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被凍萎了

遠東濱海邊疆區,興凱湖平原。

丸紅商社開發的農場內,太田明夫一邊巡視着播種後的大豆田,一邊聽着下屬的彙報。

他的農場面積本就比嘉穀的要小,再加上擁有最先進的播種機械作業,也比嘉穀提前完成大豆播種。

此時的大豆田內,大豆種子已經冒芽。放眼望去,成排密密麻麻的嫩綠幼苗,彷彿在大地長出了一片“綠毛”。

但太田明夫的注意力顯然不在大豆田上,他聽完下屬的彙報後,蹙額道:“嘉穀竟然沒有增加化肥的採購量?”

“是的,瓦西里先生親自去跟嘉穀的齊董洽談後,嘉穀還是保持原來的化肥提報量。”下屬微微低頭道。

太田明夫喃喃自語道:“不至於吧,我們的化肥使用量已經是經過科學的配比,嘉穀再怎麼優化,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差距,齊董是在想什麼?”

一旁的下屬不敢接話,抿嘴保持着傾聽的姿態。

太田明夫無意識地向前走,想不明白嘉穀這樣不同尋常的舉動是何意。

要說齊政不懂得大豆種植,胡亂指揮,說出來太田明夫也不相信。嘉穀就在東北有自己的大豆種植基地,豈會在一河之隔的遠東就盲目起來了?

“嘉穀完成了大豆種植沒有?”太田明夫腳步一停,扭頭問道。

其下屬連忙回答道:“剛得到消息,已經完成了全部的種植。”

太田明夫追問道:“那他們從國內派遣的耕作車隊回去了沒有?”

下屬稍微回想了一下,才答道:“應該沒有,我還沒有收到相關的情報。”

太田明夫就露出了笑容:“不會是我想的這樣吧?”

想來想去,太田明夫都覺得嘉穀降低化肥量的使用,最大的可能就是爲了降低成本。

兩家與瓦西里的合作條件差不多,誰還不知道誰呢?

在收購約定隨行就市的條件下,瓦西里一方僅以土地出資,從生產資料到具體的運營,都由嘉穀和丸紅商社投入。

這樣的情況下,在保證產量的前提下,降低自家的成本投入,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而在太田明夫看來,不同於丸紅商社通過提升效率以降低成本的操作,嘉穀顯然是直接削減投入的資金。

事情明擺着,嘉穀無論是管理利率還是生產效率,都比不上丸紅商社。就拿耕作團隊來說,嘉穀派遣以及招募的團隊都要比丸紅商社來得大,雖然租金成本可能比丸紅商社的低,但停留的時間也長,管理難度更大,花銷的物資也更多,綜合起來,成本也就提上來了。

太田明夫有些得意,看來齊政還是被他之前的一番話給影響到了,效率上比不過丸紅,就在投入下心思了。

丸紅商社估算過在遠東種植大豆的成本,將土地按照出資比例折價的話,人工、機械加上地租才佔到一半的成本,而化肥農藥的成本,佔據了成本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老毛子死活不肯允許進口化肥,即使打折後,提供給兩家的化肥還是比他們自己採購的要高,也難怪嘉穀會直接削減化肥的投入。

至於產量,太田明夫覺得自己已經摸清了齊政的想法脈絡。

“真的得感謝遠東這邊肥沃的黑土地啊。”他低頭看着腳下黑黝黝的土地,不無感慨道。

大豆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強的,對土壤的要求不大,大部分土壤都可以正常生長。

但是想要種植出高品質、高產量的大豆,還是需要選擇排灌正常、腐殖質豐富、保水保肥性強及深厚鬆軟的土壤。

恰好,這兩個農場所在地的黑土層就具備這樣的條件。

“嘉穀是仗着這樣肥沃的土地,纔敢削減化肥的投入吧。”太田明夫智珠在握道。

隨即他嘲諷地一笑:“中國人,就是喜歡這樣過分甚至是掠奪性地使用土地資源。俄羅斯與我們進行合作明顯更爲有利。畢竟,我們島國人,對土地最爲珍惜,絕對不會幹這種傷害地力的事情。”

在前期的遠東投資環境調查中,丸紅商社就發現了,一些在遠東的鄰國承租人,對土地的開發極爲急功近利。

他們使用化學添加劑種植農作物,且公然違反俄農用地使用規則,使用俄羅斯法律所禁止的殺蟲殺菌劑和有毒的化學藥劑,這些行爲導致土壤肥沃層的轉移和環境的傷害,這一切都被俄羅斯農用產品監督部門的文件所證明。

太田明夫只是沒有想到,嘉穀這樣的大公司,竟然也是這樣的目光短淺。他覺得社長對齊政的評價實在是過譽了。

“嘉穀這是在自尋死路,就算這樣將成本降下來了,真以爲瓦西里等人看不出他們對土地的壓榨嗎?唉,齊董比我想象中還要容易對付!”太田明夫狀似失望道。

一旁的下屬狂拍馬屁,稱讚其英明。

太田明夫嘴角微翹,擺手道:“行了行了,你們專心做好田間管理工作,我們要一鼓作氣,將嘉穀徹底壓下去……”

心情大好的太田明夫當晚就在農場內住了下來。

第二天一早,還沒等他醒來,大門就被急促地拍響。

太田明夫迷迷糊糊地起牀打開門,忽的一個冷顫。

他徹底清醒過來,連忙將門口的下屬讓進來,迅速關上門。

“什麼情況?”太田明夫一臉凝重。

其下屬沮喪着臉:“昨晚,氣溫驟降!大豆苗……被大規模凍萎了!”

差點被凍萎的太田明夫:“……”

等他穿戴好衣物,走進農田內的時候,一看,眼睛都要紅了。

大豆苗凍傷都已經算輕的了,環顧四周,嫩葉受凍脫落,凍死的幼苗隨處可見。

昨天還生機勃勃的大地,今天像是被蹂~躪一般,排列整齊的大豆苗七歪八落,慘不忍睹。

太田明夫嘴巴都哆嗦了。

從溫度來看,大豆是喜溫作物。生長後溫度不得低於6度,種子纔會逐漸萌芽;11度左右是種子的最適發芽溫度,大豆幼苗的抗寒能力與其生長情況相關,通常溫度不可低於零度。

現在的氣溫絕對降至冰點以下,最坑爹的是,氣溫降得太突然,連防備措施都來不及佈置。

現在看來,低溫天氣都不是影響大豆單產的問題了,簡直就是絕產的節奏。

“八嘎,你們都是幹什麼吃的?興凱湖都解凍了,怎麼還會有這麼嚴重的霜凍?就沒人關注過天氣預報嗎……”太田明夫氣急敗壞,怒噴着身邊的下屬。

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668章 得罪人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194章 真·“嘉穀”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69章 惡臭熏天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12章 雛苗入場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
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668章 得罪人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208章 美國的災難,基金的勝利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692章 聚寶盆(1/2)第308章 隱現糧食危機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41章 說服(下)(求收藏!)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449章 羣起響應(2/2)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314章 與綠肥絕配的“吃鹽牧草”(1/3)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194章 真·“嘉穀”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62章 交通瓶頸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468章 這將是我們的領域了(二合一)第97章 海濱綠色長城(上)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33章 生日之夜(中)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169章 國際友人島國人(4/4)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69章 惡臭熏天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12章 雛苗入場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