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



濟南城中的情形,張守仁是暫且無暇顧及了。或者說,他本人已經在城中儘可能的做了佈置,究竟會向什麼方向發展,那就只能走着瞧了。

現在的他,只能是儘快的向北京方向趕過去了。

十六日時,他以徵虜將軍副總兵的名義題本上奏,奏明將率浮山官兵兩千六百餘人北上,同時浮山騎兵應山東巡撫之請,派出相應騎兵赴東昌府剿滅殘匪。

上諭回覆在二十日至濟南,批覆的是熱情洋溢:知道了,內閣、兵部奉上諭,着地方官府有司妥備薪柴軍糧,以俟該鎮兵馬沿途取用,着張守仁率部急速趕至京師,獻俘太廟,欽此!

有此諭旨,按說沿途官府自是當竭力供應,不敢怠慢,但實情卻並非如此。

在山東境內還好,禹城,平原,德州,一路過去,只有禹城經歷了一場戰事,地方殘破,供給無力,但好在軍糧還夠,自己升火做飯,沒委屈着浮山將士。

到了德州再繼續往北,可就不成了。

先是夫子就僱不齊了,雖說是給錢,但遠離鄉土出省境,很多本地的自己帶騾馬的夫子不願意幹,離鄉太遠,他們賺的是近程腳錢,不曾走過遠道,心裡不吃底。而且也就是信任浮山營,換了別的營伍,許諾再好,也是不能幹的。

出了濟南和德州,到了河北地界,他們知道在很多事上浮山營也當不得家,做不得主,張守仁的官職也不能通吃,情份也盡到了,當下便是有七成以上的夫子請求開發了腳錢,依依不捨的帶着自己的騾子或毛驢,在德州尋摸個短途的生意,就又向南轉回去了。

少了騾子和毛驢和大車,整個隊伍的行進就有點困難了,整個隊伍裡就剩下不到四百匹馬,一多半是戰馬,每天不僅不能拉重物,還要精心伺候着,現在馬正是掉膘的時候,不好好養着,夏秋時膘補不回來,這戰馬就算廢了,萬萬不能大意。

韃子正在往口外撤,也正是這個原因,他就是再強也不能逆天而行,戰馬要是全掉膘完了,東虜的戰鬥力也得下去小一半下來。

從德州再往北,就是運河路線,經滄州,青縣,到通州再起旱,能用漕船的話,到北京很快,而且很輕省,畢竟可以僱船,大小僱個一二百艘,載人,拉物,十分省錢省事。

當時的全中國的交通,最爲要緊的就是從松江蘇州到北京的南北漕運航線。

蘇南河道縱橫,也有幾個大水次倉,到了揚州經運河到淮安清江,再到宿遷,一路北上,到臨清,再到通州,一路上是以運河漕船組成了南糧北運的生命線,南方物資,經由這條大運河,源源不斷的運向北方。

當時的北方城市,包括北京和天津,還有德州,開封在內,仰仗運河之力很多,可以說,除了元朝是以海運爲主外,明初至清末,運河漕運,就是中華民族體內的大血管,生命線。

沿運河走,是很省力省事,但張守仁和浮山營是沒有這個福氣了……朝旨早就下來,因

爲清兵在北方騷擾了這麼久,漕運斷絕,通州和北京的庫藏糧食也很吃緊了,現在運河上全部是北上的漕船,把前一陣積壓在那些水次倉裡的糧食趕緊往北方運。

說起來這一次大明損失之大,簡直無法計算,光是臨清倉裡的糧食就不知道損失了多少,臨清倉是運河中段的超級大倉,每年幾百萬石糧食在這裡中轉,除了送往北方的,山東全省的漕糧也是先運到臨清,從臨清再起運折返山東,魯軍的軍糧,也是如此,雖然廢事,但這就是百年傳承下來的規矩,現在好了,被清軍搶了個光光,朝廷倉儲上就更加吃緊了。

倉儲吃緊,當然是拼力彌補,所以運河中滿滿當當的全是漕船,民船已經禁絕,而漕船隻有運軍可以操作,往常時候,這些運軍帶着貨物,賺點外快什麼的上頭也不會管,現在這會子,任是誰也不敢,要是出了漏子,那就是非掉腦袋不可。

於是德州的運河線路是不能走了,只能走旱道。

旱路打算就是走獻縣,河間,高陽,保定,京師的路線。

有點兒繞,但張守仁另外有打算,這條路線就算是定了下來。

出了德州界,這道路就更加難行了。

整個河北,也就是當時的北直隸被清軍都是禍害的不輕。村莊荒蕪,有的直接就被燒的光光,到處都是一片荒涼景像,行人極少,南北交通只是恢復了運河主幹道,保定府和河間府的交通並沒有恢復正常。

偶然遇到的,也都是躲過這一場兵災的當地百姓,個個衣衫破爛,神色灰敗,遠遠看到有大軍經過,就都是趕緊躲的老遠的。

看到他們面黃肌瘦,搖搖擺擺的模樣,所有的浮山軍人心裡都不是滋味,但也是無法可想。現在自己的後勤都漸漸保障不了,想去幫助別人,也是實在有心無力。

現在的浮山營也就是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沿途被毀壞的道路修補一下,橋樑重新搭建起來,這些小事,工兵隊舉手之勞就做了,倒並不費事。

沿途的州縣,除了府城外,當初多半被攻克過,現在浮山經過時,一個原本十幾二十萬人的州縣城池,而今最多隻有幾千人,到處都是吃人把兩眼吃的血紅的野狗,城市中也是一片廢墟,返回的人猶如孤魂野鬼一樣,在廢墟中游蕩着。

這樣的城市,肯定無法提供大軍的供給了,連州縣官兒都不知道在哪裡,再着急也是無用。

經過高陽的時候,朝廷已經下來幾次詔旨,催促浮山營的行程,語氣都有點峻切了。

但後勤如此之差,道路條件如此之爛,朝廷似乎也是不過。

“高陽城已經被焚燬了啊……”

騎兵隊還沒有補充人手,只是把各隊中騎術過的去,平時就擔任傳令通信任務的通信兵補充了一批進來,現在才恢復了兩哨二百二十來人的編制,和全盛時的小五百人的大編制還差的老遠。

現在騎兵隊分成兩哨,一哨被李勇新帶到東昌剿匪打響馬

去了,還有一隊,便是跟着朱王禮一起北上。

這會子暮色沉沉,身後高陽城相隔已經很遠,漸漸看不大清楚,但城門樓子都被燒燬傾頹的樣子,倒也是勉強還能看的清楚。

看到這樣的情形,朱王禮也是感慨由之的樣子了:“老子上次來,殺了好些個韃子的步甲,當時就覺得很了不起了。西門一戰,白甲和馬甲也殺了,下次韃子再來,就沒有輕輕鬆鬆進高陽的好事了。”

他在這裡感慨,卻有人在一邊冷然道:“朝廷不改弦更張,奮發振作,憑咱們一個營能抵擋韃子的主力?副隊官,這話說的太大了!”

說這話的,是騎隊的幫統鄭萬應,個子身量不高,但說話時,卻是絲毫不露怯色,不卑不亢,神色十分從容。

鄭萬應原本就是個把總官,是保定鎮的一個遊擊的親軍,平時太過嚴肅正經,不怎麼招人喜歡,清軍進入保定境內時被派往高陽,原本是個送死的差事,結果機緣湊巧,被朱王禮一夥衝破城池,救了下來。

流落到濟南後,又是在天花一事上立了功勞,索性就加入浮山營了。

他原本是個北方軍鎮的軍官,騎術當然還行,直接就入了騎隊成了幫統,因爲和朱王禮算舊相識,就撥在了朱王禮麾下,不過這廝的脾氣真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舊,反正不管是不是上司,想說什麼就是直說,要不是浮山的風氣很正,這個外來的軍官怕是早就不知道被排擠成什麼樣了。

“和你這廝說不着。”

被人打斷了豪情,朱王禮也不惱,只向鄭萬應揮了揮手,接着卻又彎下腰去,從小布口袋裡掏摸出精豆料來,開始喂自己的戰馬。

所有的騎隊官兵,這會子也正是在餵馬,別處炊煙裊裊,都是按各隊各哨的編成紮營做飯,但騎隊卻是不成,每天宿營之前,第一件事便是照料戰馬。

餵了料,還得提溜着馬脖子替馬消食,然後把馬拴好了,遮風擋雨的照料好,這才輪着照顧自己。

騎隊的餉銀要比步隊多,這可不是沒有道理的。

“朱頭,豆料可不多了。”

“嗯,我這還有大半袋,算來夠兩天的。”

“兩天也夠到保定了!”朱王禮的豆料也不多了,布口袋癟了下去,他直起腰,佈滿絡腮鬍子的臉上也滿是苦惱之色……“這他孃的叫什麼事!”

“反正屈咱們自己,也不能屈着戰馬。”朱王禮揪了一把鬍子,正色道:“誰叫我發現偷吃了一把豆料,我非親手把他偷吃的打的吐出來不可。”

“朱頭,你說的這甚話!”

“老子入浮山以來就沒做這種沒出息的事!”

“可不,忒把人看輕了。”

“好吧,算老子說錯話了,你們這些傢伙,也不要得理不饒人!”

底下一羣人都是抱怨的聲音,也都是直衝衝的衝着朱王禮嚷了回來,不過朱王禮也不惱,掀着大鬍子便只是仰首大笑起來。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八百章 怒吼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防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五百六十五章 預備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九十四章 刺!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一百零二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
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變化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八百章 怒吼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二百二十章 喜事將至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漲工資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一百八十八章 黃道周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第八百一十九章 艦炮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齊射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一百七十九章 肉和蛋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防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七十二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二百二十二章 爲何而戰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七百六十三章 知已第二百七十三章 巡營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五百六十五章 預備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明礦業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七百二十七章 白髮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花第六十四章 不能忍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九十四章 刺!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一百零二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識見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七百九十九章 沿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二百一十章 接印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