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

齊政此時就在西南建設嘉穀紅豆杉種植基地。

紅豆杉提取物,尤其是從紅豆杉樹皮和枝葉中提取的紫杉醇,是世界上公認的有效抗癌藥,用貴如黃金來形容一點都不爲過,每克價格甚至能達到上萬元。

當然,嘉穀變異滸苔的繁殖誘導劑還不知道是哪種或哪幾種物質起作用,但因爲對提取物的純度要求不高,還能保證成本,但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大變異滸苔的養殖規模,建設自己的紅豆杉種植基地已經勢在必行了。

而且即使不談誘導劑的需求,紅豆杉本身也具有很高的種植價值。

作爲植物中的大熊貓和世界上最優秀的抗癌植物,雖不能用價值連城來比喻紅豆杉的珍貴,但它確實是植物中的精英——集樹形漂亮、藥用廣泛、淨化空氣於一身,被列爲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盜伐一棵野生紅豆杉都是要坐牢的。

西南地區氣候適合南方紅豆杉的生長。考察團隊走遍了滇省和川省,考察投資環境和種植環境,最後經過科學測土配方,發現川省涼山地區非常適合紅豆杉的生長,於是將嘉穀的紅豆杉種植基地定在了這裡。

涼山位於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與滇省相望,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這邊屬於國家級貧困地區。齊政剛到的時候,只見泥濘的村路、破敗不堪的危房,連乾淨的飲用水都沒有,前期的考察團隊有多人就因水土不服進了醫院。

當地經濟以農業和林業爲主;嘉穀的投資,對於當地政府來說,不啻於天上掉下了餡餅。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嘉穀承包了幾個山頭。

貧困的涼山地區,大部分都處在高山和高二半山,而紅豆杉的適生環境,恰恰就是在海拔2000米左右。

這邊是不缺降雨的,但因爲山高坡陡谷深,農業灌溉用水存在嚴重的季節性缺水問題。對於一個把農業種植作爲主要支柱產業的深度貧困地區,沒有科學的灌溉工程是“致命”的,每年都有樹苗因此死亡。

於是,嘉穀依靠實驗室的技術力量,在涼山地區開展了“路溝池一體化集雨灌溉工程”建設。這項工程將充分利用山坡爲集雨面,修建了十多個600立方米的蓄水池,基本覆蓋了涼山區的種植用地,不僅解決了林業灌溉問題,還解決了地區村民們的安全飲水問題。

村民們對嘉穀十分喜歡。對他們來說,嘉穀的到來不僅幫助解決了困擾他們很久的基建難題,還帶來了大量的工作機會。

三四月,正趕上雨季,也是紅豆杉移栽種植的好時節。嘉穀農業的林業團隊將紅豆杉樹苗和生產技術及時送到山上,並帶領農民們栽種紅豆杉。

紅豆杉的種植是需要技術的,嘉穀農業的林業團隊,專門請了一位長期研究紅豆杉的老人作爲顧問,指導種植。

“我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要把紅豆杉的種植事業在涼山貧困地區推廣開來,讓這綠水青山變成脫貧攻堅的金山銀山。”

年輕時從事伐木的林貴山,從伐木事業中退出來後,反而帶領林農建立了多個林業試驗示範基地。同時一個想法也在他腦海縈繞:如何讓造林在產生生態價值的同時,也有經濟價值,不讓村民守着青山受窮,而是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種植紅豆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紅豆杉不僅可製作盆栽,也可用作綠化樹,其枝葉還可製作保健產品和中藥產品,紅豆杉還是提取紫杉醇的唯一的樹種。再加上我國法律明文規定嚴禁採挖、砍伐野生紅豆杉,但人工栽培的紅豆杉可以出售,且具有較高的增值價值。

但種植紅豆杉的投資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涼山這樣的貧困區,往往需要資本破局。嘉穀就扮演了這樣的破局角色。

譬如因爲嘉穀的投資,啓動了涼山地區的道路硬化工程和危房整治工程,還解決了村民們的飲水和灌溉問題,堪稱良心投資商。

因此林貴山主動爲嘉穀農業提供優質的紅豆杉樹苗,並接受嘉穀農業的邀請,爲嘉穀農業的紅豆杉基地提供技術指導。

……

滿山坡的紅豆杉鬱鬱蔥蔥。

面對這片剛種下的、一人高的紅豆杉林子,滿頭白髮的林貴山眼神溫柔。他輕撫着枝條,彷彿愛撫着自己未成年的孫子。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林老,我們要多久才能看得到這片紅豆杉長大成材?”一旁的齊政笑着問道。

林貴山眯眯眼:“紅豆杉的生長速度是比較緩慢的,自然條件下一年也不過長一二十釐米。通常在南方地區,紅豆杉需要生長十年以上才能夠成木。這些都有六七年的樹齡了,離開花結果倒是不遠了。”

紅豆杉是樹齡越大越值錢,嘉穀購買的六七年樹齡樹苗,平均每株在2000元以上,單單是樹苗的投資,齊政就砸進去了上億元。

談到紅豆杉的種植方法,林貴山告訴齊政,紅豆杉是一種能在惡劣環境下生長的植物,40度高溫和零下25度低溫都能生存——在今年的雪災中,他的示範基地裡的紅豆杉就基本沒有太大的損失。

紅豆杉比較喜歡在陰涼的環境中生長,並且能夠耐乾旱和耐貧瘠,但如果想要生長得更快,最好的生長環境是疏鬆肥沃的土壤。

“種植紅豆杉只能施生物有機肥,不能施複合肥,更不能施尿素;紅豆杉是喜光的植物,但又不喜強光暴曬……只有改善生長環境,纔有利於植物體內有效成份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質。”林貴山毫無保留地傳授着經驗。

齊政問道:“這有效成分,是指紫杉醇等物質?”

林貴山道:“是啊。雖然紅豆杉全身是寶,但最爲世人矚目的還是抗癌物質紫杉醇了。90年代,美國首先發現紅豆杉樹皮中的紫杉醇具有抗癌功效。消息傳到我國後,人們瘋狂地剝紅豆杉的皮,越來越多的紅豆杉的生命就在一夜之間戛然而止,使得紅豆杉的數量急劇下降。”

“我們人工栽培紅豆杉,不僅是爲了生產更多的抗癌藥,也是爲了保護野生紅豆杉品種。”

齊政看過相關資料,迄今爲止,美國仍然爲紫杉醇的最大消費國。美國也有大量的野生紅豆杉,但美國法律只允許從境外進口紫杉醇,卻絕不允許在其國內利用紅豆杉。

從國內市場看,我國的紫杉醇原液產量雖然有50公斤左右,卻只有很少一部分用於國內的患者,主要出口歐洲、美國和島國。我國的紫杉醇需求量,保守估計每年應該在1000公斤以上——目前的原料來源和紫杉醇醫藥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

“歸根到底,還是紅豆杉內的紫杉醇含量太少了!即使是含量最高的東北紅豆杉,含量也不過是萬分之二,註定了多數癌症患者是用不起紫杉醇的。”林貴山不無遺憾地嘆息道。

這可未必!

齊政望着漫山的紅豆杉,目露精光。

“青竹百靈陣(三階)觸發,主木系,範圍:方圓250公里。效果:潤澤,生長。生物處於陣中,恍如初生,蓄養紫華,勃然而長。”

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7章 坦白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219章 分歧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4章 生日之夜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656章 豬腦子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37章 縱論(中)第69章 惡臭熏天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章 誰吃虧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81章 大風神(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81章 功成(1/2)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
第617章 天要變了(2/2)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7章 坦白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219章 分歧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4章 生日之夜第730章 哭暈的同行(2/2)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263章 交相輝映的養豬場和牧場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371章 製造珊瑚礁(1/3)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656章 豬腦子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625章 沉默的答案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37章 縱論(中)第69章 惡臭熏天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315章 紅豆生南國(2/3)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章 誰吃虧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53章 海外迂迴戰略(2/4)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36章 縱論(上)(求收藏!)第159章 掛逼們的老大更牛叉(2/3)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681章 大風神(2/2)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581章 功成(1/2)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576章 誰搶走了我的嘉穀(2/2)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懲罰(1/5)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