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不是狗韃子?

要仔細看過地圖的人,都會知道大明的新京師處於緊的位置。大明邊陲要地稱重鎮者共有九處,遼東、薊州、宣府、大同、榆林、寧夏、甘肅、太原、固原,其中幾乎處處都是防範蒙古,而北京城距離蒙古最近的地方只有一百多裡。儘管有明初就修建的大邊次邊數道長城圍護,但大明的心臟仍然是處在一個極其靠近前線的戰略位置。

而張越更是親口聽永樂皇帝朱棣提過遷都北京的一大用意,那就是爲了防止子孫後代在南邊的日子太過安逸,而將領無能無法抗衡蒙元,難免出現宋朝那時候一再南逃的景象,所以纔要天子守國門。對於這種解釋,張越儘管覺着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但亦不得不佩服朱~的氣魄。畢竟,警鐘長鳴總比溫水煮青蛙的安逸富庶強。

宣府距離京師只有三百五十里,若是馬不停蹄,一日就能到,但這一次張越押送的乃是火器火藥以及大批其他軍器輜重,又不能走水路,都是徵用驢騾由民夫用大車運送,迤邐一兩裡,因此這路上行程自然是難能快起來。出了居庸關,一路上除了些小村莊之外,但凡大些的地方不是衛所就是千戶所,全都是軍管,官道兩旁還能看到那些收割完的軍屯地。

陸豐雖說是苦出身,但這些年一直都過着享福日子,這樣慢吞吞地在路上晃悠,一旦錯過村鎮還要在野外紮營,而帶出京師那些精緻點心畢竟不能當飯吃,因此即便他不用和那些兵卒以及民夫在一個大鍋裡頭吃飯,可這一路實在太慢,七八天下來,他就不耐煩了。

這天晚上又是在野外紮營周百齡安排好一應防戍之後,這才緩步往自己軍帳的方向走去。快到地頭時,看見自己的親兵都圍着篝火坐在帳前十幾步遠的地方,一個手腳麻利的親兵正在燒烤白天打到的幾隻野味,他就隨口吩咐道:“炮製好了送一些去給陸公公和張大人於大人。這一路上吃乾糧,恐怕他們未必吃得消。

多擱些青鹽和料,別捨不得!”

“大人公公早打發人來不許過去驚擾,這會兒恐怕是早就在馬車裡頭睡下了!至於小張大人和於大人都在您的帳子裡,小張大人早就吩咐過到時候分潤一隻了。這烤山雞小的拿手得很料什麼您就別操心了,回頭立刻送進帳子裡去!”

“油嘴滑舌,我一句就招惹你這麼一堆!”

周百齡笑罵了一句就快走幾步了帳子。看到張越和于謙正在那兒對着地圖計算時間便上前笑道:“小張大人和於大人別擔心日子,這京師到宣府這麼一段路途我走過不知道多少回了。再說咱們走的都是驛道,如今天氣又幹燥,絕對誤不了事。明晚就能進保安州接下來頂多再走兩三日,就能到宣府,離皇上定下的期限還能有兩日空餘。”

張越這些天閒來無在車上看看書,晚飯之後也常來找周百齡說話,這會兒就轉身笑道:“有你打保票,我們就放心多了。畢竟軍器火藥運到宣府就要沿途存儲,乃是最最要緊的東西出不得一點紕漏。對了,我剛剛和廷益兄說起說宣府一帶蒙元諜探很多,不知道是真是假?”

“這是一點不假否則每逢糧餉軍器送。也不至於老是要京營精兵隨行。”

周百齡擡手請張越和於坐下。自己也坐了下來。這才解下腰中水袋一仰脖子痛喝了一氣。然後一抹嘴解釋道:“宣府大同等地乃是早就定下地規矩。不設文官。只用軍法。所以這裡幾乎都是軍戶。衛所千戶所大多是集中設置。那些村鎮中住地其實都是軍戶。所以若是有諜探進來。往往避開那些地方四處轉悠。若是撞上落單地軍士。或者是某些沒帶多少護衛地路過官員。在刺探情報之外。也會殺人行刺。”

于謙生於江南。這還是第一次踏足宣府鎮。聞聽此言頓時問道:“蒙元竟如此猖狂?怎麼在朝中很少聽說此事。”

“報上去地只是一丁點而已。若是差不多地。總兵府往往就瞞報了。”周百齡並沒有笑話于謙書生意氣。無所謂地一攤手道。“雖說韃靼和瓦剌都已經歸順了我朝。但這些年哪一年沒有小股擾邊。這些諜探只算是小事。只不過咱們如今地位置北有長安所。西有延慶州。咱們這兒又都是至少經歷過一次北征地精兵。不會有人打咱們地主意。”

“蒙元耐寒。雖大風雪亦能突擊。更何況眼下這天氣?他們如今要爲冬日備糧。難免要南下劫掠。再加上我們運送地東西都是大軍地必需品。更是不能掉以輕心。”

見張越說起這個。周百齡便笑着點了點頭:“小張大人放心好了。

理會得。我這次帶了一百五十名鐃手,一百五十名外就是二百名騎兵,都是一等一的精銳,剛剛已經佈置好了巡夜和守夜的。民夫那兒我也親自去巡視過,這次還好,沒有逃的。”

“大人,山雞已經烤好了!”

“進來!”

此時,帳外傳來了一個親兵的聲音,得到允准後便掀起簾子入內,手中拿着兩隻烤得焦黃直滴油的山雞。他熟練地將另一隻手的油紙鋪在了小木桌上,然後就把山雞擱在了油紙上。周百齡擺擺手示意其退下,又對張越和于謙笑道:“這一趟出門是往軍前,想講究也講究不起來,總不成出門還帶着鍋碗瓢盆那些吃飯家伙。想必你們吃乾糧已經吃得嘴裡淡出了鳥來,索性嚐嚐咱們軍中漢子的手藝!”

于謙還在四處找筷子,張越卻已經跟着周百齡,二話不說撕下了一隻山雞的大腿來。平日在家的時候食不厭精不厭細,這會兒他也不怕燙,一口咬下去,只覺那鮮香肥嫩多脂的雞肉入口便化作了一團火,好容易嚥下去的時候卻發現嘴巴已經麻了。

“這裡頭擱了花!”

“哈哈,小張大人原來你吃花椒?”周百齡這會兒吃得滿嘴流油,又含含糊糊地說,“我的親兵裡頭有一個是從四川遷過來的,所以就引得大夥兒都愛上了這玩意。秋冬天吃這個可以祛寒,所以每次進城我就讓他們多買一些備着,如今就用上了,否則淡而無味。”

儘管張越吃暢快,但于謙實在沒法子這樣吃飯,於是等到周百齡找了筷子來,他方纔挾了一隻雞翅膀,結果被辣得滿頭冒汗,舌頭幾乎動彈不得,於是再也不敢輕易嘗試這古怪的口味,只好眼睜睜看着對面兩個大肚漢大快朵頤吃了個痛快,自己無可奈何地啃起了乾糧。填飽了肚子,張越就打算告辭,誰知還沒站起身,那簾子忽然被一個親兵撞了開來。

“大人,哨探抓到一個韃子!”

抓到一個韃子!

這個消息讓軍帳內原本很是輕的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了起來,三個人幾乎同時霍地站起身。周百齡更是疾步走上前,低聲詢問了一番方纔擺了擺手讓其出去,旋即迴轉身解釋道:“我讓他們把人帶進來,審問之後再作理論。”

張越自忖不及周百久經戰陣,因此自然沒有異議,而於謙也明白分寸,當下就點了點頭,而兩人誰也沒想起那邊還有一個隨軍的中官。不多時,幾個親兵就押着一個蓬頭垢面的漢子進來,粗暴地把他摁着跪在地上,又抓着頭髮迫使他仰起了臉。

周百齡看也不看那個漢子,直截了問道:“怎麼抓到的人?你們怎麼知道是韃子?”

“大人,咱們三個一組出去視周邊的情形,結果就發現他鬼鬼祟祟在周圍張望,問他話他張口就是一連串聽不懂的韃子話,所以咱們就把人帶了回來。他力氣大得很,咱們三個人一齊上,這纔好容易拿住了他。”

“要不是我沒吃飽飯,你們誰能拿得住我!”

一旁的張越正端詳着這個所謂的韃子大漢,見他忽然口吐漢話,不禁皺了皺眉頭。

這漢話雖說還流利,口音卻僵硬得很,彷彿是很少說似的。還不等他開口發問,周百齡就喝退了那幾個架着這漢子胳膊的親兵,口氣隨即緩和了下來。

“你是韃子還是漢人?”

“我纔不是狗韃子!”那漢子一被人放鬆挾制就掙扎着想要起身,奈何剛剛一頓打捱得不輕,他好容易才支撐着站直了身子,挺起胸膛說道,“我是漢人,用了三個月才從忽蘭忽失溫跑回來的!”

雖說張越知道無論瓦剌還是韃靼,每年都會騷擾邊境,擄走不少百姓,也知道每年都有不少青壯從蒙元逃回來,但真正看到卻還是第一次。打量着這個健碩漢子破爛不堪的棉祅和那雙不合適的鞋子,他心中漸漸打消了對方是諜探的懷,但卻沒有貿貿然開口。

“既然是漢人,爲什麼沒有投奔邊境那些衛所?”

那健碩漢子被周百齡這**的口氣激得一愣,但隨即就眼睛紅了:“我們一共逃出來好幾個人,有人硬是要去邊境投靠,結果如今那腦袋還掛在城門上!要打仗了,四處都是蒙元奸細,他們說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PS:晚了,不好意思,一來是因爲那啥家裡頭淋浴房最終完工而大掃除,二來是因爲起點作者專區掛了一陣子。累死了,終於到頭了!嗯,月票總算突破六百了,

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第92章 朋友之約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591章 不可無膽,不可無謀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499章 抱病,同盟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817章 廷議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636章 二十年的時光第166章 接風,鴻門第480章 求死不得第261章 君臣第412章 勿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415章 冷麪熱心第146章 心意第872章 大變之後的廷議第318章 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第656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672章 富貴險中求?平安險中求!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80章 赴約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151章 警訊第195章 算人者人恆算之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586章 世家名門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698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887章 母子交心,譁然巨波第746章 名臣氣度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380章 分寸第783章 傷往昔,念血脈,思結援第524章 誰監查誰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178章 想溜之大吉?做夢!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406章 投契第547章 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第622章 千人千面,慈者慈心第746章 名臣氣度第698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後記上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49章 家人第899章 信任,押解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477章 不進長城非好漢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313章 父子之間的信賴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58章 國事家事算計多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734章 猝不及防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630章 迎來送往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463章 維護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559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560章 家主母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417章 亂事,兵事第120章 狼心狗肺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646章 居心何在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233章 卿本佳人,爲何從賊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827章 刺客
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第92章 朋友之約第691章 親恩如海第591章 不可無膽,不可無謀第469章 借題發揮爲哪般第499章 抱病,同盟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63章 所謂見面禮第817章 廷議第914章 金童玉女第636章 二十年的時光第166章 接風,鴻門第480章 求死不得第261章 君臣第412章 勿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509章 苦思謀勇的英國公第415章 冷麪熱心第146章 心意第872章 大變之後的廷議第318章 摩拳擦掌,志在必得第656章 不送行的人和送行的人第101章 豐厚的賞賜,父親要進京?第672章 富貴險中求?平安險中求!第131章 紛至沓來的親戚第428章 弄璋弄瓦?第80章 赴約第694章 終於反了!脣槍舌劍第151章 警訊第195章 算人者人恆算之第396章 這時候知道怕已經晚了第586章 世家名門第837章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第698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464章 搭檔和死黨的區別第887章 母子交心,譁然巨波第746章 名臣氣度第314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287章 皇帝翻臉如變天第380章 分寸第783章 傷往昔,念血脈,思結援第524章 誰監查誰第758章 郡主親提點,傾軋幾時休第178章 想溜之大吉?做夢!第275章 大喜大悲第220章 見死不救非人也第531章 功過誰評述,御史筆如刀第806章 積憤,射藝第803章 半路攔下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27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第136章 危境之下見真心第406章 投契第547章 與其一時打痛,不如釘一顆釘子第100章 人不同則命不同第301章 貧家子和富家子第622章 千人千面,慈者慈心第746章 名臣氣度第698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後記上第26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49章 家人第899章 信任,押解第771章 只悔少輕狂,不悔離家遠第163章 一步也錯不得第543章 分別和征程第477章 不進長城非好漢第448章 父一而已,夫亦一而已第313章 父子之間的信賴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58章 國事家事算計多第644章 父子君臣第734章 猝不及防第335章 太子妃的召見第432章 直率和粗暴第630章 迎來送往第165章 有眼不識縣太爺第721章 你能釜底抽薪,我會借力打力第463章 維護第608章 端午節的異樣音符第559章 靈濟宮中的碰頭,意料之外的班師第571章 文者人才濟濟,武者寥落無光第623章 佛前叩拜求心安,桂花林中會白蓮第273章 灰飛煙滅第560章 家主母第169章 誰打誰的臉第689章 虧得有你!第277章 不甘寂寞本天性第581章 辭舊迎新,除舊佈新第32章 老老少少愁腸百結第417章 亂事,兵事第120章 狼心狗肺第445章 過分的遷怒第646章 居心何在第124章 強人所難第222章 簡在帝心第616章 更高明的對手第233章 卿本佳人,爲何從賊第753章 莫得意,不停蹄第827章 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