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

雖然大洪峰基本不會再來了,但是抗洪指揮部還是不能放鬆。

秦河水仍處於高位;堤壩破石坍塌、壩身裂縫、滲漏、散浸等險情需要修復;災民需要妥善安置……

不過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洪災發生後,政府及時組織羣衆撤離並妥善安置,上萬軍民奮戰在抗洪第一線,社會各界則伸出援助之手紛紛捐款捐物。

嘉穀反應很快,收到齊政的指示後,就近採購了一批價值數千萬的飲用水和糧食捐給災區。狠狠地收穫了一波政府的好感,話說秦省農業潛力也不小,提前刷點印象分還是很划算的。

丁顯在押送物資返回後就找不着齊政了,不過收到了他報平安的短信後,也就不管他的行蹤了,一心協助政府進行救災。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在這長達幾十公里的抗洪戰線上,隨處可見羣衆自發組織的“突擊隊”、“支援隊”,他們中有的來自當地農村,有的來自工廠,有的來自兄弟市縣,但在這裡,所有的人有着一個同樣的目的,那就是早日戰勝洪水。

洪災後,搶險物資運送成了最大的難題。秦南市交通局號召個體車主投身戰鬥,一天就組織了幾百輛車,浩浩蕩蕩開赴一線。這些司機們沒有一個人計較得失,沒有一個人提出條件,苦幹了多天,直到勝利完成使命,他們才悄然離去。

有年過半百的婦女,每天爲巡堤人員義務送開水,抗洪進入關鍵時期,她堅持每天在家熬一大桶綠豆稀飯,用自行車馱着,走了四五里的路將稀飯送到大堤上;還有年輕的擁軍模範,瞞着家人,專程從省市趕來,爲大堤上的戰士們送來熱飯……

無情的洪水吞沒了災民們的家園,財產遭受巨大損失。萬幸的是,各方共同努力,落實安置工作,保證了災民的吃、穿、住。

針對數量衆多的災民,如何安排好他們的生活,穩定他們的情緒,成了現階段抗洪救災工作中的重頭戲。

除了社會各界的捐獻外,政府也積極調撥大量麪粉、方便麪、衣被、救災帳篷,以保障羣衆有飯吃、有房住、有衣穿,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

每個災民安置點都設了醫療點,配備一名醫生、一名護士,及時關注災民的身體健康。秦南防疫站的工作人員也每天奔波於各個安置點,噴藥消毒。

而最令人感動的一幕是,秦省高官在視察災區時,多次強調一定要安排好災民的安置工作,要關心災區孩子的教育問題。

在災民安置點,高官得知孩子們因遭受洪災而在學期末停課,面對着一張張天真無邪、童真而稚嫩的臉,他真誠地道歉:“孩子們,停課是暫時的,對不起!”

在各方的關懷下,災民安置點的孩子們得以相繼重新開學。

教育部門、包點單位和災民安置點想方設法,爲孩子們提供方便。

在這裡,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教室:帳篷小學、露天小學、軍民共建抗洪小學……

艱苦的條件擋不住求知的渴望,災民安置點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

當齊政返回秦南災區之時,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一方面覺得這些孩子也是挺慘的,眼看着就要放暑假了還要復課補考;另一方面卻也覺得,大概這纔是災區真正的希望吧。

秦南災區的水位雖在下降,但因秦河河牀不少地段高出淹沒區,要徹底排出積水,還要有一個艱難的過程。

見狀,感受到災區希望的齊政,決定“送佛送到西”。

“九坤六合陣(二階)觸發,主土系,範圍:方圓一百公里。效果:固土,沃地。能使大地固實,肥田沃地。”

“九坤六合陣”能加快吸收洪水補充地下水層,營養物質則留存土壤,固土肥地。

再加上一直在運轉的“五斗雲雨陣”不斷地轉移水分,加快了排水的進度,有利於早日開展災後恢復生產工作。

靈石充足,就是這麼任性。

……

對於肅省來說,來自兄弟省份的“饋贈”,簡直是一顆“十全大補丸”。

久旱逢甘霖。

“持續高溫,乾旱少雨,農作物奄奄一息,自來水‘斷流’,晚上排隊拉水……”這是肅省很多地方的慘狀。

幸而幾日前,肅省大部陸續出現明顯降雨,而且還是連續降雨。降雨不但送來清涼,也大大緩解了肅省地區的旱情。

肅省反應賊快,老天是說不準的,一方面要安排好旱區做好蓄水工作,同時又要防範較大累積降水和局地強降水可能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質災害。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齊政有意識的分配下,“老天”還是很人性化的——旱情嚴重的地區降雨就多點,旱情不太嚴重的地區降雨也跟着少點,簡直公平公正,童叟無欺。

這是一場相當透實的雨,喝足了水的農作物“蹭蹭”地狠勁生長,農民們也抓緊時機施肥或補種,遍地都是勞作的人影。

肅省天氣預報預計未來一週全省大部仍有明顯降雨。雖然遲了點,但乾旱總算緩解了,農民們樂滋滋地忙碌耕作。

農民們其實很容易滿足,“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走進合作社的啤酒大麥種植基地,一片片啤酒大麥長勢良好,社員們唱着歡快的民歌,邊鋤草邊聊天,不一會的工夫,一大塊地已鋤完。

而嘉穀的荒灘沙柳種植基地,雨水充足,沙柳就憋足勁地將根往下扎,頭向上竄。而員工們既要補種,又要擴大種植規模,也是過得十分充實。

而放眼戈壁荒漠,充滿希望的又豈止是耕地?

放眼西北的荒原,那令人絕望的乾旱似乎能吸盡人體內所有水分。然而地球畢竟不同於月球,再惡劣的環境也會有生命存活,植物就是以人們意想不到的姿態出現在荒漠中的。

在廣闊荒原區,鹽生草可算是高等植物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大的物種。

鹽生草的種子在乾燥環境下可保存許多年不死,一旦暴雨來臨,在溼潤的土壤中就能發芽生根,快速開花結果,生命週期不到一個月。

所以,在這場大範圍的降雨中,在很多平時看着寸草不生的地方,鹽生草像雨後春筍般茂密地長起來,給黃色的荒漠蓋上一層綠色,使荒漠顯出一片興旺景象。

還有一些其他的耐旱植物,它們交替着爲荒漠增色添彩,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別有一番韻味。

兩省在災後都同時充滿了希望,以至於到7月底,丁顯在回到肅省後,得知突如其來的大範圍降雨緩解了乾旱,忍不住開玩笑道:“這大概是應了好人有好報的道理,要不是我們捐獻秦南災區,哪有福分爲肅省帶來甘霖呢?”

齊政在心裡默默回答,不用謝我,發你一張好人卡。

不過好人有好報還真是有一定道理——前半個月苦逼地四處奔波和佈陣,後期又要撤陣和回收靈石,齊政都不知道爲此死了多少腦細胞,但大概是靈氣運轉得多了,自身的修煉境界悄無聲息地突破至煉氣期第四層了。

經過這次大規模佈陣和撤陣,齊政對突破境界、擴大布陣範圍的渴望更強烈了。不然的話,再來幾次這樣的跨省操作,他選擇直接狗帶好了。

……

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37章 縱論(中)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690章 回血(1/2)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656章 豬腦子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10章 合股經營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95章 運氣嗎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96章 不要浪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7章 坦白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69章 惡臭熏天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
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29章 能見證水產養殖巨頭的誕生嗎(2/2)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521章 名不虛傳大嘉穀(2/2)第57章 兵強馬壯(求收藏!)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256章 人禍怪天災第37章 縱論(中)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725章 嘉穀版的“黃埔軍校”(1/2)第690章 回血(1/2)第412章 希望嘉穀試一試(1/5)第656章 豬腦子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447章 “參王”歸來(3/3)第699章 打造護城河(2/2)第360章 這個國家沒有希望(1/3)第657章 誰傍誰大腿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714章 使糧入庫,不如使糧入市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214章 一言不合就爆…牧場第115章 我看上了你家的豬肉(3/3)第10章 合股經營第227章 不合作纔是傻子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491章 我爲國家銷庫存(2/2)第87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下)第95章 運氣嗎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585章 趕超歐美的種子選手(1/2)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694章 競爭與壓制(1/2)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52章 嘉穀戰略(上)第113章 賣瘋了的豬肉(1/3)第504章 撼動能源格局?(2/2)第476章 攻陷東南亞(1/2)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528章 試水的嘉穀海鮮(1/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502章 不會是騙子吧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388章 我爲國家儲備豬肉(4/4)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96章 不要浪第619章 一“豆”成名(1)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12章 雛苗入場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48章 回國與警醒(求收藏!)第46章 二階靈陣(求收藏!)第7章 坦白第671章 道義制高點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264章 特供級別的牛奶第357章 大廈將傾的準岳父?第69章 惡臭熏天第199章 虛晃一槍第311章 海里淘“肥”(3/3)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第595章 強勢地位與大豆外交第433章 真的有點小期待呢(2/2)第148章 步步緊逼(3/3)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22章 又一頭大牛(求收藏!)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94章 憶往昔(求收藏!)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153章 終於被改變的歷史(2/3)第294章 突如其來的曝光第243章 擁抱糧食大牛市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590章 “奉旨腐敗”(1/2)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