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



所有韃兵的戰馬都被圍攏在一起,在臨河的地方,他們打下幾截木樁,把馬的繮繩釦在木柱上,這樣防止馬受驚後四散奔逃。

臨河近水,也方便涮洗和喂水,對騎兵來說,戰馬是他的最強的兵器和最親密的夥伴,寧願自己受點苦,也不能叫戰馬受一點點委屈。

每匹馬每天最少要喂八斤草和四五斤料,還要喂鹽,否則的話,每天都會掉膘,養的再肥的馬,十天半月之後就瘦弱不堪,根本不能當做戰馬來驅使了。

就算是這樣每天精心照料,幾個月後,戰馬也會疲瘦不堪,勉強騎乘會瘦弱的更加厲害,會大批死亡。

這也是明朝方面判斷清軍最遲也在明年春夏時就得退兵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和把戰馬撤回,經過夏秋幾個月長時間的休息,重新把戰馬養肥。

這也算是一種戰馬侷限,遊牧民族的戰爭曲線也是和馬匹息息相關,除非是生死存亡,不顧忌戰馬大批大批的死亡時,纔會有跨春夏秋幾季的長時間的奮戰。

那幾個有馬跟役穿着青色或綠色的箭袍,沒有和別的馬甲一樣穿着戰袍鎧甲,不過他們的腰間也佩帶着一柄腰刀,身上也揹着長大的步弓……清兵和蒙古兵不同,蒙古兵喜歡馬上開弓,所以愛用短小的騎弓,也有一些好手會下馬步射,所以還會帶一支長大的步弓,女真八旗中的弓箭手卻只是一支步弓,並不使用騎弓,一旦遇敵,很少有馬上射箭的情形……一人多長的步弓力道很大,開弓時要雙手使勁,並且還要瞄準,再厲害的人也沒有辦法在馬上開步弓,一旦遇敵,只能是下馬步射。

所謂騎射,倒是蒙古人的馬上輪射算的上,但那種輪射只是擾亂陣腳,用的是力道很弱的騎弓,短小,在馬上稍一用力就拉開,可以不必耗太多力氣維持,所以可以稍加瞄準,然後就施放傷敵。

倒是清軍的步弓,力道一般都很大,射的遠,殺傷力強,清軍一般都受用重箭,箭桿長,箭頭沉重,有破甲和放血的功能,一旦被射中,可能血流不止,瞬間就失去戰鬥力。

所以說清軍騎射無敵是有真有假,騎是機動能力,射是破敵手段,但兩者是分開的,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樣,在馬上騎射制敵,那是純粹的胡說八道。

“三個在睡着休息,其餘的人坐着吃喝,中間有三四個掠來的女人,三個跟役在涮馬……”

已經接近臨戰,朱王禮神色仍很從容,這種小規模接觸戰雖然是第一次,但他對自己和那些馬隊的同袍們有着無比強大的信心。

這些人都是精中選精,不是那些普通的馬隊官兵可比的。

騎術精良,可以在馬上使用馬槊和長槍等重武器,刀術什麼的也十分精良,對手只是阿禮哈哈營的偵騎,和傳說中恐怖的巴牙喇營的精銳韃兵不同,而且人數只有十三個,還多半是或坐或臥,相隔不到一里路,一旦衝過去,對手最多來的及把兵器拿在手中,想上馬調整姿式應戰,絕無可能

最後一次清算了敵人的數字後,朱王禮沒有再壓制自己的嗓門,他在馬上將自己的鐵槍向前一舉,暴喝道:“隨我來吧,殺這些狗韃子!”

“殺奴!”

身後的騎兵們也一起怒吼起來,他們身下的戰馬開始不安的刨地,等主人將手中的繮繩一鬆,都是一起向前飛馳而去。

聽到響動後,躺在地上的清兵猛然驚起起來,先是全部站起,然後就是順着聲音看向朱王禮這一邊。

一看到是騎兵來襲,這些清兵一起大叫大嚷,開始去摸自己手邊的兵器。

兩邊相隔大約是三百來步,半里多點的距離,而且浮山軍這邊是居形勝之地,以上向下的衝刺,所以清軍在亂紛紛反應的時候,浮山這邊已經把馬速提到最快!

第一輪的馬隊衝刺而出後,特務處的十來人也是緊隨跟上!

所有馬匹都是風馳電掣一般,向着不遠處的清軍疾衝過去。

按說這一片林地的地勢較高,清軍應該哨探偵查,或是直接在此處休整,而不是在河口。當然,在河口方便取水和涮馬,可能是這些清兵入關後所向披靡,沒有明軍敢於反抗和交戰,所以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的就麻痹大意了。

現在該是他們付出慘重代價的時候了。

幾乎就是眨眼之間,快速衝刺的戰馬就奔馳到了這一隊清軍偵騎的近前。

“射!”

所有馬隊成員都舉着投槍,在聽到朱王禮的命令後,相距不到三十步的距離,大家都是把投槍給投了出去。

二十一支投槍在天空飛翔着,在半空中發出嗡嗡的抖動聲響。遠程打擊,在馬隊還是一個弱項,這種投擲武器雖然有很多問題,但聊勝於無。

在這種突然飛馳而至,猝然接觸的情形下,第一輪的投擲就有了效果。

一支標槍刺中了一個清兵馬甲的脖子,半截標槍的槍尖滴着鮮血,在脖子的另外一邊透了出來,那個馬甲咯咯叫喚,但沒有叫出一聲,兩眼瞪的如牛眼一般,就這麼原地一翻,就這麼死去了。

一支標槍刺中了人的胳膊,扎穿了,那個馬甲哇哇叫着,眼睛都紅了,人卻更加兇惡的模樣,丟了虎槍,把一柄精鐵鐮刀揮在手中,看樣子是要單手迎敵了。

還有幾支投槍,或是扎着了腰,或是刺中了腿,這麼一投,韃兵死了一個,傷了四個,算是效果極佳。

“殺……”

朱王禮和麾下騎兵都是聲嘶力竭的叫喊着,揮舞着手中的兵器,緊隨着朱王禮繼續前衝。

相隔數十步,眨眼一息間,幾乎就在投槍落下不久,結面的清兵也是投出了幾根標槍,還有闊刀、小飛斧、短劍等投擲武器,但因爲倉促投出,平時的準頭雖好,這一次也是沒有什麼效果,投的最近的也是在朱王禮等人的耳朵邊上擦過去了。

眨眼之間,兩邊就是撞在了一起。

朱王禮先迎上的是一個臂挾

虎槍的清兵馬甲,事起突然,不及上馬,但這個馬甲的戰場經驗十分的豐富,剛剛他迎面投了一柄飛斧,朱王禮頓馬躲了一下,這就給了這個馬甲緩衝之機,趁此機會,他把虎槍雙手握緊,右臂前展,就想用虎槍把朱王禮挑落下馬。

但朱王禮動作更快,反應更迅捷。

在馬背上,他大喊一聲:“殺!”

手中的長槍一下子就刺入了這個韃兵的心口,這個馬甲發出了駭人的怒吼,用力想把手中的虎槍戳向朱王禮,但朱王禮又是狠狠把槍口攪動了幾下,然後狠狠向後抽出!

“啊……”

那個馬甲終於頂不住,浮山營的長槍,是用純粹的木炭打鐵淬鋼,韌性,強度,以及破甲的能力,都還在清軍的精鐵武器之上。

當時的中國,鑄造兵器的水平比起唐宋年間是下降的,比起倭人也是遠遠不如。

張守仁覺得這種情形十分可恥,後人不如前人,如何使得?

當然,這種情形原因很多,主要是淬火除碳的過程中,中國因爲產煤,過早的使用了煤來打造兵器,在他下令不得用煤打鐵,而是全程使用木炭之後,果然打出來的武器極佳,遠遠超過之前的產出。

破甲之後,朱王禮的長槍抽回,這個馬甲在慘叫數聲之後,直接翻倒在了火堆之中。

柴火還有餘燼,在火焰的炙烤下,那個馬甲的皮肉被燒出一股惡臭來,不過此人已經被朱王禮一槍刺死,連呻吟聲也沒有發出,就這麼死在火堆之上了。

正在此時,又有一個揮舞着長鐵鐮刀的馬甲在朱王禮的後面向他劈過來。

這個馬甲剛剛被標槍刺中了胳膊,不過他傷的是左手,此時用右手揮舞兵器,虎虎生風,勁力十分的大,動作也是嫺熟老練。

清軍中,等級森嚴,最下等的當然是包衣奴才們,然後就是旗丁中的跟役,有馬跟役,弓手,步甲,馬甲,能到馬甲一級,最少是壯年的旗丁,當兵打仗在五年以上,武藝純熟,膽色過人,戰場經驗十分豐富的纔會在考覈中合格,成爲一個馬甲。

清軍的等級,不是按資歷,就是從本事中來,這也是一個新興的遊牧和漁獵民族建立的軍政一體國家的本色,在清軍中,成爲一個戰兵十分不容易,不是想象的那樣,只要成年旗丁就能成爲披甲人,在披甲人中,最低等的是步甲,並不是說是步兵,而是一種等級劃分,很多步甲也是騎馬行軍,甚至也是一人數馬,但他們的等級要比馬甲略低,一般也不會被選入阿禮哈哈營這樣的精銳戰兵營中。

從揮舞精鐵鐮刀的馬甲的身手和戰鬥意志來看,不愧是一個新興軍事強國的精銳戰兵,身受重傷,卻絲毫不驚不亂,悄沒聲息的摸到朱王禮的身後,猝然暴起揮刀,砍的還是朱王禮的後手肘,並不求一擊斃敵,而是務必一擊必傷,以備後手源源不斷,而敵人卻無力還擊!

這一下暴起發難,便足見這一股清兵的兇悍與強大!

(本章完)

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六百八十一章 趕至第六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城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七百章 轟動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七百六十二章 軍港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喻第五十章 出招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二十章 分配第八十二章 彙集
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六十九章 浮山主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六百八十一章 趕至第六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六百八十五章 入城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四百五十章 商人們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二百四十一章 田間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二百八十二章 恩愛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四百三十五章 政客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四百九十三章 菸草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二百六十二章 前哨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騎兵對騎兵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七百章 轟動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三十四章 過年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七百六十章 走私第四百零五章 人性第八百二十章 問鼎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七百六十二章 軍港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四百三十七章 雨中第三十七章 夜宴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六百九十一章 長蛟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喻第五十章 出招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五百一十五章 包圍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二百三十五章 真正的風骨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二十章 分配第八十二章 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