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大神的秘技

看着眼前四件玉器,巧奪天工,乃明清玉雕手藝之大成之作。

特別是一捧雪,就算拿到故宮也是出類拔萃,如果沒有記錯,故宮那件同類型的背面有條黑筋,也是因爲這個瑕疵才被評爲二級文物。

自己手裡的完美無缺,整料全是羊脂玉,要知道就算現在有電動工具輔助,雕刻也是一件難度極大,對創意要求極高的手藝,更何況是古代。

魯善工腦中閃過一幕幕場景,只見工匠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細程度。把搗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澱,沉澱過程中,精細自然分層。

搗沙研漿!

因爲過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全部,而是靠着在砣與玉之間的沙,一點一點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從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紅沙、黑沙、黃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達到8-9度。

第二步是解料,把大塊的玉石分解,要用類似於鋸的工具。過去多用竹板彎成弓形,又稱弓子。開玉的弓弦是鐵絲製成,幾根鐵絲擰成麻花股。開玉時在弦上加解玉沙,並不斷加水,慢慢把玉材磨開。

第三步纔是扎砣,琢磨玉的輪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當於“切”。把玉材切開,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第四步是衝砣,也就是粗磨,相當於做胚。靠工匠一雙巧手把原石打磨成自己需要的形狀。

磨砣,相對衝砣來說是進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礎上磨出細節。然後是掏膛兒,如鼻菸壺、瓶、碗、筆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兒。要在玉器上先鑽出一個眼,然後用特別的砣一點一點地把內部的玉磨掉。

上花,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種花紋。從圖中可發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號也更多。

最後是透光,利用雕刀進行鏤雕和透雕,是最考驗手藝的關鍵。

一般來說每件玉器都經歷四個過程:1.採玉;2.量料取材;3.因材施藝;4.進入市場。

玉料分爲原生礦和次生礦兩種,原生礦是指蘊藏於海拔4,000米雪線以上的原生礦體,因山陡缺氧,開採工作十分困難,開採下來的玉料叫做山料。

次生礦是指從原礦體剝離成小塊之後,夏季冰雪融化成洪水,將其衝至山坡或谷底河中被採集的玉料,俗稱水料或仔料。

古人將水料的採集說得神乎其神,令人信以爲真,其實是每年8月份當地民衆沿河採拾被冰水衝下山的玉料,其料小若指甲,大如磨盤,重達千公斤者是爲罕見。

玉器的造型與青銅器、金銀器、陶瓷器不同,立體的少,平面的多。在立體玉器中,渾圓的球體極爲少見,而大多是扁體或較矮的,這是由於子玉的料胎形狀決定的。

按照古代琢玉流程,第1-3道是學徒工做,4-11道纔是玉匠的本分。

根據《太倉州志》:凡玉器類,砂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陸子岡者,用刀雕刻,遂擅絕今,所遺的玉簪,玲瓏奇巧,花莖細如毫髮,一枚價值五六十金。

別人治玉用砂碾,子岡治玉用刀雕刻。徐渭在《詠水仙簪》詩中也有相同的說法:略有風情陳妙常,絕無煙火杜蘭香;昆吾鋒盡終難似,愁煞蘇州陸子岡。”

詩中的昆吾刀,傳說是陸子岡雕玉的用刀。

以前只聽說陸子岡的手藝,今天終於有實物在手,魯善工雖然沒有涉及玉雕領域,但一理通百理明,能看出很多細節。

民間傳說陸子岡非上好的白玉不雕,其實不然,故宮有件的清宮舊藏,在扭裡藏有暗款的子岡制青玉杯,如果傳說是真的,那個杯就應該是白玉杯而不是青玉杯。

子岡牌雖小,但對材質要求很高,不能象做圓雕那樣根據原始玉料的情況進行設計,對材質不好的地方安排剔除或採用巧雕,子岡牌要求整塊牌子儘量做到質地、色澤等一致,因此做子岡牌是很費料。按照當時玉料的珍貴程度,用上好白玉製作子岡牌的確是很奢侈的事情。

磨地子!

魯善工閉上眼睛,用心把玩着玉牌,手指能感覺到上面肉眼看不見的細節,簡單地說就是在緊挨着陽文附近的地子呈磨砂狀,糙如磨砂玻璃,這就是傳說中的“磨地子”。

在明中晚期的玉雕中,可分爲北派和南派,北派玉器一般加工較粗獷,有浮雕圖案時地子磨得不夠平整,後人詬之以粗大明。

而南派的制玉則多玲瓏奇巧,陸子岡是南派的代表,傳說磨地子工藝爲他所創。

由於磨地子的存在,即便是薄意淺浮雕形式,也顯得圖案立體感極強,隔一段距離看其圖案也是歷歷在目、清晰可見。

如果用放大鏡觀看,應該能看見狀如蟲蝕,似用針尖點鑿成,與工藝中的影雕效果頗有類似之處,而與常規玉雕中的砣輪碾磨或鑽琢而成的地子截然不同。

光這一點就令人讚歎,要在如此細微之處“磨”出這種效果恐非易事!

和田玉雖然被列入軟玉範疇,但它的硬度只是比翡翠稍低,硬度6—6.5,好的和田玉甚至可達到或略高於7,可以划動硬度爲7的玻璃。

在硬度如此高的玉石上,又是在如此細微之處,採用過去的工藝作出這種磨地子,難度可想而知。

另一個特色是其刀法,過去和田玉器的雕琢是用砣具以爲介質沾水進行碾磨,而非用刀雕刻,嚴格說起來不存在什麼真正的刀法。

而子岡牌不同,比起其他雜亂而粗糙的文飾琢線,其文飾琢線十分準確、肯定、靈動而又精細有序,似用刀精心雕琢刻劃而成,居然能營造出一種書畫中才有的筆法或筆意。

魯善工越研究越吃驚,腦中居然閃過一個念頭:“難道是在放大鏡底下完成?”

正是因爲上述兩種工藝的特別,非常人所能及,因此傳說子岡治玉用刀雕刻,而且是氣勢如虹的昆吾刀,甚至有個別專家猜測陸子岡的昆吾刀可能是用到鑲嵌有鑽石的工具做成。

玉器竟然能表現出書畫纔有的筆墨情趣!

不愧是琢玉第一人!

就連魯善工都不由感嘆,陸子岡的手藝真乃巧奪天工,不愧是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

明末以後交通逐漸發達,玉器越來越多,在晚明或子岡後的子岡牌中,偶爾也能看到其它的兩種不同的磨地子。其一做法只是將那部分地子不拋光,而其剔地的手法採用的是常規的碾磨,而且範圍比較寬,雖有深淺變化,但立體感及反映出來的層次不夠強。

還有一種甚至算不得磨地子,在陽文與地子的交界處用砣具大角度斜交陽文走線碾出許多細小密集的齒溝,彙集成一道大溝。

粗看也有點象磨地子,雖增強立體感,但沒有深淺層次變化,而且陽文邊部呈小齒狀,陽文線條有失潤滑流暢。

清代子岡牌則乾脆未見有磨地子的,所以清代子岡牌中的薄意淺浮雕立體感不強,只適於近處把玩細看。爲增強立體感,在清代中晚期的子岡牌往往採用高浮雕的形式。

第109章 俗不可耐 反得其真第271章 古爲今用第286章 火眼金睛第48章 客似雲來第93章 打響第二炮第27章 弟子仿?第157章 人肉印鈔機第291章 歷史的演變第246章 博古奇聞第226章 故宮也有醫院?第197章 女生外嚮啊!第308章 紋路是國運第8章 第一位客戶第97章 技驚四座第209章 青樓第一人第148章 史上最乾淨的人第238章 沉船之謎第289章 原始美第15章 銀藍兔毫第131章 一夜暴富第62章 火頭軍第51章 上臺第303章 官哥不分家第126章 千里送人頭(舵主kennyqi加更)第177章 開打!第279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20章 指點迷津第51章 上臺第204章 國寶一籮筐第18章 一木四變第294章 因地制宜第9章 救命?第90章 魚鱗雲襯夕陽天第285章 甲骨第123章 刀鋒戰士第143章 尋寶新方式第312章 銅器第162章 造假也是愛國第270章 代筆第152章 投名狀第112章 鼠須麟角筆掃千軍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300章 講究第252章 撂跤貨第6章 偷師第34章 奇人第95章 步步驚心第50章 裝逼神器第264章 八寶泥第269章 印證第167章 咫尺千里第252章 撂跤貨第72章 十二美人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71章 古爲今用第228章 皇帝的高科技第50章 裝逼神器第3章 燥起來第288章 瓷土第284章 流派之爭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61章 蓮花墩第318章 投資窪地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187章 一抹翠綠的風情第28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290章 天朝之美第34章 奇人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315章 冰羅蘭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34章 奇人第308章 紋路是國運第325章 鯊船第92章 花成月滿樓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58章 神助攻第188章 步步驚心第99章 有兩把刷子第70章 吊油第264章 八寶泥第83章 揭皇榜第25章 史上最強敗家子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48章 客似雲來第274章 時代氣息第220章 大神的秘技第4章 王老邪第179章 大展宏圖第63章 風火仙師第14章 刷經驗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241章 鐵百萬的傳奇第40章 雙喜臨門第43章 廢物回收?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99章 有兩把刷子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168章 最得寵的湘妃
第109章 俗不可耐 反得其真第271章 古爲今用第286章 火眼金睛第48章 客似雲來第93章 打響第二炮第27章 弟子仿?第157章 人肉印鈔機第291章 歷史的演變第246章 博古奇聞第226章 故宮也有醫院?第197章 女生外嚮啊!第308章 紋路是國運第8章 第一位客戶第97章 技驚四座第209章 青樓第一人第148章 史上最乾淨的人第238章 沉船之謎第289章 原始美第15章 銀藍兔毫第131章 一夜暴富第62章 火頭軍第51章 上臺第303章 官哥不分家第126章 千里送人頭(舵主kennyqi加更)第177章 開打!第279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20章 指點迷津第51章 上臺第204章 國寶一籮筐第18章 一木四變第294章 因地制宜第9章 救命?第90章 魚鱗雲襯夕陽天第285章 甲骨第123章 刀鋒戰士第143章 尋寶新方式第312章 銅器第162章 造假也是愛國第270章 代筆第152章 投名狀第112章 鼠須麟角筆掃千軍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300章 講究第252章 撂跤貨第6章 偷師第34章 奇人第95章 步步驚心第50章 裝逼神器第264章 八寶泥第269章 印證第167章 咫尺千里第252章 撂跤貨第72章 十二美人第68章 羅密歐與朱麗葉第271章 古爲今用第228章 皇帝的高科技第50章 裝逼神器第3章 燥起來第288章 瓷土第284章 流派之爭第35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61章 蓮花墩第318章 投資窪地第287章 如履薄冰第187章 一抹翠綠的風情第280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290章 天朝之美第34章 奇人第107章 喊口號有屁用!第315章 冰羅蘭第59章 高手在民間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34章 奇人第308章 紋路是國運第325章 鯊船第92章 花成月滿樓第48章 客似雲來第158章 神助攻第188章 步步驚心第99章 有兩把刷子第70章 吊油第264章 八寶泥第83章 揭皇榜第25章 史上最強敗家子第106章 什麼叫底蘊第48章 客似雲來第274章 時代氣息第220章 大神的秘技第4章 王老邪第179章 大展宏圖第63章 風火仙師第14章 刷經驗第193章 千錘百煉第241章 鐵百萬的傳奇第40章 雙喜臨門第43章 廢物回收?第321章 宮廷木匠第99章 有兩把刷子第217章 敢跟皇帝叫板的大神第168章 最得寵的湘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