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你們之前是不是去過日本?”
王棟微微一愣,隨即說道:“住吉會?”
“看來,我沒有猜錯。”
“怎麼,住吉會給局裡惹麻煩了?”
“算不上,不過你最好穩住。”
“什麼意思?”
“龍四”笑了笑,說道:“過去幾個月,日本情報機構一直在暗中調查我們的人,‘老頭子’說時機還沒成熟。”
“什麼時機?”
“我不知道,而且就算知道也不能說。”
“四哥……”
“反正,你耐心一點。時機成熟了,我會跟你聯繫。”
王棟有點無語,不過還是點頭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吧,我去看比賽了。”
“比賽?”
“你不知道?我是曼聯隊的鐵桿球迷。”說這話的時候,“龍四”取出了一件紅色的曼聯球衣。“今天是歐冠比賽,曼聯主場迎戰拜任。上週,曼聯在拜任主場輸了一球,今天要贏兩球才能小組出線。沒別的事,我去給曼聯隊加油了。你也早點回去,等下球迷鬧事,那場面可不是玩的。”
“得,你去吧。”
等“龍四”下了車,王棟立即發動轎車。
其實,“龍四”沒有去看球,在比賽結束前就離開了老特拉福德球場,在當晚就搭乘航班離開了英國。
兩天後,華夏首都郊外某高爾夫球場。
中年人下車後,徑直朝果嶺附近的休息區走去。
其實,就是幾頂遮陽傘。
不是別人,正是“龍四”嘴裡的“老頭子”,軍情局局長李長江。
毫無疑問,“李長江”只是化名,或者說是公開名稱。
此外,他也不老,最多才五十歲。
遮陽傘下面,一名六十來歲的上將正在跟一名外籍將領交談,除了翻譯,還有幾名警衛人員。
李長江沒有走過去,在十多米外就停下了腳步。
那名外籍將領來自俄羅斯,軍事訪問團的成員,名爲來華夏協商今年的聯合演習,其實是來充當和事佬。
別忘了,俄羅斯不但與華夏往來密切,與印度也走得很近。
看到李長江,上將很有禮貌的向俄羅斯將軍道歉,才走了過來。
“什麼事?”
李長江沒有多說,取出一份文件遞到上將手上。
迅速瀏覽了一遍,上將皺起了眉頭。
“那個人可靠嗎?”
“人沒問題,跟他爺爺一樣,是頭犟驢。”
上將微微一愣,朝李長江看了過去。
“直接向我負責的,代號‘龍’與‘鳳’的超級特工。”
“你是說……”
“雖然經歷了一些事情,對他產生了一些影響,但是我相信,骨子裡的東西,絕不會輕易改變。”
上將長出口氣,說道:“這麼做,對我國有什麼好處?”
“經濟上的好處,我就不多說了。只有一點,沙特與巴基斯坦的關係非同一般,而巴基斯坦跟我國的關係更加沒得說。”
“你是說……”
“稍加運作,我有把握讓巴基斯坦出頭。”
上將微微點了點頭,說道:“行,你看着辦吧。”
“由我們出面?”
“當然,只能由你們出面。”
“明白,我馬上安排。”
上將沒多廢話,李長江也沒多羅嗦。
其實,李長江很清楚,上將爲什麼讓軍情軍負責。
由情報機構出面,哪怕搞砸了,也有轉圜的餘地,而由政府出面,搞砸了就沒有任何迴旋餘地了。
幾個小時後,李長江給“龍四”安排了任務。
當然,不是什麼大麻煩。
幾名技術人員而已,由軍情局提供新的身份,再去幾個國家轉上一圈,到英國的時候就不會受到懷疑。
收到“龍四”發來的消息,王棟立即找到瑟琳娜,讓瑟琳娜去跟bae系統公司攤牌。
很直接,也很乾脆。
d&f公司已經在埋頭彈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有望在近期進行試生產,而且理論性能超過了textron公司的埋頭彈。
更重要的是,d&f公司有信心開發出小口徑步槍彈的生產工藝。
既然是攤牌,自然要開出價碼。
d&f公司不是找bae系統公司合作,而是轉讓專利許可證,即用三種埋頭彈的生產專利交換fn公司的股份。
理由也很簡單,d&f公司將通過收購fn公司,成爲一流槍械生產商。
雖然瑟琳娜認爲太過直接,等於暴露了自己的根本意圖,但是王棟覺得,直接一點反而更好。
關鍵就是,d&f公司要想迅速發展壯大,成爲一流軍火企業,收購是唯一的辦法。
在全球範圍內,具有收購價值,以及在近期存在被收購可能的,只有fn公司。
至於跟bae系統公司攤牌的結果,王棟反到不是很關心。
兩天時間,足夠讓王棟搞清楚“龍四”提醒他關注南亞局勢的原因了。
南亞確實不太平,而且這次被印度惹上的不是巴基斯坦,而是華夏。
只是,這與印度採購槍械有什麼關係?
難道說,有可能爆發衝突?
如果是,那還真有關係。
很簡單,就算爆發衝突,也肯定是小規模衝突,使用的主要武器不是戰鬥機、火炮與導彈,而是步兵手上的槍械。
要是在衝突中吃了虧,印度陸軍肯定會考慮更換制式槍械。
其實,早在數年前,印度陸軍就發出了新式槍械的招標書,胃口還很大,要採購五十萬支步槍。
原因很簡單,在卡吉爾山口,印度步兵被巴基斯坦步兵打得擡不起頭來。
因爲經常莫名其妙的出現卡殼等鼓掌,印度士兵根本不相信配發的步槍,更別說拿着步槍去戰鬥。
當時,最有希望贏得印度陸軍合同的就是fn公司的scar步槍。
在競標企業提交的槍械當中,只有fn公司的scar完全達到印度陸軍提出的要求,可以說無可挑剔。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鬧騰了幾年,最終因爲價格,以及生產授權等問題,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完全滿足印度陸軍的需求。
至於採購新式步槍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顯然,如果印度再次發起招標,fn公司肯定會全力以赴,而且很有可能答應跟印度國營兵工廠合資建廠。
關鍵就是,這是最後的機會。
拿下印度的訂單,fn公司就能起死回生。
相反,如果錯過印度的訂單,fn公司必然破產倒閉。
那麼,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