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水陸



“大人!”

張守仁步入會議室的時候,二十幾個副將以上的武官一起站了起來,軍靴併攏,發出碰的一聲巨響,所有人行起軍禮,向他問好。

眼前也是將星閃爍了,新軍制後,軍銜制度基本和後世差不多了,只是延續了一些明軍中的特有的東西沒有廢除,張守仁不是完美主義者,把後世的一切憑空拿來也不是好事,空中樓閣要不得。

“大家請坐吧。”

張守仁神色悠然,並不刻意,但一股上位者特有的威勢,油然而生。

眼前的這些將領,地位最高的是兩顆金星的總兵官張世福,此次戰事,他是後方的總指揮官,負責協調所有的陸軍和水師的協調做戰,此時夷然正坐,雖然張守仁在場,他仍然是有前線指揮官的感覺。

畢竟張守仁只顧大局,真正的細節,還是要靠張世福和前方參謀人員一起商量之後,下達軍令由各部執行。

張世福外,便是總參的姜敏和劉子政,姜敏神色還算是鎮定,而劉子政的眉宇之間,卻滿是激動的神采。

這一次做戰,劉子政幾乎熬到了日以繼夜的地步,好多次,都是張守仁這個最高上位親自給他下令,令他必須休息,否則的話,不等開戰,劉子政就能把自己累跨了。

然後便是負責支援做戰的第一軍的將領們,負責陸戰主要任務的水師陸營的馬洪俊,靠着這兩年在水師和胡得海的互相配合,憑着多少次小規模戰事的功勞和經驗,馬洪俊終於在肩膀上也扛上了一顆閃耀的金星……官拜副將,成爲大明武官序列裡幾乎與總兵相當的高級武官,這個速度,已經走在了他很多同伴的前頭,當年在騎兵隊裡的夥伴,比如韓朝等人,現在不過是參將,肩膀上是銀星,馬洪俊算是因禍得福了。

換成兩年前,這廝肯定是喜形於色,此時卻是神情凝重,一副如臨大敵,如對大賓的神情。看到他這樣,張守仁輕微的點了點頭……大家都在成長,領軍做戰的人,不管怎麼自信,擁有怎麼強大的力量,首先就是要有一種對戰爭戒慎小心的感覺,否則的話,他肯定不願以小兵的身份在那個將領的麾下!

再有一個水師總兵官胡得海,眼前這些人,便是此次戰事的主要負責人了。

“大人,適才午宴,一羣英夷的態度突然轉變,此前那種討人厭的傲氣,一掃無餘啊。”

胡得海搓着手,十分高興的大笑着。

做爲一個老海盜,雖然一直在北方海域活動,不過見識肯定不是普通的漁民或是長期生活在內陸的人們可比的。

南方的荷蘭夷,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也就是大明說的佛郎機人,還有這些英夷,越來越多的紅毛夷涌入南中國海,與中國人爭利,爭奪海上商路,甚至搶奪中國人的土地。

光是和荷蘭,不論鄭家,此前大明福建水師尚在時,就和荷

蘭有過多次交鋒,紅毛夷已經出現在中國超過百年,真正影響到南中國海的局勢也有幾十年了,胡得海這樣的老海盜對南方的局面也是知道不少,能叫一個紅毛夷在自己面前畢恭畢敬,這是很難想象的極大的成就。

和內陸那些閉關自守,仍然自以爲是天朝上國的人們不同,海盜反而是最早一批開眼看世界的人羣了。

“很好,很好。”張守仁也很高興,頷首點頭,笑道:“既然如此,叫他們跟着一起北上吧,胡提督,叫他們知道我大明水師和陸營官兵真正的實力,好好打一場,叫他們開開眼界。”

“是,大人,請放心吧。”

張世福是後方的前線指揮,前方的臨敵指揮,也就是提督水陸的總兵,便是由胡得海來擔任。由一個差點被斬的海盜,到現在成爲浮山軍序列中的總兵,甚至是提督水陸總兵,胡得海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至於是不是大明朝廷授給,現在這種局面了,誰還在乎?

張守仁的人望,在崇禎十五年開始之後,已經再攀新高,得到他的信任和重用,比朝廷的官爵要叫人更加高興的多。

明眼人誰看不出來大明那邊是日暮途窮,日薄西山?這一年來,投效山東鎮的文人名士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人過來,甚至,北方軍鎮中的大同鎮,榆林鎮,還有山西鎮,都有將領派人過來聯絡感情,這其中的意思,簡直是太明顯了。

明朝已經盡失人心了,連武將集團也是在謀求後路。

這可不是普通的武將集團,是如榆林尤家那樣的與大明國運同休,世鎮地方二百年的軍將世家,連他們都起了異心,對大明的忠誠不是那麼足金足赤,那些普通的軍鎮將領,還有那些沒有根骨的文人們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人心就是在這樣不經意中就起了變化,在原本的歷史天空下,李自成取得了朱仙鎮戰役的勝利,打跨了保定軍和湖廣軍,但開封沒有順利拿下,影響了他在中原的佈局,後來茫然之下,南下湖廣,打下襄陽和武昌四府,設官置守,算是真正有了一片基業,但在打跨孫傳庭的秦軍之後,李自成沒有順勢再經略中原,或是沿江而下,去爭奪南京,反而一路打回關中去了。

這樣的做法,說明此人就是毫無戰略眼光,當時的關中已經不是秦漢時期的關中了,殘破不堪,水利破敗,連年災荒,這樣的地方,哪裡能夠做王業之基?

以張守仁看來,就算李自成現在守住開封,但仍然不象是個能經略基業的模樣,李自成在崇禎十四年時盡得河南人心,後來敗退,河南和山西等地的百姓和士紳沒有人支持他了,仍然視他爲流賊,主要就是他在經營地方上太失敗了。

光能打仗是沒有用的,會經營地方,叫人看到過太平日子的希望,這一點,比打幾場勝仗要困難的多,可惜的是,李自成從始至終,沒有認識到這

一點。

明末,真是一個缺乏英豪的時代,在張守仁看來,唯一可稱道的反而是西營的殘餘,他們流竄到雲貴,真正做了一些經略地方的事,雲貴由是成爲大西軍的牢固基業,李定國在南明末年的輝煌,屢次擊敗清軍的基礎,就是在他和孫可望經營雲南的那兩年打下的,有時候,不經意的民政事務所迸發出來的力量,遠比名將們在戰場上獲得的幾場勝利要重要的多。

只可惜,孫可望私心太重,李定國又過於顧全大局,是英雄,卻不是梟雄……

張守仁對山東的經營,已經在無形之中替他獲得了大量的,各階層人士的認可,不止是儒家階層,還有工商階層,普通的民衆更是交口讚頌。

在河北有兵災和旱災,河南千里赤地,山西疲弊,陝西是流寇的發源地,甘肅向來是貧瘠之地,遼東更不必提,原本的遼民十不存一的前提下,山東從崇禎十年到十一年清軍入寇的創痛中恢復過來,不僅如此,還迸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這樣的成績,在朝廷的文書邸抄上是巡撫和文官們的功勞,但天底下誰不知道,山東在幾次大戰之後,已經是張守仁的禁臠,一切軍政事務,巡撫等各官都仰張守仁鼻息而行,他的農莊系統更覆蓋山東全境,民政軍事一手全包,這樣固然是有跋扈囂張之諷,但也是叫人明白,山東現在工商發達,治安良好,基礎設施建設遠超四周,這一切成績,自然也是張守仁的一手之功。

在北方殘敗的基礎上,山東就算沒有這樣的成就,保持正常的狀態都會引人注目,更何況現在的山東,富裕超過四周太多,被吸引來的不止是士紳名士,還有大量的百姓。

河南的流民,除了捱苦的,或是逃難乞食的,或是加入李自成陣營造反的,還有相當一部份逃到山東,被充實進農莊,或是招募其中的精壯,以爲軍人。

以一省之力,有得天下之望,這是一個不小的奇蹟了。

“你們討論細節吧……”張守仁吩咐完了,往椅北上很舒服的一靠,笑道:“我就聽着,這一次,事先說過我不干涉細節,你們討論完了,形成決議案,到時候,我直接批覆。”

已經是到了放手鍛鍊麾下大將的時候了,曲瑞和孫良棟放在了外面,現在到了放手鍛鍊水師的時候了。

張世福和胡得海都是面色凝重,此番進軍,確實是浮山這兩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不要說兗州之戰,臨清之戰,甚至是湖廣之戰都不能比。

湖廣之戰只是張守仁帶去了所有的大將和主力精銳,但人數尚不足萬人。

此次出兵,時間定在九月中,預計攻擊的範圍極爲廣範,水師將會全部出動,另外尚有大量的陸師和兩個陸戰旅,總人數,在五萬人左右。

這樣的規模,爲浮山成立以來到如今未有過,張守仁放權,他輕鬆了,眼前這些人,可是如臨大敵了。

(本章完)

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三章 煮鹽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一百五十三章 儀金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防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五十章 出招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三百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七十八章 進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五百六十五章 預備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十章 打算
第七百三十八章 朝房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殺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造艦(加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炮的怒吼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第七百五十四 論策第六百五十二章 盼望第三章 煮鹽第七百零三章 勸說第六百一十七章 禮物第八百一十三章 先衝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送別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一百五十三章 儀金第六百二十五章 奧妙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道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四百五十二章 巴掌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七百五十二章 寧遠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七百二十一章 沿海第四百三十四章 提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例外第三百零九章 召對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防第一百四十四章 請罪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五十章 出招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一百零八章 叛賣第二百九十五章 條件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淘金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未來水師的起始第六百九十章 本性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六百零六章 寧遠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營地第三百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一百六十九章 豪傑盡來投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九十八章 馬術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四百六十章 鬼胎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七十八章 進化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五百零八章 虎蹲第二百四十四章 井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第二百五十七章 陣法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對手第六百二十二章 變遷第四百七十三章 廝見第六百三十八章 菸草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五百六十五章 預備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五百三十章 南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遊擊將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入城第十章 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