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東暖閣



人羣之中,不乏知兵者。

人們的議論,如果不在點子上,很多人便是懶怠回答了,聽到有人疑惑的內行,便是有人答道:“不是所有精銳都是在鎮標或左右協副將直領,這是浮山營,原本只是守備膠東的地方營伍。不過,此次濟南大捷,便是他們的遊擊,現在的徵虜張將軍領着這個營打下來的。一陣斬首近兩千,其中真正壯夷有近千,甲仗糧草無算,這是國朝自薩爾滸之後的最大勝仗!此前,我尚且有疑惑,這其中怕有吹牛的地方,今天一看這浮山營的軍紀如此,心中疑惑盡消矣。”

“不錯,徵虜將軍由遊擊一躍成爲武臣一品,尚且加了不少榮銜,這個營將來也就是鎮標直屬了。”

“不是僥倖啊……我家在廣渠門,歷次虜騎入侵,見的勤王兵馬多了,有這浮山營一半軍紀的,也是鳳毛麟角啊。”

“怪得我聽說這張徵虜二十來歲就位至左都督加少保,原來就是他帶出這虎狼之師來。這麼說,加副總兵也不算什麼了。”

“唔,大約是朝廷是壓一下,畢竟太年輕了嘛。”

“聽說浮山營是來祝捷獻俘的……這是從未有過的大勝,皇上要告慰祖宗了。”

“好事兒,我也聽說了,趕明兒一定得跟着瞧瞧熱鬧去。”

“張徵虜在哪兒呢?他沒在這裡頭領兵?”

“聽說昨兒就走了,今兒得去兵部和禮部辦獻俘的手續,這是大事,不能馬虎隨意。”

“浮山營和楊閣老可不對付嘿……我家三舅就在楊閣老府裡幫廚……”

要不說,京城的百姓不是普通常人,在地方,很多事情就算是州府縣郡的官員們也未必清楚,就算是總兵副將,也未必盡數瞭然內幕,而京城之中,很多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事,關係到朝堂風雲政爭的要角,在他們嘴裡,也就是三大爺二叔七舅姥姥,雲淡風輕的,不鹹不淡的,就是這麼很輕鬆的將這些十分要命的事,以市井閒聊的口吻說了出來。

“怪不得這些兵住處也沒有……”

“吃的也差啊,就是買點饅頭稀粥,這可是立了大功的兵啊。”

“嶽王廟可就在這不遠,做這等事的,小心雨天落雷!”

“這不就下着雨麼?這些達官貴人,哪裡真的把老天爺看在眼裡頭!”

議論聲裡漸漸也就有了很多不平,和真正知曉內幕的人不同,這些樸實良善的百姓可不需要顧忌什麼!

一個穿着寶藍棉直綴的中年商人打着油傘,衝入雨中,沒過一會,就是拎着幾隻醬鴨子回到棚前,臉上也是誠摯的笑容,對着棚內的浮山將士叫道:“衆位軍爺,你們殺韃子辛苦,到京城地界,咱不是什麼有錢人,斷然也不能夠叫列位就幹吃這饅頭……這幾隻鴨子,不要嫌少,一棚一隻應個景吧!”

一邊說着,一邊就是將醬鴨不停的拋在浮山營將士們的餐桌之上。

砰砰聲中,在場的浮山將校們都是哭笑不得。

軍中用餐,早中晚三餐各有規矩,今日早餐就合當用此,但這些京城的民衆顯然是不明白這一點。

醬鴨之後,就是醬肘子,醬牛肉,醬豬手……

這個年頭,沒有冰箱什麼保鮮的電器,保鮮的最好辦法,無非就是把食材製成臘或醬的,南方以臘爲主,北方自是以醬爲主。

此時各式醬肉在天空中飛舞起來,比如棚子外邊的雨點落的還要更加密集幾分。

將士們原本都快吃完了,士兵用餐,只要不傷胃,就是能多快便有快。

但此時所有人都低下頭卻,捧起碗來,繼續靜靜的用餐,只有軍官們強忍着自己的情緒,用隨身的小刀把這些吃食分開,招呼部下:“來,都吃幾口,這是京城裡爺們的一番心意,咱們斷不能浪費了。”

筷子這才伸了出來,挾一筷子,嘗上一口。

味道不一等,有的很好,有的平常,不同的鋪子自是做出不同的醬鴨來。但每個浮山將士的心間,卻是有着相同的滋味。

張守仁每常和他們講說的軍人榮譽,還有“子弟兵”的概念,在這遠離浮山的地方,又是很鮮明的浮上了心頭。

……

……

雨水落在皇宮的廊檐上與落在民居上時沒有絲毫的不同,但雨水順着檐溝下落,然後沿着排水道不停的排走,雖然半夜落雨,但在宮禁之中,廣場上的方磚也就是一層層清淺的水漬,絕不會綿延成片,成爲積水。

行走在龐大的宮殿羣中,四周是積簾般的雨幕,而慣常的映入眼簾之中的明黃色調也在雨水中變的柔和了一些,令人覺得心頭的冰冷和森嚴之感也減低了一些,弱化了一些。

曹化淳是天明後從東華門入宮的,也是最早的一批。身爲大太監,他在宮外自有居處的府邸,不需要每天都居住在宮禁之中。

哪怕是王承恩這樣的心腹大伴,從信王府就跟出來的近侍太監,在成爲秉筆太監後也是接來家人,在京城中購了宅邸,全家一起居住。

太監,也是需要親情的,或者說因爲身體的殘疾,他們比起普通人來,更需要親情。

從東華門進來,再經過中左門,後左門,過日精門,等曹化淳趕到乾清宮廊檐下的時候,崇禎皇帝早就起身,梳洗完畢,因爲不是常朝的日子,又是雨天,皇帝暫且沒有召見任何大臣,只是在用完早餐之後,便是開始批閱奏摺,處理政事。

乾清宮的御前牌子們都是王德化的門生,曹化淳費盡心力也沒有辦法在這裡安插進自己的人,好在這些人對他也是有足夠的尊敬和照顧,見是他過來,乾清宮掌事太監吳祥便是迎上來,先打了個躬,接着才道:“這陣子進去正好,皇爺正等着呢。”

在另外一側,錦衣衛掌印指揮駱養性也是按着繡春刀在等候着,見到曹化淳的眼光,駱養性便是大步過來,躬身一揖,問好致意。

對這個京師武職官的世家武官,曹化淳也不怠慢,點頭還禮致意後,兩人便一起走入乾清宮的大殿之中。

對比皇極殿,乾清宮的大殿,包括它的金臺在規制上都只下一等,就算是皇帝在內廷召見大臣來說,它也嫌太大,所以每常見人說事,皇帝都很少選擇乾清宮。

而且它也算是內朝,內外有別,召見外臣並不算方便。

以住人的角度來說,它就更嫌太過空曠了一些,特別是冬天時,那一塊塊碩大的金磚看着冰滑無比,絲絲冒着寒氣,這樣的地方,住人實在是有點爲難了一些。

好在皇家富有四海,乾清宮東西兩暖閣就是收拾的還不錯,大是大了些,但閣中有暖盆取暖,牀帳更是上等優選,只苦了坐更的小內侍們,每天皇上睡覺的時候他們得拿着銅拂塵坐在地上,伺候夜裡皇上起夜,萬一睡着了,就是得挨板子的大罪,這年頭的帝王享樂,原本就是普通人加倍的辛苦之上,舍此之外,別無它法。

“叩見皇爺。”

“臣叩見皇上。”

一個是閹奴中掌東廠的親信太監,一個是勳戚舊臣中掌錦衣衛的特務頭子,兩人都無需報名,更無需報職銜,只是東暖閣崇禎的御案之前,輕輕跪下,一跪一叩首的禮節行過,便是自己站起,無需崇禎說話。

“昨日已經有豐臺暖房的新菜上市,菜價不菲,韭菜是四十文錢一斤,青菜是三十五文錢一斤,白菜是二十八文錢一斤……雞蛋五文一個,和戒嚴前相差不多……豬肉是六十八文一斤,雞是兩錢銀子一隻,魚價似乎是跌了一些……”

先是由駱養性彙報,從京城的菜價到東城西城南城北城各地的動靜,治安,有無異樣情形,甚至是童謠內容和變化等等。

說到最後,駱養性斜眼看了看曹化淳,見這個提督東廠太監輕輕一點頭,當下便是會意,將昨日浮山營入城,張守仁與張若麒衝突一事,包括雙方的語言等等,俱是說了出來。

“嗯?這個張守仁,有點驕狂啊……”

崇禎一直是在伏案批閱着奏摺,在聽到這樣的事之後,微一皺眉,放下筆來。

“張若麒也是有點過份了些……”

皇帝這麼說法,四周的太監和駱養性都是面無表情,不置一詞,涉及到皇帝對大臣和朝政的具體評價,任何人都不能在這個時候插嘴,否則一定會被皇帝猜忌,下場絕不會好。

“張守仁現在在何處?”

“臣今晨接到稟報,張守仁昨夜安居如常,天明就起身,現在已經在皇城之中,宮門處投了請見的奏摺,然後去禮部和兵部分別辦理太廟祝捷的事宜去了。”

“嗯,還算他知道好歹進退,安份守禮吧。看來,這張守仁是個氣性臊的,發過脾氣不耽擱做事,嗯,還好。”

駱養性額角見汗,他是隱藏了張守仁昨天在薛國觀府邸參與酒宴的事……不過這又怎麼樣?廠衛在崇禎年間早就是聾子的耳朵——擺設了。崇禎早年,廢棄廠衛監督官員之權,後來雖然羞搭搭的重新建立廠衛,但以廠制衛,廠衛一體,而不是以前的廠監督衛,衛行偵輯之事,事實上,自從皇帝設東廠監督錦衣衛,衛權就被不停的侵削,時至今日,自己這個指揮使要說什麼,報什麼,又豈能決定於自己?

一切,都是眼前這個不動聲色的太監掌握着,而御案前的皇帝,看似耳聰目明,其實只是一個受制於家奴的小丑式的角色罷了!

(本章完)

第九十五章 火銃對弓箭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八十章 魯軍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十六章 開始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三百章 軍議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二百九十二章 有喜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六百七十六章 虎狼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十四章 槍術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五百章 圖謀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二百九十二章 有喜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
第九十五章 火銃對弓箭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生和山長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三百九十五章 宗室第四百八十四章 種子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二百七十六章 塘報第八百零七章 末路第六百零一章 贈送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三十五章 探視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六百零二章 教導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八十章 魯軍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將第十六章 開始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利四方第四百二十三章 跪或不跪第五百九十一章 封伯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三百七十章 慘烈的代價第三百章 軍議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二百九十二章 有喜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六百七十六章 虎狼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四百九十二章 兩端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三百四十章 商會第四百零六章 新規第四百九十一章 遼商第十四章 槍術第四百四十四章 君皇第五百章 圖謀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四百九十八章 遭遇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四百四十六章 浮山鹽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二百九十二章 有喜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一百三十章 槍陣第二十五章 兵備道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六百五十三章 調令第五十二章 火銃立威第六百六十章 隔絕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