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 深夜



起更前後,議事的諸多大將先後離開,李雙喜和羅虎幾個小將都是興奮的滿臉通紅,說笑着離開了。

闖軍前程看好,之前還擔心一斗谷會不服闖王的領導,現在看來,完全不必有此擔心了。

而闖軍自己練成十萬精兵後,半年之內,人馬最少也能到三十萬人甚至到五十萬人。

到那時,就算是與朝廷進剿的官兵展開一場正面對決,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了。

在幾年之前,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衆將在興奮之中,十分高興的離開,而衆人始終沒有注意到,李自成的神色從十分開心高興,卻是漸漸轉爲沉鬱。

在衆人大多離開後,只有老營總管吳汝義和李過兩人互相使了個眼色,留了下來。

“補之,你怎麼還不走?”

一盞孤燈之下,李自成準備展書再讀,卻是感覺讀不進去,轉頭一看,見李過和吳汝義都在,不覺奇道:“你們還有什麼要緊事情?”

“闖王心中有心事吧?”

“是有……”李自成喟然一嘆,道:“也不瞞你們,我在發愁兵器甲仗之事。沒有足夠的兵器甲仗,人雖多,今年之前,恐怕我們只能潛伏在豫南,不能輕易動彈。”

“嘿嘿,闖王,你怎麼把一件事給忘了?”

“什麼?”

“萊蕪那邊早就有話,我們但凡需要,他們把我們提前花的銀子買的鐵都儲藏起來,一句話過去,鐵便能運過來。”

“什麼?”

李自成渾身一震,霍然起身。

萊蕪那邊,前後他給過幾萬銀子,開初不過是想着不無小補,後來道路斷絕,也沒怎麼把這事放在心上。

到了此時,他才感覺到,這件事情,居然是一直在對方的算計之中……按吳汝義和李過的說法,萊蕪那邊在幾個靠近河南的點藏着精鐵,數量在五十萬斤左右,這個數字如果是生鐵倒也罷了,真正的精鐵,幾萬銀子,差的老遠!

這麼多的精鐵,能打製出多少兵器,打出多少長槍長刀和寶劍腰刀?按李自成的練兵經驗,先練步法軍令隊列,再練槍法,挑精壯者爲刀牌手,挑機靈精明者爲偵騎,挑武藝高強者爲騎兵,三月之後,靠着內鄉這裡的大量流民和儲藏的精鐵,雄兵十萬,不再是不可能之事。

“他究竟要幹什麼……”

向來沉穩自信,在部下眼中有霸主雄姿的李自成,頭一次感覺茫然失措,甚至是進退失距了……

……

……

八月初李自成抵達商南,先與白旺等將領會合,衆達六千餘人。

數日之後,全軍抵南陽府地,遍及內鄉各處。至八月底時,衆達十萬!

領十萬之師,李自成開始在豫西南一帶攻打大鄉紳的寨子,滿足軍糧需求的同時,開倉放賑,旬月之間,民聲遍及整個河南。

九月時,河南舉人牛金星,術士宋獻策先後抵李自成軍中,獻計獻策。放賑之時,編著口號,比如著名的“迎闖王,不納糧。”等諸語,皆是出於牛、宋二

人的謀劃。

至於“十八子,主神器”,這樣的蠱惑人心的妙招,則出於宋獻策的精妙謀劃。

至十月,李自成已經粗步將部曲編練完成,同時打造大量兵器,充實于軍伍之中,同時一斗谷等河南本地的流民隊伍開始融入闖營之中,闖軍衆達近二十萬人,聲威大振,已經遠在當年之上。

與此同時,楊嗣昌在英霍山中的剿賊之事陷入泥潭之中,官兵左良玉等部驕矜不法,初勝之後,左良玉頓兵不前,意欲養賊自重,而在四川交界的西營擊敗了老將張令所部,近萬大軍進入四川界內,再一次擊敗四川巡撫邵捷春所部兵馬,兵鋒直指四川盆地,全師往成都方向而去。

兩路不順,楊嗣昌已經是焦頭爛額,河南這邊根本顧不上。再說,河南也沒有兵。

開封有一個總兵官是陳永福,有四五千兵,堪稱精銳,不過人數太少,拱衛府城安全尚嫌吃力,調派出去征剿動輒十萬人一股的流賊實在是太吃力了。

洛陽也有一個總兵官王紹禹,貪鄙無能,剋扣虐待下屬,兵馬也只有幾千之衆,守洛陽都嫌吃力,更不要說出擊了。

到九月間時,李自成已經攻破數縣,張起大旗,但沒有攻破府城,丁啓睿等地方剿賊大吏向上奏報時一則拖延,二則輕描淡寫,故意隱瞞李自成的實力和豫南的亂況,就算這樣,朝廷上下也是陷入混亂之中,湖廣亂未平,尚在苦戰之中,河南又亂,叫人不知天下將走向何方?

……

“皇爺,已經快四更了,還是脫了衣服,到牀上歇息一會吧?”

夜漏更深,紫禁城中也是一片寂寂,只有那些被罰的宮女,提着燈籠,搖着響鈴,一邊發出聲響,一邊報時,在她們經過的時候,纔會發出斷斷續續的聲響,除此之外,佔地極廣,房舍一萬餘間的龐大宮城,到處是一片漆黑,整個宮城,都是在一種陰森黑暗的氣氛籠罩之中。

只有在中軸線上的內廷第一殿,規制只下於外朝皇極殿的乾清宮中,仍然有着跳動的燭火。

外間從乾清門到平臺,再到正殿,兩邊的暖閣內外,都有燈燭照亮。

不過崇禎皇帝沒有在大殿和暖閣中,天氣很熱,雖交九月,也就是後世十月初的時候,秋風未起,酷暑的威力猶存,皇帝宿在乾清宮殿羣后的小院內,這些小院都起着各種好聽的名字,有一些是宮女和內監的居所,有幾幢則是皇帝在不同節令和時間的宿入。

在這一天,崇禎又是批了一天的奏摺,他實在累壞了,三十歲的人已經當了十幾年的皇帝,對萬曆和天啓皇帝來說,當皇帝是休閒和享樂,萬曆把國事交給內閣,天啓把國事交給近侍,反正都是自己不怎麼操心,只抓軍事大事就可以了。

但崇禎的性格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他事必躬親,甚至一個知縣催科徵比是否合格也在他的考覈之內,每天大小事情,不論是衙門的題本,還是私人奏疏,每折必看,而且必定有所處斷。

這樣的做法,鐵人也受不得,何況他性子優柔寡斷,不是朱元璋那種閱歷深厚,天資聰敏,而且

敢於做決斷的開國帝王,在崇禎這裡,每日重複的其實就是錢糧兵谷之事,他既沒有什麼辦法解決眼前的困境,又不知道如何興利除弊,總觀崇禎朝的施政措施,無非就是急功近利,簡單的說,什麼能省錢,就幹什麼,什麼能來錢,就幹什麼。

崇禎早年議河工之患,聽說要出錢,皇帝就罷休,聽說裁撤驛站一年能省幾十萬,立刻就去做。

加徵遼餉,剿餉,練餉,其實都是火上澆油之事,換了萬曆天啓年間,一定會大加論證和考量,換了崇禎這種皇帝,卻是幾個大臣建言之後,立刻施行。

大明這駕馬車,在崇禎這個馭手的帶領下,往着懸崖的方向,疾馳而去。

看到皇帝趴在几案上的頭動了一下,值更的乾清宮太監急忙上前,小聲勸說着。

燈燭之下,崇禎擡起頭來,眼睛中全是血絲。

這樣漏夜不睡,或是趴在几案上打盹的睡法,在他來說也已經是經常有的事情了。

“不上牀了,前方事多且繁,朕哪有心思睡覺。”

崇禎搖頭拒絕,想了一想,又道:“再說今天逢九,是朝會的日子,朕此時睡下已經嫌晚了,不如不睡的好。”

每逢三六九舉行朝會,朝臣有半夜就得起身趕路的,有一些小京官家住在南城,距離宮中十幾裡遠,每次朝會,他們都是苦不堪言。

便是皇帝自己,朝會之日五更之後天不亮就得起牀,穿着通天冠等冗雜的冠服,屏心靜氣,在外朝被百官瞻仰天顏,無論如何,要保持昂然之態,所以也是一個苦差事。

此時睡覺,一會精神不足,還真的不如不睡,勉強打起精神的好。

這屋子之中四角都有太監值宿,牆着掛着衣冠和銅拂塵,一旦有警,可以持銅拂塵與刺客搏鬥,這些太監都是崇禎最親信的近侍,此時皇帝不睡,衆內監也不能睡,再聽皇帝有此勤政之語,都是感動垂首,紅了眼眶。

崇禎既然不睡,又叫內侍多點了兩根巨燭,明晃晃的十分光亮,藉着燭光,重又看起几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疏。

前幾天皇帝就曾經下旨,規定了奏本除錢糧兵谷之事外不準超過五百言,所以那些薄薄的奏本他放在一堆,厚實的又放在另外一堆。

看告急請餉的奏本看完了,就看看薄的,轉換一下煩惡的心情。

今晚幾本厚厚的奏本都是河南方向過來的,無非是李自成之事。就算此賊還沒有強大到攻克府城的地步,但李自成與張獻忠齊名,性格堅韌強悍,無論如何不肯受撫,在流賊中是胸有大志之輩,絕不可小視了他。

連丟三縣,崇禎十分氣憤,在題本上對丁啓睿等人痛加責罵,命丁啓睿等人立刻督師出潼關,往河南一帶剿滅李自成。

他不知道李自成已經擁衆二十萬,丁啓睿只有不到兩萬人,根本不敢靠近,而李自成現在不肯攻打名城大府,是在潛伏練兵,種種跡象,使得李自成還有實力未復的假像。

帶着這種錯誤的印象,崇禎開始調兵遣將,希望在年底之前,將李自成剿滅在河南戰場。

(本章完)

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二章 重生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八十章 魯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一百零二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八百零三章 請纓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五百二十五章 八大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三百九十八章 欽差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六百章 文武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
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五百四十六章 質疑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六百三十四章 道德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三百九十二章 虎狼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家閨秀第七百一十一章 萬世第六百四十一章 大坑第三百八十六章 另一個戰場第二百零二章 非常戰場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六十一章 擴軍第二章 重生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撿第三百六十八章 動員第七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四百九十七章 戰馬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五百三十二章 細節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八十章 魯軍第五百九十四章 衝突第五百六十章 希翼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五百五十一章 山谷中的戰鬥第二百七十章 焚城第二百五十九章 槍術第二百七十八章 亂象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七百五十七章 檢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甲第五百三十七章 隨行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使第四百一十五章 行路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六十七章 物資第五百九十七章 巡撫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難第一百四十六章 福船第二百零五章 屠夫第二百七十五章 相見第六百一十章 軍需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一百零二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捷!第五百六十六章 擊賊第二十七章 風波第五百九十五章 亂兵第六百一十一章 設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漢道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工程第八百零三章 請纓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六百零八章 國殤第五百二十五章 八大王第五百五十五章 密使第五百零七章 圍攻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一百六十四章 響馬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三百六十七章 出城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七百八十八章 行款第四十八章 進展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二百八十八章 冷遇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八十六章 拉練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二百零一章 何以破之第三百九十八章 欽差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許國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鄉情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七百七十三章 易轉第三百六十二章 迷局第七百一十七章 心智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八十八章 抵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六百章 文武第一百八十六章 集鎮第六百七十八章 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