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



“爲將之道,孫公子未必懂得。”張守仁點了點頭,眼睛中波光閃爍,一時間,不象個跋扈囂張手握重兵的武夫,反而象一個英華內斂,而又無法掩其鋒芒和傲氣的出身貴胃的讀書士子,見孫之潔一呆,張守仁又笑道:“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故善者之戰,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某爲將,但願爲善戰者,而不願爲一勇之夫,所謂勇將,愧不敢當矣。”

“好好,說的好。”

不等臉漲的通紅的孫之潔再說什麼,孫承宗就是連忙點頭,表示讚許。

就是別的孫家子弟,也都是點頭,見此情形,孫之潔雖然漲紅了臉,但也不敢再說什麼了,只得隱忍退下了事。

當時武將,不識字的十之八九,識字的也只看《武備志》和《紀效新書》或是《練兵實錄》,能把這幾部書啃下來的,就算是武將中的進士了。

象張守仁這樣,能把孫子兵法這部文人才看的兵書背誦下來的武將,真是十分稀奇,如同大熊貓一般的難能可貴。

“國華將軍……”

孫承宗剛起了個頭,意欲再說下去,不料門外有人輕輕敲門,然後有人道:“大人,有緊急塘報。”

“閣老,我要去看看,請恕末將無禮。”

張守仁連忙站起來。

在這種時候還要打攏他,並且叫他閱看的緊急塘報的份量已經是不言自明瞭。

“何不拿進來同看?”

孫承宗在高陽時也是邸抄塘報天天過目,對大局是十分關心。他的身體還好,神明不衰,所以對大局十分憂慮,現在看樣子,知道必定又有大消息送過來,自是也好奇心大起。

“好!”

張守仁先應一聲,然後便是向外頭道:“送進來吧!”

“是,大人!”

外頭答應一聲,進來一個穿着軍常服的年輕人。一身筆挺的軍服,上藍下紅,斜揹着武裝帶,腰部系一柄流線漂亮打造精巧的直刀,皮靴光可鑑人,高至膝前,人是生的漂亮,甚至是男人女相,英俊中帶三分俊俏,但行動舉止就是十足英武,這麼一個年輕軍官一進來,立刻吸引了屋中所有人的眼光。

就連向來自視很高的孫家子弟們,此時也不得不承認,張守仁這裡,英才備出,剛剛入營的時候,那些隊官,或是桀驁,或是英武,或是蠻霸,或是看着就勇力過人,要麼就是誠懇質樸。

這些武官,雖然只是加千總的隊官,但一個個英華內斂,氣宇不凡,看樣子,比某些總兵官還要英武的多……大明的將軍,多半酒色過度,或是粗魯不文,沒有幾個象樣子的。

象吳三桂那樣的將門子弟,能寫一筆過的去的大字就已經名揚天下,每有文官路過關寧時,吳三桂就要宴請當地的士紳名士陪客,然後自己寫書相贈,或是當衆吟詩,以示風雅,就是這樣的舉動,天下人也都說他是儒帥了。

而浮山這裡,放

眼看去,怕是個個都不凡,不僅是將官,那些小兵,一眼模樣舉止,都不是普通明軍那種愚昧無知或是野蠻兇殘的模樣,個個都看着有靈慧之光,適才孫承宗問過才知道,浮山營五千多官兵,現在有九成都識字,七成能自己書寫家信,有三成能自己讀通兵書,或是能讀書經……這樣一支軍隊,思之豈不令人咋舌!

現在進來一個又是如此人物,孫承宗未聞塘報,便是先讚道:“國華麾下,人才真是齊楚了得。”

“閣老過獎了。”張守仁微微一笑,對着姜敏道:“請說吧。”

“是,大人!”

姜敏再一次答應一聲,臉上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神情。

這一份塘報是從河北順德府接到後抄錄,由浮山營自己的軍情司急遞系統送過來的。在十一月上旬,盧象升在拒絕了往臨清一帶機動後,曾經率師往保定府一帶移動,準備相機攻打在真定和保定兩府活動的清軍。後來清軍主力南下,崇禎帝再次給他施加壓力,盧象升不得已又一次尾隨清軍主力,不過這次他的兵力再一次分散了,戰死和潰敗不少,分兵真定一些,現在他的身邊只有自己的督標和兩個總兵的鎮標,加起來不過五六千人左右,不過好在都是督標和鎮標的親兵,忠勇上絕無問題,但缺糧缺餉,弓箭箭矢都用的差不多了,軍隊幾乎沒有什麼戰鬥力了。

結果在十二月十一日這一天,盧象升進師至順德府鉅鹿賈莊,在這裡與埋伏好的清軍發生了遭遇戰,情況緊急,但盧象升也是勇猛奮戰,並沒有怯戰逃走。

當是時,盧象升居中,總後兵大將楊國柱居右,總兵官虎大威居左,列陣堂堂,正面迎戰。五千殘疲之兵,就在兩個總兵和盧象升的率領下,與清軍激戰,當日頂住了清軍的進攻,至次日,清兵合圍,騎兵數萬將宣大軍圍了三圈,盧象升仍然率部奮勇衝殺,從早晨辰時戰至末時,炮盡矢窮。

最後,盧象升親手擊殺數十人後,身中四矢,三刃,仆地而亡!

其親兵陸凱伏於屍上,護其遺體,身中二十四箭而亡。

塘報念至此,姜敏雖聲調不變,然則已經眼角隱約有淚花。不過二十來天功夫,曾經會晤過一次的盧象升,已經魂歸九泉之下。

“聞盧總督屍身已經收斂,臣等俟其家僕清洗成服之後,妥派人備棺木停靈,以俟來日歸鄉安葬。虜騎破宣大軍後,似有往雞澤去之意,一俟細作續探真確,當再飛報。須至塘報者!”

“高起潛完了。”

孫承宗在聽順德知府塘報時,臉上神色也較爲痛苦。不過,他比一臉鐵青的張守仁和已經下淚的姜敏不同。

浮山軍人畢竟沒有經歷過,就算聽說,和自己親眼見到忠臣義士埋骨沙場……那是兩回事情。姜敏親見,而張守仁經過努力又失敗,所以感受極深。而孫承宗卻不同了,他曾經是督師關寧的大帥,麾下數十萬兵馬,這種喪師數千人的失敗簡直不

算什麼了……老孫頭是經歷的太多,太多了。

當下孫承宗只是以十分冷峻的口吻對着衆人道:“鉅鹿離雞澤不過五十里不到的距離,看塘報,盧九臺雖然奮力苦戰,但兵力遠不如人,戰力也弱,人家數萬步騎圍的水泄不通,兩天就吃了他們下來,這樣一來,韃兵死傷不重,必定趁勝追擊,一路往雞澤去。高起潛這庸奴原本就不知兵,聖上用他實在是……嗯,實在是無話可說,韃兵一至,起潛必慌亂而逃,所部數萬大軍,也就跟着潰敗。此奴與盧九臺兩路兵皆失,陝兵尚在路上,就算到了,也是從北邊慢慢穩住保定和昌平、通州等要緊地方,絕不會貿然南下,我看,山東確實是有點兒危險了。”

不愧是督師數十萬兵馬,扼守遼東,使東虜在其任上無能爲力,只能小打小鬧的鎮遼督師大帥!

明軍在河北的最後兩支能機動和野戰,能夠牽制清軍的主力都被一下子打掉了,現在整個北中國除了少數地方外,幾乎就是完全不設防的無主之力,將任由一羣野獸吞噬嘶咬自己的血肉了!

而山東,側翼就是順德府,清軍如果揮師直入山東,從畿南打過來,也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閣老,要看畿南的州縣能拖韃兵多久,而且,以卑職之見,韃兵還是從德州進山東的多,如果從東昌府進來,退出仍然要被德州所困,這樣進軍,委實有點兒捨本求末了。”

姜敏也是對孫承宗的敏銳十分佩服,不過參謀處在推演的時候,總是覺得清軍的進擊路線還是應該從河北入山東,也就是順着運河南下,直到德州。

從這個路線進擊,由於畿輔已經沒有威脅到清軍的大股明軍,清軍可以很舒服的沿着運河南下補給,而從這個線路打到德州,也不過就是十天半個月左右的功夫。

破了德州,山東門戶洞開,沿河直下,東昌、兗州、濟南,皆在兵鋒之下,那樣打起來就太舒服了。

要是從側翼腰腹部進山東,就是從山東西邊的東昌府進來,攔腰一擊,這樣一來,就是好象人打架一樣,不打北邊的德州這樣的頭臉要害,反而是打在腰腹上,疼是疼,不過想要致命,也是難了一些兒。

這個見識,也是要熟知地形,通曉各地駐軍情形,並且深明軍務才能懂得的。

孫承宗用讚許的眼神看一眼這個小參謀,笑道:“這個小夥子,雖然生的俊俏漂亮,但對軍務也是十分精通,怪不得國華用之。”

“閣老莫誇他,他的話,有時候也未必是一人所得,而是羣策羣力。”

說着,張守仁也是笑着把參謀處的作用和職能向孫承宗解釋了一番。他現在的打算,就是想請老孫頭這尊大佛在這裡幫自己的忙,雖不必負責某一個具體工作,但以孫承宗的經歷和見識,隨便和自己閒聊一番,就算自己有極大的收穫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把浮山所有部門的職責功用都介紹清楚,也是將來省了自己不少的事。

(本章完)

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船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上架公告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
第二百二十四章 婚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六百九十二章 搬遷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九十九章 爲將之道第六百八十四章 徵誅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七百八十五章 對攻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家升官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五百六十二章 混入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四百一十六章 斷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二百一十六章 被埋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三百四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五百八十章 成功第七百六十五章 參觀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訊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七百四十七章 兄妹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二十三章 小心思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船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上架公告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奸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六百六十六章 集鎮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六百四十三章 質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執委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四百一十八章 天子奴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三百零八章 壞消息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