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蠢人和聰明人的區別

當張越等人沐浴更衣前往探望英國公張輔的時候,果然如榮善所說那樣,張輔仍然在昏睡之中,沒有睜開眼睛,也沒有說出一個字。面對這種情況,張越自是心急如焚,而那名叫史權的中年太醫卻沒讓三人停留多久,就再次下了逐客令。饒是張父子再強橫,在人家搬出了欽命兩個字之後,即便再不情願,卻也只能不甘心地出了正房。

一到外頭,張瞅了瞅天色便有了主意,回頭瞪了那太醫一眼,他便冷笑道:“我這回來探望大哥是向太子告的假,想必皇上也知道了。你口口聲聲說奉了欽命,我眼下就去面聖,到時候倒要看看你還能怎麼說!斌兒,回去換一套大衣裳,我們去西宮!”

張斌本不是善罷甘休的人,聞聽此言立刻大喜。跟着父親走了兩步,他忽然回頭皮笑肉不笑地瞥了張越一眼:“越哥還不走麼?這位太醫可是鐵面無私得緊,你想要等大堂伯醒來可不是那麼容易。你這一路上倒是跟得辛苦,還是好好回房歇着,別老是動歪七歪八的腦子!”

在船上這大半個月,張越沒少聽張斌的冷嘲熱諷,這要是時時刻刻生氣實在划不來,索性就只當作這是一頭豬在嘮叨,此時也純當沒聽見。瞅着如今天色已近傍晚,他心想張父子這時候去面聖,莫不是腦袋被石頭敲壞了,當下便徑直回了自己的屋子,決定明天出去找老師杜楨打聽一下各種情況。

永樂皇帝朱棣昔日在北平開府的時候,所住燕王府便是依元大都舊殿所造。他登基之後不久就決定遷都北京,爲此不顧羣臣反對,先是疏通了運河,然後又數次北巡視察北京城,幾次都是住在原燕王府中。之後爲了建造皇宮,他命人拆了燕王府營造宮室。爲防今後北巡沒地方住,又命工部在西苑之中造西宮作爲視朝之所,此次隨行的妃嬪和皇太孫都住在這裡。

西宮中爲奉天殿。殿之側爲左、右二殿。奉天殿之南爲奉天門,左右爲東、西角門。奉天門之南爲午門,午門之南爲承天門。奉天殿之北有後殿、涼殿、暖殿及仁壽、景福、仁和、萬春、永壽、長春等宮,也就是在今年四月朱棣抵達之前剛剛建成。由於乃是新宮,此地人手自然尚未齊備,不少宮室甚至還空關着並沒有人。

由於英國公張輔忽然重病,朱棣一連幾日都心煩意亂,若有文臣奏事往往被他一番喝罵,久而久之那些官員都視涼殿面聖爲畏途。碰到朱棣暴怒的當口。若是有楊榮和杜楨兩人陪侍在側那還有轉圜餘地,若是沒有,那多半是無人敢奏事。最倒黴的便是那些逃不得躲不得的宦官,一連幾日,被拖下去杖責的少說也有十幾人。

楊榮是兼着翰林學士之職地閣臣,杜楨卻只是翰林院侍讀學士。他始終安分守己地當着自己的文學侍從之職。偶爾充當中書舍人之職代爲草詔,彷彿並不求上進。平日他和大臣相交極少,來往多一些的也就是昔日同年和同在翰林院地同僚,冷面冷心的名聲也就傳了出去。

越是如此,朱棣反而覺得他才華堪比解縉,卻沒有恃才傲物的脾性。又和楊榮的圓滑不同,於是愈加信賴。

這一日夕陽西下時分,杜楨和楊榮一起出了涼殿,這路上自然少不得一路走一路閒聊。楊榮雖是閣臣之中最年輕的一個,但要說寵信卻還在楊士奇之上,所以雖和杜楨乃是舊日翰林院的同僚,眼看對方竄升勢頭極快,心中本是有些芥蒂的。可是看到皇帝只不過愛杜楨才華機敏,並不讓其入閣參贊機務。他方纔放下心來。

“太子先頭派信使說,張父子要到北京探望英國公,據說元節也跟了來。英國公至今無嗣,萬一有事,這承繼的問題只怕皇上也要大大頭痛,元節這時候來實在不是好主意。”

“英國公那個爵位雖高,但誰頂着那個爵位纔是最重要的。依我對元節地瞭解,他不會看中那個似乎炙手可熱的位子,此來北京應該是受了英國公夫人之託,我倒不擔心他。反而是樑潛和周冕這一次被押到北京。實在是讓人措手不及。”

杜楨提起這事。楊榮的臉色頓時很不好看。原想漢王朱高煦都被趕到了山東樂安州,此生再也沒有奪嫡的希望。這太子在東宮必定是穩若泰山,誰知道轉眼間就出了事。若非那天他機靈,很是巧妙地爲太子推卸了責任,杜楨又在旁邊不鹹不淡添了兩句,牽連到的人絕不止樑潛和周冕。自然,更重要的是,皇帝一向以爲他和杜楨不偏不倚不黨不羣。

此時他便無可奈何地連連嘆息道:“區區一個陳千戶,皇上都已經下旨流放地人,太子何苦去庇護,還說什麼有功在前,巴巴地把人召回來?皇上雖處置了漢王,可對於太子向來存了幾分留心,這有人告密,自然揪着由頭立刻就發作了!唉,周冕也就罷了,可樑用之牽連其中着實無辜。”

杜楨和樑潛也頗有些交情,只是如今朱棣正在氣頭上,口口聲聲說什麼朋黨,他倒不好說話了,心中便想着隔一段時間再從中設法。兩人又嘆息了一陣,隨即便一路出了承天門。

這天色本已晚,兩家的馬車都已經等在了外頭。楊榮和杜楨彼此告辭,正要分頭上馬車,就在此時,卻正好有幾騎人打馬飛奔而來,就在他們身前不遠處跳下了馬。

楊榮眼睛極好,瞧見那父子模樣的兩人跳下馬來,正對承天門前的禁衛說着什麼,還拿出了腰牌文書之類的東西,立刻上前輕輕拉了拉杜楨的袖子:“這說曹操曹操到,那邊地正是元節的二堂伯,神策衛指揮使張!”

杜楨畢竟離開朝廷的時間長了,復出纔不到一年,認識的人也有限。楊榮這麼一說,他少不得打量了一番。只見張頭戴亮銀冠,身着繡牡丹花石青色緞子對襟衫,正在那裡和禁衛分辯着什麼。一旁的少年尚未束髮,勒着赤金抹額,身上穿着大紅錦袍,滿臉的傲氣。看清了這情形,他也懶得再瞧,便接着楊榮的話茬笑道:

“看他們這時候來面聖就知道,不過是一對自以爲是的父子紈絝,不足爲懼。”

“宜山你說話還是老樣子,毫不留情!”楊榮聞言輕笑一聲,又意味深長地眨了眨眼睛,“遇上這種人是元節的大不幸,何嘗不是他地大幸?”

瞧見楊榮說完這話便轉身大步上了那輛素獅頭繡帶的青縵雲頭車,杜楨哂然一笑,也不再去看那邊的張父子,徑直上了自己那輛異常樸素的馬車。等到那馬車緩緩開動,他方纔挑開車簾再次瞥看了一眼,卻見那父子二人仍是未能進西宮,頓時更嘆息了一聲。

英國公張家固然是門庭煊赫,但那也是因爲張家父子二人勤勞王事忠心耿耿的緣故,相比之下,皇帝對張張兄弟二人多加恩寵不過只是愛屋及烏而已。想當初徐達那樣的功勞,徐皇后更是皇后,魏國公徐家也曾經是第一名門,可如今還不是和當初相差甚遠?

張沒有隨駕北京,自然仍以常理忖度天子,這會兒拿着中軍都督府的文書,又報了名字官職卻依舊被拒之於門外,心中不覺有些焦躁。此時此刻,他還能耐得住,張斌平素在家裡驕縱慣了,漸漸有些火了,口中便吐出了日常的稱呼來。

“皇上乃是我姑父,平日我在大姑姑宮中都是隨便見的!”

就在這時候,他的身後陡地傳來了一聲嬌斥:“好大地膽子,竟然在宮禁之外以家情論國法!”

張斌這時方纔轉頭看了一眼身後,竟是一乘大轎停在他身後不遠處,一個身穿銀紅紗衫,白絹水墨畫綾裙,頭上戴着點翠嵌貓眼石頭冠地少女哈腰從轎中出來。他起初還沒認出人,待到那少女微微冷笑,他立時一個激靈驚醒了過來,心中登時叫苦不迭。

怎會又是陳留郡主?

那陳留郡主道完剛剛那句話,便再也不理睬張父子,帶着兩個丫頭信步往承天門中走,卻忽地停住了步子,皺着眉頭端詳了一會那兩人,又嗤笑了一聲。

“既然你忘了我上次的話,那我不妨再說一遍。能打仗地那是河間王,是英國公,張娘娘也素來和善,哪有你們的驕橫!如今英國公還病着,你們巴巴從南京趕來那是爲了探病的,這會兒急着見皇上做什麼,莫不是盯着那英國公爵位?我可好心提醒你們,皇上這幾天正因爲英國公的病正煩着,要是一個氣性不好,興許就顧不上你們也是已故河間王的兒孫了!”

撂下這話,陳留郡主便和迎上來的禁衛覈對了腰牌信物,隨即往西宮內行去。走在半道上,一個貼身丫頭覷了覷左右,悄悄上前低聲道:“郡主,如今英國公重病,那位張大人的兒子興許會承繼國公之位,您剛剛那麼說是不是……”

“憑那小子的熊樣兒也能繼承國公之位?”陳留郡主不屑地撇了撇嘴,卻是絲毫不擔心,“皇伯父精明着呢,這些年說父王壞話的人那麼多,也沒見皇伯父相信,那種事情就更不會隨便了!河間王和英國公父子都是一世英雄,這繼承國公之位的怎麼也得是英雄不是?”

PS:一天漲了一百票,一下子讓我衝到了第二,我實在是欣喜若狂,謝謝大家!!這是今天第三更,第六日九千字更新完畢,繼續召喚月票和推薦票啦!,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706章 爭與不爭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第183章 果然出大事了!第257章 興衰榮辱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14章 貴客盈門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245章 決斷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590章 寇仇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147章 殿試第7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258章 冷與熱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240章 靜夜起相思,何事不得閒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880章 不是火藥桶,勝似火藥桶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756章 心願終得償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613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433章 規矩都是人定的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562章 危言聳聽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826章 激變和彈壓對策第501章 你我等着做連襟好了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2章 世家子第427章 秉燭屋中坐,天子不期來第68章 信物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603章 脅迫手段不如恩義情意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12章 衝着升官,一丁點風險算得了什麼第887章 母子交心,譁然巨波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414章 出息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376章 紛亂第893章 兄弟厚望第334章 天子之後,須看儲君三百四十八章 下輩子記着不要當漢奸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30章 做好人難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760章 規矩和人才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248章 真正的驚雷第336章 別有用心第770章 張越探病,老臣苦心第216章 驚聞第97章 師妹留口信,兄弟傳心意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872章 大變之後的廷議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434章 倒黴的一年有完沒完……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65章 訓弟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158章 雞飛狗跳第452章 紅顏非禍水,輕縱卻取禍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699章 生不逢時,明珠暗投,惟有一死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647章 連環好手,早謀去路第858章 再進宮第545章 老牛舐犢,執手託付第549章 萬劫不復,黑雲重重第494章 必雪,必報,必還第599章 大怒,大捷第98章 挑撥和鬧事第18章 人有親近遠疏第584章 這家裡的天輪到你們扛了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19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第278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千古艱難唯求存
第546章 勳貴較藝,文臣鬥心第596章 春懷,關切第706章 爭與不爭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第183章 果然出大事了!第257章 興衰榮辱第601章 風水輪流轉,已到提親時第109章 決定和疑雲第14章 貴客盈門第488章 皇上萬歲萬萬歲和爲了活着拼了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245章 決斷第312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第590章 寇仇第527章 最是難報親人恩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5章 妯娌和夫妻第3章 難糊弄的老太太第147章 殿試第7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26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483章 炸雷,驚箭第258章 冷與熱第703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89章 準翁婿的再見第240章 靜夜起相思,何事不得閒第786章 南疆動盪第880章 不是火藥桶,勝似火藥桶第794章 太平天子的怨怒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344章 快刀斬亂麻第26章 憂心忡忡的家人們第855章 臘八節上臘八粥,部衙之內軍令狀第756章 心願終得償第196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613章 惟恐天下不亂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433章 規矩都是人定的第570章 不知輕重即草包,避重就輕爲智者第562章 危言聳聽第744章 釜底抽薪第826章 激變和彈壓對策第501章 你我等着做連襟好了第93章 羣英匯聚棲霞寺第2章 世家子第427章 秉燭屋中坐,天子不期來第68章 信物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603章 脅迫手段不如恩義情意第246章 殺字方爲王道第885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212章 衝着升官,一丁點風險算得了什麼第887章 母子交心,譁然巨波第504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414章 出息第356章 天子好名,書法之道亦是大道第377章 郎舅和甥舅第376章 紛亂第893章 兄弟厚望第334章 天子之後,須看儲君三百四十八章 下輩子記着不要當漢奸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30章 做好人難第621章 虜中軍報第760章 規矩和人才第558章 孤女丹心,替罪易尋第248章 真正的驚雷第336章 別有用心第770章 張越探病,老臣苦心第216章 驚聞第97章 師妹留口信,兄弟傳心意第682章 身爲人子第350章 不止脈脈是溫情第872章 大變之後的廷議第886章 暮氣深重,另闢蹊徑第552章 天子的鋒芒和猜忌第434章 倒黴的一年有完沒完……第104章 是相親盛會還是鬥詩盛會第65章 訓弟第495章 軍歌聲中聖旨來第158章 雞飛狗跳第452章 紅顏非禍水,輕縱卻取禍第190章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第699章 生不逢時,明珠暗投,惟有一死第589章 助人便是固己第647章 連環好手,早謀去路第858章 再進宮第545章 老牛舐犢,執手託付第549章 萬劫不復,黑雲重重第494章 必雪,必報,必還第599章 大怒,大捷第98章 挑撥和鬧事第18章 人有親近遠疏第584章 這家裡的天輪到你們扛了第311章 父以子貴,利益均沾第19章 喜新厭舊是要不得的第278章 千古艱難唯一死?千古艱難唯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