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

4月30日。

經過加班加點的建設,養豬場的主體已經成型。

李東亮是嘉穀從鄰縣挖角過來的養豬場場主。

他從事養豬行業二十多年,管理過上百頭到上萬頭的養殖規模,也是被嘉穀幾萬頭規模的大型養豬場規劃所誘惑,才接受嘉穀的邀請,挑戰更高難度的養殖管理。

齊政和實驗室負責人陳建章一起在李東亮的帶領下,參觀養豬場的主場。

雖然還沒有徹底完工,但是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清爽、乾淨、綠色的現代“豬圈”。

這還是一個不尋常的豬圈。

爲了達到齊政的“個性化”要求,廠家設計師們也是絞盡腦汁,儘可能地讓所有的建築都貼近自然。

雙層屋頂的豬舍結構,精準到20度的屋檐坡度,冬暖夏涼。

屋頂每隔6米有一個陽光板,隔熱的同時又不阻擋紫外線,有利於提高二師兄們的免疫力。爲確保夏天室溫控制,牆簾布均安裝和使用了能夠調節溫度和溼度的水簾布。

豬舍內部不同於傳統豬圈,寬敞明亮,二師兄們可以在裡面撒丫子歡快跑步,也可以安穩地睡覺。

整個豬場的母豬牀設計,與地面相離100公分左右,使豬便排放後能夠立刻落入到地面。不僅爲母豬和仔豬們創造了乾淨、舒適的食宿條件,也十分方便衛生的清洗和打掃。

幾萬頭豬,如果光靠人工餵養,不是人累死,就是豬餓死。

此時就要靠整齊劃一的自動加料器了。

所喂飼料,由餵養人員從飼料加工中心駕駛着電動車裝料後,送到每個餵養器旁邊,只需要將開關輕輕一按,飼料就會“噌噌”地自動添加到餵養器內,直到加滿爲止。整個過程不需要耗費飼養員的一點體力。

豬場的鏟屎官們同樣輕鬆。

整個豬場場地的糞便,均採用機械化括糞器清掃。同樣只要將電開關輕輕一按,就可隨時將糞便自動清掃出去,直接將糞便輸入集糞池內。

豬的排泄物經過發酵乾溼分離等一系列處理工序後,固體成了絕佳的有機化肥,完全無臭,可以直接用在牧草種植、水稻種植等,實現循環利用。

而與其他養豬場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作爲顏值擔當,嘉穀養豬場內綠植遍佈。

仿造生態辦公室的理念,將養殖場建築室內與植物景觀合爲一體,打造出別樣化的園林空間。

棚架上,吊着株形優美的常春藤,葉色四季常青,莖葉自然下垂,給人一種清新自然的感覺;分欄空隙,株形挺拔的艾草,葉片呈濃綠色,散發着清新的香氣,可以讓人瞬間神清氣爽。

陳建章都嘖嘖稱奇。

他問李東亮:“老李,你見過這樣的養豬場不?”

李東亮苦笑着搖搖頭,“從未見過,這是我見過的最綠色的養豬場了。”

陳建章哈哈大笑,他調侃對齊政道:“你這要求,設計師們沒少撓頭吧?”

齊政聳聳肩,“是沒少抱怨來着,不過我覺得還是應該嘗試一下。雖然生態設計會增加不少的成本,但相比於潛在的好處,這投入還是值得的。”

“常春藤和艾草的葉片都可以吸收空氣中的異味,讓場內的空氣清新自然。養豬行業最大的痛點就是髒、臭、潮溼嘛,髒和潮溼有機器解決,臭味就得靠綠植來解決了。”

“況且,有研究表明,綠色大自然能夠減緩壓力,使人放鬆。養豬其實也一樣,居住在富有生命力的環境裡才能感到幸福。”

陳建章啞然失笑。

李東亮倒是一本正經地點頭:“其實想想,老闆說得還挺有道理的。綠化環境使人愉悅,想來豬也不會例外。”

咦,這李東亮是個人才啊,齊政給了他一個“識貨”的讚賞眼神。

其實,齊政還真不是瞎謅的。

親生命假說指出,我們演化歷程的大部分時間裡,是居住在自然環境中,和自然光、天氣、植物和動物相處是人類祖先的生存必須。而對大自然元素的反應也烙印在我們的基因中,人類的一部分幸福感取決於是否能接觸自然。

換言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現代“森林”無法讓人感到幸福。

人亦如此,豬也不例外。

甚至可以說,大部分動物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都會形成對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的偏好,因爲綠意盎然的大自然意味着有充足的食物和掩護,有利於動物的生存和繁衍。

現在越來越多的豬圈實行封閉化管理,豬羣一生都與鋼筋水泥爲伴,從來沒有享受過大自然。

這或許是現代化的必然,但二師兄們絕對不會開心。

嘉穀養豬場暫時做不到像丹麥或後世網易養豬那樣給二師兄們聽音樂,放鬆心情。

但是齊政覺得自己的獨家秘笈或許效果更佳。

豬場裡的常春藤和艾草都是經過靈陣滋潤改良過的品種,生長能力更強,對異味的吸收也更爲強效,是天然的空氣淨化器。

二師兄們看到頭上滿眼的綠色也會感到愉悅,有利於幫助豬羣保持天性。

生活帶點綠,更能過得去。

沒有靈陣的滋潤,一般養豬場要同樣地設計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可不少,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齊政又問李東亮:“老李,豬種的引進工作準備得怎麼樣了?”

“一切都挺順利的,我們採用優秀的雜交組合,擬養殖杜長大雜種商品豬。”李東亮答道。

在豬品種的選擇上,齊政沒有多插手。

所謂杜長大雜種豬,即以國外瘦肉型豬種杜洛克、長白、大約克三品種雜交生產的三元雜交豬組合模式。又稱爲外三元。

自古以來,豬象徵着財富和生育。

作爲農業社會的重要財產,豬簡直是一臺長肉的機器,好養活,長肉快,生得多。

但進入現代以來,我國地方豬種的特點是繁殖力和抗逆性強,肉質較好,性情溫馴,能大量利用青粗飼料。但生長緩慢,屠宰率偏低,瘦肉率少。

養豬生產發展中存在的出欄率低、胴體重低、瘦肉率低、豬與糧食比價不合理,嚴重製約着養殖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發展。

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外來的豬種同樣好長肉。

杜洛克、長白、大約克是世界使用最廣泛的商品豬豬種,它們有優良的繁殖與生產性能。而再通過不斷的雜交,三個品種的優良遺傳性能會通過祖代,父母代最終傳遞到商品豬羣,商品代的生產性能正常情況下都會高於代次。

三元雜交豬由於生長速度快、抗病力高、生活力強、飼料轉化率好、瘦肉率高而深受養豬場戶的歡迎和消費者的喜愛。無論是外貿出口還是國內市場上,優質三元豬比普通豬在價格上要高不少,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對於李東亮做出的選擇,齊政沒有意見。

這是遵循市場的規律,即使有靈陣,品種的改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

齊政點點頭,又問起人員規劃:“養豬場的員工都招募齊全了嗎?”

“所有員工已經全部到位,一共56人,現在廠家正在代爲統一培訓。”

一個大型養豬場,需要場長、副場長、配種員、分娩員、保育員、肥育員、獸醫、修理輔助工、門衛等多種職員;因爲嘉穀養豬場兼顧着有機肥料生產廠一體,所需員工還要更多一點,全場員工共56人。

幾十人的吃喝工作,幾萬頭豬的吃喝玩樂,沒有專門的管理人才,一不留神就是一場災難。作爲場長的李東亮,實質責任重大。

三人一邊說着,一邊走出養豬舍,來到新建的飼料加工中心。

飼料加工中心近兩千平米,可完全實現大、中、小豬飼料的自產自給,爲降低生產成本打下良好的基礎。

每天所需要的飼料,只需要提前一天加工好即可,從而確保了飼料供應的新鮮度和營養損耗的降低。

李東亮一邊走一邊介紹:“等豬羣進場,牧草也相繼進入收穫期,飼料加工中心可以進行牧草打漿或切斷製作青貯飼料,方便與與精飼料搭配飼餵,具體的日糧添加數量要根據豬的生長階段和生理狀況來確定。”

牧草養豬對於小豬、中豬和大豬等各個階段是有要求的。是選擇以鮮草直接飼餵,還是以優質草粉或打漿青貯的牧草作爲混合飼料成分喂飼,是要靠技術人員判斷的。

稀奇的是李東亮就有這方面的經驗。

“當年糧食都不夠人吃,養豬基本靠打豬草。後來條件好了,但豬對粗纖維的消化利用能力很強,我摸索過一段時間用牧草養豬。事實證明,通過添加優質牧草,可有效補充精料中蛋白質和鈣含量的不足,以及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大大降低養豬成本。”

說起這一段經歷,李東亮頗爲得意。

他能痛快地答應嘉穀養豬場的邀請,也是因爲嘉穀養豬場擬採用牧草養豬的方式,極爲契合他的理念。

齊政和陳建章都頻頻點頭,有着這樣一位有實踐經驗的場主,勝過千言萬語。

最後幾人來到有機肥生產廠房區。

機械括糞進集糞池後,經過乾溼分離進入幹糞發酵塔,生產有機肥;污水則進入生物發酵牀,經過高溫水蒸發、污泥發酵等工藝後生成有機糞。最終達到污水零排放,環境零污染。

齊政仰頭看着發酵塔,笑着對陳建章說道:“師兄,實驗室的發酵菌研究進展如何了?這有機肥發酵工藝就看你們的了。”

陳建章好整以暇道:“你會看到我們的研究成果的。不是我吹,到時的發酵效率絕對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齊政暗戳戳覺得好笑,實驗室如果沒有他佈置的靈陣加持,發酵菌的研究哪有這麼順利?

因此對陳建章的賣關子一笑了之。

最後對李東亮吩咐道:“老李,如今公司是採用自繁自養模式,你肩上的責任最爲重大啊,好好幹,我希望能有一天,我們的養豬場能遍佈大江南北。到時,我爲你慶功。”

……

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663章 崇拜(1)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95章 運氣嗎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636章 契機(1/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379章 特別“牛”(4/4)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94章 真·“嘉穀”第111章 難(9/10)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81章 功成(1/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36章 契機(1/3)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663章 崇拜(1)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96章 不要浪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
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548章 誰在搞鬼(1/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144章 爲年輕交學費(2/3)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73章 食材供應鏈(求收藏!)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719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上)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604章 影響力的溢出(4200字)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663章 崇拜(1)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95章 運氣嗎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457章 嘉穀的牧草大業啊(2/3)第44章 加州農場(下)(求收藏!)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636章 契機(1/3)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379章 特別“牛”(4/4)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94章 真·“嘉穀”第111章 難(9/10)第209章 反轉之霸主的表態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581章 功成(1/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477章 我們要有大出血的準備(2/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36章 契機(1/3)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43章 加州農場(上)(求收藏!)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663章 崇拜(1)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375章 顛覆專家認知(2/2)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96章 不要浪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