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

“還是先回到人蔘產業,你們以爲我是因爲發現了野山參纔想到介入人蔘行業的嗎?好吧,我真的是。”齊政一本正經道。

衆人一頭黑線。這貨前一刻還是慷慨激昂,後一刻就皮了起來。

齊政呵呵直笑,“好吧,說回正經的。人蔘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現在的人蔘價格誰都知道是不正常的。就算只是當做一筆單純的投資來看,投資人蔘也是有賺頭的。”

“我的初步設想是,我們先跟一批人蔘種植戶簽訂採購合同,但是人蔘先不要刨出來,留在地裡繼續生長,嘉穀可以按照參齡提前支付部分貨款,幫助參農度過難關。”

一般來說,人工種植人蔘,即園參,生長達到6~7年時,纔是最佳收割時期。

但人蔘甚至是不少藥材有一點是不同於莊稼水果的。

它們不是說到了時間就一定要收割。相反,生長時間越長,往往藥效也就越好,因此價格也就越高。

參農或者藥農也不是不懂這個道理。

誰都知道藥材種了十年以上價格會更高,不過沒有人能忍受得了十年沒有收入,畢竟他們總要吃飯的。

但換成有資本的嘉穀就不一樣了。

尤其是今年這種人參價格不正常的年份,嘉穀低價“囤積”一批人蔘,先養着,過了幾年,人蔘價格必然會上漲,參齡也足了,真正算起來,這筆投資的回報率可不低。

當然,最大的風險就在於人蔘的種植了。

人蔘種植畢竟也是“看天吃飯”的行當,如果因爲出現天災導致人蔘的歉收,血本無歸也不是不可能的。

齊政不能拍胸口對衆人說有靈陣在,這個風險可以降到最低;但大家討論下來,也覺得可以冒一冒險。

做農業的,尤其是嘉穀這種做大農業的,天災總是避不了的。如果因爲怕天災損失就不敢投資,基本什麼也不用幹了。

至於野山參的處理……

“這麼一批百年野山參,就算不是地球上最後的百年野生人蔘,也絕對是世間極爲罕有的珍品了。在這個野生人蔘已經處在瀕臨滅絕的年代,可以說是我們嘉穀的‘鎮宅之寶’!”

“我覺得,最好是將它們移植回人參種植園,讓它們繼續生長,然後再慢慢地投放市場,一來打響我們嘉穀在藥材行業的名聲,二來保護市場價格——雖然百年野山參基本上都是有市無價。”

這點大家都贊同,不過,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百年人蔘移植了還能成活嗎?”張澤宏問出了衆人的疑慮。

齊政聳聳肩:“老實講,我也不知道,這種問題,當然要找專業人員了。”

我知道沒問題,但鍋還是要讓專業人員來背的。

……

時下,在東北吉省,開始降溫的天氣擋不住源自人蔘資源爭奪的熱浪。人蔘收購大戰蓄勢待發,雖無刀光劍影,卻也“硝煙”瀰漫,中資藥材商、外資的人蔘代理商們淹沒在人蔘交易市場的參土灰塵之中。

但樸贊泳卻是優哉遊哉。

樸贊泳來自南韓最大的人蔘加工企業——菸草人蔘公社,“正官莊”就是南韓人蔘公社創造的高麗蔘品牌,他此行前來中國是負責人蔘收購的質量把關。

作爲近鄰和人蔘產業發展的合作伙伴和對手,中國人蔘產業發展和中國人蔘企業的崛起,讓南韓充滿憂慮——中國人蔘企業將快速分食南韓人的奶酪。

最明顯的就是,中國人蔘市場價格的上漲,將直接導致南韓從中國進口人蔘成本的增長。因此,中國人蔘產業振興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南韓人蔘企業的神經。

今年,經過日韓兩國參企默契的籌謀和配合,中國的人蔘價格在他們拋售打壓的衝擊下暴跌,現在是品嚐美味蛋糕的時候了。

藥材收購商李富就是他的代理商之一。

李富開着一輛小型裝貨車,從各個鎮收購參農的優質人蔘,拉來給樸贊泳過目。

樸贊泳指明要品質好的,那種大的粗的人蔘,不是足年頭的優質人蔘絕對不要。

從國內發貨,涉及裝船、收集多個環節,到了南韓幾乎是大半個月後了。他們更需要質量好的人蔘。

因爲是人蔘掉價的時候,很多參農想囤着。

碰上這些參農,李富會勸他們說,囤到第二年,品質也不太好了,價格也不見得漲上去,相反,可能還會下跌。

現在賣了,因爲價格低,不管質量好壞,市場都會有人買單,到了明年就不好說了。

在這樣的煽動下,本來就心慌慌的參農,大量收割地裡的人蔘,就圖能賣個不太低的價錢,稍微挽回點損失。

優質、低廉的人蔘一捆捆、一箱箱地被裝車,經過“李富們”發往南韓,成爲南韓人蔘企業搶灘中國人蔘市場、壓制中國人蔘企業發展和產業振興的有力武器,樸贊泳一時是意得志滿。

但是很快,“李富們”的收購成果就大不如往了。

“怎麼回事?離我要的人蔘貨量還差得遠呢?你們最近的收購量都直線下降了,發生了什麼?”樸贊泳敏銳地發現不對。

李富面色難看,咬牙切齒地蹦出一句話:“特麼的,最近市場上來了一根攪屎棍!”

樸贊泳皺眉,“說清楚點。”

“有一家叫嘉穀的企業入市,跟不少人蔘種植園簽訂了採購合同,他們不需要將人蔘收割,就能支付部分貨款,而且是隨行就市。因爲現在的人蔘價格低迷,有嘉穀託市,很多參農都不願意收割人蔘了,甚至於人蔘價格都被暫時拉昇了。”

“……”

“這是從哪冒出來的混賬?這麼做不是在破壞市場嗎?以前怎麼從沒聽說過這個名頭?”樸贊泳氣急敗壞道。

李富搖搖頭,“這家企業不是藥材商,據說是做農業的,現在是強勢介入人蔘市場,大家都沒能反應過來……”

樸贊泳愕然,“做農業的跑來收購人蔘?你是在逗我麼?”

李富的表情很顯然不是在逗他。

樸贊泳陰晴不定,“他們的實力如何?”

“不好說,但應該頗具實力。我打聽到他們在前段時間的農博會上大出風頭,聽說拿下了十個億的訂單。現在短短几天時間,他們就撒出了幾千萬,來勢洶洶啊!”

樸贊泳這下子頭痛了,他最討厭的,就是這種財大氣粗的行外玩家——他們往往不按照行業規則辦事,偏偏因爲是行外人,還拿他們沒轍。

最主要的,這裡是中國,擁有資金、地緣優勢的本土企業,天生就是外資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

這下麻煩了,估計想在預算內完成採購是很難的了,一想起公司的問責,樸贊泳都頭皮發麻了……

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670章 着迷(2/2)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95章 運氣嗎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732章 緊張感(1/2)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111章 難(9/10)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38章 縱論(下)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62章 交通瓶頸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554章 啪啪啪(3/3)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614章 “豆”爭(上)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8章 情懷第617章 天要變了(2/2)
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132章 “圈地”不易(2/3)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670章 着迷(2/2)第346章 收購!收購!(1/4)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95章 運氣嗎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272章 大豐收(下)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732章 緊張感(1/2)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28章 出油!出油!(上)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1章 因人成事(求收藏!)第526章 夏季海島之行(1/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111章 難(9/10)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723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2)第465章 糧商中的異類(1/2)第629章 高端地盤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38章 縱論(下)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24章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1/2)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379章 特別“牛”(4/4)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66章 波譎雲詭(求收藏!)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62章 交通瓶頸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554章 啪啪啪(3/3)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41章 西北大糧倉之初現端倪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303章 用糧食作燃料第226章 教你打造水果潮品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228章 我建平臺你發揮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707章 小麥大圈地之始(二合一)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215章 永遠不可能超越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506章 多一個選擇(2/3)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543章 帶你賺錢可以,別嗶嗶(2/3)第614章 “豆”爭(上)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8章 情懷第617章 天要變了(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