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



很快,清兵大部滾滾而來,旌旗是放眼看過去一眼不到邊的紅色,真的是漫卷西風,紅旗如海。

旗海之中,則是穿着色各鎧甲的兵士,等清軍陣列到達城下時,竟是甲光兵器耀眼,令得人無法逼視。

人馬過萬,則就有不可勝數之感,眼前清兵相隔還有五六裡之遠時,就令人感覺兵如潮水,海天一色間但見族旗與甲胃兵器,別無他物。

此見情形,城頭上喘息聲成片,要不是光天化日又在城頭上,怕是要有不恰當的聯想了。

張守仁故意笑道:“好厲害的兵威,不過,韃子又來給咱送首級功勞來了。”

這話狂的沒邊了,要是別的明軍將領,一定把下巴都驚掉了,別部明軍將士也一定會因爲主將的狂妄無知而把大牙笑掉,或是因爲跟了一個二百五而覺得膽戰心驚。

但在浮山這裡,張守仁的話卻是引起一通笑聲。

長年的薰陶之下,浮山的這些胚子全部都是在戰場上能坐在人頭上吃燒烤的猛人,就算是一臉老成的張世福和世祿世強這哥仨也是如此。

浮山老張家這幾個,已經算是夠仁厚老實的了,也是被**的能挾着人頭飛奔殺敵,這韃子想在氣勢上壓那麼一頭,又是多麼困難和不可能的事?

“來吧,老子先敬你們一壺!” Www. тт kǎn. C〇

孫良棟是最瘋的一個,當即見清軍離的近了,索性就是跳在城垛上,解開褲帶,順着清軍來的方向,嘩啦啦便是一泡尿下去。

這一下,城頭上不僅是浮山的人笑瘋了,便是濟南城的民壯,一個個也都是笑的打跌。

“瘋子,給我下來!”

張守仁忍住笑,喝着把孫良棟叫了下來。

他眯縫着眼,打量着城下越來越近的異族軍隊,心胸之中,有一股別樣的情緒油然而生。

這就是“我大清”的軍隊了。

拜影視劇所賜,什麼八旗,辮子兵之類的形象,張守仁可見的不少,但現實和影視是有差距的,這年頭的辮子兵頭頂和後腦勺幾乎都是剃光了的,只有在後腦下方留一條小辮子,辮子之細,銅錢的方孔也能穿的過去,後來留髮不留頭的時候,就是拿這銅錢穿發來看合不合格,不合格者,就得砍腦袋了。

這會子從上望上去,倒是象模象樣的,畢竟大冬天的,又是出兵放馬,沒有哪個瘋子會脫了頭盔把留着一撮小辮的腦袋給露出來。

但異族的野蠻情狀,那是也十分明顯的,那種粗魯,野蠻的氣息,通過整體的舉動,模樣,氣質,都是如實質一般,向着衆人迎面撲了過來。

這就是一頭張牙舞爪的野獸,其兇蠻,殘忍,惡毒,就是可以用毫無人性來形容。

其實也不能完全怪當時的滿洲人,他們在幾十年前就是在密林子裡打獵捕魚和種地爲生,在密林中土地有限,生活艱辛,所謂從林法則,就是強者生存,弱者死亡。

等努兒哈赤造反,這個異族就成了一個強盜集團,以搶掠向來和他們友好,曾經幫助過他們生存的大明揮起了屠刀。

到這時候,這個十幾萬人口,五六萬男丁的小部族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所謂的歷史只是和一個個少數民族一樣,都是荒誕不經的傳說罷了。

所以就算到現在,這個異族強盜小集

團壯大了,搞定了蒙古人,也能號稱疆域萬里了,但骨子裡還是沒有脫離當年打魚捕獵和當強盜的那一套,就算有了文字,識字的人也是百中無一,他們最在行的,無非還是從行法則那一套,燒殺搶掠,掠奪別人的勞動果實,把自己的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並且視爲理所當然。

武力爲第一,道德這字眼對他們沒有任何意義,甚至連聽也沒聽說過。

眼前是這個對手,張守仁感覺到的就唯有興奮這兩字。

打海盜山匪,對手固然也該殺,但總感覺殺的是人,殺人很難有快感,固然不會軟弱,不會同情,但也不會有舒服的感覺。

而眼前這對手,就和他當然在從林中剿殺的毒販一樣,獵殺他們,虐殺他們,捕殺他們,沒有絲毫的負疚感,相反,會叫他覺着很快樂啊很快樂……

此時清方一邊有一騎絕塵,向着城下飛馳而來。

“城上軍民人等聽着,予奉揚武大將軍之命,曉諭爾等知曉:今我大清兵十萬大軍壓境,非彼明國軍兵能夠抵擋,爲免玉石俱焚,傷及無辜百姓,大將軍特諭爾等速速獻城投降!”

“城上軍民人等聽着,予奉揚武大將軍之命……”

“城上軍民人等聽着……”

“城上……”

這個使者肯定是精心挑選出來的,好亮堂的嗓門,擱京劇流行那會,亮個相準就是滿堂採出來。

但這會子是俏媚眼遞給瞎子看了,在城下轉了一圈又一圈,喊了一次又一次,把那些動搖軍心的話一遍遍的叫出來,但回答給他的,就始終是一次又一次的沉默。

這是一種不祥的沉默,叫人難堪的沉默……哪怕是兜頭給他一箭呢!

身爲勸降使者,這遼東漢人十多年來怕是被射過上百箭了,衣袍下頭可是穿着重甲防身,要是回回都被人射成刺蝟,任是誰也怕了。

但這一次在濟南城下,以前明軍慣例的那些招數卻是一個也沒有使出來,回答他的,就是這種鄙夷的,不祥的,莫測高深的沉默。

直到最後,他啞着嗓子,都帶着哭腔了的時候,後頭清軍大陣也離的只有裡許的時候,城頭突然有個聲音叫道:“咱們將軍給你們什麼黃子貝勒回話了,聽真了,別走了樣,就是回的這個字眼兒:呸!”

“呸!”

“哈哈哈……真是好玩,呸!”

“呸!”

兩人吵架,呸上一句不稀奇,一羣人噴就有點那啥了,現在城頭上千軍萬馬,因爲西門這裡是重中之重,兵馬民壯甚多,城下那一騎勸降的話大夥兒都聽到了,心裡頭自是有人在打小鼓……投降是沒有人想的,這畢竟是一羣狼在外頭,勸降的話如何信得?

再者說,清軍這一次入關,兵鋒北邊是高陽一帶,西邊是破了臨清,每次都是屠城告終,能指望這羣韃子突然就是轉了性當了好人?

只是害怕罷了!

張守仁這叫人一喊一答一呸,無疑是妙極了的表態。只此一句話,一個字,全城兵民的士氣就是立刻都鼓了下來。

當下便先是幾十人,然後數百人,數千人,後來整個城防兩三萬人一起都是呸了起來。

這個答覆,言簡意賅,簡直是最好的回覆,就象是無數個巴掌,一起猛甩了出去,

打的那個勸降的清軍騎士在馬上搖搖欲墜,臉色十分難看,再也勸不出一個字來,直接撥馬就回去了。

“國華,國華,這個回覆真是妙極啊。”

夠資格叫張守仁字的也就是張秉文等文武大吏了。

警訊一傳,滿城的夠資格的文官們全都是跑了過來,從布政使張秉文以下,然後是按察副使周之訓、兵備道鄭謙、李佑方、鹽運使唐應熊、都指揮使馮館、濟南知府苟好善,同知陳虞文,還有首縣歷城知縣韓謙善等等。

所有官員,大半是硃紅色的綢袍,腰間玉帶,少數藍袍補服,但也都是權重的方面官。

一聽警訊,個個飛奔而來,倒也算是盡職。

而上城之時,正好聽到了千軍萬馬滾滾奔奮般的“呸”聲一片,這些向來保守謹慎矜持的文官們先是駭然,接着也是啞然失笑。

張秉文要放的開一些,現在張守仁的行爲在德王府也備了案,自己也曾經臘丸傳書,向德州報備,至於德州怎麼處置,或是是不是上報朝廷,那就不是他所能左右的。

現在這會子大軍壓境,而大夥兒所倚重的就是張守仁和他的浮山兵,張方伯一反前幾天對浮山營的提防和小心,又是變的特別友善起來。

“方伯大人過獎了。”

“倒不知道,韃虜一方,將會如何再回應?”

“嶽託有大將之才,不會被激怒的。”

在和孫老頭上過課之後,張守仁對滿洲集團一些不是特別有名的王公也是較爲了解了。象嶽託這種滿清第三代的貝勒中的佼佼者,孫承宗可是着重介紹。對嶽託的指揮能力,應變能力,大局觀,都有詳細的介紹。

“虜騎很多啊,軍容似乎也較齊整……”

都指揮馮館是在場高官中的唯一武官,論起軍職還要比張守仁高一級,他是都指揮,張守仁是同知,也就是都指揮的副手,不過張守仁是實職守備遊擊,這位馮都司就是山東都司,沒有差遣也不是總兵官,平時就是管管帳本子,從衛所那裡撈一點是一點,眼前這滿山滿谷兵馬的陣仗,這位爺怕是頭一回見到。

畢竟都司不是總兵,不需帶兵出戰,而山東這裡承平二百年,濟南被圍,還是成祖靖難之後的頭一回。

“兵馬是多,不過……總之有點不對呀。”

張守仁也是有點摸不着頭腦,眼前的清軍的旗號全部是正紅旗,按說這一路右翼主帥是嶽託,這位貝勒爺是從禮親王代善,也就是他的父親手中接的正紅旗主的位子,所帶兵馬,自然也全部是正紅旗沒錯。

但正紅旗一共就二十五個牛錄,這會的八旗牛錄按理是三百丁一牛錄,按理正紅旗有七千五百丁,但因爲連年征戰,各牛錄從來沒有滿編的,大牛錄才二百五六十個男丁,小牛錄最少的才一百多丁,皇太極即位之後,拼了命的從通古斯老林子裡抓野人女真充實部族,但打仗沒有不死人的,抓的人多,死的人也不少,所以在努兒哈赤造反一直到順治年間,八旗男丁的數字一直維持在六萬左右,最低的順治三年,丁口才五萬餘人。

這會子在濟南城下,連同推着盾車的輔兵,看上去清軍最少有小兩萬人,而且全部着正紅旗的衣甲,打着正紅旗的旗號,難不成情報有誤,清軍這一次入關,兵力真的如此雄厚?

(本章完)

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三章 煮鹽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四十四章 清理第一章 引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昔年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六百章 文武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八百零三章 請纓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四百章 赴約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九十章 遭遇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一百九十四章 計議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七百九十五章 演習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
第二百零四章 行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遇伏第二百三十九章 爲自己而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針尖麥芒第六百六十五章 妄想第三百三十四章 日出第二百一十五章 收穫第五百二十八章 說強第六百四十八章 突騎第三百一十一章 嶽託第四百零九章 暗影第三章 煮鹽第三百三十七章 慰問第六十八章 新堡新丁第四十四章 清理第一章 引子第六百八十三章 昔年第八百一十四章 苦戰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二百六十五章 文明第九十三章 槍陣第五百八十六章 狂喜第六百章 文武第五百九十九章 大將軍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六百六十四章 商會第五百五十二章 攻防第九十一章 中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巨寇第五十八章 返回第七百六十一章 動員第二十八章 軍法第八百零三章 請纓第四百六十五章 還鄉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帳第二百六十三章 斥候戰鬥第七百零五章 團聚第一百七十四章 話家常第三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五百一十章 剋制第六百六十三章 顧慮第三百三十一章 艱勞第四百章 赴約第七百一十六章 叔侄第七百七十章 戰場第六百一十九章 氣勢第五百零三章 展望第七百九十章 爭議第四十九章 試射第七百七十六章 朱仙鎮第九十章 遭遇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第五十三章 入城第二百八十四章 軍營生活第四百四十二章 天街第五百六十三章 深山第六百八十章 歡慶第五百八十九章 平安第三百五十七章 呸第七百九十二章 潛入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發第一百四十章 佈置第一百九十四章 計議第七百五十章 天家第六百七十章 開火第七百九十五章 演習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書第七百零二章 拯救第七十二章 遼民第二百四十章 種種覈算第八百一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辦學堂第七百七十一章 殺洪第一百二十八章 狼羣第七百四十九章 燈景第四百八十八章 內宅第七百三十七章 先聲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心變第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軍制第五百五十章 義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亂兵第三百五十一章 巴圖魯第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四十八章 勳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指揮僉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華燈第四百八十三章 畝產第三十二章 喜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上游第一百三十九章 斬首過千第七百二十二章 出關第一百七十章 戰馬第六百六十八章 兩地第四百六十九章 變革第二百零八章 成軍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蹤第一百五十八章 相臣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