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



王德化皺眉道:“皇爺幾時出來,有什麼安排沒有?”

吳祥一努嘴,笑道:“宗主爺瞧,那是田娘娘宮裡頭的人不是?”

一瞧之下,果見皇貴妃田妃宮裡的太監在此,正過來行禮,王德化等這個太監行了禮,因笑道:“你們主子又是叫你過來請皇爺了?”

“是,宗主爺說的沒錯。”這太監躬身笑道:“娘娘備了幾樣素菜,猴頭菇,蟹黃豆腐什麼的,都是親手做的,叫奴婢來請皇爺過去。”

“田娘娘真是有心……不過,你回去吧,皇爺不一定有空去了,倒是叫你白走了一趟了。”

田娘娘也就是田貴妃,是宮中只在皇后之下的人物,如果說椒房專寵,則地位還遠在皇后之上,崇禎的子女,田妃一人就生了三個皇子,如果不是皇后也早就有子,而且居長,恐怕皇后和東宮儲位都不一定穩當。

就算如此,田妃也不一定是完全沒有奪嫡的想法,只是幾次試探都被打了回去,只能放棄。

如今崇禎的起居,大半是在田皇妃宮中,連帶着田妃身邊伺候的人的地位都水漲船高,王德化對乾清宮的太監都不假辭色,對這個田妃宮中的,也是加了三分客氣。

只是客氣雖客氣,司禮掌印的權威也是不容質疑,在王德化的命令之下,這個田妃宮中的太監也只能悶聲離去,一個字也不敢往外蹦。

就算到了田妃宮中,他也不能說王德化半個不字,否則風聲傳出來,就算有田妃護着,這個太監也是討不了半點的好。

只是王德化雖然威風凜凜,在內廷無往不利,在這奉先殿外卻也是踟躕起來。

手中的奏報如山一般沉重,實在難遞進去。

但不遞亦絕不可能,到了奉先殿門前,眼見崇禎跪在劉娘娘畫像之下,王德化便是輕聲一咳。

崇禎聽到聲響,轉頭一看,堂堂帝王,竟是身上一震。

他原本眼神迷離,眼眶中還帶着一點淚花,這劉娘娘就是崇禎的生母,其父泰昌皇帝也就是萬曆的太子身邊的選侍,當年萬曆皇帝有易儲之意,皇太子和福王爭儲位,天家內部鬧起風波,皇太子心緒不佳,有一天不知怎地劉選侍得罪了皇太子,結果就莫名其妙的在深宮之中消失了。

這種處死身邊女人的事當然不大光彩,皇太子混的不如意,只能拿身邊的女人泄怒,後來萬曆死後,此事漸成宮中疑案,眼前這副畫像,還是崇禎在即位之後叫人憑記憶繪畫出來,並不相像,只是憑弔時可以有所依託罷了。

一看到是王德化親自前來,崇禎知道必定有緊要軍情,在他爲皇帝的這十餘年裡,這樣的情形也不是頭一次了。

衝擊最大的當然是鳳陽皇陵被焚燬的那一次,當時他全身縞素,到太廟哭廟謝罪,下詔罪已,鬧騰了很久才消停下來。

到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很難有什麼真正的壞消息能叫他動容了。

眼見王德化前來,崇禎還是在地上給自己的母親叩了幾個頭,然後起身,在太祖和成祖兩個皇帝畫像前看了一會兒,接着到萬曆皇帝的畫像徵徵呆立了一會兒,然後是

父兄二人,他只是瞟了一眼,在這兩人的畫像前毫無停留之意,直接便是往殿門處來了。

大明是二祖列宗,崇禎心中最崇敬的當然就是二祖,其他的列宗都不怎麼放在心上,特別是世宗之前,並非他的直系祖上,更談不上有什麼崇敬之情了。

唯有看到神宗皇帝的畫像時,崇禎的心思最爲複雜。

現在朝野都有一種看法,大明天下,始壞於神宗。對這個說法,崇禎心中也未必不贊同,但無論如何,在他心中,萬曆年間天下安定,富足,天下垂拱而治而無須煩憂,對他來說,當時的深宮生活雖然有壓抑和困窘的一面,卻也是有安定和富足的一面,回想當年,心中對萬曆皇爺不乏抱怨,但更多的是對當年日子的美好回憶了。

至於他的父親泰日帝和阿哥天啓帝,崇禎對他們的回憶,實在是沒有一點美好的地方,所以他只是瞟了畫像一眼,懶得停留上香了。

到殿門處時,有小太監過來替光着腳板的皇帝穿上襪子和鞋子,等皇帝踏出殿門,畢恭畢敬的轉身退出殿外後,王德化才上身一步,躬身道:“皇帝,湖廣地方有緊急奏報。”

“乾清宮再說吧。”

明知道是壞消息,崇禎心裡懶懶的,也不願在奉先殿這個離祖宗最近的地方聽奏報,一步不停的上了轎子,到乾清宮東暖閣坐下後,才把王德化手中的奏報接了過來,瞟將上去。

“損兵一萬三千人,其中戰歿參將一人,遊擊五人,千、把一百三十餘,旗號金鼓損失無算,甲仗損失無算,光是糧食就失了兩千多石……”

崇禎先是目光呆滯,接着兩眼瞬間就變的一片血紅。

雖然明知道是壞消息,但眼前的湖廣方面的奏報實在也是叫崇禎心情太爲惡劣,一邊看着,便是一邊劇烈的咳嗽起來。

年剛及三十,普通人而立之年而已,這個大明王朝的君皇卻已經不勝負荷,在咳喘的同時,趴在御案之上,天青色的雙龍盤珠繡金翼善冠下,是一張慘白的臉,兩鬢斑白,看着不是三十,而是四十以上的老人一般。

“皇爺息怒!”

儘管這情形已經是司空見慣,但在場的人,包括王德化在內,俱是下跪請崇禎息怒。

聽到消息後,皇后並田妃、袁妃等各後、妃宮中也是派了人來,皇太子亦是派人前來,乾清宮殿前階下,立時站了個滿滿當當。

“王大伴起來。”

“謝皇爺。”

王德化雖是內廷司禮首席,但內廷是奴才,不比外廷內閣首輔那麼尊重,椅子和茶水是肯定沒有的,不過也沒有叫他一直跪着的道理,畢竟是幾萬奴才的首領,崇禎還是給予適當的尊重。

叫王德化起身後,崇禎苦笑道:“不想在羅猴山敗後,又復有白羊山之敗。”

“是……不過皇爺請放寬心,楊閣老已經親臨襄陽視師,不日想必就會有捷報。”

“怎麼會有!”

崇禎面色變的陰沉下來,抖着奏摺道:“楊先生說方孔昭可惡,陽奉陰違,屢壞戰機,驕縱不法,十分該死!今勳陽撫標戰敗折損兵力

甲仗,左鎮亦是如此,元氣大傷,沒有半年以上,很難恢復,楊先生再巧,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況且……”

崇禎對楊嗣昌已經有不少的不滿,但他不願在家奴面前抱怨大臣,以防生事,所以話到嘴邊,卻又縮了回去。

他雖未明言,王德化又豈能不明白?襄陽那邊一團亂麻,楊嗣昌已經在戰場之上,節制不力這一條罪名是跑不掉了。但現在崇禎還算信用他,話只能順着皇帝的心思來說纔是,想想方孔昭是東林的人,現在不知東林那邊的意思,不宜開罪,不妨沉默的好。

“方孔昭着逮拿回京師再說。”

“是,此事交代旗校,即刻出京去辦。”

皇帝不交廷議,直接逮拿,這也是個處置辦法,抓來後怎麼處置,就是看各方勢力交流之後的結果了。

“着令楊先生督促張守仁並登州鎮兵,不得浪戰,以致折損兵馬。”崇禎眉宇間滿是疲憊和不滿之色,放下奏本,對王德化吩咐着。

王德化過來之前也是知道,登州鎮在湖廣並勳陽兵戰敗後趕赴戰場,並且言稱以七千兵圍困流賊主力,並且誓言斬殺張獻忠獻捷太廟雲,有此豪語,楊嗣昌也並不曾隱瞞,也是如實奏報上來。

有些話不便說,但有些話可以說,想明白皇帝心思後,王德化當即笑道:“鎮臣張守仁濟南一役後,到底年輕,怕是有些驕狂。”

“年輕驕狂倒不怕,就怕學了那些油滑氣,虛言冒功,胡吹大氣。獻賊並曹賊等部何等精強,五省官兵耐何他們不得,他一鎮兵力,能將這些巨賊全數圍住?這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了。”

“皇爺說的是……要不是正在用人之時,少不得要下嚴旨好生訓斥一番纔是。”

“說的是,朕心裡也是這樣想的。這張守仁到底年輕些,而且也算忠忱,你看他奉調之後,千里疾行,堪稱神速,只要不浪戰貪功,來年數省大軍齊集,以其登州鎮兵爲前鋒,當獲大功。”

“武將縱有微功,亦是督師輔臣經略提調的好。”

“這說的是,唉,就是湖廣戰事經此挫跌,見功不知道要等何年何月了。”

崇禎皺眉不語,王德化也是把話說到了,自是侍立不語。薛國觀堅持借餉捐輸,已經惹怒不少家權貴勳戚,內廷中不滿之聲也漸漸大起來,所以對薛國觀和其蔭庇的張守仁,王德化適才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剛剛的話傳揚開來,內外之間,自然會有不少人知道如何行事的。

“唉,朕真是一天不得開心!”

湖廣那邊的事算是議的差不多了,但几案上奏摺堆積如山,崇禎心中有數,無非是請餉,請兵,請賑濟,非錢糧兵谷之事的奏摺,他近來規定不準寫到三百字以上,而眼前奏摺,一本比一本厚,顯然都是談論這些事,而以他多年的經驗,叫他開心的事少,煩心的事多。

近來襄陽地方不靖,而寧、錦一帶,東虜又有蠢蠢欲動之狀,思想起來,崇禎愁悶的幾欲死去。

他帶着一點希翼,看向南方:“若是真有人能奏功,誅除巨寇元兇,朕必將不吝通侯之賞!”

(本章完)

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六百二十三章 漕運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一章 引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二章 重生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十九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十四章 槍術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合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
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六百二十三章 漕運第二百七十一章 細雨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三百一十四章 果決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六百零三章 縱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二百八十章 天命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七百八十三章 吐露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第一百六十八章 招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一百六十章 一個標杆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七百七十九章 新編第六百八十二章 離開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二百零九章 新任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各方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晉商第三百七十三章 開火第三百一十二章 揉捏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一百九十七章 教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五百七十五章 摧鋒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第六百二十四章 勾結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一章 引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襄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六百三十二章 臨清第二百六十八章 賺城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四百五十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二章 重生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士的訓斥第六十五章 東主們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二百五十八章 卓越勳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火器對火器第六百二十六章 轉道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一百零四章 出鹽第五百零二章 心願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二百二十三章 生鐵熟鐵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七百三十四章 稅關第十九章 收穫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十四章 槍術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第七百四十一章 內宅第七十一章 海上鹽田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六百二十一章 心機第四百七十章 莊園第六十六章 噎死人的大蛋糕第二百五十五章 集合第五百八十二章 震驚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五百四十五章 出場第一百一十章 定銀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霸氣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