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

島國,東京。

週末,美奈子走進食品超市八百幸的精肉賣場。

家裡準備舉辦一次燒烤聚會,恰逢八百幸正在推出主題爲“燒三昧”的促銷活動,共推薦了豬排、牛排、鐵板燒的20個單品。美國進口牛肉、新西蘭進口羊肉、澳洲進口牛排和九州產的本地牛肉……以及琳琅滿目的關聯食材。

美奈子不緊不慢地按照推薦挑選着各類食材,但輪到豬肉時,她有些猶豫了。

在豬肉上,八百幸特別推薦了一款中國進口豬肉作爲促銷單品。

美奈子仔細看了看,沒錯,這確實是中國進口的。

採用仿木紋型材料托盤包裝的冷鮮肉,外觀美觀,給人一種迴歸自然的感覺,但這不是國產的——島國國產的豬肉都會在包裝上貼上“國產”兩字。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價格。

一般來說,島國國產冷鮮肉價格會比進口的豬肉高出1/3,本國人也更樂意購買國產高價豬肉。

中國進口的豬肉本來就很少見,更遑論這中國進口豬肉售價居然跟國產豬肉一樣,甚至還被食品超市作爲豬肉促銷單品?

同等價格下,一般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國產豬肉。但作爲一名經驗豐富的家庭“煮婦”,美奈子深知,這種情況,只會在進口豬肉品質更優,超市方面也極其看好其銷售前景纔會出現。

而她的眼睛也告訴她,這外觀上完全具備了好肉的特徵——無冰,肌肉呈均勻紅色,脂肪呈乳白色,如同雪花紋分佈在瘦肉間……

不再多作遲疑,美奈子就遵循自己的經驗,選擇了這款中國進口豬肉。

當天的燒烤很成功,這款中國進口豬肉比美奈子想象的還要受歡迎——口感細膩,肉質滑嫩,食後餘味香且略帶甜味,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好評。

而在得知這是中國進口豬肉後,而且價格跟國產豬肉一樣,衆人都大呼買得值——同品質的島國國產豬肉,肯定不止這個價。

眼光得到認同的美奈子,徹底成爲了這款中國進口豬肉的擁躉。

口碑在擴散。這個秋天,東京有經驗的家庭主婦們都知道了,有一款性價比極高的中國進口豬肉——跟國產豬肉同樣的價格,更高的品質體驗。

前方節節攀升的銷量讓進口嘉穀豬肉的伊藤佐姆公司歡聲笑語,具體經手的伊藤野仁更是大鬆了一口氣——在嘉穀豬肉的定價上,伊藤佐姆公司一度對其跟國產豬肉一樣定價抱有相當大的疑慮,是他基於嘉穀豬肉更勝一籌的品質,堅持了這個定價策略,並作爲重點產品進行推銷。

現在,他無疑是賭對了!

甚至於,嘉穀豬肉在島國市場打開局面的速度比伊藤佐姆公司預估要快得多,主要是復購率高得驚人——這說明了,嘉穀豬肉已經衝破了島國人的民族情感,得到了超乎一般的認同。

看這銷售勢頭,初始進口的一萬噸嘉穀豬肉遠遠不夠,還有啥好說的,麻利地,進口!進口!

……

嘉穀豬肉在島國算是旗開得勝,而在東方的另一個市場,卻已經成爲了一個品牌。

南韓,首爾。

崔美惠收到一小箱包裝精美的嘉穀豬肉,就像收到了一份超貴重的體面禮物,開心極了。

但事實上,在南韓,這一小箱豬肉,真的是一份貴重禮物——摺合爲人民幣至少要幾百元,一斤差不多要80元。

崔美惠喜歡吃烤肉,但平日裡吃肉也要精打細算。在南韓,即便是富有人家,也常把吃排骨看得很隆重。

所以收到這一小箱豬肉,由不得她不高興。尤其是,這還是嘉穀豬肉。

嘉穀豬肉據說很早就進入南韓市場了,但之前一直是作爲高級餐廳的食材。也是三年前,纔開始出現在大衆消費市場上,由於其在高級餐廳的名聲,在大衆市場上也備受追捧。

跟島國一樣,原本南韓本土豬肉會比進口豬肉價格價格會更高,也更能得到民衆認同;但又與島國不一樣,嘉穀豬肉在南韓的售價比本土豬肉還要來得高。

崔美惠也不覺得奇怪,吃過嘉穀豬肉的人都知道,它確實值這個價啊。

而且嘉穀豬肉在南韓的供應一向偏緊,換句話來說,你即使想買,也不一定能買得到。

崔美惠就十分羨慕她的一位中國留學生朋友,據她說,在中國,嘉穀豬肉還是較常見的,在各大商超生鮮區都能買到,當然,嘉穀豬肉在中國也是極爲暢銷的——這一度讓崔美惠覺得,中國人好有錢啊!

其實,南韓人並未像網絡上傳言的那樣“吃不起豬肉”,從人均豬肉的消費量來看,南韓人只比中國人略低。畢竟,貴是真的貴,但他們的收入相對也高。

而且,之所以這麼貴,某種程度上,是南韓人自作自受。

……

“南韓現在每年需要進口一百萬噸豬肉,我們嘉穀豬肉差不多佔了三分一,而且份額還在加大,但價格不降反升,也是夠奇葩的。”

緊接着島國方面再次要採購一批嘉穀豬肉後,南韓方面加大嘉穀豬肉進口的訂單也來了,李東亮樂呵呵道。

齊政眉頭都不擡:“奇葩點好啊,奇葩點更能保證我們的利益……”

李東亮深以爲然。

衆所周知,南韓的農業資源稟賦比島國還差。在農牧業分配上,首先傾向於農業,所以畜牧業和養殖業就會被大量的壓縮,導致本土肉類產量較低,供不應求,所以價格相對極高。

按照市場邏輯,南韓應該從海外進口低廉的農產品來調整價格。但實際生活中,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都在作怪——這就催生出了壟斷式的經濟利益鏈條,而且國家也可以通過高額的進口關稅獲取利益。

譬如嘉穀豬肉出口到南韓,合作方一直是三星食品公司,其背後的三星集團之於南韓,壟斷程度不必多說。

嘉穀豬肉出口報價固然不便宜,但即使加上高額的進口關稅,在南韓的高售價也是很有賺頭——三星食品公司受利益驅動,不斷加大進口量,但價格是紋絲不動。

所以說,“身土不二”很多時候不過是南韓爲了進口限制而給國民提出的理論,本質上只是一個政治目標的口號。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多的是帶路黨。

“島國方面的訂單也就算了,南韓的這筆訂單可不小啊,我就喜歡這樣的合作方!”李東亮笑得像個大奸商。

……

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681章 大風神(2/2)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7章 縱論(中)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636章 契機(1/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430章 粗大腿(1/2)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194章 真·“嘉穀”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
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584章 對不起,滾遠了(2/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27章 老油井入手(求收藏!)第288章 風雲再起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11章 你走開!(4600字)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681章 大風神(2/2)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669章 義不容辭(1/2)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7章 縱論(中)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446章 爽歪歪的超額利潤(2/3)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180章 你這人蔘太假了吧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636章 契機(1/3)第720章 國產小麥的契合(下)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7章 三顧茅廬(求支持!求收藏!)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673章 “鐵桿莊稼”(2/2)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95章 天南地北大分紅(1/2)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430章 粗大腿(1/2)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429章 幹不過,就加入(3/3)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231章 海外大圈地之始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514章 嘉穀實驗室的王旗(1/2)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248章 賭可以,要聽我的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281章 徹底引爆第194章 真·“嘉穀”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695章 時代不一樣了(2/2)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