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世族



“商議糧餉之事?”

張世福更疑惑了,大明雖然是文貴武賤,但張守仁這個遊擊的直接上司應該是分守登萊參將,但現在朝廷在登萊沒有設這個職位,現在登萊鎮總兵丘磊奉命移鎮,登萊鎮總兵由倪寵接任,這個總兵和張守仁談不上交情,不過也沒仇怨,彼此間互相不生事端,算是相安無事。

再上去,就是登萊兵備道管着張守仁,新任兵備道陳大人似乎對浮山營印象較好,不過朝廷沒有錢糧撥下來,兵備道也是難爲無米之炊啊。

至於巡撫劉景曜就不必提了,要是有什麼好關照,巡撫大人是不會忘記浮山營的。

除了這些上司,萊州府的知府是管不着營務的,就是地方上有什麼軍務調度,也是知府通過兵備道來轉令,不太可能是直接給浮山這邊下令。

當然,要是有特殊情況,就另當別論。

“茲有膠州並浮山守禦前所舉人林某等上書,遊擊張守仁守備浮山,有滋擾地方掠奪民財事……”

張世福以前就識字,現在讀這一類的文書,更是毫無滯礙。

讀了一半,他就知道爲什麼萊州府給浮山營這邊發文了。

原來是膠州和浮山前所的一羣生員上告萊州,言詞十分激切。把浮山營擾亂地方經濟,甚至有幾起強買強賣的事情誇大了十分,說的膠州一帶羣情洶涌,似乎隨時有民變之憂。

最近這段時間,膠州物價確實不大平穩,民間怨氣越來越大,這些事張世福幾個也是知道一些,不過倒是真沒有想到,居然有一羣生員,悄沒聲的就把浮山營給告了。

手段還很巧妙,沒有到兵備道或是登萊鎮,也不曾去巡撫衙門,更沒有走都司衙門,這些人,知道從這些路子告不通,根本無人理會,所以乾脆就以地方民生的理由,直接到萊州府去了。

在場的浮山營將領,現在一個個也是人精子的人物,聽張世福讀完後,乙隊的隊副黃二就是吐了一口唾沫,罵道:“**的就是想把事情搞大,這事,背後還有人。”

“地方上先鬧,然後勾結幾個在朝的御史,事情一大,劉軍門也不好過份迴護咱們,就算沒有什麼處分,大人的臉面往哪兒擱?”

“這要是聽他的一去,以後萊州府和膠州地方干涉營務就有理由了,有一次,就會有十次一百次!”

“呸,這羣王八蛋,混帳東西,咱們拼命打仗,給地方上保了平安,現在卻下黑手陰咱們。”

“地方士紳不都是這樣?咱們當兵的就得聽他們的,奉承他們,事事聽他們吩咐,甚至派人給他們站班伺候當保鏢去!”

“老子就不吃這碗飯了,也不受這種惡氣!”

明朝以文制武的規矩,確實也是造就了浮山營衆將現在所說的情形。國初時候,太祖派兵給勳戚之家當家兵,那是一種極高的榮譽,同時也是中樞監視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將。

到了中期之後,法紀廢馳,品官之

家,都是有佔役之事。

也就是把衛所營兵,當成自己的家兵和奴才來使喚。

南京的某個國公,娶小妾照規矩只能晚上迎親,於是派了五千南京的禁軍,張着火把,從國公府一路排到那個小妾的住所,這種聲勢固然是給婚禮增添了不少的八卦,不過軍人的身份體統和尊嚴,那是一樣都談不上了。

現在浮山營這邊,已經有了軍人的尊嚴和自覺,更有一種團體意識和榮譽感。

萊州知府這貿然的一角公文,還有膠州和浮山所生員們的表現,當然是叫張世福在內的所有人,都是極爲憤怒。

“這件事,本將無法應承,你只能在浮山營等候我們遊擊大人回來,再做決定。”

一瞬間,張世福不僅不曾答應下萊州的公文中的要求,反而是把信使給扣了下來。

這種彪悍和絕不猶豫的作風,也是使得那個信使小吏極爲意外,更加深了他心中對浮山營的一些印象……他微笑着道:“是的,將軍,下吏遵命就是。”

“唔,你只要不惹麻煩,我們也不會薄待你的。”

張世福簡單吩咐一句,派人把幾個送信的吏員帶到營中,妥善安排。

然後便是叫人把王雲峰喚來,簡捷的吩咐道:“這件事一定要查明原因,知曉內情,我建議,最少要把相關的人員名單都查清楚了。”

理論上張世福是王雲峰的上司,不過他卻沒有用命令的口吻,而是“建議”,這其中的關係就是張世福拿捏的很好了。

事實上大家都是十分明白,王雲峰這個特務頭目是隻對張守仁一個人負責,誰想命令他,無非是給自己找麻煩罷了。

王雲峰不露聲色,眉宇深處,卻自有幾分焦急:“是的,我會立刻着手進行。”

“我知道你們有信使,每天和大人來往聯絡,我想是時候請大人回來,主持大事了。”

和王雲峰商量完畢,又把孫良棟一夥攆回去繼續訓練,張世福也是長長嘆了口氣。

風雨欲來,不知道大人回來之後,又如何應對眼前一切?

生員,特別是地方上有名望的生員和舉人,那是武將輕易得罪不起的存在。哪怕是總兵官,面對一羣讀書人時,也是毫無優勢可言的。

這件事現在算是萌芽狀態,參與的人還不多,如果是事情鬧大了的話,未來的後果就很難說了。

浮山營只是一株剛破土而出的新苗,或是一株正在成長的小樹,真的經不起風雨欺凌和外力的摧折啊……

……

……

天空中烏雲密佈,風呼啦啦的不停的颳着,庭院中的樹木也是被風吹的東搖西擺,晃個不停,天地之間,就是一片蒼涼之意。

就在狂風之中,也是夾着一片片的雨點,不停的灑落大地。

已經是農曆八月,原本已經大有秋意,這麼一場雨下來,更添蕭瑟,這種雨,落在人身上,冰冷透骨,令人

覺得十分難受。

不過這種感覺只屬於這種天氣還在外奔波的窮苦人,下等人,高坐亭臺樓閣之中的大人物們,自是不會有什麼難受的感覺,相反,外頭悽風苦雨,更是給樓臺中的人們增添了不少觀景看景的樂趣。

“來來來,諸位朋友,無分老小,請同飲這一杯!”一個長的高高大大,白白胖胖,穿着五福衫肚皮被頂的老高的中年士紳,此時喝的滿面紅光,不過興致仍然很高,舉起酒杯,遍邀這室中幾桌的酒友,再同飲一杯。

這次酒宴,是在膠州城東的一座世家的巨宅中舉行,舉杯的就是這家主人,姓魏,十來年前就中了進士,崇禎七年和十年的進士考試都沒有中式,中不成進士,舉人只能當佐雜官,或是到偏遠地方當知縣,而且還要有相當的關係才能夠成功。

既然如此,這魏舉人也不費事了,他家是發達了五代的百年世族,高祖父就中過進士,當過幾任知府,撈了最少五萬銀子的家當,然後曾祖、祖、父,都中了舉人,做過幾任府縣,現在魏家的家產,肯定是在十萬白銀以上,在膠東這種地方,已經是不折不扣的世家巨族。

百年之下,祖父輩當年的同年,門生,還有用聯姻手段結成的姻親遍佈全國和山東各地,魏舉人的親叔父,還在京師兵部職方司任主事,位不高而權重,混的十分得意。其餘什麼太老師,老師,同年,姻親,當官的或是在家當士紳的,關係網遍及膠東,雖然只是一個舉人,實在也是一個跺跺腳就震動四方的大人物了。

別的不說,膠州的秦知州雖然是名義上的一州之主,但不管城中有何大事,比如祭祀城隍和龍王廟,勸募勸捐,撫育孤寡幼童,辦粥廠,興修學堂等,缺了魏舉人,這些事就是一件也辦不成!

官府的資金是有限的,有一些事又是必須要做,甚至是刑殺案件,涉及到大宗族時,也是需要宗族裡的頭面人物出面協調,一般來說,肯定也是有舉人秀才身份才行。

一個地方主官,不管是願意做事,或是不願做事,和地方宗族及世家官紳們搞好關係,那是任職之間最要緊的一件事情。

江南地方官不易爲,地方勢力太大,到了太阿倒持,地方勢力大過官員的地步,所以很多人視江南地方官爲畏途,在明朝,選這些地方官,吏部也是有所考慮,一般是把年富力強,能力和經驗都豐富的人選派到江南一帶,其中的道理,就在於此了。

膠東這裡,真正的世代宰相尚書級的大世家是沒有,魏舉人這樣的家族,也就儼然是一方巨族,在膠東一帶,成爲不折不扣的土霸王了。

今日此會,名義上是給幾個春天應考中式的新舉人祝賀,實際上的理由,在座的人,心中自是十分清楚。

“謝太老師!”

幾個新晉的舉人,座師是高唐州的知州,是魏舉人父親門生的門生,這幾個新晉舉人,攀扯上來也算是魏舉人的小門生,稱一聲太老師,也是該當的。

(本章完)

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三十章 福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九十章 遭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作處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三章 煮鹽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七章 報功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
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六百四十二章 輕騎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三十章 福利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七百八十六章 膠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二百七十四章 迎客第九十章 遭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三百一十六章 碰撞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三十九章 目標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五百七十六章 獲勝第六百五十七章 學院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二百三十六章 練習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二百五十章 知天下事第六百三十章 調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狂言第五百五十四章 空營第三百六十六章 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二百六十六章 奇想第二百六十章 比試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作處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二百五十六章 考覈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五百零六章 暴亂第三百三十八章 亂止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三章 煮鹽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八百一十五章 算盤第三百一十九章 再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人市第一百零六章 大豐收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血路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七章 報功第六百八十八章 血脈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七百三十章 追逃第七百六十六章 凝結第四百七十八章 海船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一百八十九章 贈書第一百零一章 官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京營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一百七十一章 軍人秉性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