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好戲開臺

時間就如白駒過隙閃得飛快,轉眼又過去了一個月。時已深秋,離秦慕白他們從長安啓程,已經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

最近的這一個多月裡,秦慕白基本上沒再管案子的事情,而是輔佐李恪忙碌着賑災撫民。眼看就要入冬了,災民過冬的物資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兩三個縣的人,人數可不少。從民事到軍事,凡是稍稍大一點的事情都需要李恪來拍板決定。因爲此這一段時間來,李恪明顯的瘦了,之前在王府裡養尊處優無所事事養肥的一點點小肚腩沒了影蹤,整個人看上去雖有點憔悴,但顯得更加精幹了。

這一個多月的相處下來,秦慕白對李恪的認識再深一層。之前,李恪給他的一個籠統的感覺就是,精明,強幹,有城府,少年老成。而這一個多月的忙碌,讓秦慕白看到了李恪務實與踏實的一面。

秦慕白遠遠沒有想到,一個自幼在京城生活、在皇宮裡長大的皇子,會對地方州縣的政務如此瞭如指掌,料理起各種事情來也是輕車熟路,沒有半分的生澀。現在,絳州上下每一個倉庫裡的錢糧甲冑都在他心中有本賬,哪一處堤口還要加固,哪一處災民還缺幾件寒衣冬褥,他都瞭然如胸。另外,凡是跟他有過一面之緣的官吏甚至是小小百姓,他都能熟記如胸,絕不會弄錯。記憶力之強悍,讓秦慕白都有些歎爲觀止。

而且,高高在上的李恪也並非是只會指揮。他甚至會親上堤壩去扛木挑土加固洪防,也會脫下了鞋子下到洪澇的田地裡,和災民們一起檢查受害的莊稼地,以確定損失。忙得累了或是誤了時辰,他也會像個民夫一樣躺在地上就睡,隨便吃些尋常士兵民夫們吃的乾糧充飢。

也許是出於作秀,也許是誠心要做一些事情,總之,現在的李恪搖身一變,再不是以前那個在王府裡遊手好閒的太平王爺了。絳州一帶大小的官員和百姓們,無不稱讚他勤懇務實一心爲民。

短短的兩個月時間,李恪在絳州一帶可是收穫了不少人心,贏得一身清名。

而秦慕白做得最多的,就是指揮那些府兵們辦事。其實救災撫民,他們纔是真正的主力。普通的民夫難以組織,而且他們多半自己家裡遭了災,也不好強力的徵調他們。從外地徵調民夫,難度和成本也更大。於是,秦慕白儼然成了一個“工頭”。李恪總領全局決定拍板並忙於“做秀”,秦慕白纔是真正的“項目經理”,手下近萬名大兵頭都要聽他的指派徵調,忙於幾縣之間幫助災民們重建房屋,送運錢糧物資等等。

這兩個月,秦慕白也着實的忙壞了。這可比在百騎的任何時候都還要忙。從早上起牀到晚上合上眼睛,幾乎就難有坐下喝杯水的時候,經常吃飯都是在馬背上解決。兩三個受災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那也有方圓數百里。早上在甲縣晚上在乙縣,第二天清晨又在丙縣,這種事情可是司空見慣了。

總的來說,這兩個月秦慕白也着實學了一些東西。地方州縣與朝廷皇宮裡不同。這裡的人更多。人一多心就容易散,隊伍就不好帶。現在辦事可比在百騎一聲令下莫敢誰何的時候難多了。

尤其是災害的時候,人出於本能都想活下去,往往變得更加的激動敏感甚至是暴力。經常,兩個村子的人因爲朝廷下發的救濟不均勻而吵得不可開交,災民們掄起鋤頭來發生衝突的都有。兩個月下來,秦慕白|帶人鎮壓安撫這類衝突,就不下十餘次,其中不乏流血衝突。也曾抓捕了一批人,但大半都在勸慰說服後放回去了。畢竟他們都是大唐子民,受了災丟了家園田產有的家裡還死了人,心情可以理解。

人禍,往往比天災還要可怕。怪不得皇帝要在救災的時候派軍隊來。因爲,災害的時候隨時可能釀出民變!

正當李恪與秦慕白忙碌於這些事情的時候,權萬紀私下裡的案情調查工作也進行得十分迅速,而且隱蔽。

在與他的幾次交底談話中,秦慕白瞭解到,權萬紀幾乎已經百分之百的能夠斷定,絳州一案的幕後黑手,就是勝南侯張天賜。從貪污朝廷撥放的防洪款項開始,再到洪澇爆發後水衝稷山城、謀殺祝成文、強遷災民掠奪財物、低價賤購陳米以次充好投入軍隊冒充軍糧,用以救災……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張天賜一夥人合謀幹出來的。

案犯,自然包括絳州刺史成鬆年、絳州府兵都尉馬昆,以及稷山縣縣尉廖立榮。那封遺書也不出秦慕白意料,是廖立榮在成鬆年的安排授意之下,摸仿他的上司與“知己摯友”祝成文的筆跡,僞造的。如今,最重要的證人廖立榮都已經招供了,而且被秦慕白巧立了一個名目,對外宣揚說派他去了一趟京城催促朝廷下發救災錢糧,實則已經被百騎拿下,暗中嚴密控制並保護了起來。

現在,一切證據已經確鑿,只要皇帝下令御史臺和大理寺批文並派人來,隨時都可以將勝南侯一夥人抓捕歸案。

案情調查到這個程度,基本已經算是水落石出,該到了最後攤牌的時候了。權萬紀便找到秦慕白商議,最後這緊要的一步,如何處理。

秦慕白尋思良久,說道:“權先生,在下以爲,現在我們要演兩場大戲才行。”

“如何來演?”權萬紀問道。

“第一場大戲,是用來渾淆視聽矇騙尋常人的。”秦慕白說道,“現在,不得不委屈權先生與吳王殿下決裂了。你們不妨找個藉口大吵一架,最好是讓越多人知道越好。這樣,就爲以後的事情埋下伏筆。”

權萬紀眉頭一擰,尋思片刻後點頭:“如此甚好。到時,吳王隱匿勝南侯的案情不報,我卻突然反水將此事捅給皇帝知曉。有了我與吳王之前的矛盾做爲鋪墊,一切看起來纔會順其自然。”

“只是……要委屈先生了。”秦慕白輕嘆一聲道,“先生本是一身清正剛直不阿,與吳王之間更是師生情深。現在……卻要你公然對抗吳王,與其鬧僵翻臉並且告秘,無異於背上背叛的罵名。”

“哈哈!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權萬紀無所顧忌的大笑道,“區區一點誹謗與虛名算得了什麼?忠於事主死於臣節,是作臣子的本份。莫說是受一點冤枉,就是讓我爲了皇帝與吳王斷送這顆頭臚,我權萬紀也在所不惜!”

“嗯……好。”秦慕白神情肅重的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這第二場戲,是由我來演給皇帝陛下看的。臨出行時,皇帝陛下給了我與吳王直呈密奏之權,若有重大機宜或是不決之事就回稟皇帝來決斷。我會請吳王寫密奏給皇帝,卻只說一些急需錢糧、人手不足以及地方官吏不服指揮尾大不掉的事情,總之就是不言及案情。而我,卻另外密奏皇帝,詳細說明案情。並隱約影射吳王,有照顧權貴故意包庇案犯的用意,不許我再追查勝南侯一樣。這樣一來,我們就先入爲主在皇帝那裡留下了印象。皇帝會以爲,吳王知道了真相,卻因爲涉及太子而有意抗旨停止追查。而我,卻與吳王發生了不愉快,暗中告他的狀。然後,先生與吳王衝突鬧僵之後,回到朝廷就直接將此事抖出來,以示吳王因爲想要包庇太子,而衆叛親離。權先生,你認爲這樣如何?”

“甚好!妥當!”權萬紀沉聲說出這兩個詞,呵呵的一笑,“這兩條計策,足以迷惑所有人了。表面看來,吳王因爲不想累及太子,寧願抗旨並且與我們二人鬧僵,落得個衆叛親離。皇帝必然責罰,可也必然心中暗自欣慰。再者,你的密奏,我的公然彈劾,又能將此案讓皇帝心中有數並且公之於衆,勝南侯那般惡賊必定難逃法網!——這真是一舉多得,妙哉!”

“其實,我還有一層用意。”秦慕白說了一半停頓了一下,輕聲道,“皇帝最忌恨什麼?忌恨臣子們結黨營私沆瀣一氣,串通了來矇騙他,或是針插不入水潑不進的拉山頭搞幫派。這次皇帝派來的人當中,吳上加上你我是最重要的三個。因此,我們在皇帝面前表現得不和各執一辭,尤其是一起來反對吳王,反而越能讓皇帝信服,這會讓皇帝認爲,我們並沒有聽受吳王的指令而在跟着說假話。如果我們三個衆口一詞,皇帝反而生疑,認爲我們早已串通好了。”

“言之有理!”權萬紀輕撫了一下短短的鬚髯,一雙老眼熠熠生輝的看着秦慕白,呵呵的笑道,“後生可畏呀!想不到年僅二十的秦將軍,如此足智多謀而且深解人心。難怪你能做到百騎使,能在皇宮內院立足,並能得到皇帝的重用與信任。原來,你竟是如此的睿智機巧,簡直多智而近乎妖了!”

“先生謬讚了!”秦慕白苦笑道,“在下是跟在皇帝身邊日子久了,不得不學着遇事多琢磨。琢磨得一多,就習慣性變是有些小肚雞腸了。”

“何必過謙!”權萬紀突然表情一變,嚴肅的指着秦慕白,一字一頓的沉聲道,“你,將來必定前途無量。我,看人從來不會錯的!”

.com??,!

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342章 大英雄,大騙子第206章 跟我走第537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45章 百騎軍魂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458章 參天巨樹,終不過天第475章 十三字遺言第565章 思念第76章 受人之託第534章 蛛絲馬跡第535章 則天女王第186章 長安再聚第64章 暗香浮動第51章 壯心不已第444章 如煎如熬第18章 喜事盈門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91章 找尋第299章 公主駕到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207章 蛛絲馬跡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563章 說好的一生一世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57章 妖精闖宮第373章 最君子第384章 梧桐第290章 初來乍到第39章 西市偶遇第320章 不忍觸碰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28章 萬里挑一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68章 英勇跳河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400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28章 萬里挑一第149章 一紙休書第201章 再會,長安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301章 用兵之時第208章 明察暗訪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320章 不忍觸碰第27章 擇木而棲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29章 龍旗之爭第557章 放生第277章 共謀一醉第538章 英雄本色第299章 公主駕到第347章 引蛇出洞第417章 會戰晴羅原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154章 葬兔第250章 大腕駕到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105章 整裝出發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536章 腳踏三船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156章 水漲船高第160章 回長安第432章 天驚變第242章 大殺器第274章 李恪的義氣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544章 我命,卿命第352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31章 授印封官第285章 秘密武器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48章 再見媚娘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373章 最君子第535章 則天女王
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342章 大英雄,大騙子第206章 跟我走第537章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45章 百騎軍魂第483章 關西大點兵第458章 參天巨樹,終不過天第475章 十三字遺言第565章 思念第76章 受人之託第534章 蛛絲馬跡第535章 則天女王第186章 長安再聚第64章 暗香浮動第51章 壯心不已第444章 如煎如熬第18章 喜事盈門第175章 小媳婦見公婆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91章 找尋第299章 公主駕到第162章 驚聞變故第207章 蛛絲馬跡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563章 說好的一生一世第244章 深入古墓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57章 妖精闖宮第373章 最君子第384章 梧桐第290章 初來乍到第39章 西市偶遇第320章 不忍觸碰第311章 帝心已老?第112章 同舟共濟第28章 萬里挑一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68章 英勇跳河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400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28章 萬里挑一第149章 一紙休書第201章 再會,長安第72章 小惡魔的妙計第301章 用兵之時第208章 明察暗訪第256章 太子承乾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127章 欲擒故縱第320章 不忍觸碰第27章 擇木而棲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29章 龍旗之爭第557章 放生第277章 共謀一醉第538章 英雄本色第299章 公主駕到第347章 引蛇出洞第417章 會戰晴羅原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154章 葬兔第250章 大腕駕到第439章 料事如神第148章 再見媚娘第105章 整裝出發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536章 腳踏三船第165章 爲你畫眉第461章 不殺一人,勝似屠城第518章 私仇,公心?第88章 小惡魔的眼淚第156章 水漲船高第160章 回長安第432章 天驚變第242章 大殺器第274章 李恪的義氣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544章 我命,卿命第352章 真小人,僞君子第346章 玲兒不死,慕白休亡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190章 等酒香醇第31章 授印封官第285章 秘密武器第499章 我願世世,生於大唐第48章 再見媚娘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77章 意外的想法第103章 漢王元昌第431章 布達拉宮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235章 萬全之策第373章 最君子第535章 則天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