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

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作爲嘉穀的長期戰略,得到了一致的認可。

說起來輕鬆,但怎樣加大投入,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但是,就現階段來說,嘉穀體系將糧食生產重心落在國內,是管理層的共識。

去年,官方對糧食形勢的結論是“從中長期發展趨勢看,受人口、耕地、水資源、氣候、能源等因素變化影響,糧食供求關係將長期處於緊平衡狀態的趨勢難以逆轉,我國糧食和食品安全將面臨嚴峻挑戰。”因此鼓勵國內企業走出去,建立穩定可靠的進口糧源保障體系。

把糧食安全作爲農業走出去的目標貌似不錯。但是,從企業實踐的角度來看,國家目標與具體政策並不配套。假如嘉穀走出去到海外種糧食,收穫的糧食想要運回國銷售,其實很難!

丁顯建議道:“我國加入世貿之時,爲了保護國內糧食生產,對主要糧食品種設定了進口配額指標;而且在進口配額中,國營貿易分配的份額佔大頭,民營企業沒有配額就無法運回國銷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最好是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應該落在國內。”

齊政暗暗點頭,進口配額確實是一個攔路虎。嘉穀之前在海外的農業生產投資不是大豆就是牧草,最大的原因就在這了。而且在可以看得見的未來,在海外大規模種植糧食運回國內銷售都是一個難題。

當然,從國家角度來看,將最關鍵的主糧生產掌握在自己手中,無疑是一個正確的選擇。而對嘉穀來說,在國內大力種糧,在海外種植其他國內兼顧不到的作物供應國內,同時不用受配額的限制,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丁顯看到衆人點頭認同,才繼續侃侃而談:“而在國內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歸根到底是爲了生產更多更優質的糧食。”

“更高產量的意義不用多說,更高的品質……其實就是爲了更賺錢!”

大家都被這個耿直的說法逗笑了。

笑過之後,還不得不承認,話糙理不糙。

無論是在哪個國家,單純的糧食生產都是微利甚至不賺錢的,否則各產糧國也不用想盡一切辦法補貼糧食種植了。

但是,市場證明,高品質的糧食或者食品,總是更受追捧。而受追捧就意味着企業能更賺錢。

“這個品質更多的是指口感、風味等,越是有特別風味的農產品,其實在市場上越吃香。譬如我們集團的仙茗大米。”

所有人都點頭贊同。仙茗大米只佔嘉穀糧油中不到三成的大米產量,但卻貢獻了嘉穀糧油六成的利潤,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事實上,仙茗大米已經是嘉穀體系最賺錢的單款產品,即使價格是普通大米的十多倍,仍然是備受追捧。

想要“做一個幸福的人”,總要與好的食物打交道才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海子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裡的詩句耳熟能詳。

然而,今天的人們尤其是城市人們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食物困惑症。從前菜有菜味,肉有肉味。但今天我們買到的糧食果蔬與肉卻越來越“沒味兒”了,工業速成的口感越來越重。

爲什麼我們今天的食物越來越不對味?原因是多方面的。這涉及人與自然的關係,譬如說農藥、化肥和種子,以及土壤、水質、空氣和生物多樣性問題;也涉及人與人的關係,譬如說情懷什麼的……

但不管怎麼說,“更有味兒”的食品更有競爭力,是不爭的事實。

丁顯的分析慢慢進入了今天討論的重點:“就我們集團的實際經驗來看,提升農產品風味一靠品種,二靠……有機肥!”

現在的育種方向主要是高產和抗病蟲害,無論是從品種本身還是從栽培技術上看,重點都是產量,但是有得必有失,高產很多時候失去的就是口味上的享受。

以前的荷蘭農民,用盡一切手段提高西紅柿的產量,結果生產出來的西紅柿幾乎都沒有味道。被歐洲其他國家稱爲“水球”,這堪稱荷蘭農業史上的恥辱。所以現在荷蘭非常重視果蔬口味的研究——嘉穀集團也已經將農產品的口味作爲一個重要的育種研究方向。

至於有機肥,“現在的食物越來越沒味兒與化肥施用過多有相當的關係。我們集團多年來的試驗結果已經證明,施用有機肥與化肥結合的土地相較於只施用化肥的地塊,產出農產品的品質和風味均有明顯提高,而且是高產與優質同步。”丁顯解釋道。

有機肥可以改良土壤結構,施到土壤裡後,是給土壤微生物吃的。土壤微生物對有機肥的分解轉化能夠激活土壤活性,土壤活性高了,土壤的肥力就高了,這樣可以促進植物的根系生長,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進而促使農產品的口感品質得到提升。

“而且,集團將繼續加大對荒地或難利用土地的開發。從以往的實踐經驗也可看出,只要堅持不懈地用有機肥養地,輔助必要的灌溉措施,再貧瘠的土地也能變身高產田——將鹽鹼地、丘陵地帶等中低產田變爲高產田,將荒地和難利用土地變爲中產田……不誇張地說,我國糧食生產的壓力都大爲減小了。”

最後,丁顯言語鏗鏘道:“終上所述,無論是爲了向改良後的土壤要糧,還是爲了得到又香又甜的農產品,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首先要啓動我們的大有機肥生產計劃!”

……

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555章 動員(1/2)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34章 生日之夜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610章 草!草!(2/2)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658章 勾人(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111章 難(9/10)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614章 “豆”爭(上)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14章 “豆”爭(上)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
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395章 要打臉的節奏?(1/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703章 老東家的愛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289章 走出國門?第310章 有機肥,厚待你不容易(2/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499章 人品爆發(3/3)第555章 動員(1/2)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147章 我們也不是好欺負的(2/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639章 誰掌握着鑰匙(1/3)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621章 一“豆”成名(3)第2章 來自異界大能的惡作劇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34章 生日之夜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610章 草!草!(2/2)第682章 系列報道(1/2)第239章 價值的體現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297章 首秀:做有情懷的農業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658章 勾人(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278章 無知與無良第453章 “小棒槌”終成“大產業”(2/2)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49章 思想準備(求收藏!)第111章 難(9/10)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235章 守着土地,無能爲力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329章 爲奧運獻禮(5/5)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65章 大嶺村新貌(求收藏!)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614章 “豆”爭(上)第455章 嘉穀的“神仙牛”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511章 報應來得太快(1/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299章 快到碗裡來(補更1/14)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382章 求教養豬的互聯網大佬(3/3)第614章 “豆”爭(上)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