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回 承德避暑福無雙至 木蘭行圍禍不單行

木蘭圍場,地處承德,曾經爲蒙古喀喇沁杜楞君王扎錫和翁牛特鎮國公吳塔特的領地。

後來自康熙年間起,歷任清代皇帝每逢秋天都經常到木蘭圍場巡視習武,行圍狩獵。

“木蘭”本系滿語,漢語意指“哨鹿”,即捕鹿,是一種狩獵活動。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舉行,所以被稱作“秋狄”。清朝的“木蘭秋狄”與早期的契丹捺鉢、金代女真“春水”、“秋山”一脈相承,都曾被遊牧民族視爲重要活動。

西漢時期的大儒董仲舒曾說:“天有四時,王有四政,慶、賞、刑、罰與春、夏、秋、冬以類相應”。

春夏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而秋冬是樹木凋零的季節,象徵肅殺。

早在滿清入關之前,皇太極就說過“夫弓矢我之長技,今不親騎射,惟耽宴樂,則武備浸弛。朕每出獵,冀不忘騎射,勤練士卒。諸王貝勒務轉相告誡,使後世無變祖宗之制。”

所以按時圍獵不僅可以使八旗官兵保持驍勇善戰和醇樸刻苦的本色,抵禦驕奢頹廢等惡習的侵蝕。而且皇上秋獮木蘭時,往往還要會聚蒙古各部王公,以籠絡蒙古上層貴族,以便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滿蒙關係,加強對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的管理。

承德避暑山莊建成後,皇上便於夏日在承德避暑山莊避暑,直到秋獮之後再返回北京。

但隨着木蘭圍場內偷捕鹿只,私取鹿茸之事屢禁不止,野生的鹿越來越少,道光年間秋獵雖未廢止,也只能偶爾爲之。

是年入夏之後,皇上帶着皇貴妃、彤貴妃、祥貴妃、琳妃等人以及兩個正得寵的答應小主去了承德避暑山莊避暑。

時至秋季,圍獵之事早已安排妥當。

通常按照軍隊作戰制度展開編排,對行軍路線、安營、出哨、布圍、合圍、射獵、罷圍等具體活動過程都有嚴格的規定,場面宏大。

此番皇上打算讓幾位尚未成年的皇子也參與圍獵。

秋日天高雲淡,衆人齊集木蘭圍場。

一聲令下,萬馬奔騰,蔚爲壯觀。

承德避暑山莊,萬壑松風宮室內,皇貴妃正在靜臥休息。

突然雨落衝進殿來,稟報道:“娘娘,大事不好了!”

皇貴妃驚坐起來,說道:“怎麼?難道是詝兒、訢兒隨皇上行圍出了事?”

雨落道:“六阿哥沒事,可是四阿哥從馬上摔下來了!”

皇貴妃道:“詝兒生性沉穩,從來不會貪功冒進,怎麼會從馬上摔下來?”

雨落道:“奴婢不知道,只聽說皇上已讓人將四阿哥送回宮來了,還指派了上駟院正骨醫士來宮裡爲四阿哥診治。”

皇貴妃道:“正骨醫士?難道已經傷筋動骨?快!快去通知齊太醫,讓他親自來診治。”

雨落未及應聲就忙慌慌地跑了出去。

少頃,御前的小祿子等人,以及幾個平日伺候四阿哥的太監擡着四阿哥進了殿。

皇貴妃雙眼蒙着緞帶,仍不能視物。

錦瑟在一旁悄聲說道:“娘娘,祿公公送四阿哥回來了。”

皇貴妃雙手伸向前方,身子也往前探,喚道:“詝兒!詝兒!”

四阿哥摔傷了動彈不得,只能答道:“靜娘娘,孩兒在這。”

皇貴妃摸着錦瑟的胳膊,說道:“快,扶本宮過去。”

又對旁人道:“都給本宮讓開!”

皇貴妃抱着四阿哥的頭,問道:“還疼不疼了?”

四阿哥道:“疼,但是孩兒還能忍受。”

小祿子在一旁說道:“啓稟皇貴妃娘娘,奴才是奉皇上的旨意,送四阿哥回來的。四阿哥出了意外,皇上比誰都着急,可外面的事兒還沒完不能親自送四阿哥回來。皇上說了,等圍獵結束馬上回來探望四阿哥。”

皇貴妃道:“多謝祿公公。國事爲重,四阿哥臣妾自會照顧。”

小祿子道:“奴才就先告退了,請皇貴妃娘娘、四阿哥保重。”

皇貴妃點了點頭,小祿子於是帶着御前的人返回圍場向皇上覆命去了。

四阿哥被擡到了他房中的榻上。

皇貴妃坐在他身邊,問道:“醫士看過了?怎麼說?”

四阿哥道:“正骨之後,已簡單包紮過。只是醫士說,今後有可能會落下殘疾。”..

皇貴妃道:“什麼?竟然這麼嚴重?你且將今日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訴靜娘娘,到底因何墜馬?”

四阿哥道:“其實兒臣也不大清楚。只記得孩兒奉命與五弟、六弟在御前侍衛的保護下策馬馳逐羣獸。突然馬就驚了,將兒臣甩了下來,傷到了大腿。”

皇貴妃道:“事發之時都這幾人都在你身邊?”

四阿哥道:“的確。也許是馬兒一腳踏空受驚了纔會發狂。之後孩兒就被御前侍衛抱上了他的馬,帶着孩兒到了皇阿瑪跟前。皇阿瑪派了上駟院正骨醫士來替孩兒診治,然後就讓小祿子送孩兒回來了。”

皇貴妃道:“那你五弟、六弟現在何處?”

四阿哥道:“皇阿瑪留五弟、六弟在圍場了,未與孩兒一同回來。”

皇貴妃道:“你可記得保護你們前去行圍的御前侍衛首領是誰?”

四阿哥道:“孩兒記得乃是皇阿瑪身邊的一等侍衛額爾登布。”

這時雨落突然出現在門口,回稟道:“娘娘,齊太醫請來了。”

皇貴妃道:“請齊太醫進來,替四阿哥診治。”

雨落道:“齊太醫請。”

齊楚進房後施了大禮,跪下道:“微臣叩見皇貴妃娘娘、四阿哥。皇貴妃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四阿哥千歲千歲千千歲……”

皇貴妃道:“免了,免了。齊太醫,趕緊看看四阿哥的傷勢。”

雨落和錦瑟扶起皇貴妃,到旁邊的太師椅上坐下。

齊楚上前仔細查看四阿哥的傷勢。

皇貴妃心急如焚,問道:“到底怎麼樣?”

四阿哥道:“靜娘娘莫要着急,小心傷身傷身,於養眼疾無益。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孩兒合該有此劫數,怨不得別人。”

齊楚道:“回皇貴妃娘娘的話,四阿哥此番不慎傷及筋骨,若想全無遺害是不可能了,日後腿腳行動恐有不便,無法如常人一般自如。微臣只能盡全力使四阿哥減輕痛苦,將影響減到最小。”

皇貴妃怒道:“豈有此理!她們欺人太甚了!”

四阿哥道:“靜娘娘息怒,原本就是孩兒自己不當心,與人無尤。”

齊楚也道:“皇貴妃娘娘息怒,請皇貴妃娘娘放心,雖然無法復原如初,但是微臣一定竭盡全力,達到肉眼難辨的程度也是有可能的。”

四阿哥道:“齊太醫說的是。長袍長褂子一遮,旁人也看不出來。靜娘娘的眼疾要緊,若是氣血上涌只怕又會前功盡棄。”

皇貴妃稍稍平復了一下心緒,說道:“本宮沒那麼容易讓她們順心遂意。只是苦了詝兒你。孝全皇后將你交託於本宮手上,本宮卻讓你不慎落下腿疾,百年之後讓本宮有何面目去見她?”

四阿哥道:“靜娘娘無需自責。孩兒年幼長在皇額娘身邊時也曾患過天花,臉上落了這幾個麻點,皇額娘也是束手無策。此種事情盡是天命,又有幾分是人力所能及呢。”

正文 第一百九十九回 恩無論多寡當以死酬 怨不分深淺均惹傷禍

齊楚道:“四阿哥放心,微臣會設法爲四阿哥調理面部肌理以及身體。”

四阿哥笑道:“有勞齊太醫。”

這時衆人聽見高成的一聲高呼:“皇上駕到!”

衆人行禮接駕。

皇上三步並作兩步踏入房門,見四阿哥躺在榻上,連忙走過去。

四阿哥見是皇上連忙直起身來,說道:“兒臣叩見皇阿瑪。”

皇上道:“都免了。齊太醫,四阿哥的傷勢如何?”

齊楚未等答話,只見皇貴妃在一旁抽泣起來。

皇上趕快走到皇貴妃身邊,小聲問道:“靜歡,你怎麼了?”

皇貴妃道:“皇上別在這問了,孩子聽了心裡難免難受,還要寬慰咱們。”

皇上點點頭,對四阿哥說道:“詝兒,你好生歇着,莫要胡思亂想。雨落,扶着皇貴妃,隨朕來。齊太醫,你也來。”

齊楚拜別四阿哥,跟在皇上和皇貴妃身後到了正殿。

皇上道:“齊太醫,四阿哥的腿傷能否痊癒?”

齊楚道:“四阿哥的腿傷已經傷及筋骨,恐怕難以完全復原,今後也許會落下殘疾。但若是仔細調理,與日常生活上無礙,甚至仍可以騎馬射箭。”

皇上道:“竟然這麼嚴重?”

皇貴妃語帶嗚咽地道:“能不嚴重嗎?從那麼高的馬上摔下來,尋常人都難免會受重傷,更何況詝兒還是個孩子!”

皇上對楚道:“齊太醫,你先去四阿哥房裡面開方子吧,讓太監抓藥,不可貽誤治療時機。”

齊楚道:“微臣遵旨。”

說罷連忙退了下去。

皇上扶起皇貴妃,對衆人道:“朕親自扶皇貴妃娘娘回去休息,你們都不用跟着了,在外面守着罷。”

內室中,皇上和皇貴妃分別坐在羅漢榻的兩側,中間由一個四四方方的紫檀木明雕百鳥朝鳳圖案的小方桌隔着。

皇上道:“靜歡,朕知道你眼睛看不見,心裡也不暢快,可是方纔當着那麼多人,你好歹要給朕留些顏面。”

皇貴妃道:“皇上有那麼多軍國大事要處理,何必還要來臣妾宮裡聽一個瞎子絮叨?也不必再管詝兒那個可憐的沒孃的孩子了,總之我們孃兒幾個相依爲命就是了。”

皇上伸手想去握皇貴妃的手,卻被皇貴妃掙脫,只能微笑着說道:“又使小性兒了不是?你自進宮以來,從未進退失度,一向是後宮衆人的典範。怎地如今位居皇貴妃的尊位,手中執掌六宮大權,卻越發地有小兒女的行狀了?對了,訢兒今日累壞了,朕就沒讓他去看詝兒,直接讓下面的人帶他去房裡歇着了。訢兒雖然年幼,卻有萬夫不當之勇,朕很欣慰啊。”..

皇貴妃道:“皇上寵愛幼子本就容易落人口實,今次又出了這樣的事兒,豈不是置臣妾於千夫所指的境地?”

皇上道:“你與孝全皇后交好,宮中人所共知,不會疑心於你。”

皇貴妃道:“那史官呢?朝臣呢?又如何?”

皇上道:“靜歡,你眼睛還沒治好,不要胡思亂想貽誤病情,還是要早些把眼睛治好纔是。”

皇貴妃道:“每次臣妾與皇上說到要緊之處,皇上就拿臣妾的眼疾出來搪塞。若是臣妾的眼睛一輩子都治不好了,皇上就廢了臣妾吧。”

皇上道:“這是什麼話?你是朕欽封的皇貴妃,已經昭告天下了。君無戲言,更何況是這樣的大事?靜歡,這一次是朕的不是,不該讓幾位阿哥隨朕去行圍,又沒能保護詝兒周全,朕心裡也很難過,覺得愧對孝全皇后。你若有所求,但說無妨,朕一概準了。”

皇貴妃道:“臣妾能有什麼所求?無外乎是想爲幾個孩子求得平安罷了。皇上想讓他們歷練歷練,臣妾豈會不支持?只是御前侍衛守護不當才致使四阿哥失足墜馬,實在難辭其咎。若是不予以嚴懲,午夜夢迴,讓臣妾如何向孝全皇后交待?”

皇上道:“此事朕已經思量過,將那侍衛連降三級,逐出御前,還罰了一年的俸祿。”

皇貴妃道:“御前侍衛大多都是出身滿洲八旗貴族,還有不少是宗室子弟,這點俸祿對他們而言又算得了什麼?臣妾聽詝兒說今次領頭的乃是額爾登布,乃是孝穆皇后親妹妹的兒子。以他的功名富貴,又豈會指望着這些微薄的俸祿?雖說是皇親國戚,可是他平時當差不當心也就罷了,皇上將幾個年幼的皇子託付於他,竟然出了這麼大的事,難道不是平日裡恃寵生驕的罪過?傷在兒身,痛在娘心。雖然詝兒不是臣妾親生,卻也是臣妾從小看着長大的。臣妾也爲人母,自然能夠體會孝全皇后對詝兒的一片關愛之心。她生前早已將名分權位拋諸腦後,唯有將這幾個孩子鄭重其事地當着皇上的面託付給臣妾,臣妾卻,卻有負於她的囑託……”

皇貴妃說着情難自已,又抽泣起來。

皇上伸出雙手,緊緊握住皇貴妃的手,皇貴妃此次沒有掙脫。

皇上嘆了口氣道:“朕明白你替孝全皇后照顧詝兒他們的不易。朕小時候也是被別人撫養長大,上書房的師傅跟朕說過,民間有句俗語,後孃難當。多做不是,少做不是,都會落人話柄,真是難爲你了。這樣罷,朕便派人將額爾登布送去宗人府,可好?”

皇貴妃道:“皇上說得極是。額爾登布雖然是皇上的親信,可是詝兒是正宮嫡出的皇子,身份尊貴,多少雙眼睛都盯着他呢。這次萬一是有人錯了主意,那可是動搖大清正統的罪過,不能輕恕啊!”

皇上又嘆了一口氣,眼中隱隱可見淚花,說道:“若是憲兒還在就好了,他可是皇親國戚裡最出色的孩子,可惜,去得太早了。”

聽皇上提到溫憲,皇貴妃心頭猛地抽緊,疼痛霎時蔓延開來。

皇貴妃輕輕把手從皇上手中抽了出來,交疊放在腿上。

眼上蒙着的緞帶已經被淚水打溼,又有一行混着輕微血跡的淚兀自滑落。

皇上看不到皇貴妃的表情,只聽她冷冷地說:“若是審不出什麼,怕是早被身後的人封了口,那便不需要留了。皇上,詝兒的腿換一個侍衛的命,臣妾尚覺得虧了呢。若是他識時務,肯供出幕後指使的人,那仍可考慮留他一命。”

皇上道:“也好,那便先讓宗人府仔細審問着,若有消息,朕再說與你知道。”

皇貴妃眼睛看不見,只是感覺到皇上溫熱的手指觸及她的臉,替她將方纔那一滴眼淚抹去。

皇上道:“朕最見不得你流淚,你要殺要剮都可以,只是別傷了身體。”

皇貴妃道:“宮裡一個個與臣妾交好的姐妹都離臣妾而去,臣妾的眼淚都已經流乾了。可是想想流淚又有什麼用?不是臣妾示弱,旁人就能放過臣妾和這幾個孩子。”

皇上道:“他們也是朕的孩子,朕會與你一同照顧他們。”

皇貴妃道:“普天之下,哪個孩子又不是皇上的子民呢?宮裡面,哪個孩子不指望皇阿瑪照拂呢?皇上勤於政務,這些瑣碎小事又怎麼能顧得過來?”

皇上道:“靜歡,你這樣說就是怪朕了。”

皇貴妃閉口不言。

皇上無奈,起身離開了。

第一百六十二回 方盈失意難掩 寧嬪有心套瓷第九十五回 飛蛾撲火興可憐之嘆 以卵擊石起苦恨之吟第二百零九回 局量寬大光景不拘 智識卑微神情亦促第一百三十一回 香囊纏絲絛 明珠系裙襦第一百八十五回 皇上不慎中計 太后仍留後招第五十八回 寶髻鉛華如舊夢 竹聲玉影似當年第六十五回 知秋巧施離間計 英兒誤中僞情謀第一百九十一回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片隨意穿簾幕第一百三十三回 策馬揚鞭一世念 烏啼花落千秋限第一百二十六回 紫禁城初定風雲 公主府再敞心扉第一百零一回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第七十回 長公主插手家事 巧媳婦應允入宮第七十七回 詮釋前因後果 闡明來龍去脈第一百零一回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第二百三十一回 會得箇中趣 破了眼前機第六十二回 聖駕回鑾紫禁城 靜妃重臨儲秀宮第四十二回 新貴初覲中宮 皇后再添臂助第二百一十六回 風聲雨聲讀書聲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一百七十二回 承乾宮衆嬪妃接旨 漱芳齋琳貴人晉封第五回 儲秀宮羣芳爭豔 澄瑞亭二美迎春第八十七回 赤龍能言語 白玉遞消息第一百八十八回 憶亡母愈發勤政 思古人復加籌謀第一百四十四回 殘杯勸不飲 留醉向誰家第八十五回 上位路遙多攔阻 下移權柄少辛酸第八十八回 紅漆錦盒藏尺素 婉轉蓋壺傳錦書第四十四回 常嬪新貴得寵 太后深謀佈局第一百零六回 歸來樑上燕 相看解語花第一百零七回 老年墓添少年墓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二十七回 永和宮追憶往昔 御藥房流露端倪第二百三十八回 事窮但見初心 勢蹙已到末路第一百七十五回 寧嬪初有身孕 太后再出毒謀第八十八回 紅漆錦盒藏尺素 婉轉蓋壺傳錦書第二十九回 雪天行路心憂往事 暖閣奉茶身懷幼胎第七十一回 昨日山昏亂 舊時衣帶雲第一百五十六回 混淆視聽裝悲慼 掩人耳目出毒謀第四十四回 常嬪新貴得寵 太后深謀佈局第二十三回 真相大白帝后離心 往事如煙母子失和第一百二十五回 飛雪逐晴日 新桃換舊符第一百二十五回 飛雪逐晴日 新桃換舊符第九十三回 修飾儀容爲伴駕 征斂細軟圖後福第一百六十八回 前情莫須有 後路未可知第二百三十四回 既有翰林錦繡 又懷廊廟經綸第六十二回 聖駕回鑾紫禁城 靜妃重臨儲秀宮第二百零六回 真心百折不回 妙用萬變無窮第二百零三回 上書房欽試功課 衆阿哥各有千秋第三十八回 初情別有韻 此恨向誰生第一百五十二回 兩岸春風輕柳絮 一窗夜雨瘦梨花第七十二回 主僕情斷猶可憫 姐妹鬩牆難生憐第二十七回 永和宮追憶往昔 御藥房流露端倪第二百三十八回 事窮但見初心 勢蹙已到末路第一百六十六回 施依山未枉死 蕭逸緻立奇功第一百五十七回 筆架沾窗雨 書籤映隙曛第二百一十五回 四阿哥中魚毒 萬歲爺起疑心第三十二回 診病引出舊案 號脈牽動新愁第二百零八回 皇貴妃倚才高而玩世 祥貴人飾厚貌以欺人第一百六十回 慈母含飴弄兒 姐妹圍爐閒話第一百五十回 溫憲縱酒抒胸臆 齊楚解語嘆離殤第二百零二回 皇貴妃降旨立威 杜受田臨時受命第一百五十四回 一翻一覆兮如掌 一生一死兮如輪第九回 聞孕事公子病重 賞金鐘佳人茶歇第一百九十四回 靜貴妃回頭傷往事 溫景行守孝正少年第七十六回 洋彩半燭臺 梅青一爐香第一百三十八回 皇上再頒聖旨 姐妹同沐恩澤第五十五回 御醫施妙手 太后改門庭第一百七十三回 兩耳聞世語 初心誦其經第十三回 後宮波譎雲詭 青鬱痛失愛子第二百一十四回 鴻雁來時悲信斷 子規啼處憶人歸第一百六十三回 回府獻禮盡孝 入宮贈寶斷情第九十二回 舒穆嚕鸞音絕處逢生 鈕鈷祿璇儀捲土重來第三十四回 謀權位衆口一詞 臨危局夫妻齊心第四十回 眉將柳而爭綠 面共桃而競紅第六十八回 孤獨雀鳥自搵淚 苦命鴛鴦嘆聚回第二百二十五回 背後須防影射蟲 面前恐有照膽鏡第二十五回 靜妃乾坤獨運 皇上悲喜交加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五十六回 寒潭映白月 秋雨上青苔第一百四十回 妙語解愁苦 往事摧肝腸第四十五回 彤貴人甘苦蔘半 儲秀宮冰火兩重第二百三十四回 既有翰林錦繡 又懷廊廟經綸第二百三十八回 事窮但見初心 勢蹙已到末路第一百零四回 公主府崑山片玉 永和宮靜水流深第九十六回 勇英嬪棄子攻殺 毒太后將軍抽車第一百零三回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一百九十八回 承德避暑福無雙至 木蘭行圍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八回 憶亡母愈發勤政 思古人復加籌謀第五十九回 尷尬人謀良策 清冷地滿碧華第一百二十四回 婦姑勃谿爭上下 擊搏挽裂賭高低第一百四十五回 喚起窗前明月 看破夢裡當年第二十八回 空有神聖工巧術 難爲懸壺濟世心第一百九十回 形骸外別無長物 天地間俱是微塵第三回 全貴妃有心添聖眷 靜貴人無意卻皇恩第二百三十九回 盡道清虛攪破 莫言香分消殘第二百一十六回 風聲雨聲讀書聲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三十一回 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第二十八回 空有神聖工巧術 難爲懸壺濟世心第二百三十一回 會得箇中趣 破了眼前機第一百回 漿向藍橋易乞 藥成碧海難奔第一百零三回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一百三十回 寧貴人入宮獨秀 全貴妃語帶雙敲第一百六十八回 前情莫須有 後路未可知
第一百六十二回 方盈失意難掩 寧嬪有心套瓷第九十五回 飛蛾撲火興可憐之嘆 以卵擊石起苦恨之吟第二百零九回 局量寬大光景不拘 智識卑微神情亦促第一百三十一回 香囊纏絲絛 明珠系裙襦第一百八十五回 皇上不慎中計 太后仍留後招第五十八回 寶髻鉛華如舊夢 竹聲玉影似當年第六十五回 知秋巧施離間計 英兒誤中僞情謀第一百九十一回 梅花散彩向空山 雪片隨意穿簾幕第一百三十三回 策馬揚鞭一世念 烏啼花落千秋限第一百二十六回 紫禁城初定風雲 公主府再敞心扉第一百零一回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第七十回 長公主插手家事 巧媳婦應允入宮第七十七回 詮釋前因後果 闡明來龍去脈第一百零一回 落花人獨立 微雨燕雙飛第二百三十一回 會得箇中趣 破了眼前機第六十二回 聖駕回鑾紫禁城 靜妃重臨儲秀宮第四十二回 新貴初覲中宮 皇后再添臂助第二百一十六回 風聲雨聲讀書聲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一百七十二回 承乾宮衆嬪妃接旨 漱芳齋琳貴人晉封第五回 儲秀宮羣芳爭豔 澄瑞亭二美迎春第八十七回 赤龍能言語 白玉遞消息第一百八十八回 憶亡母愈發勤政 思古人復加籌謀第一百四十四回 殘杯勸不飲 留醉向誰家第八十五回 上位路遙多攔阻 下移權柄少辛酸第八十八回 紅漆錦盒藏尺素 婉轉蓋壺傳錦書第四十四回 常嬪新貴得寵 太后深謀佈局第一百零六回 歸來樑上燕 相看解語花第一百零七回 老年墓添少年墓 白髮人送黑髮人第二十七回 永和宮追憶往昔 御藥房流露端倪第二百三十八回 事窮但見初心 勢蹙已到末路第一百七十五回 寧嬪初有身孕 太后再出毒謀第八十八回 紅漆錦盒藏尺素 婉轉蓋壺傳錦書第二十九回 雪天行路心憂往事 暖閣奉茶身懷幼胎第七十一回 昨日山昏亂 舊時衣帶雲第一百五十六回 混淆視聽裝悲慼 掩人耳目出毒謀第四十四回 常嬪新貴得寵 太后深謀佈局第二十三回 真相大白帝后離心 往事如煙母子失和第一百二十五回 飛雪逐晴日 新桃換舊符第一百二十五回 飛雪逐晴日 新桃換舊符第九十三回 修飾儀容爲伴駕 征斂細軟圖後福第一百六十八回 前情莫須有 後路未可知第二百三十四回 既有翰林錦繡 又懷廊廟經綸第六十二回 聖駕回鑾紫禁城 靜妃重臨儲秀宮第二百零六回 真心百折不回 妙用萬變無窮第二百零三回 上書房欽試功課 衆阿哥各有千秋第三十八回 初情別有韻 此恨向誰生第一百五十二回 兩岸春風輕柳絮 一窗夜雨瘦梨花第七十二回 主僕情斷猶可憫 姐妹鬩牆難生憐第二十七回 永和宮追憶往昔 御藥房流露端倪第二百三十八回 事窮但見初心 勢蹙已到末路第一百六十六回 施依山未枉死 蕭逸緻立奇功第一百五十七回 筆架沾窗雨 書籤映隙曛第二百一十五回 四阿哥中魚毒 萬歲爺起疑心第三十二回 診病引出舊案 號脈牽動新愁第二百零八回 皇貴妃倚才高而玩世 祥貴人飾厚貌以欺人第一百六十回 慈母含飴弄兒 姐妹圍爐閒話第一百五十回 溫憲縱酒抒胸臆 齊楚解語嘆離殤第二百零二回 皇貴妃降旨立威 杜受田臨時受命第一百五十四回 一翻一覆兮如掌 一生一死兮如輪第九回 聞孕事公子病重 賞金鐘佳人茶歇第一百九十四回 靜貴妃回頭傷往事 溫景行守孝正少年第七十六回 洋彩半燭臺 梅青一爐香第一百三十八回 皇上再頒聖旨 姐妹同沐恩澤第五十五回 御醫施妙手 太后改門庭第一百七十三回 兩耳聞世語 初心誦其經第十三回 後宮波譎雲詭 青鬱痛失愛子第二百一十四回 鴻雁來時悲信斷 子規啼處憶人歸第一百六十三回 回府獻禮盡孝 入宮贈寶斷情第九十二回 舒穆嚕鸞音絕處逢生 鈕鈷祿璇儀捲土重來第三十四回 謀權位衆口一詞 臨危局夫妻齊心第四十回 眉將柳而爭綠 面共桃而競紅第六十八回 孤獨雀鳥自搵淚 苦命鴛鴦嘆聚回第二百二十五回 背後須防影射蟲 面前恐有照膽鏡第二十五回 靜妃乾坤獨運 皇上悲喜交加第四十七回 禍起蕭牆添離亂 同室操戈多愧悔第五十六回 寒潭映白月 秋雨上青苔第一百四十回 妙語解愁苦 往事摧肝腸第四十五回 彤貴人甘苦蔘半 儲秀宮冰火兩重第二百三十四回 既有翰林錦繡 又懷廊廟經綸第二百三十八回 事窮但見初心 勢蹙已到末路第一百零四回 公主府崑山片玉 永和宮靜水流深第九十六回 勇英嬪棄子攻殺 毒太后將軍抽車第一百零三回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一百九十八回 承德避暑福無雙至 木蘭行圍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八回 憶亡母愈發勤政 思古人復加籌謀第五十九回 尷尬人謀良策 清冷地滿碧華第一百二十四回 婦姑勃谿爭上下 擊搏挽裂賭高低第一百四十五回 喚起窗前明月 看破夢裡當年第二十八回 空有神聖工巧術 難爲懸壺濟世心第一百九十回 形骸外別無長物 天地間俱是微塵第三回 全貴妃有心添聖眷 靜貴人無意卻皇恩第二百三十九回 盡道清虛攪破 莫言香分消殘第二百一十六回 風聲雨聲讀書聲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三十一回 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第二十八回 空有神聖工巧術 難爲懸壺濟世心第二百三十一回 會得箇中趣 破了眼前機第一百回 漿向藍橋易乞 藥成碧海難奔第一百零三回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第一百三十回 寧貴人入宮獨秀 全貴妃語帶雙敲第一百六十八回 前情莫須有 後路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