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一“豆”成名(2)

“根莖粗壯,植株健壯,莢密,頂莢豐富,株型收斂,帥!”

“是中粒型的品種,單株結莢數多,單株粒數也多,粒重應該在20克以上,酷!”

“完美的表現啊。”

“就是不知道抗病性如何。”

未等收割開始,世界農民組織代表團中的農業專家們就湊到豆田邊,兩眼放光地觀察着可能是跨時代的嘉穀大豆品種。

不管對“嘉豆13號”由中國人培育出來樂見與否,對於一輩子投身於大豆育種的專家們來說,能看到一個較完美的品種總是賞心悅目的。

一種作物合不合適推廣,很多時候一眼就能看出來的。

譬如大豆。

他們第一眼觀察的就是結莢的高度。

有些大豆品種,起根3~5cm就開始結莢,分枝又多,產量確實不低,但並不適合大規模推廣。

俗話說得好:“麥倒一把草、谷倒一把糠”,大豆也一樣。大豆植株底莢高度不夠的話,容易倒伏不說,就機械收割難度增加,收割成本都相應增加不少,甚至於根本不適宜機械化收割。

這樣的品種,在像中國這種精耕細作的國家,可能還有推廣的價值;在美洲,基本不會有農場主考慮種植。

而像“嘉豆13號”這個品種,底莢高度在15cm以上,植株高度在50 cm以上,絕對是個挺拔的“帥小夥”,機械化收割毫不成問題。

“嘉豆13號”的單株粒重更是讓一衆國際大豆育種學家露出了盪漾的笑臉。

許多農戶購買大豆品種時喜歡選擇大粒品種,以爲粒型越大的產量就越高,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粒型越大的品種,往往單株結莢數、單株粒數少,所以單株粒重反而不高。

密度一定的情況下,單株粒重纔是高產量的根本所在。同樣種植密度15000株/畝的情況下:單株粒重15克的和20克的,每畝產量懸殊150斤左右。

所以小、中粒型的品種,單株結莢數多、單株粒數多、單株粒重的品種,纔是“富”的品種。

這些硬性條件都過關的“嘉豆13號”,落在衆人眼裡,無疑是大豆中的“高富帥”了。

矮壯的美國大豆育種學家潘德爾本人顯然跟高富帥扯不上任何關係,他培育的大豆品種也許“高”,也許“帥”,但跟“富”也不搭邊;像屌絲總是對高富帥抱着莫名的敵意,潘德爾這一刻也檸檬精附體了:“其他性狀表現如何?比如說抗病性什麼的……”

高油高產還“貌美”,這沒得挑,他就不信還能樣樣表現完美了。

作物的改良,從來就不是爲了追求完美的,也無法追求完美。

你要高產,可能就要犧牲口感;你要健壯,可能就要犧牲一定的產量;你既要產量又要口感還要健壯,可能就要……向上帝祈禱了。

在潘德爾看來,“嘉豆13號”肯定有弱點……吧,比如說,高貴的品種總有些病嬌吧?

陳建章風輕雲淡地一笑:“我們充分挖掘了野生大豆的雜種優勢,把野生大豆馴化中丟失的控制優良性狀的基因重新‘撿’回來,運用到現代分子設計育種中,在光周期、大豆百粒重、單株莢數、葉柄夾角等產量重要性狀的關鍵基因上取得了較完美的平衡。嗯,抗病性確實不太突出,也纔對常見的真菌性病害具有明顯的抵抗性……”

“還有沒有天理!”潘德爾強忍住吐槽之魂,其他大豆專家也都是類似的表情。

陳建章無疑是承認了“嘉豆13號”的培育是建立在野生大豆資源基礎上的,但後面就是對“運氣好”這一說法的打臉了。

野生大豆是有不少優良性狀沒錯,但在馴化過程中, 50%以上的遺傳多樣性會在栽培大豆中丟失。嘉穀能將控制重要性狀的關鍵基因在栽培品種中固定下來,可不是一句“運氣好”就能解釋的。

還有,抗病性不太突出?大豆病蟲害已發現的有30多種,其中真菌性病害最多,能抗常見的真菌性病害,還要啥自行車?

明白大豆進化機制這個“小妖精”的難纏程度的人,莫名地對嘉穀的育種能力有了一些敬畏。

潘德爾也閉口不言,變得沉默起來。

這是一名育種學家,見到革命性變革時的自然情緒。

他曾經所熟悉的,他曾經所學習過的,他曾經所擅長的東西,不期然間,就發生了改變。

這是被“靈陣”降維打擊的常態。

靈陣運用在育種上,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人工”篩選控制優良性狀的基因並迅速地固定下來。

在嘉穀實驗室的研究員眼中,往往是這樣的——咦,我們“撿到”了控制產量、品質等性狀的多基因;咦,我們完成了不同複雜性狀間的耦合;咦,我們創制了革命性品種……

這其實並不僅僅是狗屎運。

在被“萬念歸一陣”籠罩的嘉穀實驗室與試驗基地中,研究人員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專注度高了,漸進的異變也好,強烈的突變也好,研究人員都相對容易明確關鍵調控單元,縮短了關鍵基因的挖掘週期。

天才的靈光乍現,埋頭苦幹的學者的嘔心瀝血,在金手指的光環之下,都如煙塵一般縹緲。嘉穀實驗室就這麼一步接一步的,正確步驟多於試錯步驟的做了出來,首先實現了大豆的“綠色革命”。

當然,在潘德爾等外國育種學家看來,這就是嘉穀的研究水平高超。

“看產量吧。”

“對,看產量最直接了。”

“產量最讓我興奮了。”

被金手指光環碾壓的國際大豆專家們,打哈哈的看向前方收割的豆田。

“……實收面積一百畝,按標準含水量13.0%折算,畝產443.5公斤……”很快,急不可耐的國際代表團,迎來了實測數據。

儘管早有心理準備,代表團還是一連說了好幾個“不可思議”。

中方人員自然是歡欣鼓舞,其他人……五味陳雜。

當然,“嘉豆13號”在黑省推廣種植的面積夠大,爲了得到更準確的數據,代表團輾轉多地,進行實收實測。

“實收面積二十畝,畝產415公斤……”

“畝產398.9公斤……”

後者,是在生產條件最差的一個農場測得。

但這比第一個測出的最高產量還要令人震驚。

因爲,最高產紀錄是說明不了太大問題,也不具備普遍性意義的。

參照國際其他國家的大豆試驗,在上個世紀,島國有畝產300多公斤的記錄;意大利有畝產400公斤的記錄;美國密蘇里州更是創造了至今世界無法打破的大豆高產神話記錄——每畝千斤!

但這些記錄,都是建立在不計成本的田間管理,特殊光熱條件和專水專肥基礎上的,天時地利與人和等各方面因素都做到了絕佳的水平。

而中國人的“嘉豆13號”,從生產水平較高的地塊,到生產水平較差的地塊,基本可以確定了實現了畝產400公斤屬常態的大面積產量目標。

如果說,美國的大豆育種學家還是心情糾結,巴西和阿根廷的代表團專家,已經果斷跪舔了。

一瞬間,陳建章身邊已經圍滿了人,都希望能將此品種授權給他們,讓他們在巴西和阿根廷試種。

潘德爾被擠到外圍,酸溜溜地想道:哪怕是爲迎合中國市場,你們就不能矜持點嗎?

他轉念一想,這也是一次見證大豆產業歷史的時刻,不矜持大概纔是常態。

……

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615章 “豆”爭(下)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379章 特別“牛”(4/4)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7章 縱論(中)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56章 豬腦子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646章 要上市?(2/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690章 回血(1/2)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656章 豬腦子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128章 我懂(1/3)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38章 縱論(下)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
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586章 蛟龍吞象(2/2)第648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下)第250章 賺快錢的機會第367章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5/5)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424章 “鮎魚”與“鹹魚”(1/3)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469章 那是嘉穀的地盤了(1/2)第615章 “豆”爭(下)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384章 去他丫的養豬夢(2/2)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376章 小土豆,大主糧(1/4)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379章 特別“牛”(4/4)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37章 縱論(中)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343章 國家級沙漠水庫立項(4/4)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156章 真金白銀的扶持(2/3)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656章 豬腦子第444章 他們必將實現復興(2/2)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646章 要上市?(2/2)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690章 回血(1/2)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93章 我們嘉穀,很有錢(求收藏!)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274章 靠譜的合作纔有錢景第656章 豬腦子第126章 逆勢而行(2/3)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287章 推動變革第339章 “搗亂”的不速之客第182章 人蔘拍賣會(2/4)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510章 搶購潮與覬覦(5k章)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408章 攪動風雲(2/2)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83章 火爆(中)(求收藏)第101章 乳業的生意經第413章 那就試一試(2/5)第485章 甜蜜的回報(一更)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30章 魄力(求支持!)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402章 老丈人的“驚嚇”(2/2)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128章 我懂(1/3)第520章 第一份答卷(1/2)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38章 縱論(下)第123章 農民收入倍增計劃(2/3)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316章 聞風而至(3/3)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589章 嘉穀的“錦衣衛”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66章 悄然復興的國產大豆(2/2)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42章 巨資在手(求收藏!)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