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興衰榮辱

英國公張輔正在宣府練兵,成國公朱勇掌中軍都督府事,留守南京。這兩位永樂朝最受信賴的公爵重臣,如今全都不在北京。皇太子朱高熾尚在南京監國,身體時好時壞,結果皇太孫朱瞻基一個月前不得不從北京趕往南京侍疾。老成持重的楊士奇這當口也還擔着留守南京輔佐太子的重任。於是乎,北京城裡張越能夠指望的人,簡直是屈指可數。

他不是錦衣衛押回來的,這一趟回來述職也沒說是立功受賞還是下獄問罪,因此他遞了公文上去,此後竟是一連三天動靜全無。即便他心急火燎,恨不得四處拜門頭打聽消息,但他深知這當口一動不如一靜,索性當起了孝順孫兒,成日裡在顧氏病榻前侍奉。

顧氏年紀大了,自然也喜歡孫輩承歡膝下,這一日中午服過藥之後,她卻不肯躺下休息,倚着引枕說起了當年舊事。提到那南北大軍酣戰時驚心動魄的往事,她竟是唏噓不已。

“燕軍和南師在河南山東境內連場大戰死傷遍野,因爲人人都知道你大爺爺將燕王中軍,所以咱們全家不得不逃出開封城避難。那會兒還沒有你,你二伯父將所有家中男丁編練成軍,竟是連續劫殺了好幾批南軍,這才保住了全家性命。那時候你大伯父因爲是盡千辛萬苦方纔從南京逃了出來,恰是你爹爹帶人去接應的……”

這是一段張越從來不曾聽說過的往事,他只知道伯祖父張玉就是戰死在東昌之役中,而之後張輔子承父業多有立功,卻不知道那時候祥符張家因爲和燕王朱棣的關係幾乎遭了滅頂之災。果然,求富貴必然伴隨着巨大風險。

wωω☢тt kān☢¢ Ο

“其實比起元末天下大亂的時候,靖難那會兒的兇險算不得什麼。當初蒙元畢竟是正朔。你大爺爺和爺爺都曾經出仕。你大爺爺更從走大漠,洪武十八年方纔歸於大明,你爺爺也隱居了多年。如今想起來,那時候若早些醒悟,興許一家人也不用吃那麼大地苦頭,但若是沒有那段經歷,張家人也沒法真正看清天下大勢。天下興衰氣數,我這個老婆子幾乎都經歷全了。只不過,張家有你大爺爺一個就夠了,如今咱們已經是枝繁葉茂地大家族。經不起又一次折騰。”

顧氏說着便露出了疲憊的表情,閉上眼睛眯瞪了一會,她又睜開眼睛打量了一眼張越,見其坐在那兒若有所思,便知道自己說的這些話他都聽進去了,想必也能有所體悟。將脊背往後頭靠了靠,她又說道:“你大堂伯一走已經是近兩個月了,備兵宣府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別的地去,得空了去看看你大伯孃到門外傳來了一陣喧譁聲。間中還有一個高亢的聲音。不多時,那一層隔着裡外屋子的斑竹簾就被人高高打起。進來的乃是二伯母東方氏。只見她一身大紅遍地金五彩妝花紗衫,大紅杭絹挑線裙子,頭上的鳳釵在屋子裡的蠟燭燈光下顯得熠熠生輝,同時更映照着那張氣咻咻的臉。

“老太太,這日子沒法過

東方氏雖說看見了張越。但這會兒她滿心委屈怨憤,竟是忘記了什麼避諱之類地勾當。上得前來行禮之後往牀沿一坐就抹起了眼淚:“老爺好容易從交趾回來,雖說帶了一個女人。我也不是那等容不得人的。她有了身子,我撥了幾個丫頭過去伺候。可她竟然還挑三揀四,在老爺面前撥弄是非!老太太,她還說老爺答應了要給她請誥封,天下哪裡有這樣的理兒!”

“好了好了!”顧氏本就在病中,哪裡耐煩聽這些,頓時就皺起了眉頭,“她如今懷着老二的骨肉,又是擺夷人不懂規矩,你這個當家主婦要立規矩有的是時候。至於請誥封這類話你也當真,朝廷是有規矩的,她就算封一個恭人宜人,那也是爲了安撫她家裡,也不至於越過你去!”方氏頓時比吃了黃連還苦。她本就不是大度容忍的賢惠性子,成婚之後丈夫張攸因常年征戰在外,家裡不過只有一個懦弱沒用的駱姨娘,如今好容易夫妻團聚,她穩穩當當成了二品夫人,誰能想到平白無故多了一個年輕貌美有幾分來頭的妾侍,這妾侍偏生還有了身孕!心中大惱的她深深吸了一口氣,還想再說理,卻不料顧氏又發話了。

“越哥兒你先去英國公府吧,記得找高泉在庫房挑幾樣東西。英國公夫人先頭生下女兒之後身體還有些虧虛,你從山東帶回來地阿膠正好能用顧氏方纔支撐着坐直了身子,目光猶如刀子一般在東方氏的臉上掃了一掃,隨即忍不住咳嗽了兩聲。直到這時候,東方氏方纔有些慌了手腳,一面上前扶着順氣,一面又嗔着丫頭去倒熱茶,最後才低眉順眼地垂下了頭。

“你年紀也不小了。怎麼還和年輕媳婦一樣不懂事!老二先頭就稟報過我。她是芒市土司地獨生女。當初做大媒地是黔國公沐晟。因爲這一樁婚事。芒市土司給朝廷地交趾大軍提供了不少方便。因爲這緣故。黔國公那一頭地其他土司也消停了不少。進貢朝廷地方物比以往厚了一倍不止。就是她自個也救了老二好幾次。老二平步青雲。你以爲黔國公會這麼熱心?你只要當好大婦地本分。不喜歡就當沒看見這個人。這不就成了?”

竟然是黔國公沐晟做地大媒!東方氏一下子攥緊了手中地帕子。到了嘴邊地辯白慢慢吞了下去。不由自主地點點頭答應了下來。好容易捱到老太太重新躺下。她帶着丫頭退出了屋子。那臉上漸漸便發了白。她也算是多年地當家主婦。剛剛與其說是一時氣急敗壞。還不如說是想來探探老太太地口氣。誰知道竟是碰了這樣一個硬釘子!

那個女人地年紀幾乎可以當張攸地女兒。憑那身份嫁誰不行。偏生要給張攸做小!

張越來到前頭找到管家高泉地時候。恰逢這位大管家正帶着人清理庫房。便直截了當道出了來意。高泉一聽說是老太太地吩咐。連忙讓兩個小廝從堆積如山地庫房中尋出了幾件東西。又讓他們取禮盒子打包。旋即親自將張越送到了院子門口。

“剛剛二老爺吩咐下來找高麗蔘和玫瑰香。我帶着人把整個庫房翻了一個遍。竟是險些忘記了一件事。”高泉一面說一面從袖中取出了一份帖子。雙手呈給了張越。又低聲說。“這是一個時辰前門上遞進來地。是孫家地帖

孫家?張越輕輕打開一看。恍然大悟地同時又有些奇—要知道這時候孫翰應該還在南京國子監讀書。他怎麼會在北京。還給自己下帖子?話說回來。世事真是難以預料。這位當初結交脾氣相投地友人。再過些天就要成爲自己地妹夫

“自從年前應城伯去世之後。孫公子就斷了國子監學業,如今已經補了錦衣衛。”高泉見張越彷彿有些奇怪。便笑着解釋道,“要說孫公子也是有福氣的,他本是監生,這文學上頭自然不比尋常勳貴子弟,一次隨侍皇上去打獵地時候和了皇上一句詩。得了緣法連擢三級。如今外頭好些人都羨慕二小姐的福分,雖說不是應城伯家嫡支。卻是一個有出息的郎

高泉說得絮絮叨叨,張越聽得卻着實心中高興。如今不比當初洪武年間的時候。監生就算能直接當官,畢竟不是正途出身。憑孫翰的年紀要不知道要熬多少年,這一朝入了天子的眼,也不知道要少奮鬥多少年。他再次低頭看了看上頭約定的時間,旋即接過高泉遞過來的禮盒子,這才匆匆前往馬廄。

由於張輔人在宣府練兵,因此英國公府門前的清水衚衕自是顯得有些冷冷清清,門外只停着一乘涼轎和幾匹馬,也不知是哪家府邸的家眷前來拜訪。張越今天出來只帶了彭十三,兩人徑直來到西角門前直口快地彭十三便對迎上來的門子問了一聲。

“還能是誰,自然是西府裡地二夫人!”那門子嘿嘿一笑便虛手將張越往裡頭迎,一路走一路說道,“二夫人的性子也忒軟了,二老爺的長公子之前被皇上教訓了一頓,好容易養好了傷,結果又看上了她身邊的丫頭,不由分說弄過去開了臉,她這個嫡母竟是壓制不得。唉,前幾天三夫人也來過一回,偏也是告狀,夫人產後還沒調養好呢,端的是不勝其煩……”

想到自家二房那頭地家務事恐怕也是一團亂,張越暗地裡不禁直搖頭,接下來也不再多問。將隨身帶來的阿膠和幾樣東西交給了迎出來地管家榮善,他又問了問英國公張輔在宣府那邊的情形,榮善也一一答了。眼看快要到那扇圓柱雕風百柳垂花門地時候,裡頭忽然呼啦啦奔出了一個丫頭。

“榮管家,趕緊去請大夫,夫人忽然暈過去了!”

聽到這消息,不但榮善大驚失色,就連張越也嚇了一跳,急忙三步並兩步地衝進了垂花門。等來到王夫人正房,他便遇上了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鄧夫人。一番忙活下來,等到大夫堪堪趕到診了脈,卻是得到了一個意料之外地結果。

產後不過大半年的王夫人竟然又有了三個月身孕!算算去前的一個月。

PS:推薦那那同學新書《皇后之路》,書號1354051……大家要鞭策一下她,讓這傢伙好好改改某些壞習慣……

第559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752章 詞嚴義正,千帆蔽日第174章 燙手的山芋甩不脫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357章 昔日共患難,如今可能共富貴?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450章 親長第406章 投契第404章 小五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697章 一兵未出身先死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462章 做人不能腳踏兩隻船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166章 接風,鴻門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389章 事泄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919章 恍然回首,昔日垂髫已長成第556章 驚一乍的刺激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776章 狡子不勝父,大江爲赤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888章 弘文閣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908章 人情世故,親情冷暖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599章 大怒,大捷第539章 至親至疏第69章 除夕夜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404章 小五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105章 賭鬥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429章 賀喜,道謝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769章 入交第330章 大捷和善後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719章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第300章 重立族學,意在將來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33章 後會無期第821章 臨行,學政,女真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215章 能溫飽則不亂第76章 釋放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685章 俱是重負壓肩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463章 維護第73章 溫潤如玉,滴水不漏第858章 再進宮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560章 家主母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303章 幸遇天子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255章 橫衝直撞,偏巧救人第439章 長策,挑唆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518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下)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387章 知己,決意第151章 警訊第821章 臨行,學政,女真第15章 茶聯
第559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752章 詞嚴義正,千帆蔽日第174章 燙手的山芋甩不脫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357章 昔日共患難,如今可能共富貴?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450章 親長第406章 投契第404章 小五第271章 人踩人,人捧人明朝中後期服飾文化特徵探析轉第697章 一兵未出身先死第597章 攔駕者何人第235章 臨陣脫逃,觸目驚心第841章 奉旨教訓第907章 要的就是快刀斬亂麻第659章 傷心人別有懷抱第319章 圍爐溫酒說名門第462章 做人不能腳踏兩隻船第208章 先站準了隊再說第774章 故人相見,黃昏驚魂第166章 接風,鴻門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389章 事泄第23章 這世上最多的就是趁火打劫第919章 恍然回首,昔日垂髫已長成第556章 驚一乍的刺激第617章 教婿仍需丈人翁第431章 妄動殺機,皇帝宣召第62章 醜弟子也得見老師第776章 狡子不勝父,大江爲赤第41章 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第888章 弘文閣第555章 雞鳴驛中的殺機第908章 人情世故,親情冷暖第206章 禮多人就壞第599章 大怒,大捷第539章 至親至疏第69章 除夕夜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459章 時不我與,時不我予第404章 小五第337章 食盒與東番第631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105章 賭鬥第25章 扮孩子累,扮好人更累第142章 三喜臨門第429章 賀喜,道謝第662章 仗義?公義!第157章 大家子的責任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769章 入交第330章 大捷和善後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719章 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子第300章 重立族學,意在將來第749章 倏爾故人來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33章 後會無期第821章 臨行,學政,女真第722章 看誰挺得住第890章 侍郎人選第915章 新生和老去第215章 能溫飽則不亂第76章 釋放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685章 俱是重負壓肩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757章 雙雙得子第463章 維護第73章 溫潤如玉,滴水不漏第858章 再進宮第363章 察人心性第560章 家主母第510章 天寒地凍人心浮動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708章 民生民計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303章 幸遇天子第796章 “妄言”國本,上門堵截第164章 渡口起紛爭第255章 橫衝直撞,偏巧救人第439章 長策,挑唆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745章 自取其辱第518章 不願青雲願心安(下)第866章 又進神機營第391章 老東西的老面子不管用了第666章 誰也不是軟柿子第387章 知己,決意第151章 警訊第821章 臨行,學政,女真第15章 茶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