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還鄉



其實大軍進入膠州一帶,已經感受到深切而濃郁的鄉情了。

兩邊的農人不再害怕他們,河北一帶仍然殘破,補給仍然是一樣的操蛋,好在離京時已經購買了足夠的糧草,返程時沒有如前往京師時那樣承受折磨,行軍行程很快,而且沒有受什麼辛苦。

進入德州境內和濟南府境內,情況並沒有好轉,濟南城中剛剛經歷了商團之亂,上下都忙着捂蓋子,商會忙着恢復貿易,哪怕對張守仁這樣的恩主都沒功夫好好招待,官府更沒空理會,於是仍然是快馬加鞭,根本沒進濟南,直接就繞城走了。

這也是明智之舉,濟南城的事雖然瞞上不瞞下,但此時防閒一些比較妥當,當然,倪寵等人私下出城,彼此見面,修好並簽定盟約,這種事情,自是不足爲外人道。

事事順心,但走的並不算快,所以到十二年十二日這天才進入膠州地界。

從青州時起,浮山的驛站系統就發揮了作用,幫助前行的少量工兵做一些準備工作,青州的官場滲透不是很好,但民間已經很有浮山的影響力,每十里的公文快傳和三十里一設的郵傳驛站也是建立起來,傳遞消息十分方便快捷,當然,這些也是花費巨資,對張守仁來說,也是十分沉重的負擔。

好處是百姓十分擁戴,和幾個月前途經青州時已經更加不同,看着四周經過行人的笑臉,孩子們跟着打鬧的情形下行軍,和百姓躲避畏懼,那種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到了膠州就不僅是孩子,不少農人都是跟着過來,笑呵呵的與浮山營將士打着招呼。

時間太久了,很多將士聽着熟悉的鄉音,都是覺着鼻子發酸。

哪怕是外頭來投軍的,在浮山訓練生活大半年之後,也是把這裡當成真正的家園一般了。

進了膠州地界後,張世強的臉色也是無比輕鬆,整個人都是放鬆下來。

他這個中軍,這陣子跑前跑後,承擔的擔子也不比誰輕,很多軍中對外交往的細務都是他經手,甚至在京師時,和林文遠一起做了很多隱秘的事,也是不足爲外人道。

現在終於回到膠州,眼看就要到家,他的臉上是十分輕鬆的笑容,手搭涼棚望前看了看後,笑着對張守仁道:“大人,前頭十里亭,也是我們膠州往外頭的第一個鋪傳所在了,前頭已經人潮涌動了,怕是躲不過這一關。”

張守仁笑道:“這也是必然之事,不過古人也說的好,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其實他們來迎我也是該當的。若非我,膠州安有今日,浮山又安有今日?”

返程途中,文書奏報來往不絕,張守仁也是漸漸習慣瞭如今的地位和負擔更深重責任的感覺,此時說這樣的話出來,也是毫無矯飾,十分沉穩與自信。

在看到浮山營的營旗後,整個前來歡迎的人羣都是沸騰了。

歡聲笑語突然響亮了起來,沒有歡呼,也沒有太情緒外放的表現,中國人畢竟是中國人,雖然大家蘊藏

了濃烈的情感,甚至是想大笑,想叫,想跳,但很多人臉上也就是浮現了稍微有點矜持的笑意出來。

怎麼着,不管外邊的人怎麼說,膠州和浮山,到底纔是張大人和浮山營的老家,再怎麼升了官,當了徵虜將軍,太子少保,大人仍然是大家的鄉鄰和故交甚至是好友!

在消息傳來的時候,很多人都恨不得把自己眼珠子挖出來!

張家堡的這個小小百戶,怎麼就突然有了這麼大的成就?

要說張守仁當百戶的時候,到浮山千戶所時,到膠州府城時,見過的人也是不少,待人接物,也真的沒有太多出奇的地方。

無非也就是個子高大些,肩膀寬厚些,看着有勁,但說話辦事,不說是迷迷糊糊的廢人,但也不是什麼精明強幹的人,很尋常的一個小夥子的模樣。

誰他孃的就能知道這個尋常小子,到如今有如許地位?

人羣之中,還真的不乏和張家相熟的人,五六十歲的老頭子,吹的是唾沫橫飛,把張守仁小時候的事說的活靈活現,反正在場的人中,不少都是叫張守仁在脖子上尿過一褲子。

好在張徵虜大人父母早早亡故,而且也確實沒有什麼近親,最近的族人也是三代以上出了五服了,對張守仁來說,還真是運氣。

族親,鄉鄰,夠身份夠資格的衛所老軍官們和膠州一帶的士紳和商行的掌櫃們。人羣之中,身份足夠的纔會站到最前頭顯眼的位置來,不自覺的就算想朝前擠,浮山的內衛也是會客客氣氣的將人勸回去。

這麼高興的日子,橫叫內衛拖走,那就是真的給自己找不自在了。

除了相關的這一羣外,這還只是瞧熱鬧的,更多的人羣,則是與浮山息息相關的人們。

李老掌櫃,三好行和其餘合作商行的掌櫃們,站在人羣不前不後,但也十分顯眼的位置之中。在他們身邊,是周老千戶和趙老百戶等正經的原浮山所的武官們,他們的臉上矜持之色要更多一些,但眼神之中的那種驕傲神色,臉上的那種掩飾不住的笑意,也是真的十分明顯。

除了這些關係很近的衛所官員,靈山衛和大嵩衛,夏河寨前所、靖海衛、威海衛、成山衛和金山左所等登州都司的衛所的掌印指揮或是守禦千戶們,幾乎全部都是盛裝官服打扮,人人精氣神都養的足足的,也是站在人羣前側,都是一臉的笑,生怕叫別人瞧出自己有一丁點嫉妒或是不高興的神色來。

這些人倒也還好,都司系統早就無用了,指揮使要是進營當官效力,在北方軍鎮也就是個操守官,遊擊將軍都不一定能當上,張守仁憑實打實的戰功當的遊擊和副總兵,他們倒也沒有什麼可說的。

倒是原本登州鎮留下的一個副將,三個分守參將,十來個遊擊,此時臉上的笑容就有點勉強了。但他們沒兵也沒有地盤,凡事也就只能忍着,倒是有一些機靈的,看着馬頭還領先張守仁小半個馬頭的尤世威,眼中也是露出異樣的神采來。

武官就有過百個之多,文官卻也是不少。

登萊一帶,張守仁的影響太大,文官們也是擺不起原本的那些臭架子來。況且,原本萊州的這些文官,升遷上去,也是和張過仁息息相關。

登州那邊,劉景曜畢竟是身份不同,親來迎接不大適合,自己面子上也下不來,不過也是派了長子前來,站在人羣之中,臉上是一臉矜持的笑。

兵備道陳大人就是親自前來,也是笑意十足。

幾個兵備參議,還有登州知府及一大羣佐雜官,黃縣和榮成等知縣都是前來,個個烏紗補服,冠帶輝煌,各色官服在和熙的春風之中輕輕擺動着,與四周的茂盛綠色相映成趣。

登萊官員來迎接,是因爲登萊鎮的兩個新任總兵和副總兵一起奏捷返回,前來迎前是很說的過去,不過萊州的官員們也是來的不少,知府和府城的同知治中推官一個不剩下,幾乎全部來到,膠州的李知州也是帶着自己的佐屬,遠遠就是下轎迎接。

萊州官員,就平度州的老知州有點學究氣,推病不至,即墨縣尚縣缺正印官,所以也是沒有縣令前來,其餘所有官員,幾乎沒一個缺額不至的。

這般的殊榮,在很多百姓心裡,幾乎是比過年還熱鬧的一件事,根本就做夢都想不到的事。

就算是登萊巡撫上任,兩府的官員也真的沒有齊聚一處,歡迎出十來里路的道理。這般的恭謹只因爲這是一支剛剛獲得難以想象的大捷,獲得了太廟告廟祝捷的無上榮譽的無敵雄師返回了它的故鄉,同時它的主帥也是獲得了無上的榮譽,二十出頭的年紀已經成爲國朝重將,未來的前途已經不可限量,再加上與內閣首輔的盟友般的關係,也是使得很多矜持着自己身份的文官儘管不情不願,也是得放下手中的公務,提前趕來。

至於浮山營明裡暗裡的實力,經營的龐大脈落和關係網,遍及各處的田莊和機構,這一些,又怎能不使人敬畏交加?

在浮山和登萊越久,就越是知道,浮山營已經是一個呼吸間就能震動登萊的龐然大物,這樣龐然大物的主人,是隻宜親近,不宜得罪,更不宜輕視的……

至於隊伍的另外一側,卻是沒有什麼穿着緋袍或藍袍的官員,也沒有戴着方翅烏紗的武職官員,清一色的普通武將或文吏的打扮在前,然後便是清一色的百姓裝扮,但他們是比普通的百姓要更投入和更加高興的多,人羣中有限的不可遏止的歡呼聲,就是由這些人發出來的。

不論男女老幼,所有人臉上的高興之色是無比的純粹,也是發自內心,毫無保留,每個人的眼神之中,也是蘊藏着深厚的感情,人羣之中,不僅是在歡迎,甚至有少數人眼中閃爍着淚花……沒有別的原因,因爲回來的是他們的親人,是兒子,兄弟,也是丈夫,父親,時隔整整四個月,漫長的時間裡,這些浮山的軍人家屬們無一天不盼着他們的親人能早日歸來,情感醞釀到如今,自是已經到爆發的邊緣。

(本章完)

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六章 準備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上架公告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十六章 開始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十章 打算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九十四章 刺!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七百零九章 成就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四百二十一章 刁難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六十章 收益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二章 重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
第八百零五章 漢軍第六章 準備第三百四十八章 損失第六百四十七章 宣調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逃竄第八百一十八章 巨炮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上架公告第五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三百七十五章 射第十六章 開始第七百二十八章 師徒第四百七十四章 祭奠第四十五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七章 視傷第六百五十五章 剿撫第四百八十五章 金礦第五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一十二章 山匪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六百五十九章 急行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堡第四百零一章 異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一百七十八章 展望第二百二十一章 軍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陌生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抵達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獄第八十五章 敬畏第四百九十五章 鐵礦第四百四十章 兵部第五百二十六章 義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尋金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三百零一章 晚飯第三百八十七章 酒話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十章 打算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七百八十章 十鎮第五百九十章 入奏第八百一十二章 險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參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權閹暴怒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收穫第六百八十七章 太保第五百九十二章 唏噓第七百二十九章 行路第六百一十六章 太監第四百零二章 修好第五百四十四章 再會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瞬第二十一章 匠戶第七百六十四章 人才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六百九十四章 營務第九十四章 刺!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四百零七章 立木第六百三十三章 正目第四百四十七章 爭鹽第七百零九章 成就第三百六十五章 破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二百三十三章 督臣第三百七十八章 對面第五十四章 軟禁第七百七十二章 百萬第四百二十一章 刁難第二百七十七章 挽留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陣第七十六章 黑室第五百八十四章 打算第一百八十五章 礦區第三十一章 人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來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王命第四百七十一章 昌字第一莊第六十章 收益第四百九十章 雨夜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第三百八十三章 黨爭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七百一十二章 兼濟第一百五十五章 國之大政第五百一十四章 疑惑第三百九十七章 將軍第二章 重生第四百六十八章 全新的一戰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四百八十六章 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