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



“他們竟敢,他們真的敢啊!”孔府的高樓之上,一個頭戴樑冠,身着中單絳紗袍的中年男子,憑欄大怒,厲聲喝罵着。

此人,便是孔胤值,也是孔府家主。

這一世的孔府家主衍聖公孔胤植不僅是公爵,還是兼任的曲阜縣,另外還是太子太傅,尊榮之至。

崇禎十三年初時,因山東大飢,孔胤植奏請減免田租,並開倉放糧,朝野以爲賢。

而就是這位賢德的衍聖公卻在濟寧府一帶擁有超過十萬畝的土地,所減免的不過是九牛一毛,至於放賑,更是車水杯薪。

他家的佃戶可以直接拿問,孔府自己就有刑房,可以拿佃戶進來關押或是仗責,濟寧一帶,孔府是一手遮天,爲所欲爲。

其實這一世的衍聖公已經算是收斂,前幾世的根本就是無惡不作的都有,正德年間曾經有衍聖公惹動衆怒遭彈劾的事,一般的文官都是聖人門徒,如果不是孔府做的太過份了,又豈能犯這等衆怒。

此次兗州之事,孔府早就察覺不對,以兗州府等地方官員的名義接連上奏,請朝廷調回山東鎮兵,由本地官府組織義勇團練,以保甲民兵形式來抵抗響馬即可。

奏疏上去,朝廷尚在爭議之時,兗州的世家大族已經遭遇重創,更叫孔府上下沒有想到的就是朱王禮等人敢於殺到孔府門前!

千年之下,除了是胡元在易代之初曾經侮辱孔聖,導致天下讀書人無不痛恨之外,兩千年來,孔家已經成爲不可動搖的象徵,孔胤植等人在憤怒之餘,也是感到十分的害怕……

“快看,兵馬動了!”

ωwш ⊙Tтkan ⊙C〇

從孔府高處眺望過去,但見東西兩邊的孔林外頭哨騎奔馳,旗海飄揚,密密麻麻的閃亮兵刀,在旭日陽光之下,熠熠生輝,散發着攝人心魂的光芒。

所有騎士都是如巨靈神一般,甲葉外露,閃閃發光,高舉的騎矛長而鋒銳,騎兵以密集隊形過來的時候,給人的震懾之感,確實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

“好幾千騎啊……”

“都是十分精強!”

“怪不得劉澤清已經叫人家攆到沂州、郯城那邊去了。”

“不要提那個沒用的廢物了!”

孔胤值面色陰沉,憤怒之餘,也是有震驚和害怕等諸多的情緒。

劉澤清從濟南剛回兗州時還有雄心壯志,和各大世家保證,兩年之內恢復實力,有他在,確保兗州無事。

話音未落,李青山的幾萬人被攆羊一樣趕到兗州來。

對着浮山軍這些響馬象一羣羊,對着劉澤清那幾千殘兵,這些響馬又成了狼。

幾個月功夫,劉澤清的實力又損實一半還多,現在帶着不到三千人跑到沂州和郯城一帶……那裡靠近沂蒙山區,地方十分貧瘠,劉澤清已經是一條喪家的死狗了。

特別是曲瑞領軍從東阿一路南下之後,壽張,東平州,鄆城一路得手,兵鋒直入曹州,借征剿之名,大軍已經屯駐於曹州城中。

至此,張守仁借前方軍情複雜,替曲瑞辭保定總兵,請就任曹州總兵。

事已定局,朝廷無可奈何,只能允准。

此時湖廣戰局陷入焦灼狀況,楊嗣昌督促近二十萬

大軍,分做兩路,主力在英、霍山脈,陷於複雜地形之中,所得十分有限。

連新上任的鳳陽總督劉景曜在內,安慶巡撫史可法等諸督撫兵也被調動,但義軍潛伏深山,動輒一夜數百里移動,官兵得不到確切消息,往往徒勞無功,而西營雖然人不滿萬,戰鬥力反比張獻忠在時爲強,前往征剿官兵,大股合圍時西營就逃離戰場,小股接觸時,往往爲西營的銳兵所敗。

與此同時,洪承疇已經率八鎮總兵抵寧遠,距離塔山不過數十里,距離杏山、松山等戰場不過百里,距離錦州距離也並不遠,但洪承疇似乎過於持重,到目前爲止,十三萬步騎仍然雲集於寧遠到山海關之間,並無確切的進兵計劃。

朝廷爲供給大軍,調集的民夫也超過十萬人,每天耗費的糧食和銀子是天文數字,整個兵部和戶部都焦頭爛額,但以明清相爭的經驗教訓來看,冒進多半會有戰敗和全軍覆滅的可能,所以在目前來說,對洪承疇的方略雖有人感覺不滿,持重在戰略上總是叫人覺得穩妥……但朝野上下,對眼下大局感覺十分焦灼也是無可避免。

在此情形之下,山東的小小變數朝廷只能隱忍。

不僅是山東,福建副總兵鄭芝龍也顯的更加跋扈,朝廷也只能優容。

相比張守仁,鄭芝龍出身海盜,根本無忠義二字可言,而鄭氏是家族集團,不僅在陸上有實力,海上也根本近乎無敵,南方官紳對福建情形十分焦慮,奏疏接連送到中樞,在此情形下,也掩蓋了山東變局,算是打了個掩護。

……

面對危局,孔府當然也有應對。孔家名義上是公爵,其實就是曲阜的土霸王,一般的親藩還要受到種種限制,對孔聖苗裔朝廷卻向來優容,這也使得孔家的家丁極多。

一看到李青山的殘部奔逃而來,孔胤植等立刻下令,兩千孔府家丁持各式兵器,出府門迎敵。

無論如何,不使這些殘餘的響馬逃到孔府之中,給浮山軍口實,這是事前確定的方針。

這些家丁,迅速與李青山的殘部廝殺在一起。

孔府這邊人數衆多,其中有不少孔氏族人督促,雖然多是沒上過戰場的菜鳥,但廝殺時殺聲大起,威勢也並不算小。

李青山這邊卻是驚弓之鳥,這幾個月來,他的部下從幾萬人一路被掃蕩到只剩下這幾百人,好在是跟隨多年的心腹,也是多年響馬生涯下來,臨危不懼。

兩邊迅速廝殺在一起,也沒有陣形,但見刀槍上下翻飛,鮮血狂涌,殺聲震天。

“替我好好殺!”

“打的好!”

孔胤值等衍聖公府的大人物們站在府前西側的高樓之上,看的心馳神搖,大聲喝采。

而與此同時,孔府上下終是發覺朱王禮等人橫絕東西,數千甲騎如鐵流一般奔涌而至,將廝殺中的李青山和孔府家丁都包在了新月般的半圓形陣列之中。

“出府告誡他們,孔府非尋常地方,我們自能剿滅響馬,無勞浮山軍出動。”

孔胤植滿頭大汗,迅速吩咐下去,在他身邊的人都是孔府的核心人物,包括濟寧府地方上最有名望的一批官紳在內,此時都是十分的緊張。

在衆人的目光

之中,一個穿着華美的孔府族人在幾個家丁的簇擁下奔馳出府,手中持着衍聖公的帖子,向着朱王禮等人所在方向疾馳而去。

“請大軍暫緩,請大軍暫緩,在下有衍聖公的帖子,有數語要告之領軍的將軍!”

這個孔府族人聲嘶力竭的叫喊着,將帖子奉在頭頂,到朱王禮軍前時,看到浮山雄壯的軍容時,禁不住渾身打戰,聲音都顫抖的厲害。

但留在孔府中的人也沒有人嘲笑於他,這幾個月下來,兗州的世家如同被秋風掃落的落葉一般掃平,孔府這裡,其實已經是最後的堡壘。

“告訴他,現在是打仗的時候,沒功夫搭理他。”

朱王禮臉上露出一抹殘忍的微笑,將旗直指前方,千騎捲過,轟隆隆的馬蹄聲震動大地,卻是把一小羣孔府中人,直接拋在了身後。

而在騎兵羣中,那個孔府族人站立不住,摔倒在地,手中的帖子也是掉落在地,被紛至沓來的戰馬踩踏在泥途之中。

看到這樣的場景,孔府中人都似白天撞邪一般,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很多年紀大的孔府族人忍不住痛哭失聲……他們很多人還是萬曆年間生人,國朝國力雄厚時,也是孔府十分昌盛之時,上到兗州府正堂,下到濟寧,曲阜一帶的地方官吏和士紳,無不對孔府十分尊敬。

有一些利益之爭,哪怕是魯王這樣的親藩也對孔府多有退讓之處。

衍聖公到京師覲見皇帝時,一路上文武大員都要悉心照料行程起居,儀仗比同郡王,而聲勢顯赫之處,還在親王之上。

畢竟本朝親王無故不得擅離封國,沒有朝廷同意,連出城掃墓都不被允准,而衍聖公當然不會受此限制,光這一點就強出不知道多少。

遍及兗州的土地,豐厚的棉花利潤,鹽利,鐵利,反正來錢的東西都在孔府之手,更妙的是,和一般世家相比,孔府根本就不必擔心朝代更迭和帝王易位,反正就算是蒙古人捲土重來,孔聖的地位也是無可觸動的……

在自己眼前,看到這些如狼似虎的甲士對當世衍聖公的致意和尊嚴踩落泥途時,很多人都忍不住痛哭起來。

“哈哈,今天算死定了。”

李青山也是和浮山軍“交手”若干次了。

一看今日的佈置,他就知道,自己的使命已經完成,今天對方不會再放過自己了。

身前是孔府家兵,身後是如鐵流滾滾而來的浮山軍,這個名噪一時,在山東赫赫有名的響馬頭目卻是做了一個別人萬萬想象不到的舉動……李青山橫過腰刀,在自己脖子上重重一抹,鮮血溢出之後,這個響馬頭子一臉的如釋重負,身軀自馬上頹然跌落。

這幾個月來,他過的想必太過痛苦了。

李青山自殺,餘衆潰逃,但浮山軍根本沒有停住追殺的腳步,大軍繼續前攻,一直到殺入孔府家丁的陣中爲止。

兩千五百名突騎有九成全部使用馬槊或鐵戟,少數用長槍,寶貴的騎槍被收了起來。

他們在馬上用種種動作,刺、挑、掄、砸,當者披靡,無有人是一合之敵。

短短一接觸間,對面的家丁已經最少死了四五百人,餘者都魂飛魄散,開始四散奔逃。

(本章完)

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六百一十五章 建議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閣第十四章 槍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三章 煮鹽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
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四百一十七章 缺口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五百零四章 戒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六百一十八章 反目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六十二章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四百四十一章 突變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六百一十五章 建議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一百五十四章 內閣第十四章 槍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三百三十五章 說王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二百五十三章 震怒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三百五十三章 小慈大慈第三百二十三章 威力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三章 煮鹽第四百六十三章 學術人才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