西也像第185章 洗洗睡吧第95章 我不會(加更:感謝打賞 訂閱 投票 評論的書友。)請假一天第216章 眼瞎了一樣?第262章 站在先賢的肩膀上第162章 我不弄你,我不姓林第257章 他記性好第89章 大清內廷第34章 我不賣了第264章 陽謀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270章 憋的是絕招第65章 搬家第231章 領導能樂瘋第144章 提個醒第241章 洞坑窯第14章 我不坑爹我坑爺第31章 洗壞了賠你一塊第226章 京師天宮志第195章 兩隻破杯子第187章 該慌的時候照樣慌第84章 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103章 嚼着吃了第46章 怎麼,沒聽清?第263章 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第176章 連泡熱的都趕不上第110章 又來一位(月票加更44)第131章 比撿的還便宜第32章 我這就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