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編書



“不敢,不敢,不敢!”

面對陳子龍以下官之禮自稱和揖拜,張守仁側身讓過,笑道:“我不過就是一個遊擊將軍,臥子兄也是惠州府司理官,國朝班次向來文左武右,我可不敢拿大。”

“大人,若是下官還在意這些俗務,也就不會在此與大人相見了。”

陳子龍的授官是不大好,但還是正經的文官班次,他又是松江名士,幾社的創始人,復社的骨幹,東林的外圍,正經的世家子弟和進士出身。

這些身份,哪怕是現在武官漸漸不再如幾十年前那種奴隸般的身份,但兩相比較,張守仁也是和陳子龍差的太遠了。

別的不說,陳子龍若是到登州,倪寵這樣的世家子弟出身的總兵也會平等相待,倪寵麾下,兩個副將四五個參將十來個遊擊總是有的,這些武官也就是參將以上勉強夠資格當陪客,遊擊這樣的武官,連上席的資格都欠奉。

“好吧,那我二人平等論交好了。”

陳子龍微笑點頭,答說道:“下官還是以部屬自稱吧。大人這裡好大事業,下官想到膠州這邊找個事來做……大人是膠州守備,也是下官未來上官,理當禮敬。”

這話說的,秦東主眼珠子都快彈出來了。

以陳子龍的身份,就算要給人當幕僚,最少也得是文官中的大人物,主持一方數省軍務的總督級的纔夠資格招攬他。

象是盧象升還夠格,熊文燦這個總理都懸點兒,復社的哥幾個,別的沒有,傲氣那是十足真金,不打折扣的。

南明初立時,史可法主持一切軍政事物,是輔臣第一人,又是東林名臣,這樣的身份,才招攬到冒襄和張自烈這樣的復社才子入幕府爲幕僚,身份差一點兒的,都是想也甭想。

陳子龍的意思,不止是和張守仁相交親厚,還要到膠州來當部屬!

這話,連張守仁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

他是想招攬這個人,陳子龍的書都要叫他翻爛了。但是說正經開口請求,他沒這個想法。

幾個秀才都藐視武臣,這令得張守仁深知明朝武官的地位實在太低下,這叫他心裡很不舒服,但這就是當前的體制。身爲一個軍人,要麼改變體制,要麼順應體制,在體制內反體制那是很無趣的事情。

要麼主導,要麼順從。

現在的他只能是順從,所以真沒想到,一個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官員,居然要到浮山來,而且不等招攬,主動就要求前來。

“學生正在編寫《農政全書》。”

見衆人的模樣,還有張守仁的反應,陳子龍也是爽朗一笑,向着衆人解釋道:“原要在家裡閉門造車來着,不過在張大人這裡,卻是一番異景。以學生來說,冶學一定要嚴謹,現在現成的有地方考察,當然是一定要過來聽大人的指派命令了。”

原來如此,他的話裡意思很簡單,編書其間,正好要考察農政,所以到膠州這邊來,算是一舉兩得。

書編完了,人是不是留下,兩說。

一個進士官員,能爲了編寫書籍委屈至此,陳子龍的爲人也可想而知了。

“臥子兄來吧!”

對這樣的人,張守仁要是小氣巴

拉的非要把人籠到袖中,反而是襯的自己“小”了。先是很爽快的應了一聲,接着又是笑問:“臥子兄,你最近要編的農書,是否是故徐大學士的遺作?”

“是的!”

陳子龍臉色有些沉鬱,答說道:“崇禎九年時我曾經去京師,拜會先師,雖未正式列於門牆,但也算是徐門弟子了。求得農政全書的草稿,最近是打算重新編寫,去繁蕪,補缺略,現在看來,老師的遺作,將會大放光彩。”

此人對工農之事,都是精通,徐光啓更是明朝高級官僚中的異類。一個精通八股的大學士,居然還精通天文學和物理學,還能寫幾何類的專著,並且還有農政全書這樣的關於農政的著作,這人雖不能說與達芬奇那樣的妖孽比,但也是中國士大夫的驕傲了。

這本書現在還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並沒有刻板通行天下,不過張守仁有心搜尋,也是早就看過了。

對做實事的人,他還是很敬服的,當下真心誠意的道:“我這裡,得益故徐大學士之惠多矣,既然臥子兄在重編新書,那麼,等落筆之時,我願刊印萬冊,發行天下。”

“大人做事就是大手筆,刻書也是一萬本,真是……叫人無話可說。”

陳子龍眼眉一挑,神色也是有點無奈。

當着一個財大氣粗的軍閥模樣的武夫,他的自信也是一再受挫了。

刻板印書,是當時文人最基本的追求,一個名士,沒有幾本隨筆或是詩集問世發行,那就等於白混了。

不少窮書生,一生手稿放到最後,臨死也不忘了想求人刊行天下,乃至死了都不閉眼,留着執念走的,也是大有人在。

官員受賄賂,也是不一定現銀,拿官員的書去刻印,也算是一種高雅的賄賂方式了。

不過這種印法,一般二三百本就不少了,當時的印書業還是高技術行業,而且紙很貴,還編了不少鬼故事嚇唬小孩子要敬惜字紙,不能浪費,印書一次萬冊的,還真是從來沒有人聽說過這樣的數字。

“呵呵,”張守仁沒心沒肺的一笑,朗聲道:“等我打完這一仗回來,咱們好好在一起說道說道這農政上的事。臥子兄,我對你有厚望!”

“不敢,一定竭盡全力吧!”

陳子龍走遍大江南北,結識的包括徐光啓在內,全是明朝的精英人物,上到大學士,下到普通的舉人秀才,但無論是學識過人的進士同年,或是家世傲人的復社好友,在所謂的“經濟之道”上頭與他有共同語言的,真是寥寥無已。

幾乎所有人都在背後指責他,不務正業,荒廢時光。

這些人,包括黃道周和劉宗周這些大儒在內,提起徐光啓時,都是詬病他的加入天主教,不滿徐光啓在雜學上花費的這些功夫。

在他們看來,正道只在儒學,甚至是隻在理學之中。

黃、劉二人,都是理學大師,在明末學派中有極高的地位,他們的迂腐和食古不化,在當時影響不深,甚至出了顧炎武這樣的叛逆,但在清季,理學完全佔據了統治地位,人們的心被禁錮了,整個社會停滯不前,這種苗頭,在明末的這些所謂大師身上,就能看到一些苗頭出來了。

所幸的是,

還有張守仁這種英傑之士,以武官的身份,見識上,卻是絲毫不遜於任何大儒。

在這一瞬間,陳子龍由衷感覺,自己看似一時衝動的決定,卻是十分的正確,也是無比的英明。

當下只灑然一笑,對着張守仁道:“那學生就祝大人馬到功臣,痛擊韃虜!”

“說的甚是,痛擊韃虜!”

“國華要斬它幾百首級,叫韃子知道,我大明不是這麼軟弱可欺,大明天下,還是有敢戰的將士和勇武的將士。”

其餘諸人,也是都緊隨而上,此時天色漸晚,這麼邊走邊說,也是把該看的全都看了。雞舍,豬舍,看的秦東主等人十分開心。

回到門前後,當即便是與張守仁口頭約定,浮山這邊的雞鴨羊豬等活物,只要是出手的,利豐行最少包銷一半,價格當然是好說。

不料張守仁卻是大爲搖頭,笑道:“價格不要高,我會叫鍾顯算算成本,慢慢賣,能把本錢收回來就得。當然也不必太低,不要傷着也幹這買賣的老百姓們。”

“這是爲什麼?”

老掌櫃大不贊同,反對道:“做生意是做生意,在商言商,不能放着錢不賺不是?”

“倒不是我有意邀買名聲,實在賺這個錢,沒有味道的很。能便宜就便宜些吧,叫百姓也能吃的起魚和肉,叫山東的物價,稍微回抑一些。”

“唉,國華的仁心,真是沒說的了。”

“些許小事罷了,我也不指着這些賺錢,老實說,將來肉食,糧食,能夠自給,多出來的,無所謂了。”

他還真的不打算在糧食等最基本的保障品上賺錢,現在可以惠及半個山東,將來可以惠及全國。

把大明虛高的物價打下來!

物價這麼高,銀子如水般進來,換走的是明朝的大量的物資和金子,中國人看似討了巧,卻是混亂了自己的金融,出售了自己的物資,白銀當流通貨幣,絕對是不合格的,現在的物價水平,只能使官府開支增加,加重財重負擔,民間中產階層和低層感受生活吃力,壓力倍增。

只有那些操控海貿和手工業的大商人大地主大士紳們才佔了便宜,大量的銀子涌進來,就是落在這些人手中了。

江南那種富裕地方還好些,別的地方,這麼多年民窮國困,這種海洋貿易所帶來的不正常的虛高物價,也是重要原因。

但這樣的用心,眼前這幾位,包括陳子龍在內,還都不能理解。

衆人以爲他的話只是一種託詞,只能是用崇拜之極的眼光看向他。哪怕是須發如銀的老掌櫃,也是用十分敬畏的眼光看着他這個後生。

但這些,對張守仁也只是不起眼的小事了,他的眼光,從這裡又投向了北方,在那裡,無數人在奮戰着,在犧牲,天交十月之後,北方會下雪,會冰寒徹骨,這樣的天氣,將士要着鐵甲與野獸奮戰,其中辛苦,不必多說。

而百姓的被屠殺,掠奪,也不必多說。

倒是還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能夠調他北上?而林文遠返回北京後,又有什麼樣的一系列的情報,傳遞給他?

歷史上發生的慘劇,會不會因爲他的介入,而發生一點點的改變?

(本章完)

第七十章 小吏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神第一百零二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九十章 遭遇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三百二十章 軍陣威風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四章 海盜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
第七十章 小吏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七百六十七章 戰神第一百零二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鄉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三百零五章 出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一百一十九章 勾結第六百九十六章 投票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八十九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威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四百零四章 計劃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第九十章 遭遇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朝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門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三百八十五章 奏摺第六百七十九章 調度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六百五十四章 送行第七百二十六章 奏疏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三百零三章 濟南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炮第三百九十四章 孔府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統計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七百三十二章 府前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臨陣第三百二十章 軍陣威風第五百三十五章 來客第五百五十三章 驍騎第三百零六章 敵襲第七百零一章 降伏第七十九章 兵痞第十三章 部下們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四百零三章 擴張第六百四十四章 中心第三百六十一章 使者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五百八十八章 做人第十七章 慘烈戰場第三百五十八章 正紅旗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三百六十四章 亂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蝶變第五百七十章 後方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七百一十章 大成第六百五十章 耀眼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第七百八十二章 前夕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二百八十七章 瘋子第五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二十五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五十九章 拉攏第三百零七章 兩面皆敵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八百零四章 鐵流第四百一十三章 妙子第三十八章 鹽政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六百一十四章 恩師第八百零八章 教子第四章 海盜第二百二十七章 歸來第四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