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萬歲爺喜得佳人 千金女痛失良偶

熱河行宮,偏殿。

咸豐皇帝已是病勢沉重。

而此時被人稱爲“鬼子六”的奕?似乎正與皇后以及咸豐帝唯一的皇子的生母懿貴妃密謀着什麼。

奕?:“我還有最後一個要求。”

皇后與懿貴妃對視了一眼,隨即雙雙望向奕?。

只見他深邃的眸子此刻微微低垂,擡起時竟然頃刻落下淚來。清俊堅毅卻又隱忍剋制的面龐令人動容。

“我希望未來的兩宮太后可以代皇上答應,追封我額娘爲皇后,升祔太廟,並且系先帝諡號。”

皇后面上倏然飄過一絲爲難之色,幽幽地道:“向來只有新帝生母纔會在新帝登基之時獲得追封。大清向來並沒有非皇帝生母而獲得追封的先例呀。”..

一時間殿內的空氣好像僵住了一般。

皇后對不動聲色的奕?繼續娓娓說道:“六弟,封爲鐵帽子親王,世襲罔替,並加封攝政王,此等位極人臣,保享一生榮華富貴,也可勉強算是對太后的一絲安慰了。”

懿貴妃深知恭親王奕?並非可以討價還價之人,連忙按住皇后微擡的手,喊了聲“姐姐”,對皇后搖了搖頭,示意她不要再說下去了。

懿貴妃正色道:“哀家代表皇上答應你”,隨即拿出印信交託在奕?手中,“皇上和我們姐妹的性命就交託在六爺您的手上了。”

言及於此,奕?臉上方纔冰川初融。他嘴角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冷笑,行禮,離去,未再發一言。

彷彿剛纔那一句請求已經耗費了他所有的氣力。

殿外。有些許微風拂過他的衣襬,好像額娘抱着年幼的他輕輕搖動。

“額孃的話,我沒有忘。但是別人欠我們的,我也一定會拿回來。”

回憶不經意閃現。

年少的他丰神俊朗、文武全才,無疑是最出色的皇子。但是額娘讓他絕了爭儲之心,只偏疼撫養在膝下的孝全成皇后嫡子,後來的咸豐皇帝。

咸豐皇帝即位後立即追封自己的生母爲皇太后,將額娘以太后禮儀奉養卻不肯給真正的名位。

額娘病重之際,他跪在皇上腳邊苦苦哀求他冊封皇太后,爲了病中沖喜,也爲了安慰額娘多年之憾。

可那奕詝雖然心不甘情不願的下了旨,卻不給額娘升祔宗廟,也不加道光帝“成”字的諡號。

奕?走着走着,步伐越來越輕快。

要抓緊時間了,還有好多事情需要做呢。

此時偏殿內,懿貴妃執起皇后的手,款款說道:“我深知姐姐身上的擔子重,可是此時不是糾結於祖宗成法的時候。他奕?能幫我們剪除肅順,豈不也可以自立嗎?”

皇后聞言大驚,撫着胸口,徐徐地說:“妹妹說得極是。我竟糊塗了,未曾想到這一層。”

懿貴妃安慰道:“姐姐胸懷社稷,一心只想着爲皇上基業考慮,又要周全皇室顏面,妹妹拜服。只是此時務必不能因小失大,萬萬要以顧全皇兒的帝位爲上啊。”

皇后定了定神,也執起懿貴妃的手,說道:“幸好有妹妹從旁協助,以後我們相互扶持,永不相負。”

懿貴妃笑語盈盈:“那是自然。”突然,眼底似有一層陰影飄過,像是想到了什麼。

懿貴妃正了正身子,壓低聲音,對皇后說:“奕?素來孝順,這是我們目前唯一可以利用的點。他們母子如果對皇上有不臣之心,當初皇上生母孝全成皇后薨逝,先帝將皇上養在靜皇貴妃膝下,她暗戳戳地使些絆子,哪裡由得他長大。只是此事若得善終,奕?的勢力必定如日中天,我們不得不防。”

皇后點了點頭,似是深以爲意,思襯良久,悄悄說道:“後宮傳言,孝全成皇后之死大不尋常,而孝靜太后去世之前彌留之際亦有“以命換一命”等驚人之語。如果有些內幕未曾曝光也未可知。不過妹妹所言甚是。我們賭這一次,希望能夠得償所願。我甘願爲皇兒的前途茹素十年,以期神靈庇佑。”

懿貴妃面無表情:“我向來不信神靈,只信人定勝天。”

咸豐帝駕崩後不久,恭親王奕?聯合兩宮太后發動政變,一舉剪除咸豐皇帝欽定的八位顧命大臣,開啓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時代。但是實際上政權基本上落入同治皇帝生母懿貴妃,也就是慈禧太后手中。

爲答謝恭親王奕?剪除異己的功勞,兩宮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義下旨,追封恭親王奕?的生母爲道光帝的皇后,升祔太廟,並系道光帝諡號“成”字,史稱孝靜成皇后。

道光年間,北京。

光陰轉換,年華似水。

蒙古親貴時任刑部員外郎花良阿府中張燈結綵,慶祝府中的大小姐博爾濟吉特氏·靜歡即將入宮爲貴人。

這位靜小姐雖然年僅十三歲,但是出落得嬌媚異常,因此殿前選秀之時頗得皇上的青睞。

但此時,夫人卻在房中輕輕飲泣。

老爺進得屋來,見夫人哭得玉容殘損、妝發凌亂,不由得心疼得眉心蹙起,往來踱了幾步。許久,沉吟道:“夫人勿要如此,被心懷叵測之人知道了,萬一告到御前……府中上下的性命攸關啊!”

夫人拾起一片柳葉鴛鴦的絲絹拭了拭淚,壓低了聲音“現在誰不知道,後宮無一處不是鈕鈷祿氏的天下。那性子也不是能容人的。靜兒自小被嬌慣壞了,哪裡受得了這種苦!即便得寵,也少不了被算計陷害!如有一日觸犯聖顏,性命都會不保了!”說着慟哭起來。

片刻又埋怨道:“先前答應我會暗中打點,切莫中選。如今怎的還是這副局面?莫不是爲了仕途風光,便捨得送女兒去那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去處了?”

老爺眉心早已已擰成一團,捶胸頓足。

“夫人是這般看我的嗎?你我子息福薄,多年來膝下唯有一女,如同性命一般。哪裡捨得!怪只怪靜兒綺年玉貌,光華難掩。”

說着癱坐在老紅木椅子上。那椅背乃是“松鶴萬年”圖樣,椅腿和扶手飾以回紋,精美絕倫。

“我事先已託內務府打探皇上的喜好,知道皇上最不喜綠色。因此讓人特製了一件團花綠氅。夫人也是知道的呀。”

夫人愈發傷心“聽聞選秀之時聖駕與秀女所隔甚遠,如何看得清楚眉目清秀與否?怎地就選上了?現在該如何是好?”

老爺略微展了展眉說“夫人,現在要緊的是擇兩個得力的侍女陪嫁,最好是精通藥石之術,又要忠心耿耿的。”

夫人止住眼淚,定了神,說道:“平素裡服侍靜兒的幽篁、飲溪、風眠都甚是得力。只是未曾聽聞哪個學過醫術。”

花良阿走到門下,向聽令的小廝言道:“去請小姐,並把平日裡服侍小姐的人都叫到院子裡來。”

而此時閨閣之中,主僕二人正在竊竊私語。

一燈如豆,宛若心花。

原來這博爾濟吉特·靜歡亦不想入宮侍奉皇上。

她的貼身婢子名喚飲溪的是她幼時所救。說來是一段緣分,飲溪的樣貌與靜歡甚是相像,只是靜歡有蒙古血統,眉目更疏闊些,而飲溪多了點漢人女子的溫婉。因此當靜歡路遇流落街頭的飲溪時,心中不忍,便收留她到府中服侍,並賜了她“飲溪”這個名字。

靜歡幼時偶然得遇和碩長公主之子溫憲,立時芳心暗許。成年後的溫憲在乾清門任侍衛。這種侍衛與普通的侍衛不同。御前的人,大多都是王公子弟千挑萬選上來的,家世武功忠心缺一不可。因爲容易得到皇上的賞識,所以也被視爲平步青雲的捷徑。

飲溪見小姐如此爲難,不由得想到以身相替的法子。她跪倒在靜歡身邊,牽着靜歡鑲嵌白底全綵牡丹的袖口,一字一頓:“殿選那日,小姐言語不多,與聖駕相隔又遠,時日久了,皇上必記不清楚樣貌如何。我願替小姐進宮。”

靜歡一時也沒了主意,含淚扶起飲溪說道“此計雖好,可一旦被人拆穿,便是誅九族的欺君之罪。調換漢人女子入宮,混淆皇家血統,誰能擔待得起這份罪過?”

飲溪坦然自若地答道:“聖祖康熙爺的生母原本也是漢人,只不過擡旗成了佟佳氏而已。雍正爺、乾隆爺也有數位漢人嬪妃。如今四海昇平之世,滿漢一家之親,小姐自身幸福要緊,何必在意那些細枝末節?”

靜歡從來只當她是窮苦人家出身的可憐孩子,感念救贖之恩,一直忠心服侍自己,從未曾想到自己貼身的侍婢居然也是有見識的,口出如此驚人之語。

“你真的願意?”

“願意。”

話音剛落,小廝隔着房門,垂首道:“小姐,老爺夫人請您過去,還讓您房裡的人都去院子裡聽候差遣。”

夕陽無限。屋檐被落日餘暉浸染,顯得這府第更加煊赫輝煌。

庭院裡丫鬟僕婦站了一排。

老爺特意請了京內有名的百草亭掌櫃出題。

無人想到,最後居然是負責洗衣的粗使僕婦甘棠脫穎而出。

甘棠年約四十,滿面滄桑,手指因常年冷水浸泡指節異常突出。

可就是這雙並不靈巧的手,拈起一味藥聞上一聞便脫口而出名稱和藥性。府中之人無不稱奇。

老爺遂令甘棠免了每日洗衣雜作的苦役,以西賓之禮請她將藥石之術傳授給飲溪。便於飲溪入宮陪嫁,確保靜歡免受他人的迫害。

夜涼如水,甘棠與飲溪在房中。

甘棠粗糙的手撫過飲溪光潔的皮膚,充滿憐愛。

“決定了?”

“我們隱忍多年,不就是爲了這一天嗎?”

飲溪握住甘棠的手,拼命地忍着眼淚,不讓它滑落。

“棠姨,你相信我,我一定做得到。”

甘棠的目光緊緊圍繞住飲溪,像是怕把她弄丟了。

“是啊,多年籌謀,只爲這一日。”

飲溪擠出一絲微笑,對甘棠說:“棠姨,您還記得麼?我們是如何設計將小姐帶出府第,引得她與溫憲公子偶遇,以便讓她絕了入宮爲妃的念頭。”

甘棠嘆了口氣。幽幽地說:“以情愛謀算女子,是天下最卑劣的手段,卻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更何況深宅女子,久不見天日,溫憲公子又是如此人才。”

飲溪偷偷拭去眼角的淚,再次努力擠出笑容。

“正是呢。其實我們算是《西廂記》裡的紅娘,做了一件好事。”

“當初若是不成,你打算怎麼做?”

飲溪眼底霎時閃過一絲令人齒寒的陰翳。

“殺之。替之。”無比堅定地說道:“自從我娘被賜死,我身體裡留存的良善之心就泯滅了。我活着只爲了一件事。我們是微賤之人不錯,可微賤之人也有骨肉之親,微賤之人的性命也不能這樣白白地沒了。”

甘棠眼中不覺滴下淚來。她憶起與飲溪的娘同在當年的智親王府內做接生嬤嬤。那時她還年輕,資歷淺,凡事都靠飲溪的娘教着帶着。

彼時嫡福晉有孕。她與飲溪的娘受脅迫在接生之時扯傷宮體,使之不能再有孕。可誰知下手過重,重傷了福晉,不日便薨逝了。

那幕後指使之人便是後來的智親王繼福晉,當今的皇后,佟佳氏。

而她二人甘願受脅迫的原因就是眼前的飲溪。

佟佳氏以飲溪的性命相要挾,使她們不得不從命。可事後,因失職之罪,飲溪的娘被殉葬。

名爲殉葬,實爲滅口。甘棠帶着飲溪漏夜逃出王府,隱姓埋名,改頭換面,這才逃過一劫。

飲溪咬着一口細碎的白牙,望着窗紙透過的搖曳夜光,對着甘棠,也對着自己說道:“鬱兒早就該隨着娘去了,可我不甘心,我要以博爾濟吉特·靜歡的名字活下去,我要奪走她的一切。”

她深知,此時此刻,她的仇人已是大清的皇后。一人之下而已。要想搬倒她,只有一個人能做到,那就是當今皇上。

第二百一十三回 少年靈慧抱夙根 今生冥頑卜來世第十七回 公主府紅鸞星駕到 永和宮碧霞君臨門第五回 儲秀宮羣芳爭豔 澄瑞亭二美迎春第二十七回 永和宮追憶往昔 御藥房流露端倪第一百二十二回 長相思兮長相憶 短相思兮無窮極第一百四十四回 殘杯勸不飲 留醉向誰家第一百三十六回 衆人出言泄忿懣 彤妃開口顯忠貞第一百一十一回 終究撥雲見日 總歸雨過天青第二十一回 感念逝者坐以待斃 謀求活路計上心頭第九十三回 修飾儀容爲伴駕 征斂細軟圖後福第一百一十一回 終究撥雲見日 總歸雨過天青第五十一回 合宮覲見現風雨 針鋒相對起波瀾第四十四回 常嬪新貴得寵 太后深謀佈局第八十二回 魚蛇海間笑 羊虎桃桑隔第四十一回 紫禁城羣芳鬥豔 成貴人獨秀含酸第八十三回 彤答應投誠 長公主安宅第六十三回 宮裡事難得糊塗 局中人假癡不癲第二十九回 雪天行路心憂往事 暖閣奉茶身懷幼胎第二百三十二回 剛強不勝柔弱 偏執豈及圓融第二百二十六回 日月如驚丸 人事似飛塵第五十回 情志不舒碎玉 遺恨難留泣血第二十八回 空有神聖工巧術 難爲懸壺濟世心第一百二十四回 婦姑勃谿爭上下 擊搏挽裂賭高低第四十二回 新貴初覲中宮 皇后再添臂助第一百五十六回 混淆視聽裝悲慼 掩人耳目出毒謀第十四回 霧鬢換風鬟 公子變將軍第一百九十四回 靜貴妃回頭傷往事 溫景行守孝正少年第一百二十六回 紫禁城初定風雲 公主府再敞心扉第七十七回 詮釋前因後果 闡明來龍去脈第三十四回 謀權位衆口一詞 臨危局夫妻齊心第一百四十回 妙語解愁苦 往事摧肝腸第八十八回 紅漆錦盒藏尺素 婉轉蓋壺傳錦書第一百零七回 老年墓添少年墓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一百七十九回 老太后步步爲營 愚夫人揚揚無備第五十一回 合宮覲見現風雨 針鋒相對起波瀾第二百二十五回 背後須防影射蟲 面前恐有照膽鏡第四十三回 初受皇恩日 三足鼎立時第七回 舊曆獲封喜上眉間 新歲敘舊愁入心頭第十一回 枯坐白晝短 情思夏夜長第一百一十三回 貴妃安心養胎 青鬱從中漁利第二百三十六回 打透生死關 參破名利場第二百一十一回 禁鴉片兩國開戰 上書房二子論政第二百三十二回 剛強不勝柔弱 偏執豈及圓融第九回 聞孕事公子病重 賞金鐘佳人茶歇第十三回 後宮波譎雲詭 青鬱痛失愛子第四十四回 常嬪新貴得寵 太后深謀佈局第三十五回 謀人者機關算盡 成事時李代桃僵第五十四回 奈何生嫌隙 怎敵有親疏第三回 全貴妃有心添聖眷 靜貴人無意卻皇恩第九回 聞孕事公子病重 賞金鐘佳人茶歇第三十四回 謀權位衆口一詞 臨危局夫妻齊心第一百五十四回 一翻一覆兮如掌 一生一死兮如輪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一百六十四回 御花園稚子玩耍 壽康宮老嫗養神第七十四回 天清雲來客 風淡釉裡紅第一百六十二回 方盈失意難掩 寧嬪有心套瓷第八十四回 養心殿新寵承恩 壽康宮舊事重提第一百六十四回 御花園稚子玩耍 壽康宮老嫗養神第七十八回 二公主魂歸天際 小端凝屍骨未寒第二百二十三回 朝來寒雨晚來風 人生長恨水長東第一百七十六回 衆人喜接懿旨 皇后施計避禍第一百一十七回 才念癡情咒 又布誅心局第一百二十七回 迎回佳人捧心硯 求得皇子繼江山第九十六回 勇英嬪棄子攻殺 毒太后將軍抽車第七十九回 鍾粹宮重巒疊嶂 禮佛堂陰謀詭譎第一百零八回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長相憶第四十三回 初受皇恩日 三足鼎立時第七十二回 主僕情斷猶可憫 姐妹鬩牆難生憐第三回 全貴妃有心添聖眷 靜貴人無意卻皇恩第一百零九回 巧施連環計 夜讀牡丹亭第二十五回 靜妃乾坤獨運 皇上悲喜交加第七回 舊曆獲封喜上眉間 新歲敘舊愁入心頭第八十五回 上位路遙多攔阻 下移權柄少辛酸第七十二回 主僕情斷猶可憫 姐妹鬩牆難生憐第一百七十八回 房謀兼杜斷 蕭律繼曹遵第一百四十七回 拈筆閒刪舊句 汲水喜試新茶第一百八十八回 憶亡母愈發勤政 思古人復加籌謀第二百三十六回 打透生死關 參破名利場第六十四回 前情解新恨 往事驚人心第一百三十六回 衆人出言泄忿懣 彤妃開口顯忠貞第二百一十五回 四阿哥中魚毒 萬歲爺起疑心第一百六十三回 回府獻禮盡孝 入宮贈寶斷情第五十二回 儲秀宮脣槍舌劍 皇太后故技重施第二十回 靜歡有道順命 榮兒撒手人寰第八十三回 彤答應投誠 長公主安宅第八十五回 上位路遙多攔阻 下移權柄少辛酸第六十回 清晨霜落落 初寒雀悠悠第九十四回 青竹蛇兒口 黃蜂尾上針第六十九回 雖是君恩浩蕩 卻添公子煩憂第一百五十回 溫憲縱酒抒胸臆 齊楚解語嘆離殤第十二回 盼迴歸人願康壽 喜得麟兒祈永和第二百零五回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 嗜慾場中肝腸欲冷第一百三十三回 策馬揚鞭一世念 烏啼花落千秋限第一百九十三回 流年長短皆逝 浮生往來皆客第四十二回 新貴初覲中宮 皇后再添臂助第一百零三回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六十二回 聖駕回鑾紫禁城 靜妃重臨儲秀宮第二百二十八回 悲火常燒心曲 愁雲頻壓眉尖第一百五十六回 混淆視聽裝悲慼 掩人耳目出毒謀第五十五回 御醫施妙手 太后改門庭
第二百一十三回 少年靈慧抱夙根 今生冥頑卜來世第十七回 公主府紅鸞星駕到 永和宮碧霞君臨門第五回 儲秀宮羣芳爭豔 澄瑞亭二美迎春第二十七回 永和宮追憶往昔 御藥房流露端倪第一百二十二回 長相思兮長相憶 短相思兮無窮極第一百四十四回 殘杯勸不飲 留醉向誰家第一百三十六回 衆人出言泄忿懣 彤妃開口顯忠貞第一百一十一回 終究撥雲見日 總歸雨過天青第二十一回 感念逝者坐以待斃 謀求活路計上心頭第九十三回 修飾儀容爲伴駕 征斂細軟圖後福第一百一十一回 終究撥雲見日 總歸雨過天青第五十一回 合宮覲見現風雨 針鋒相對起波瀾第四十四回 常嬪新貴得寵 太后深謀佈局第八十二回 魚蛇海間笑 羊虎桃桑隔第四十一回 紫禁城羣芳鬥豔 成貴人獨秀含酸第八十三回 彤答應投誠 長公主安宅第六十三回 宮裡事難得糊塗 局中人假癡不癲第二十九回 雪天行路心憂往事 暖閣奉茶身懷幼胎第二百三十二回 剛強不勝柔弱 偏執豈及圓融第二百二十六回 日月如驚丸 人事似飛塵第五十回 情志不舒碎玉 遺恨難留泣血第二十八回 空有神聖工巧術 難爲懸壺濟世心第一百二十四回 婦姑勃谿爭上下 擊搏挽裂賭高低第四十二回 新貴初覲中宮 皇后再添臂助第一百五十六回 混淆視聽裝悲慼 掩人耳目出毒謀第十四回 霧鬢換風鬟 公子變將軍第一百九十四回 靜貴妃回頭傷往事 溫景行守孝正少年第一百二十六回 紫禁城初定風雲 公主府再敞心扉第七十七回 詮釋前因後果 闡明來龍去脈第三十四回 謀權位衆口一詞 臨危局夫妻齊心第一百四十回 妙語解愁苦 往事摧肝腸第八十八回 紅漆錦盒藏尺素 婉轉蓋壺傳錦書第一百零七回 老年墓添少年墓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一百七十九回 老太后步步爲營 愚夫人揚揚無備第五十一回 合宮覲見現風雨 針鋒相對起波瀾第二百二十五回 背後須防影射蟲 面前恐有照膽鏡第四十三回 初受皇恩日 三足鼎立時第七回 舊曆獲封喜上眉間 新歲敘舊愁入心頭第十一回 枯坐白晝短 情思夏夜長第一百一十三回 貴妃安心養胎 青鬱從中漁利第二百三十六回 打透生死關 參破名利場第二百一十一回 禁鴉片兩國開戰 上書房二子論政第二百三十二回 剛強不勝柔弱 偏執豈及圓融第九回 聞孕事公子病重 賞金鐘佳人茶歇第十三回 後宮波譎雲詭 青鬱痛失愛子第四十四回 常嬪新貴得寵 太后深謀佈局第三十五回 謀人者機關算盡 成事時李代桃僵第五十四回 奈何生嫌隙 怎敵有親疏第三回 全貴妃有心添聖眷 靜貴人無意卻皇恩第九回 聞孕事公子病重 賞金鐘佳人茶歇第三十四回 謀權位衆口一詞 臨危局夫妻齊心第一百五十四回 一翻一覆兮如掌 一生一死兮如輪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一百六十四回 御花園稚子玩耍 壽康宮老嫗養神第七十四回 天清雲來客 風淡釉裡紅第一百六十二回 方盈失意難掩 寧嬪有心套瓷第八十四回 養心殿新寵承恩 壽康宮舊事重提第一百六十四回 御花園稚子玩耍 壽康宮老嫗養神第七十八回 二公主魂歸天際 小端凝屍骨未寒第二百二十三回 朝來寒雨晚來風 人生長恨水長東第一百七十六回 衆人喜接懿旨 皇后施計避禍第一百一十七回 才念癡情咒 又布誅心局第一百二十七回 迎回佳人捧心硯 求得皇子繼江山第九十六回 勇英嬪棄子攻殺 毒太后將軍抽車第七十九回 鍾粹宮重巒疊嶂 禮佛堂陰謀詭譎第一百零八回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長相憶第四十三回 初受皇恩日 三足鼎立時第七十二回 主僕情斷猶可憫 姐妹鬩牆難生憐第三回 全貴妃有心添聖眷 靜貴人無意卻皇恩第一百零九回 巧施連環計 夜讀牡丹亭第二十五回 靜妃乾坤獨運 皇上悲喜交加第七回 舊曆獲封喜上眉間 新歲敘舊愁入心頭第八十五回 上位路遙多攔阻 下移權柄少辛酸第七十二回 主僕情斷猶可憫 姐妹鬩牆難生憐第一百七十八回 房謀兼杜斷 蕭律繼曹遵第一百四十七回 拈筆閒刪舊句 汲水喜試新茶第一百八十八回 憶亡母愈發勤政 思古人復加籌謀第二百三十六回 打透生死關 參破名利場第六十四回 前情解新恨 往事驚人心第一百三十六回 衆人出言泄忿懣 彤妃開口顯忠貞第二百一十五回 四阿哥中魚毒 萬歲爺起疑心第一百六十三回 回府獻禮盡孝 入宮贈寶斷情第五十二回 儲秀宮脣槍舌劍 皇太后故技重施第二十回 靜歡有道順命 榮兒撒手人寰第八十三回 彤答應投誠 長公主安宅第八十五回 上位路遙多攔阻 下移權柄少辛酸第六十回 清晨霜落落 初寒雀悠悠第九十四回 青竹蛇兒口 黃蜂尾上針第六十九回 雖是君恩浩蕩 卻添公子煩憂第一百五十回 溫憲縱酒抒胸臆 齊楚解語嘆離殤第十二回 盼迴歸人願康壽 喜得麟兒祈永和第二百零五回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 嗜慾場中肝腸欲冷第一百三十三回 策馬揚鞭一世念 烏啼花落千秋限第一百九十三回 流年長短皆逝 浮生往來皆客第四十二回 新貴初覲中宮 皇后再添臂助第一百零三回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六十二回 聖駕回鑾紫禁城 靜妃重臨儲秀宮第二百二十八回 悲火常燒心曲 愁雲頻壓眉尖第一百五十六回 混淆視聽裝悲慼 掩人耳目出毒謀第五十五回 御醫施妙手 太后改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