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穩紮穩打在東北

現實是,無論嘉穀和益海兩家如何覬覦東北糧食市場,在當前各有側重點的狀況下,都沒有餘力進軍東北產糧區。

相較於益海集團,嘉穀在東北好歹早有兩大產業佈局。

6月份,齊政就前往東北,視察嘉穀的人蔘產業和大豆產業。

在吉省,齊政首先到嘉穀移栽了那批野山參的人蔘種植園。

移栽的野山參植株現在開花了,淡淡的黃綠色小花組成傘狀的花序,在植株的頂端隨林間的清風微微擺動,樸素得幾乎和周邊的綠色融在了一起。

再過一個月,這不顯眼的小花就會結出分外鮮豔的參果,由衆多心形的小果組成的參果,顏色逐漸由外向裡變紅,直至變成鮮紅色,猶如瑪瑙一樣圓潤、光澤。那時的人蔘植株,有一種觸目驚心的美麗。

“全部成活了,無一損失!”說起這一點,曾經的老“參把頭”,如今的種植園總管崔忠明簡直是興奮得手舞足蹈,他覺得這簡直是他的人生巔峰。

感受着周邊靈陣運行的齊政毫不意外,但還是認真地誇獎崔忠明一番。

崔忠明繼續介紹着種植園的情況,說起種植園被人覬覦時,還帶着幾分怒火:“幸好我們種植園的防護嚴密,要不然就慘了!”

嘉穀人蔘種植園從山裡移栽了野山參的消息還是泄露了出去,人爲財死,一些膽大的就偷摸進種植園,意圖盜取傳說中的百年野山參。

可惜嘉穀早就做了嚴密的防護,沒等他們靠近人蔘種植地,就被安保人員揪出來了。

前後來了幾波人馬,但是連野山參的影子都沒看見,就被扭送至警-局,才剎住了這股不正之風。

齊政同樣表揚了種植園的安保人員,又巡視了一圈,這才溜達到紫星藥業。

在紫星藥業的總經理辦公室,郭春發幸災樂禍地對齊政說道:“你聽說了嗎?搶灘我國市場的南韓人今年可是吃了大虧了!”

齊政清咳一聲,怎麼會不知道呢?這其中還有他的手筆呢!

去年,面對嘉穀和紫星藥業推動政府提出的“人蔘振興工程”計劃,南韓人蔘公社搶灘吉省,在吉省投資建設人蔘種植基地和人蔘製品加工廠試點。

其中,人蔘種植基地主要是引進南韓的農田栽參、土壤改良技術。

事實上,雖然南韓參企要從我國引進人蔘原材料,但不少南韓參企是有意貶低我國人蔘,在一些市場上,曾有商店廣告稱“買一斤高麗蔘,送兩斤吉省人蔘”。

但真實的情況是,我國長白山區的人蔘是在林區生長,比起以農田栽培爲主的南韓高麗蔘來,更富“原生態”。

人蔘主要成分是人蔘皁甙,國內權威科研機構從各人蔘生產國人蔘成分測量結果看,吉省人蔘中皁甙含量在5%以上,比外國所產人蔘都高——作爲原料的國產人蔘不僅價廉而且質優。

“一個生長在大田地,一個生長在原始森林,並且是按照傳統方式種植,以確保人蔘質量。”郭春發說,“我們國內人蔘的多項主要指標高於南韓人蔘,都不知道南韓人驕傲什麼?”

南韓人蔘公社引進的農田栽參技術,在他們宣揚中,是最先進的人蔘種植技術,可以給吉省人蔘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對此,看南韓人不爽的可不止郭春發一個人。

恰逢今年春夏之交時,吉省連續降雨,雖然沒有成災,但對人蔘的生長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人蔘對生長環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既喜水又怕澇,對土壤水分有着比較嚴格的要求。水分過大,易染病害和爛根;水分過小,會造成人蔘根系水分擴散,使人蔘鬚根乾枯,導致產量下降。

此次大範圍強降雨,使吉省中藥材資源不同程度受到損失。但受災影響最大的,就是誰也想不到的南韓人蔘種植基地。

按理來說,由於其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南韓人蔘種植基地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但奈何齊政也看他們不爽,偷偷地就下了一個黑手。

“五斗雲雨陣(二階)觸發,主水系,範圍:方圓十公里。效果:聚雲,化雨。能使水氣流佈,風雲化雨。”

“呼風喚雨”用在其他地方是救命,用在南韓人蔘種植基地則是要命。

南韓人蔘種植基地在強降雨的沖刷下,種植的人蔘毀於一旦。

吃了個啞巴虧,南韓人蔘公社差點灰溜溜地回國了,現在靠着紅參加工技術在撐面子。

多少人樂呵呵地看熱鬧。

對此,齊政也“假惺惺”說道:“唉,人蔘雖然珍貴,但歷時長、風險大的確是個弊端。這就要看人品了,人品不好,遇到的不定因素就越多,包括天災、人禍、野生動物威脅等。稍微出現意外,就白忙活了。真的,我很同情南韓人!”

郭春發瞪着齊政,齊政一臉“真誠”,最後兩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

調笑完白忙活的南韓人,齊政才施施然地前往黑省。

“大豆之鄉”黑省的大豆種植面積,看似沒有受到去年大豆價格低迷的影響,甚至達到了最高峰的六千多萬畝。

但齊政知道,這只是假象。

比較效益低纔是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近年玉米、水稻等高產作物市場價格不斷上漲,而國產大豆受進口大豆衝擊,一直處於相對低價狀態。目前,黑省一畝玉米或水稻的種植收益已經超過普通大豆,農民棄豆改稻、改玉米現象逐漸明顯。

即使是嘉穀扶持的國產大豆,有靈陣的加持,產量有所增加,但在生產成本上還是很難比得過進口大豆。

因此本地的大豆加工企業,高價收購大豆則面臨虧損,低價收購則面臨豆農惜售,導致開工不足,總之就是不好過。

而嘉穀糧油在東北的大豆加工廠,秉持着王昱業一貫的“吃幹榨盡”的理念,誓要將渾身是寶的大豆利用得徹徹底底。

一粒大豆裡有什麼寶貝?

一粒大豆含有20%左右的油脂、40%左右的蛋白、30%左右的纖維,還有一些水分。大豆榨過油之後,剩下的就是豆粕。一般來說豆粕大多被加工成了飼料,而嘉穀在東北的大豆加工廠還能專門從豆粕裡提取蛋白。

齊政套上鞋套,走過長長的走廊,透過玻璃窗看到了公司引進的“核心武器”——大豆蛋白擠壓膨化生產線,細白如奶粉的大豆蛋白,被加工成麥粒大小的蛋白顆粒。

“這樣的生產線全世界只有幾條,亞太地區目前就我們這一條。”負責人介紹道,顆粒蛋白是生產營養棒的主要原料,營養棒在發達國家頗受歡迎,在國內一些大城市也開始流行。

嘉穀糧油公司花費巨資引進的這條國際先進的生產線,把大豆蛋白進行功能性改造,生產蛋白顆粒,進而加工成營養棒等,依靠着黑省優質的非轉基因大豆,即使提高價格,也是供不應求。

實踐證明,堅持高品質、實行深加工,纔是國產大豆產業的未來。

利用現代先進技術,對榨完油的大豆繼續進行深加工,提取大豆蛋白、多糖和膳食纖維,把一粒大豆“吃幹榨盡”,不僅延長了產業鏈,也讓大豆的附加值成倍增長。

相比之下,我國目前的生豆芽、磨豆腐、榨油、做飼料等大豆加工產品品類,簡直LOW爆了。

齊政對王昱業的表現簡直不能再滿意了,投資大是真的,出成果也是真的。

先這樣穩紮穩打,穩定國產大豆的生存空間,等嘉穀實驗室的大豆育種取得突破後,就是國產大豆雄起的時機了。

……

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658章 勾人(1/3)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62章 交通瓶頸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128章 我懂(1/3)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430章 粗大腿(1/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37章 縱論(中)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
第683章 世人皆知治沙難(2/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628章 我們福利發人參(2/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32章 生日之夜(上)第167章 爲何這麼吊(2/4)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472章 那是進口陽光、土地和水(1/2)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546章 無窮的潛力(1/2)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722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1)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173章 油脂黑馬(3/3)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178章 老“參把頭”(3/3)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494章 強者心態第323章 灰頭灰臉的沙漠找水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727章 挑戰心臟的開支(4K字)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72章 有人被綠了(求收藏!)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216章 最後一千米的盤剝第658章 勾人(1/3)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370章 開掛之夢幻海島(3/3)第62章 交通瓶頸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128章 我懂(1/3)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145章 價格崩了!(3/3)第23章 休斯敦(週末求支持!)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430章 粗大腿(1/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361章 礦,都是我們的(2/3)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456章 嘉穀這樣的草根啊(1/3)第225章 三方的魄力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129章 河西走廊的農業(2/3)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58章 情懷(求收藏!)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181章 嘉穀的奸商形象(1/4)第701章 黑枸杞之殤(2/2)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190章 他的世界(1/3)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484章 國際糧商的噩夢第557章 我們學不來(1/2)第419章 嘉穀糖業的機遇(1/2)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第37章 縱論(中)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724章 大時代下的農民選擇(3)第319章 天地一抖(2/3)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89章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