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

從兩個村子出來,齊政獨自開車巡視了一直延伸至海邊的鹽鹼地。

平坦得一望無際的荒灘地形,看似水鄉澤國,卻不是良田沃野,靠近海邊,水汪汪的地裡稀稀拉拉長着低矮的雜草。

這是一塊令人惆悵的荒蕪地:由於排水條件差、海水漫灌,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土地鹽鹼化現象嚴重,隨處可見零星開發、隨種隨棄的現象。

這也是一塊經濟發展滯後的貧困之地:由於水利建設資金不足,缺乏統一的鹽鹼地治理開發規劃,嚴重製約了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是兩省沿海有名的貧困地區。

鹽鹼地,是指土壤含有鹽鹼成分(含量一般大於0.1%)、對植物生長有抑制作用的土地。

按照土壤含鹽量,鹽鹼地可分爲輕度、中度、重度鹽鹼地。一般輕度鹽鹼地土壤含鹽量爲低於0.3%,中度爲0.3%-0.6%,重度爲高於0.6%。

一般而言,輕度鹽鹼地的出苗率仍然可以達到70%-80%,利用價值較高,可以適度發展農業。

而中度以上,出苗率就可能低於50%了,更嚴重的甚至寸草不生。

鹽鹼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水分狀況不良。

作爲萬物之源,水的變遷決定着一方土地一方人的命運。

而鹽漬土中的鹽分,是通過水分的運動且主要是由地下水運動帶來的。

一般來說,鹽分隨地面、地下徑流由高處向低處彙集,積鹽狀況也由高處到低處逐漸加重。

這邊就是地處海濱地區,排水條件差,又受海潮浸漬影響,鹽分大量聚積的程度更嚴重。

地下水不足會造成地面沉降,最好的例子是印尼的首都雅加達。其就像坐在一個正在放氣的氣球一樣,每年都在慢慢地下沉,以至於最後不得不兩眼淚汪汪地進行遷都。

但地下水太充足也不見得是好事。

地下水位埋深是有一個臨界深度的。

地下水位埋藏越淺,地下水越容易通過土壤毛管(可以看作是土壤的毛細血管)上升至地表,蒸發散失的水量越多,留給表土的鹽分就越多。尤其是當地下水礦化度大時,土壤積鹽更爲嚴重。

按照羅口村的張村長所說,以前他們澆水時還是採用大水漫灌,或是隻灌不排,以致地下水位上升更快而積鹽——火上澆油不外如是,這樣不科學的灌溉,就算是好地也會變成鹽鹼地,更別說本來就是鹽鹼化的地塊。

齊政下車,找到無人之地,佈陣,勘探。

“萬念歸一陣(二階)觸發,五系均衡,範圍:方圓一百公里。效果:凝神,靜氣。生物處於陣中,能使神魂純粹,神念凝練,潛行乾坤。”

神識經過靈陣的凝練,延伸掃描地下水層。

可以清楚地“看到”,地下水是有分層的。

有含水層,有隔水層。表層潛水和深層承壓水被隔水層分開。

方圓百里的地下水潛水層埋藏很淺,而且大部分水層不同於正常的淡水那樣輕盈,給神唸的反饋感覺是有些凝滯。

這就是地下水礦化度高的原因了,簡單來說就是含鹽量高。

所以這邊的淺井出的水是苦鹹的,唯有打深井,才能得到正常口感的淡水。

再將神識延伸至海陸交界處,可以“看到”,海水透過土壤緩慢滲入淡水層,增加地下水的含鹽量,造成這塊海濱之地,如同浮在鹽水上的臘肉,時刻被醃製着。

一塊老臘肉,想長毛都難——不毛之地就是這樣形成的。

收回神識,齊政陷入了思考。

要想讓這塊“老臘肉”長出“綠毛”,就要改良其土壤成份。

而要改良土壤成分,治本的方法就是改變地下水尤其是潛水層地下水的成分。

齊政先從目前掌握的靈陣考慮。

在心裡默默梳理了一下,發現還是“碧波清華陣”最爲適用。

“碧波清華陣,主木水系,效果:清水,引流。能使泉水清淨,引流違行。”

“清水”的功效能過濾地下水的高含鹽量,平衡水中的礦物質;“引流”的功效能調整地下水位埋深,解決鹽分聚積的隱患。

但是這不比啤酒廠的水源改善——那本來就是淡水,不過是清除雜質、平衡礦物質而已,效果很快。

而這邊礦化度高的地下水,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要將水中多餘的含鹽量或是沉降至深層水層,或是經過引流“還鹽於海”,都需要不短的時間。

何況,即使是能馬上見效,齊政也不敢這麼操作啊。

你來轉一圈,鹽鹼地就變爲良田了,這是什麼窒息的操作?是恨不得被上門查水錶嗎?

所以終歸要雙管齊下。

採用鹽鹼地改良技術治標,採用靈陣治本。

有了解決方案,齊政心裡一片輕鬆。

看着陣戒裡似乎沒怎麼減少的靈石,他底氣十足——能用靈陣解決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問題。

看看兩個村子周邊,有多少鹽鹼地,都看不到邊,白瞎這麼大個地盤了。

齊政也跟老農民一樣,都希望家裡能多擁有點地。

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開拓新的資源地,利用科技(靈陣)手段向不毛之地要效益,這正是齊政的追求和夢想。

鹽鹼地改良,在一般的老百姓看來,是家裡能多種幾畝地。而站在高處看,這關係着糧食安全問題。

鹽鹼地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土地後備資源。

在全球土地資源相對減少的大環境下,鹽鹼化土地的治理、開發和利用慢慢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國家將在08年開始,將鹽鹼地的治理和改造視爲從戰略高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

不過目前囿於資金和技術力量不足,鹽鹼地治理改造的規模難以擴大。特別是經濟條件較差的地方,投入能力有限,投資意願不高,障礙重重。

鹽鹼地改造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投資大、時間跨度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嘉穀作爲社會力量和經營主體,有能力投入到鹽鹼地治理中,自然不憚於投入。

但其中的法律風險和政策支持的缺乏是實實在在的。

鹽鹼荒地的承包政策可不完善,如對個人無力進行治理的承包地轉讓政策也沒有明確規定;也沒有確定鹽鹼地治理後權屬問題的法律依據。此外,也缺乏鼓勵企業和農民改良鹽鹼地的優惠政策……

齊政可不希望再爲他人作嫁衣裳,因而在沒有和政府達成明確的保障時,他不會輕舉妄動。

……

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219章 分歧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554章 啪啪啪(3/3)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82章 火爆(上)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
第151章 合作難道不香嗎(3/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513章 天上的太陽和人間的科學(4k章)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307章 嘉穀的情報網(1/3)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219章 分歧第397章 你吹你繼續吹(3/3)第89章 在不可能的地方創造可能(求收藏!)第253章 中草藥養豬第519章 太需要一個整合者了(5000字)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47章 傳奇(求收藏!)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515章 全線飄紅的業績(2/2)第320章 震驚世界的奇蹟(3/3)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340章 我們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啊(1/4)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591章 老闆威武(2/2)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318章 生物狂躁(1/3)第406章 吾將加冕爲王(4/4)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47章 突如其來的“惡評”(2/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99章 把小子們叫回來吧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306章 丹心照日,抗雪救災(3/3)第149章 羨慕不已(1/3)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553章 國家名片,超級工程(2/3)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244章 老天也不幫忙第702章 天賦強運第554章 啪啪啪(3/3)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64章 大種草和天災(求收藏!)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34章 地圖開疆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116章 就區別對待,咋地(1/3 求訂閱)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381章 養豬場火了(2/3)第82章 火爆(上)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487章 國際糧商的新江湖時代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439章 我願做“小白鼠”(2/3)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