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土產



別人叫苦還能叫的震天價響,無非是叫上官知道自己的辛苦,秦知府身爲大府,上頭無非是布政使,但那只是名義上的,誰不知道萊州府就是張守仁的地盤,他卻叫給誰聽去?

每天坐着轎子東奔西走,累是累壞了,但心境卻是越來越平和,處事也是越來越老辣了。

身爲一個老官僚,秦知府原本是指望在膠州任上養老的,但不承望被張守仁拱到了知府的位子上,成了知府就是方面之任,官袍也是從天青色換成了緋色,更重要的就是眼界也是和以前不同了。

就眼前這些事來說,太平年景,張守仁早就被拿問,以圖謀不軌的罪名剝職問斬了。而自己這個襄助左右的文官下場也肯定不妙,革職斬首是一定的,家人十六歲以上發配遼東也免不了,女人到教坊司去,一生不要想脫難。

但那是嘉靖年間的老皇曆了,現在這時候,各鎮大將早就自專,比張守仁更跋扈的鎮將都有的是。

但秦知府的嗅覺十分靈敏,早就在種種跡象中看的出來,張守仁的志向遠大,手段高明,格局已經不是普通的軍鎮可以比擬的了。

但越是這樣,秦知府的心裡就越是熱絡,想起將來,有時竟是一團火熱。

年過五十,而知天命否?

這天命,說來說去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張守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事實上往天命上靠攏過去啊……

這一天奔波回來,在書房中脫了靴子泡腳,丫鬟在身上捏來捍去,香氣襲人,正自享受之時,伺候書房的長隨進來,先打了個躬,接着才道:“老爺,外頭李治中和楊推官幾個老爺來拜,見還是不見?”

“這麼晚了,說了有什麼事沒有?”

“說是有高興的事,不能等明天了,今晚就得來求見。”

“唉,罷了,叫他們直接到這邊來吧。”

秦知府接事已經好幾個月,但府中同知是搖頭大老爺,舉人出身,萬事不出身,下頭這些治中、推官等佐雜官員卻是自成體系,很難撼動這些人編織出來的強大關係網。這陣子,秦知府也是在百般隱忍,叫人收羅這些人的證據,準備時機到了來個一鍋燴,但這些傢伙都是萊州城的土著,滑不留手,竟是一點證據也找不着。

這漏夜來訪,倒不知道是什麼事,見見也好。

當下穿襪着鞋,換了一身家常袍服,剛剛在書案前坐下,但見李通判楊推官吳經歷等府中佐雜官員俱是穿着官袍,一溜煙的進來。

“見過明府。”

“下官給府臺大老爺請安。”

通判推官是長揖,經歷知事卻是跪了下去。

“請起,請免禮。”

秦知府欠身還禮,笑道:“各位都是請去換了便服,再來說話吧。”

一般官員往來,地位高的便裝見人,低的卻是官服參拜,然後再用隨身帶的衣包換了便服說話,以示親熱。

有這吩咐,各人都是告退,到秦府中別的房間中換了衣袍,彼此便裝,再次進來說話。

“聽說是有喜事……”等候上茶的時候,秦知府

先起個頭,見幾個官員都欠身要答話,心思一動,卻是對着吳經歷道:“吳老哥,萊州府城西二十里處那個莊子,地方勘定了,流民已經在蓋屋,暫缺農具,咱們府庫裡還有一些,叫老哥你派人送過去,這事辦了沒有?”

這事吳經歷當然沒有辦理,而且大夥兒是言稱喜事而來,眼前這明府大人不問事情,上來先談公務,明擺着是不把衆人放在心上,也是故意拿公務大帽子壓人。他心裡的火一陣陣竄上來,臉上笑容也是有點僵硬,勉強答道:“下官已經催人去辦了……不過下官有點不明白,咱們這萊州上下,是不是民政上也給浮山營效力來着?那個屯田局,到底算不算咱們的正份上司?說要牛,咱們就得上趕着給他們想辦法找牛,要種子,就得挑選良種,現在又要農具,這幾個月,闔萊州都是被弄的雞飛狗走,各人都忙的不可開交。忙咱們也就算了,這民間也是深受其擾,官紳之家,頗有一些不滿的……”

這吳經歷倒也是實誠,只說官紳不滿,倒不說百姓。

事實上萊州經營農莊,屯田局拿銀子買田,公平買賣,帶動萊州地價上揚,有地的人家都是十分高興,另外所需物資極多,光是幾萬流民每天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就需要萊州本地供給,都是打老百姓手中購買,無形中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百姓每天做小買賣賺個不亦樂乎,買田置地也是買的富戶的農田,就算有強迫的事也和小百姓無關,百姓可是沒有絲毫不滿,相反,都很高興。

不高興的是富戶豪紳,大塊的農莊出現,流民安插進去,還招募本地佃戶,待遇好,無形之中,使得他們的佃戶人心搖動,不好管了。

再有,種子耕牛的價格上漲,對他們也是極爲不利。

等將來張守仁展布大了,兼併越來越多的普通村莊爲他的農莊時,大家將來如何自處?

雖然是很久以後的將來之事,但不得不承認,這些人嗅覺極爲靈敏。

中國農業的瓶頸,甚至是整個社會發展的障礙就是小農經濟,彼此地塊相隔,水利設施等不易展布,牧畜不好使用,這些都是極待解決的問題,解決的良方,就是大規模的興起農莊。

把農民散戶集中,以馬耕代替牛耕,精器械,修水利,集中人力,大地塊,大農莊,整個格局和發展都會不同,這並不是超過時代的發展,在同時代的歐洲,大規模的土地兼併早就開始,並且已經見到成效了。

人力集中,對土地的運用達到最高效率,就會出現大量的閒置勞動力,轉爲工業人口的時機就真正到來了。

張守仁心中丘壑秦知府並不盡數瞭然,但屯田是浮山現在的第一大事,要緊處還在練兵之上,這一層秦知府心知肚明,聽了吳經歷的話,弗然不悅:“吳經歷見解未免差了一層,各地軍鎮俱在屯田,故宣大總督盧公在任上屯田,多增收糧二十萬石,聖上曾經因之而大喜,遼鎮在孫閣部在時也廣爲屯田,以遼人養遼士,謀復故土。今,我登萊鎮兵餉有限,屯田乃是自濟,爲國利民的大事,怎麼生出這些嫌隙來?今日雖在私宅便服相會,但本官有言在先,如果吳經歷耽

擱大事,本官定然重重參奏彈劾!”

吳經歷只是一個從七品小官,知府說罷就罷了,參奏只是走個過場。這樣場合,秦知府疾顏利色,顯然是多日積鬱,終叫他找到機會。

在場的萊州府城官員雖是不憤,但彼此對視,都是知道對方心意,當下各人一起起身拜倒,均道:“今日聆聽府臺大人教誨,下官等知罪,退下之後,必定對屯田之事竭盡全力,不敢再有推諉慢怠。”

“如此甚好。”

秦知府臉上顏色稍霽,似乎感覺十分開心。但他心中有數,這些萊州的地頭蛇並不服從管束,今日碰一碰他們,只是嘴上痛快,真要收服還早的很。只有等浮山的各種機構慢慢進來,在萊州各處站穩腳根,再圖其它。

見知府如此,幾個佐雜官員俱是使了個眼色,當下由地位最高的李通判輕咳一聲,對着秦知府道:“今日前來,原是有一樁高興的事,想要向府臺稟報。”

“李大人客氣了,有什麼事但請直說無妨。”

“下官是招遠人,最近得了一些招遠土物,想着大人是我萊州府正印堂官,這土物的最大一份,當是由大人來拿纔是最爲妥當的……”

“什麼土物?拿來與我看看再說。”

“是,是。”

幾個官員都是在臉上露出笑來,接着是剛剛被訓斥的灰頭土臉的吳經歷走了出去,片刻之後,兩個健壯僕人跟着進來,手中卻是搬擡着一個楠木箱子。

打開之後,金光燦然,一時間,秦知府也是看的呆了。

大約是五百兩金,五兩一個十兩一個的金錠在箱子裡碼的整整齊齊,在燈火之下,金光閃閃,散發着柔和之極的光澤。

“這是土產?”

秦知府也是感覺自己的喉嚨有點發呆,發出的聲音都是有點嘶啞了。

這幾百兩金子可以打多少首飾?雖說官面上的金銀價比是一比十,但現在金子少銀子多,打一副頭面幾兩重就得好幾十兩的銀子上去才能得一副,秦知府後宅有五六房妾侍,再帶着家裡的大房也要,還有孝敬老母親的,一年逢年過節,不打不打也得打幾十副首飾出來,用的銀子是海了去了。

這箱子裡的金子一看就是足赤的,用來打造首飾十分妥當,有這麼一箱子,這二年不必自己費心費事,需着時,拿將一錠出去打便是了。

但……但這金子是拿不得的。

自從暗中歸附浮山,算是張守仁的半個心腹,秦知府青雲直上不說,私財也是沒有缺過。當然,他不是貪污所得,秦知府原本是錢財過手雁過拔毛不放過的主,官聲並不算好,但歸了浮山,名聲卻扶搖直上,就是現在他已經不再收受任何賄賂。

原因很多,最要緊的就是張守仁不準。當然,浮山也補貼他,知府一年的出息,多的有萬金之譜,少的也有五六千,張守仁就是照最多,一年一萬,年尾時派人送了來,一兩不差。

今日收了這金子,浮山那邊知道了,對付他的手段極多,也很可怖,想到這要緊處,秦知府面色潮紅,神色怪異,兩手忍不住顫抖起來。

(本章完)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六章 準備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三章 煮鹽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四十四章 清理第八十章 魯軍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三章 煮鹽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感謝您的支持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八十章 魯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六百七十六章 虎狼
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五百三十四章 孤童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六章 準備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七百一十五章 買船第七百一十九章 深入第五百七十九章 狙殺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五百二十七章 商洛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八十二章 彙集第五章 男兒當殺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五百零五章 登州亂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二百一十一章 縣學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四百五十三章 處置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二百六十九章 警告第五百八十五章 屯營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五百零一章 集會第七百四十章 城門第七百二十章 泥途第二百九十九章 計算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勝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二百零七章 立營第一百九十六章 騎兵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二百二十八章 贈字第十一章 露一手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七百五十五章 攀談第五百三十八章 黑豆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二十九章 年貨第五百一十三章 被捕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六百九十八章 並騎第二百九十七章 送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編練第三章 煮鹽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三百四十四章 白甲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隻虎第四百一十章 租佃第四十四章 清理第八十章 魯軍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二百五十一章 諸將第三百九十章 對手第一百七十六章 內當家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三章 煮鹽第五百四十章 狼狽第六百七十七章 階層第五百三十一章 開封第五百三十九章 洛陽第三百四十一章 行刑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感謝您的支持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六百三十五章 關卡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八十章 魯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六百七十六章 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