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



看到楊嗣昌誠惶誠恐的樣子,崇禎心中滿意,好生撫慰了幾句。

待賜座賜茶之後,崇禎便問道:“以先生之見,當以何人督師湖廣爲宜?”

要說起來,方孔昭確實是一個合格的官僚,能力上,比起汪喬年和丁啓睿和河南的李仙鳳都要強的多,象四川巡撫邵捷春那樣的無能之輩,拍馬也跟不上。

督撫之中,也就是史可法與馬士英等人能與之相比,而孫傳庭和洪承疇之輩又在其之上,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但一想到傅宗龍舉薦此人,楊嗣昌氣就不打一處來,當下在腦海中思索,將湖廣一帶幾次小的敗仗想了起來,然後向崇禎奏上。

雖然方孔照打的勝仗多,敗仗少,但楊嗣昌奏上的崇禎才能知道,當下便是怒道:“方孔昭這樣無能,應當重重治罪。”

楊嗣昌知道方家也是望族,而且和東林復社關係深厚,不必要在這種時候多豎敵,因此又回奏道:“眼下湖廣剛經大敗,人心不定,還是再看看方孔昭此後的表現再說爲宜。”

“唔,也好。”

崇禎點頭,深深看了楊嗣昌一眼,又問:“先生還有舉薦的人選嗎?”

楊嗣昌心頭一跳,忙站起回奏道:“舉薦之事十分重大,臣此前孟浪以致舉薦非人,今懇請皇上容臣細思之後再奏上。”

“卿說的也是。”

崇禎眼神中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失望神色,不過轉瞬即逝,楊嗣昌沒有察覺。

皇帝又問:“昨日有登萊巡撫並總兵官,副總兵官奏報,登萊一帶,監軍道以下數十官員皆東虜奸細,又有商民作亂,副總兵官張守仁率兵彈壓,此事朕怎麼看,都象是武將跋扈,文官受其轄制,朕觀張守仁還算忠忱,怎麼回登萊後,就有左良玉行止模樣?”

楊嗣昌知道皇帝對左良玉深恨之,恨不得將其凌遲處死纔好,但左良玉兵匪不分,逼的緊了肯定造反,朝廷不能再逼多一路反賊出來,所以只能隱忍。

用這樣的口吻來說登萊之事,崇禎的不滿十分明顯。

若是昨天吳昌時沒有去見楊嗣昌,此時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機會,楊嗣昌心煩意亂,答道:“此事較爲複雜,容臣知道詳情之後再奏。”

“也對,先生可以退下了。”

“是,臣告退。”

拜辭之後出來,楊嗣昌突然覺得爽然若失。

這一次機會真好,也是報復張守仁的大好良機,怎麼就輕輕放過了,真是糊塗啊……

……

……

傍晚時分,薛國觀也是在自己的書房召見了林文遠。

“聽說你要回浮山?”

薛國觀劈頭就問。

林文遠笑着一點頭,答道:“是的,我已經出來一年多了,在京師這麼久,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兒。”

“瞎,可以把他們接來麼。只要你願意,可以在京營掛個參將的職銜便是了。就算保舉你爲副將,也是很稀鬆的事。楊嗣昌再和你們浮山過不去,傅宗龍那裡老夫保一個副將還是不相干的。”

京營副將,

在以前就等於是外鎮的總兵,不過在現在這種時候又遠遠不如外鎮將領有權有錢,真的是小兒科的事了。

“不了,多謝閣老好意。”

林文遠輕聲笑道:“下官是胸無大志的人,只想再飲故鄉水,父母妻兒團圓在身邊,就已經比什麼都強了。”

薛國觀知道他言不由衷,這一年多來,這個青年後生從生澀到圓融,長袖善舞,在京城開創了老大的局面出來,光是他知道的就已經是聳人聽聞,更惶論水面之下的東西了。

這樣的人說回家就爲了過團圓日子,鬼才相信。

論說起來,林文遠就是薛國觀一生見過最能幹的人才之一,很多表現,足以令得他驚奇。

這也難怪,林文遠本人能幹,手下人才越來越多,一年經費已經是大幾十萬,這樣要是經營不出龐大的潛勢力來,還真的是白瞎了他的一身本事。

有些人,就是要放在合適的位子上才能幹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來。

“唉,你要走,老夫亦不能硬留你,以後珍重吧。”

“是,閣老,有機會一定再來府上候教。”

“此次登萊之事,你家大人是有些孟浪了!”

“是,還望閣老周全。”

“老夫當然是要盡力,不過你還是要告訴他,過猶不及,他在登萊慢慢經營,今日局面十年後輕鬆可得。爲什麼要這麼急切,這是老夫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薛國觀所說的也是實情,張守仁手水磨功夫,一樣能把山東拿下,做事是有點急切了。

“大人說,東虜在臥榻之側,爲將帥者,只能儘快積聚實力,否則,下一次濟南之役,就不知道結果如何了。”

“唉,國華他……”

薛國觀搖一搖頭,面色也是十分苦澀,似乎是想到了自己的事。

林文遠欲言又止,也是想借機勸他兩句,薛國觀極力反對加練餉,得罪的人也是海了去了,再加上捐輸之事,得罪的太監和勳戚也越來越多,這樣下去不說相位安穩,就算是人頭能不能保住,也是難說的很了。

但薛國觀卻是自己把話給說絕了,再勸,就是毫無意義的事了。

“閣老但有所需,下官和浮山上下,絕不會坐視。”

一年多來,林文遠和薛國觀也算相處出感情來了,眼看老薛往絕路上走,話語中也是有十足的感情。

“言重,言重,但真有所需,老夫也會真的開口。”

薛國觀將林文遠送到門前,叫家人打着燈籠,罕見的送到二門。以他的首輔地位,就算是尚書侍郎或是國公侯伯都沒有這樣的體面了。

“閣老請回吧。”

“唔,老夫還有最後一句話。”燈火下,薛國觀只戴着網巾,一頭白髮份外刺眼。當了閣臣和首輔之後,額上白髮自然而然的增多了,看着林文遠,薛國觀道:“老夫亦收受過浮山的冰炭敬,但算來並沒有過份的地方。現在國事如馬車急行,前路已經斷絕,如馳往斷崖,時刻可能墜落。吾輩縱不能救,亦當挽回於萬一。天下鼎沸,最終吃苦的還是老百姓,我觀國華是

有心之人,寥寥數語,書信不便,就請文遠你帶回去說給國華吧。”

“是,下官每一個字都記着。”

林文遠看着頭髮花白的薛國觀,畢恭畢敬的躬身一禮,終是拜別而去。

……

……

回到浮山會館的時候,留守的人上來稟報:“參將,裡頭有個姓吳的官兒,說是禮部的主事,已經等了大半個時辰了。”

“哦,我去更衣。”

林文遠出入相府都是很隨意,穿着便服就行了,但他是以參將身份在京師主持浮山會館,有官員來拜,當以官服相見。

等他換了袍服,匆忙到正堂的時候,吳昌時也是在燈火之下發呆。

昨天不順,今天仍然不順,來拜會的主人又是不在,害得他在孤燈之下,久久等候。

好在浮山這邊向來是以招待奢華聞名,上等大紅袍加上不停上的冰水果果盤不停的送上來,倒也略解了吳昌時一些焦燥。

“是吳主事,下官有失遠迎,又叫吳主事久候,罪過罪過。”

林文遠風度是沒的說,待人接物都叫人如沐春風,在京城地界也算一個小名人了,他微笑着迎上來,吳昌時的火氣也是消解,笑着拱手還禮,說道:“浮山會館裡茶也好,各色水果管夠,還有冰鎮酸梅湯,要是在這兒還能等着急,這火氣未免太大了一些。”

又問道:“不知道林兄去哪兒了,耽擱這麼半天。”

“還不是無事窮忙!”

林文遠把話題轉過,問道:“不知道吳大人這麼着急,有什麼要緊的事?”

按說吳昌時可以遞帖子來,或是寫信來,要麼就叫人留話,不至於自己在這裡久候,留在此處,當然是有要緊事情。

“登萊之亂已經上奏朝廷,本官此來,便是爲的這件事。”

吳昌時等的不耐煩,也就不講什麼虛文客套了,開門見山的道:“今日之時,貴上恐怕不免會有小小處分,哪怕是薛相迴護,朝廷總不能不講一點臉面。要想無事,便要有更強更好的理由才行。今不才有小小一計,可渡此難關,不知道林兄有沒有興趣聽?”

“哈哈,吳大人說笑了,但請說來,末將一定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記清楚。”

……

……

起更之後,吳昌時興致勃勃的離開了,林文遠開始在燈下寫信。

這是每天必有的工作,軍情處的正經情報,包括今晚的會談都會有會談紀要,然後通過軍情處的郵傳系統往浮山急遞,幾天之後,張守仁的案頭就會有報告呈送。

但那是正經報告,在林文遠這裡,還有非正式的書信。

以他看來,吳昌時的辦法未嘗不可一試,但以他的觀察,這個復社出身的官員太熱衷,品格不高,而且頗爲陰沉,又有以書生左右天下大勢和馭使武將的驕狂,縱使他藏的十分隱秘,但林文遠仍然是能看的出來。

一個庸官加狂生的靈機一動,是不是真的就是大局變幻的開始?

林文遠不知道,但他深信,張守仁會做出最合適的判斷來。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三百二十章 軍陣威風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簡單任務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七百五十三章 逼戰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一百零二章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二百章 火炮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防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
第一百五十章 葬禮第五百二十一章 盤算第三百二十章 軍陣威風第七百五十一章 開封第六百七十一章 選鋒第一百零三章 文案工作第七百四十五章 超出第二百九十四章 成功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七百三十六章 崩盤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宴請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七百三十五章 鉅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簡單任務第七百零六章 家事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反水第五百二十九章 徵調第三百七十四章 往昔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三十三章 雲娘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六百七十四章 挑落第八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七百九十四章 海上第七百九十一章 鐵桶第二百九十三章 突破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司禮第四百三十章 見面第七百五十三章 逼戰第五十一章 伏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官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雲不雨第三百九十九章 自救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十一第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醫館第一百零二章第九章 叩見千戶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同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方第二百章 火炮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九十二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章 開源第一百八十章 出行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服第四百二十章 衆督臣第八十一章 騎馬走登州第一百九十一章 收書第五百八十七章 歡慶第六百四十五章 圍城第七百六十九章 松山第五百二十三章 判斷第八百二十一章 攝政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旗亭第五百七十四章 天翻第七百四十二章 預算第二百八十一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神速第四百八十一章 夜巡第六十二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祠堂第三百三十章 入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保定第七百四十八章 開封第一百五十二章 授勳第三百三十三章 撲滅第七百八十九章 浮躁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海防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七百九十八章 宣言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射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正的騎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偷襲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四十二章 迎敵第二百一十四章 座鐘第五百五十七章 夜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發達的真相第五百七十二章 決死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開槍第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一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烏龍第八十七章 總兵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隊槍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