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甘露殿的門被打開,當楊曉然與李承乾走進去的時候,卻見李世民一臉頹然地坐在那兒。陽光照射進來,照着他的臉,李承乾第一次發現,心目中永遠都高高在上的父親已經老了。
他的雙鬢已發白,身姿也不像以前那樣挺拔,已有些佝僂。這會兒就這樣孤零零地坐在大殿中央,寂寞而令人心酸。
本來想說的話卻在這一瞬堵在喉嚨口,心尖發緊,怎麼也說不出口了。
慢慢地走上前,俯身跪拜,才張口卻已是聲音哽咽,“阿爺……兒子回來了……”
李世民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兒子。他瘦了許多,皮膚也不如離開時那樣白淨細膩,帶着點風霜,臉上已有了一絲成熟男子的滄桑。
想起這個孩子出生時的模樣,也不禁是眼眶一紅,喃喃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委屈吾兒了……”
李承乾身子猛地一震,有些不敢置信地望向自己父親。
楊曉然也是一臉懵圈。
啥意思?
難道李世民就沒懷疑過李承乾?真得只是在保護他?
“父親……”
李承乾在一瞬間想明白了所有事,眼眶發紅,彎腰磕頭,道:“兒不孝,竟察覺不到父親愛護之舉,反心生埋怨。剛剛進來時,還想着要任性地離父親而去,不做這太子了……”
“傻孩子……”
李世民虎目含淚,站起身,把李承乾攙扶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是朕的太子,是朕最出色的孩子,將來是要從朕手中接過這江山得,你有什麼理由要造反?心裡委屈也正常……”
李世民嘆息了一聲,“只是你也要理解爲父。這世家存活千年,就算這五家倒了,還有其他大小世家,若是朕不擺出一個姿態,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不但你儲位不保,江山都會被顛覆……”
楊曉然呆愣了下,忽然明白過來。
是的!
這幾個世家只能算是世家門閥的領頭羊。他們倒下了,還有千千萬萬個世家門閥在後頭。若是處理不當,不但李承乾太子之位不保,還可能危及李唐江山。
想到這裡,也是不由一嘆。果然每一次變法就沒容易得。雖然還沒提出口號,可把把握人才與資源的世家打下去本就是一場社會結構改變的變革。
而她開書院,向李世民提出的種種科舉制度以及各種文化上的創造發明本身就是在把知識朝着底層人民散播下去。打破了千年來的精英階層統治結構。
所以世家容不得她與李承乾是有道德的。
畢竟一個李世民已讓他們受夠了!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東宮的行爲都是屬於“離經叛道”的。贏得了百姓一片讚譽的同時勢必要與他們對立……
楊曉然開始沉思。回想這後面歷史的每一次變革,回想現代令人觸目驚心的信仰缺失……
真得沒有辦法融合麼?
世家不是都是壞人,只是大家立場不同罷了。世家裡面也有品德極高的人,比如孔穎達,他這世家更牛逼了,誰都越不過去。
可人家老孔家,至少到目前爲止還是人才輩出,道德高尚之輩。
還有顏家,也是道德模仿的代表。
後世曾犯過很大的錯誤,把所有“舊東西”都撒進了垃圾堆。造成的結果就是真君子越來越少,民衆信仰缺失。
世家能存活千年,自有獨到之處。自己是不是也走入了誤區,一味把人當敵人打,還沒想過如何利用,分化,起到他們該起的作用呢?
真正的貴族不止在吃穿用度,而是在精神上得。而世家中這樣的人很多。
盧承慶那張臉不知怎地就浮現在眼前了。
榮辱不驚啊……
“丫頭,在想什麼?”
李世民的聲音傳來,“朕喊你半天了……”
“啊?”
楊曉然擡起頭,眼裡還泛着迷糊,見李世民看着自己,忙道:“阿翁恕罪,兒媳是在想阿翁剛剛話裡的意思。”
“哦?”
顯然就在自己走神這一會兒,李世民與李承乾已說了好多話。看二人的神色,好似都比較輕鬆,心結都解去的樣子。
李世民讓人搬來長條的案几,又拿了幾張笙蹄過來。還令人上了酒菜,笑着道:“這回多虧了家媳。本來朕可生氣了,可審問了侯君集後,真是嚇得一身汗都出來了。若不是兒媳心細,這回大唐危矣!”
他說着便舉起酒杯,道:“來,阿爺敬你一杯……”
見她要起身,忙道:“今日只論親情,不論君臣。”
李承乾衝着楊曉然點頭,又故意板臉道:“父親,您再這樣縱容她,她下回說不定把您的甘露殿都給點着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道:“燒了也好!大明宮快建好了,等建好了,就搬大明宮去。這太極宮地勢低矮,一旦遇水災,都能淹了……”
楊曉然吐了吐舌.頭,故意板臉嬌嗔道:“我這是爲了誰?我一個姑娘家容易麼?前路迷茫,後有追兵得,差點都掉海里淹死了……”
“說起這個……”
李世民瞪眼,道:“朕還沒問你!你膽子也忒大了,就算會水,那樣冷的天也不能跳海里去。幸好沒事,你可是朕與我們李家的福星啊!要沒了,朕上哪哭去?”
楊曉然見李世民說得真切,心裡倒也真有些發暖了,低低道:“阿翁不用擔憂,其實我一直在船上。只是哥哥他們笨……”
李世民嘴角一抽。這麼一想,倒是自己失誤了。以這個妮子的聰明,三個程處默加尉遲寶林疊一塊都是她對手。
這回那個王欽佈置得這麼精密,這丫頭雖然也上當了,可卻是把他的算盤都打了個稀巴爛。
想到這裡不由一陣無奈的笑。
這運氣好的連他都嫉妒了!
果是上天眷顧之人啊!
而楊曉然則在心裡道:“開掛的人生不解釋……”
李承乾笑了笑,道:“母親以前就說她是皮猴,給個杆子就要往上爬。父親,您這樣說,下回沒準真把您的太極宮也點咯……”
李世民哈哈大笑,心情好似很好般,指着李承乾道:“你不如這妮子狡猾。她這會兒插科打諢的其實就是怕朕追究她。小丫頭打小心眼子就多,跟那篩子似的,把人也想得心眼多。以爲朕騙她,回頭又想收拾她,她這話說得就是在探探口風。”
見她嬉笑,一瞪眼,道:“這回算你將功補過,可不許有下次!”
頓了頓又道:“堂堂太子妃居然半夜逃出宮去,可知朕這回花了多少力氣才堵住這天下悠悠衆口?”
說着又是一聲長嘆,“這報紙果是一把雙刃劍啊……”
楊曉然抿嘴道:“阿翁,兒媳哪有那麼多心眼?這不是害怕麼……”
“看來也知自己理虧。沒有辯解,這倒難得。”
李世民讓人倒酒,端着酒杯,意味深長地道:“不愧是將門之後,聽說你這回學那花木蘭,殺得敵人都給你起了一個鬼見愁的諢號。哎呀,若爲男子,當爲我大唐肱骨啊!”
楊曉然心裡一驚,忙道:“阿翁,兒媳沒有想那麼多。兒媳只想着去找太子哥哥,不想讓自己沒了丈夫,也不想自己的孩兒們沒了父親……”
說着便紅了眼,低低道:“這世上,父母終會老去;兒女大了,也有自己的事要忙,唯有結髮之人是始終陪伴左右,生死相依,所以人倫第一重關係纔是這夫妻。兒媳自知孟浪,但也懇請父親看在兒媳一片情難自禁的份上饒恕兒媳失德之舉……”
情真意切,言辭樸素,李世民其實也是有很感性一面的。見她眼眶發紅,這話說得又這般樸素真切,心裡最後那一點不快也散了去,不由默然一嘆,衝李承乾道:“你是個有福得……”
說完便默默地喝起酒來,神情又落寞了起來。
又想起長孫了。
楊曉然心裡微微一嘆,這皇宮難道就沒一個開心人麼?爲什麼只覺這日子越往後,人越長大,快樂也就少了許多了呢?
李承乾安慰道:“父親,兒子以後會多陪着你的。”
李世民欣慰地點頭,“你們都是好孩子。父親有你這樣出色的兒子也滿足了……”
說着又笑了起來,口氣中充滿了不屑地道:“也不知那王欽怎麼想的,居然想佈置出你謀反的假象。難道他真覺得朕會被自己的心魔擊倒?朕不敢說自己是明君卻也不是昏君!”
楊曉然低着頭,不再插嘴。這時候還是閉嘴減少自己的存在比較好。
估計李二心裡又憋屈了。
到了這會兒她也想明白了。
李二是真得從沒懷疑過李承乾。把李承乾放在河南真得只是爲了保護他。而他憋屈,估計是不爽自己又被世家算計了一把。
畢竟這不作爲有時在某些時候看起來也是犯罪。只是這回是南宗的人犯事,北宗一副我們不知情,而他現在還不能把人一下掐死,又素來以仁義寬厚君王的面孔著稱,自然不能就因爲這個把人都殺了吧?
能把人都趕出朝廷,不再中央任職,所有人都降級留用已是最大勝利了。
只是顯然李小二對這個勝利並不滿意。併爲有人這樣算計自己還有自己的兒子而耿耿於懷。
若不是他們搗鬼,也許這回就滅了高句麗,完成隋煬帝未完成的壯舉了?
李二不知後來的歷史,所以這樣認爲倒也沒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